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党的创建与发展在上海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党的创建与发展在上海》为上海党史研究和教学领域的专家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立九十周年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汇编,论者运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依据详实的史料文献,从上海在不同历史阶段之政治和文化环境、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阶级关系变化等一系列具体因素的深入分析入手,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条件、环境和特点及其光辉的发展历程,进行多具时代特色的探索和阐释。

内容推荐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党的创建与发展过程,在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清晰的脉络和生动的体现。为此,早在2010年初,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就开始筹划组织编撰这本《党的创建与发展在上海》学术论文集,《党的创建与发展在上海》以“党的创建与发展在上海”为主题,组织中央党史研究室、本市党史学会、党校、高校,和本市党史系统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研究,以期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建党90年来上海党组织创建与发展的辉煌曲折历程,用这份理论成果,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

目录

大革命时期中共上海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贡献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共一大前共产国际和俄共(布)的对华工作机构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上海的创建及其历史贡献

试析中共上海发起组成员的特点

中共“一大”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式政党的最初探索——略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组织结构特征

上海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中共二大《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探析

1927至1937年中共上海地方党组织的发展情况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发展及原因述略

党内教育的一次成功案例——以解放战争时期华中党校“上海队”开展党内教育为例

论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策略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群众工作

建国后上海党政关系的历史考察

中国共产党培养上海先进工商业者的政策方针与实践

上海大口党委体制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基层党组织转型的探索及其历史意义——以1949-1956年上海为例

试析上海一至三届党代会对上海工业发展道路形成的意义

建国初期上海开展“三反”运动述论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上海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及其启示

“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整党建党述析

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与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基层党组织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国有企业党建制度建设研究

上海党建网站对基层党建内涵和空间的拓展

上海“楼宇党建”的形成及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开展党员思想教育活动的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构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格局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新时期上海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发展研究

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建党以来党内民主发展历程的回顾及思考

后记

试读章节

大革命时期中共上海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贡献

刘宋斌

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组织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取得初步经验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革命运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领导革命运动;二是这个时期的斗争除了统一广东根据地和北伐战争是采用军事手段外,广泛的群众运动是以工人罢工和工人运动为主;三是这个时期党虽然也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发动农民和开展农民运动,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大城市和工人运动方面;四是党的各级干部队伍特别是重要骨干以知识分子为主;五是党中央机关虽然在短时间内先后迁到过广州、北京和武汉,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落脚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这些特点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中共上海党组织在大革命时期全党的组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海党组织建设的状况,对全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影响。由于这个时期党中央机关大部分时间在上海,上海党组织的建设能够直接得到党中央的指导和监督。同时,上海工人阶级在整个全国工人阶级中,队伍最大,人数最多,素质最高,而且大部分工人参加过五卅运动,又有相当一部分工人参加了三次武装起义。这样,党中央对上海党组织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视,把它放在极为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上。

正是在以上特殊的形势和背景下,大革命时期上海党组织在探索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经验,因而也为全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将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对这个问题作点粗浅的探讨。

大革命时期上海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贡献之一,是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及时调整吸收新党员的标准和入党的手续,以迅速增加党员数量,扩大党员队伍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它是各个省的各级机构和组织集合而成的,而最终是由一个个党员组成的。离开了党员,也就无所谓党的组织;没有党员或党员数量很少,党也就只是一个空壳,不可能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因此,党员是一个政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如此,无论是党的二大制定和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章程,还是党的三大、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修订稿,都把有关党员的条文放在最前面。党的第一部章程第一章第一条开门见山地规定:“本党党员无国籍性别之分,凡承认本党宣言及章程并愿忠实为本党服务者,均得为本党党员。”

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一开始,就注重发展党员,扩大党员队伍。但是,由于入党条件较高,党员标准过严,因而在一段时间内党员数量虽然有发展,但新党员数量扩大的规模不理想。二大召开前夕,党员总数为195人;1923年6月三大召开时,党员总数为432人,到同年11月,也不过增加了百余人。上海在1922年6月有党员50人,但到1924.年5月,总数仍只有47人。“新党员的增加率却也非常迟缓”。新党员发展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人党条件的掌握普遍过严。中共上海地委在分析这一情况的原因时认为:“(一)因同志现注意国民党中的工作,所以对于一般人,都介绍他进国民党去了;(二)介绍为本党同志,务在严极。”即要求“先经过民族民主的政党之政治训练,然后才可以加入无产阶级的政党”,或者是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了解马克思主义,都应有高度的工作能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党内一些同志片面地认为:在还不能进行充分有效的党内教育和训练的情况下,大量吸收党员是危险的。

党员数量发展过于缓慢,这就使全党难以适应日益高涨的革命斗争的需要。1923年2月,党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失败,原因之一也就是工人中党员太少,党的领导太弱。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各地党组织把很大一部分用于发展国民党的组织,而忽略了发展自身的组织和党员数量。为此,1924年5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通过的《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议决案》强调:“我们的党,在国民革命运动里的总职及对于幼稚的产业无产阶级之训练和集合其群众的职任,要求数量上及质量上有相当的组织,——此次扩大执行委员会认为必须使我们的党及其各个机关能有更明显的组织形式,在宣传和鼓动方面是如此,在党务组织方面亦是如此。”

P1-3

后记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党的创建与发展过程,在上海这座城市,有着清晰的脉络和生动的体现。为此,早在2010年初,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就开始筹划组织编撰这本学术论文集,以“党的创建与发展在上海”为主题,组织中央党史研究室、本市党史学会、党校、高校,和本市党史系统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研究,以期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建党90年来上海党组织创建与发展的辉煌曲折历程,用这份理论成果,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

我们经过征题、定题、认题等程序,经过课题执行者们一年多的调研、研究和写作,又通过专家评审和编辑选编,集聚各方智慧,确定了人选的这30余篇论文。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得到全市许多单位部门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市党史系统研究人员的鼎力参与。市委党史研究室俞克明等领导更是直接主持了本论文集的策划、立项、审稿、定稿等工作,吴祥华主持了全书的统稿,徐建刚终审定稿。王关兴、曹力奋、年士萍、沈建中、唐曼红等在论文编审、评审过程中则给出了十分中肯、有益的意见,有效地提升了我们选编工作的质量。

在整个策划、编撰过程中,我们力争论文议题和内容要围绕“党的创建与发展在上海”这一主题来设计、研究和写作,希望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这一进程中的重大历史节点、历史脉络、历史必然性,以及相关的重大举措、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主要的经验体会等。但是,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功力不足,现有研究成果存在诸多缺憾,恳切期待更多读者、专家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9: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