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是台湾才女锺文音七年创作野心力作。台湾百年家族物语三部曲:感情的野性——《伤歌行》、土地的野性——《短歌行》、身体的野性——《艳歌行》。兵荒马乱中时局变了,物欲横流中时局又变了,平淡如腐水的日子里时局又偷偷变了……小人物终究还是小人物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短歌行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锺文音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短歌行》是台湾才女锺文音七年创作野心力作。台湾百年家族物语三部曲:感情的野性——《伤歌行》、土地的野性——《短歌行》、身体的野性——《艳歌行》。兵荒马乱中时局变了,物欲横流中时局又变了,平淡如腐水的日子里时局又偷偷变了……小人物终究还是小人物啊。 内容推荐 锺文音编著的《短歌行》内容介绍:台湾百年物语三部曲《艳歌行》、《短歌行》、《伤歌行》,锺文音最具野心的恢弘巨作。 兵荒马乱中时局变了,物欲横流中时局又变了,平淡如腐水的日子里时局又偷偷变了……小人物终究还是小人物啊。 台湾百年家族物语三部曲(《伤歌行》《短歌行》《艳歌行》)以“锺小娜”为线索人物,作者笔下的台北都会女子的情欲癫狂与纠结,落魄愤青的壮志未酬,沧桑阿嬷的欷歔凋落,一一诉说这些小人物与命运的挣扎。这是一次无力的控诉:这些小人物,在时代的变迁中,有人来了,又走了,终归是渺小的甚至腐朽的,可是,她们又是曾经有血有肉的,活得鲜亮如晴天的…… 世上所有的病,都是欲望的表现,不管得病的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家族……《短歌行》这个故事从1940年代台湾光复后,锺氏家族一个回到故土台湾云林乡下的留学生锺声的故事说起…… 《短歌行》是一本畅销的文学小说。 目录 卷·壹 他无法安眠的时代 一 时间的象限 睡少偏知夜漏长 二 钟声未歇 悲哀的纯洁 三 乡远去不得 无日不瞻望 四 擎火之人 驼着病菌的腐败 五 尽管我来到旅程的终点 六 被砍落的头列队致意 七 滤不了风沙的防风林 八 我亏欠我爱的人甚多 九 输赢莫哭笑 不识发牌者 十 百鬼夜行 安静无声 十一 扫溪路 山林烂糊糊 十二 夜雾里的际遇气味 十三 他们轻易地越过了障碍 十四 相见不相识 笑逢台北町 十五 在黄昏里他燃起了烟 十六 爱无法理解的部分 十七 欲归家无人 欲渡河无船 十八 消失于木麻黄的童年 十九 村中快乐人 卷·贰 没有影子的你 一 冒充天使的撒旦 二 上主啊,求你纪念戴维 三 被迫转弯的子弹 四 神赐予的时间 五 更早死去的那些人 六 思不能言 肠中车轮转 七 夜雾里的际遇气味 八 登上这全然孤独的王国 九 悲歌可以当泣 十 被死神遗忘的人 十一 维洛妮卡命运的手帕 十二 夜与昼 死灵魂在窥伺 十三 彷佛要偿付整个家族的血债 十四 午夜的不幸之子返乡 十五 每一支血脉都是奔流向海的苦河 十六 时间啃噬先知的乡愁 十七 你的嘴巴已厌倦狂热的祷词 十八 哑默的人割肉喂鹰 十九 以圣壳装满你的粮仓 卷·叁 我猪牛变色 一 若有沧桑纯属际遇 二 我的额上已烙印宿命的痕迹 三 被定义的人生 四 温柔的阳光遍洒山丘 五 一年落一次叶 雨树我说身世 六 她空出乳房让我枕卧 七 我充满爱意地穿过我的族群 八 消失于黑夜的神奇能力 九 寂静的尘土 十 哀愁打碎我的东西 十一 伴随着某种悲怆的旅程 十二 被掉包的身分 十三 在暗中分离我们的 十四 如何熄灭仇视的目光 十五 迷路的旅人望见星空 十六 在荒凉的城市看见未来 插曲:消失猎人 重返的幽魂 试读章节 三合院后面的田里挖有壕沟防空洞,除自家躲藏外也供给村人和临时工们躲空袭。