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记》是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中的经典作品,此书获得“意大利儿童读物中最美的书”和“意大利儿童读物的杰作”等美誉。
科洛迪以极大的热情塑造了故事的小主人公匹诺曹的形象,把他的性格刻画得十分鲜明,光彩,并使之保持了内在的统一性。小说一开始就宣告了他不平凡的诞生。他是大自然之子,是木匠杰佩托用朋友送的一块极具灵气的木头做成的一个木偶,他像个精灵,充满生气,轻捷活跃,能跳舞,会剑术。他又富于幻想和冒险精神,时常会做出通常的孩子想都想不到的种种令人惊奇的事情来。当然,匹诺曹是个木偶孩子,他也有着木偶的特点。他晚上睡觉把脚搁在火盆上,早晨醒来,他的双脚已经被烧焦了。他一不留神掉到了水里,但却不会沉没,立马就会浮起来。
《木偶奇遇记》由卡洛·科洛迪编著。
《木偶奇遇记》讲述了
杰佩托非常想要一个儿子,所以他用木头雕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木偶人,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匹诺曹。可是匹诺曹却不想做个中规中矩的孩子——比如乖乖上学,乖乖听父亲的话。他想要过刺激和冒险的生活,于是一转眼便卖掉了自己的课本远远地逃离了父亲。
匹诺曹最终发现,真实的世界也许每个角落都充满刺激和冒险,但也到处都埋伏着危机。“玩儿国”也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新奇有趣。最终,通过会说话的蟋蟀、蓝仙女和杰佩托的帮助,匹诺曹终于懂得,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人,犯错不要紧,更要勇于承担,尽力弥补。
自1883年首次出版至今,匹诺曹的冒险故事已经成为经典,能给全家人带来欢笑与喝彩,配合格里格·希尔德布兰特摄人心魄的精美插画。一定能在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心里留下深刻的记忆。
木偶奇遇记
从前有一段木头,躺在老木匠安东尼奥的铺子里。安东尼奥师傅打算拿这段木头做条桌子腿,但当他砍下去的时候,木头叫了起来。这让他大吃一惊。
这时候他的朋友杰佩托进来了,他是个戴着黄色假发的小老头。谁要想逗他发顿脾气,就叫他的外号“老玉米糊”。他之所以有这么个外号,是因为他那头黄色假发活像玉米糊。
杰佩托对安东尼奥师傅说:
“我想亲手给自己做个漂亮的木偶。我要带着这个木偶周游世界挣饭吃。您看怎么样呢?”
“好极了,老玉米糊!”一个很细很细的声音不知从哪儿叫起来。
杰佩托一听人家叫他老玉米糊,脸登时气红了。他—下子向老木匠转过脸来,气呼呼地说:
“您干吗得罪我!”
“谁得罪您了?”
“您叫我‘老玉米糊!’”
“我没叫。”
“您叫了!”
“我没叫!”
“您叫了!”
“我没叫!”
他们越来越激动,两个人打了起来。
等到一架打完,安东尼奥师傅和杰佩托都同意讲和。
“那么,杰佩托老朋友,”老木匠说,“您要我怎么为您效劳呢?”
“我想要段木头做我的那个木偶,您肯给吗?”杰佩托问。
安东尼奥师傅听了这话真是喜出望外,把那段会叫的木头给了杰佩托。杰佩托谢过安东尼奥师傅,一瘸一拐地回家去了。
杰佩托住在一个整洁而舒适的单间屋子里,家具非常简单。一把旧椅子、一张摇摇晃晃的床和一张折叠桌子。门对面的墙上有个小壁炉,满满的生着火,可这是画出来的;火上面有个罐子,罐子也是画出来的,满满的,滚得热气腾腾;热气同样是画出来的,可画得跟真的一模一样。
杰佩托一回家,马上拿起工具,开始动手刻他的木偶。
“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杰佩托自言自语说,“我就叫他匹诺曹吧。这个名字会给他带来好运的。”
杰佩托给木偶取好了名字,就埋头干起活儿来,—下子就给他刻出了头发,刻出了脑门,刻出了眼睛。眼睛刚刻好,请诸位想象—下杰佩托有多么惊奇吧:他发觉这两只眼睛自己“骨碌碌”动了起来,接着一眨也不眨地瞪着他看。杰佩托生气地说:
“木头傻眼睛,干吗瞪着我?” 没有回答。
做完眼睛,杰佩托又做鼻子。鼻子刚做好,它就开始长起来。长啊,长啊,长啊,才几分钟,已经变成一个很长很长的长鼻子,还没完没了地长下去。可怜的杰佩托拼命要把鼻子截短,可他越是截,这个鼻子就毫不客气地变得越长。没法子,杰佩托只得由着它了。
做完了鼻子做嘴巴。嘴巴还没做完,就马上张开来笑了。
“别笑!”杰佩托生气地说。
于是嘴巴不笑了,可却把整条舌头都伸了出来。
杰佩托为了不耽误工作,假装没看见,继续干他的活儿。做完嘴巴做下巴,接着做脖子、做肩膀、做肚子、做胳膊、做手。
手指刚做好,杰佩托就觉得头上的假发套被拉掉了。只见他那头黄色假发被拿在木偶的手里。“匹诺曹!马上把头发还我!”杰佩托喊道。
可匹诺曹不但不把假发还他,反而把它戴到自己头上。
杰佩托非常难过。他又喊道:
“匹诺曹,你这个小坏蛋!还没把你做完,你已经这样不尊敬你的可怜的父亲了!真坏,我的孩子,你真坏!”