临时的避难者多是外地来打工的,等他们从远一点的田里躲到防空洞时,洞内已满,他们只好蹲着或站在洞口外,身体常将洞口的光线遮蔽,塞满了防空洞的空隙。于是洞里有人就朝外头高喊着:“搁再挤入来啊,蹲下来!蹲卡低点!”从洞里传到了洞外,临时工们才意识到危险又往里头挤了挤。人全委下身后,才有一丝光进入洞内。 有些人生意脑子放不下,在防空洞都做起生意来,将一些花生糖等零食撬进口袋里,在无聊的洞口等待时叫卖着,三两下就有人买来解馋。头上的飞机呼啸而过,整个洞内很安静,甚至可以听到吃咬着花生米的声音。 老一点的就睁着无神的目光死心地蹲着。也有人神经紧张地老是瞻前顾后的,只因谣传着有流氓要来打劫防空洞,因为听说逃的人身上都随时带着昂贵的金饰细软,只消堵住防空洞就可以一一打劫了。 有好心人将几个来不及逃而被弹片击中者抬进洞里,密闭空间里,时闻呻吟声,在肃静的空气里,这呻吟声显得奇大无比。有人蒙住耳朵,唯恐再听下去,都要疯了。有一回有个女人眼见她就要跑进洞内时,瞬间被炮弹扫到,咚的一声就倒了下来。前头女人的丈夫,二回头吓了一跳,忙拖进女人。男人抚尸哀泣,余者也只能沉默。当空袭警报解除后,陆续有人经过这对外地的打工夫妻,纷纷拍男人的肩膀,默默地,大伙都离开洞口了。 渔观拿了些钱给男人,要他坚强。哪里知道几天后渔观再到钟家防空洞巡察时,却见女人的尸体依然躺在洞口附近。渔观只好出钱请葬仪社的人来处理女人后事,并要家里工人用消毒剂除防空洞遗留的尸臭。 渔观生性多感热情,为了这件事,他慨叹良久。饱谙世味的他,也只能任强权覆雨翻云,以往他会尽人情,张罗世事,现在却感到祸福旦夕,十分无奈。 不知从哪来的临时工女人死在钟家防空洞口的事很快就传至村外,村里村外人都称赞渔观善尽陌生人临终之事,必有好报。渔观只是抿抿一笑,说也是有缘,逃到了钟家防空洞前才吸尽了人身最后的一口气。 宁做太平狗,莫做乱世人。家里长工聊天低说时,渔观听到了,他想太平狗也是很苦的啊。从他童年至今,家业尚成,是因为日人采取士绅政策,让他们以家业维系地方荣枯。但实则他多感的心到外地走动时,总是惊心动魄。偶见日人用枪托、皮靴对人拳打脚踢时,心总搅在一块地疼着。有一回大约是有个排队的女人因为人潮汹涌,而被挤出人龙之外,女的想回队伍,日人却要她重排,她不肯而与日人起了冲突,日人竟强脱她衣物,要她赤裸示众。那回渔观三子钟声也在现场声援,日人看在渔观面上就放了女人,钟声赠给了妇人猪肉券,才没有让妇人羞愤欲死。 这也导致钟声萌生了想返回大陆的想法,他和将读医科的钟罄都打算离台,想好好做番大事。 渔观对他们说了话,你们还年轻,不解世事危险,总得先去日本转一转啊,你要先懂得敌人的心,才好做大事,何况书不能只读一半。 几年后渔观在时局日乱的秋日想起了爱子阿声和阿罄,两人已从日本转到了大陆内地。想起漂泊的孩子们,他叹了口气想,人说父母会影响孩子心性,但看起来孩子是各有命运,根本影响不了。 在黄昏眺望隐逸山林的霞光时,渔观常思念起往生的母亲廖仙丽,母亲被家人和村人叫呷菜阿嬷,或者仙女阿嬷,但渔观想起母亲只是因为母亲生前常告诉他六遭轮回苦,心有系恋苦,死时不动心最难,他当时听了总嫌烦,他总认为母亲讲这些什么轮回或者功德等等,都是妇人之仁的贪生怕死,或者世间的庸俗之语。但到如今,兵临城下的际遇当头,自己也到迟暮之龄时。他又常想起善良的母亲,那样的女人似已愈来愈稀少了。他想起她老人家的智慧,在这日日扬风飞沙的小村里,他想风景也有情,恍如对他宣说人之渺小亦如尘啊。渔观诗社友人为了给他思念离乡爱子的心头解解闷,某日特邀他到西螺延平街市,说是有个迁移至此的文峰茶庄新开张,邀他一起去品品新茶与新事物,或还可发发诗兴。 上午渔观正好要前去延平街尾的协泉麻油买些货品,这协泉麻油老板也是从台中搬到西螺的新住民,由于也喜欢古典诗文和布袋戏,很快地他和渔观也就熟络了。 去麻油厂时,正好振文书院修缮募款人来访,渔观当场就捐了不少修缮费用,当晚,渔观觉得心安些,他开始相信母亲说的行普积德之说,他想自己若行善积德应可庇荫远行的几个爱子。 渔观和麻油老板就一起散步行至文峰茶行。 茶行花厅已群聚诗友,焚香煮茗,热气蒸腾,香气绕粱,渔观入内品香,顿时忘却诸事,心无可忘之事了。 大伙聊着天,茶行老板倒说起让渔观耳朵打开的话,茶行谈起贸易之事,他说台湾要靠贸易来打响宝岛的米茶木油,要让世界认识福尔摩沙,联盟欧美,自然我们就可传达岛内心声,联外增加自己的势力。 渔观也跟着说起,某回他听说糖厂的糖都被东印度荷兰公司转变成巴黎沙龙下午茶的砂糖时,顿时觉得海国就是要深耕贸易。你看,几艘油轮几条航线,把我们和世界都连接起来,就像我们镇上的商行彼此互通有无一样。 我们还应该办报,渔观又说。当他看见商行包的英文报纸在传递着世界的消息时,他感到办报的力量无远弗届。 伫(这)些全系(是)梦话啊,系空思梦想!阮这世人是迈想啰嗦(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想啦),办报哪有可能。麻油老板笑说渔观诗性天真。 天主教会在西螺传教时,向来对新事物保有开放态度的渔观也是第一个跑去听玫瑰经的村人。当年的荷兰人来到这里对着此地喊S0rean,渔观对洋化已不陌生,他知道巴洛克就是不规则的珍珠的意思,他一直喜欢新事新物。教士带来镇上唯一的一台冰箱,巨大的冰箱会结霜,把他们溽热的生活世界带进寒带下雪的刺激想象。 那时候他在一位西方教士手中接过一本亚里士多德写的《政治学*书,书中有段话让他眼睛为之一亮:“我们应当为了奴隶而不是为了自由人,提供更多的节庆和娱乐,因为自由人为了创设这些东西,已充分享受过了。。渔观读着想台湾人其实和奴隶也差不多啊,因此他想暗地办庙会节庆活动以飨一般俗众。很多人聊天时曾偷偷问他,为什么要质疑外来政权的归属问题却丝毫不提外来政权的建设?渔观微笑回答:“我所做的就是建设了。” 渔观是村里面第一个拥有第一套西装皮鞋的人。他第一次学打领带时,就好像他第一次剪去辫子的感觉般刺激。只是刺激的背后是一喜一悲。他记得剪去辫子时自己恍似被剃光了毛的羊般残酷寒冷。而现在这领带,却带给他一种对未来的想象刺激。他和诗社友人们约好穿洋服拍照的那日,他们聊着大英帝国和日本维新,讨论着这领带西装是怎么来的?有人说是从海盗服改革来的,大家听了嗤之以鼻。渔观忽然说以他之见应该是从澳洲奴隶服来的,诗友耳闻后,一时之间忽然全静默下来。在静默中有人击掌叫好说渔观所言甚是,这领带一勒就可以把人给勒死了呢,这不就是奴隶的命运吗。诗社社员原本就是多愁善感之辈,这一听心里都涌上哀伤的浓雾。 渔观在一片死寂中安抚大家说,别丧志啊,下回我们聚会还是穿唐装不就好了。再说诗友们,你们有笔有脑,有难得的感性与历史情怀,写下来吧。下回黄兄演布袋戏和廖氏演布袋戏时,戏文就由我们诗社的人来写如何。 背戏笼的人生,就是流浪的人生,阮(我)不过系日本人手中的戏偶。有人又感慨着。为了驱除这种感伤,大伙旋即拍手赞成说,写诗写戏,写下来吧。 这就是渔观仅有的一次着西服戴领带的场景。其实他是喜欢穿洋服的,他觉得洋服把他的身骨撑得英挺起来,再戴上个帽子更是英气勃发。谁叫自己吐出奴隶字眼,叫人对失去祖国的痛又被勾引而出。渔观是乐观的,他总觉得改朝换代是历史自然之事,个人只能尽其在我,别对抗也别苟活。他写信告诉在东京的儿子,他自以为“父训”如铁律,几个儿子一定也认同所谓的历史自然律,却不知他的儿子们不久之后将步上一条和他截然不同的路,一条悲怆的挽歌之路。 渔观听说西方已经可以从空气中听见从远方传来的各种声音,他听说叫拉日耳——珀,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这个新事物让他很向往。P14-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