他擦掉自己的眼泪。
接下来只剩下做腿和做脚了。杰佩托把脚一做好,就感到鼻尖上被狠狠地踢了一脚。
“我真是自作自受!”杰佩托自言自语道,“一开头就该想到这一点,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他抱住木偶,把他放在地板上,要教他走路。
匹诺曹的腿僵硬着,不会动。杰佩托拉着他的手,教他一步一步地走。
等到腿一会动,匹诺曹就开始自己走了。接着,他满屋子乱跳,最后跑出大门,蹦到街上,溜走了。
可怜的杰佩托在他后面追,可就是追不上。
“抓住他!抓住他!”杰佩托大叫。可街上的人看见木偶跑得像风一样快,只是停下来望着他大笑。
幸亏最后碰到一个警察,一把就抓住了匹诺曹的鼻子,把他交还到杰佩托手里。
杰佩托抓住木偶的脖子,要把他带回家,同时还晃了他两三下,生气地说:
“咱们现在回家,到了家,一定要算清这笔账!”
匹诺曹听了这句吓唬他的话,马上就倒在地上,赖在那里不肯再走了。许多人都围了过来。
“可怜的木偶!”有人说,“他不肯回家是有道理的!杰佩托肯定会毫不留情地揍他,他又刻薄又残忍!”
有人接上去说:“杰佩托这家伙,看着挺老实,对孩子可真凶!让这个可怜的木偶落到他手里,他准把木偶剁成碎木片!”
他们说了这么多,最后,那位警察竟把匹诺曹放开,反倒把可怜的杰佩托送到监狱里去了。
匹诺曹向家跑去。他一到家就溜进房间,锁上门,“扑通”—下子坐到地上,为自己的逃跑感到得意。
可他也只得意了一眨眼的工夫,因为他听见屋子里有声音叫道:
“唧唧,唧唧!”
“谁在叫我啊?”匹诺曹吓坏了,说。
“是我!”
匹诺曹转过脸,看见一只大蟋蟀在墙上,正慢腾腾地往上爬。
“告诉我,蟋蟀,你是谁?”
“我是会说话的蟋蟀,在这屋子里已经住了_一百多年啦。”
“无论如何,这屋子今天是我的了。”木偶说,“如果您真肯行行好,让我高兴高兴,就请头也别回,马上走吧。”
“我走可以。”蟋蟀回答说,“可得让我在走之前先告诉你一个大道理。”
“那就说吧,快点儿。”
“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任意离开家,到头来决不会有好结果!他们在这个世界上会倒霉,迟早要后悔的。”
“您愿意唱,就唱下去吧,我的蟋蟀。可我明天天不亮,一准儿离开这里,我要是待在这里,就逃不出所有孩子都会遇到的事情:把我送去上学。跟您说句心里话,我一点儿不想读书,我更爱追蝴蝶、爬树和掏鸟窝。”
“可怜的小傻瓜!你不知道吗?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去,你会变成一头大蠢驴,所有的人都要拿你开玩笑的。”
“闭嘴,你这不吉利的坏蟋蟀!”匹诺曹叫道。
可蟋蟀继续说:
“你要是不爱上学,那为什么不学个什么行当,好正正当当地给自己挣块面包呢?”
“你要我告诉你吗?”匹诺曹开始不耐烦了,回答说,“世界上所有的行当中,只有一个行当真正合我的心意,就是吃、喝、睡觉、玩儿,从早逛到晚。”
“告诉你。”会说话的蟋蟀还是那么心平气和地说,“凡是干这种行当的,最后几乎不是进医院就是进监牢。你真叫我可怜!因为你是一个木偶,更糟的是,你还有一个木头脑袋。”
听了最后这句话,匹诺曹火冒三丈,猛地跳起来,从工作台上抓起一个木头槌子,就向会说话的蟋蟀狠狠地扔过去。
他也许根本不想打中它,可是真不巧,正好打中了它的头。
可怜的蟋蟀只来得及最后叫了一声“唧唧”,就给打死了,从墙上跌落下来。
如果说蟋蟀的死吓坏了匹诺曹,那也只有很短的一会儿工夫。这时候天开始黑了,匹诺曹觉得饿了,猛然意识到他还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P6-13
为孩子写书,要配上可爱的图、美丽的图、精致的图,于是孩子就可能很喜欢这书,捧了起来,爱不释手。
全世界懂孩子、懂童书的人都已经懂这个道理,而且是很大的道理!
捧起这样的书!
迎面错过,遗憾会很大。
世界优秀的童书早就鲜艳,我们不能再素面朝天。
一个有机会捧起这“可爱和美丽”的孩子,他不但自己能活得精致,还一定能把鲜艳还给世界。
谢谢“最美的名著”,让中国的孩子们又增添了享受美丽经典的机会。
——儿童文学作家 教授 梅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