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由你掌控——彗星电子。”
魏名杰总裁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屏幕上的广告,接着快步流星地走上演讲台。发布厅里的灯光随着他的脚步而逐一点亮,巨大的全息交互屏幕悬在空中,就像是一块简约而时尚的透明玻璃,有一种魔术般的神秘感。
此时此刻,全世界的人都在对这场发布会翘首以待。可是在这狂热的背后,没有人知道,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酝酿……
“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你们了,亲爱的。”身着一身黑色正装的魏总微倾上身向台下打着招呼,看起来憨憨的笑容掩饰不住一丝固有的诡异。前来参加发布会的记者大军极其专业地回敬他掌声一片。
熟悉行情的人都知道,一般的企业开发布会为了实现共赢,常会“贿赂”记者们一笔可观的“交通费”。然而到这里的记者非但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要为了争取出席的资格你死我活地倒贴钱。因为他们对彗星公司的魅力心知肚明,读者爱看这样的新闻,发行量自然会上升,自己的奖金便也水涨船高。
“亲爱的,想知道我今天会带给你们什么不可思议的产品吗?”调动现场气氛对于久经沙场的魏总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一个坐在前排、头戴鸭舌帽的年轻小伙子振臂高呼一声“想!”,顿时震惊全场。如此之激情澎湃的场景使记者同行们深受感染,纷纷不甘示弱地比谁叫得更响。
魏总脸上洋溢的笑容表明他对开场取得的效果心满意足,见记者们纷纷瞪着一双双楚楚动人的眸子望穿秋水,他却丝毫没有赶快发布新产品的意思,而是在全息交互屏幕上轻轻一点,不紧不慢悠悠然地说:“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短片。” 科技感十足的透明全息屏幕上显示出了绚丽的画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穿着牛仔短裤的靓丽女生,现场的男同胞们瞳孔骤然放大。站在自家门前的她并没有打开皮包费劲找着钥匙,而是惬意地伸出纤细的食指在彗星手机上缓缓一扫,防盗门随即打开,再轻轻一触,黑漆漆的屋子顿时灯火通明。
接下来镜头转移到了一个英俊潇洒的年轻男人身上,刚刚在一旁对异性作鄙视状的女同志们此时却纷纷两眼发光,手舞足蹈。只见广告中的男人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忽然间眉宇一皱,嘴巴不太情愿地嘟囔着:“我想我得去买一个……”刚欲起身,又好像猛然想起什么似的,停住了脚步,嘴角上扬,露出了发自肺腑的笑容。镜头向下一转,原来他已经拿出彗星手机,优哉游哉地逛起了网络商城……
“正如你所见,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然而这样还不够,我们不仅是在打造一台全世界最好的机器,更希望为每个人创造一位最高效、最忠诚、最知心的伴侣和助手。”魏总把记者们胃口掉得老高,然后气宇轩昂地说,“20多年前,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想现在,是时候改变我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了!”
P001-003
读完了《脑控手机》,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为这部小说的主题,也为黄韦达的创作。这么年轻,叉如此有小说才华,而且他笔下叙述的世界充满着活力,有着多重矛盾的设计,还有文字背后的思想逻辑,竟然如此天然而且严密。
——著名文学家、评论家 谭旭东
不久的将来,手机行业将会怎么发展,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韦达在这篇小说里进行了预见。本书既具有超前性,叉贴近现实生活;很有锐气,也不乏新意。
——中国首位迪士尼签约作家 杨鹏
韦达的这本书写得很棒,我很喜欢。这本书在描述现代人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唤醒人类应该回归人性与真情,这是我们应该珍惜和深刻体验的事情!
——国际魔术大师 粘立人
情节十分精彩,充满想象力。我想,或许有手机公司要付他大笔的创意版权费。
——国文社顾问、著名作家 莫争
韦达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未来世界,语言幽默,人物生动,情节引人入胜,内涵令人深思。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奇
本书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以及严谨曲折的故事情节,很好地诠释了科技与人性的天平,值得我们深思。
——90后才情原创歌手 Ven陈斌
这不仅仅是一部让人看了开头就欲罢不能的科幻小说,更是一本未来的预言书。
——红香阁文学网总编 刘恩帅
序言 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新作
谭旭东
中国作协会员、著名学者、翻译、评论家
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教授
鲁迅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得主
今年,我很少给人写书评,也几乎没写过序言了。但黄韦达写了一部科幻小说,在微博上与我联系,希望我推荐一下,写个序言或点评,看他很诚恳,我也不好推辞。
科幻小说很不好写,不过,近几年类型化的科幻小说在市场上流通很多。有几个作家专门为少儿写科幻,但写的无非就是“外星人”、“外星鬼”之类,一看开头就知道了结果,想象力不够,也没有预测性,更难以让孩子有思考未来的意识。因此,读科幻就变成了看热闹,科幻小说不过是穿了一件科幻的外套,里面还是搞笑的生活故事,还是挠痒痒的“幻想”。
韦达的《脑控手机》写得不错,叙述波澜起伏,情节曲折离奇,把人引到一个又一个节点,最后,又把人从幻想的世界里引出来。当然,也会引人深思,感悟人性,在体验科技魅力的同时,也让人思考科技可能给人带来什么。科技是有用的,但它也是一柄双刃剑,利用得好,它是有益的;利用得不好,它就会让本就疯狂的人类更加疯狂。因此,科幻小说表面上是对科技的思考,其实,最终还是呼唤人类的智慧,呼唤人类在科技时代的良知。
《脑控手机》里,彗星和香橙是二十年后两家最大的电子产品公司,它们生产智能手机。慧星公司研制了一款“创世者”手机,用全新的脑控技术,在手机上装一个感应器,能感应主人的大脑发出的脑电波,而手机能够按照主人大脑发出的指令来执行任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却也是让人类疯狂的技术,因为这样的技术,如果人心不古,想做坏事的话,那么手机就会变成一个罪恶的工具。
果然,彗星公司总裁与生物工程师郑应先有一个秘密的勾当,“创世者”手机不仅能感应人脑发出的脑电波,还会偷偷向使用者发送一种生物电波,以刺激使用者的大脑,让其对该手机上瘾,不再更换其它手机,就像吸食毒品的效果一般。不过,这还不是最终的秘密,还有一个更大的阴谋连彗星总裁都不知道。生物工程师郑应先正是打着帮助彗星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幌子,借助彗星的资金和设备研究一项更庞大的计划,不仅仅是刺激使用者的大脑使之对手机上瘾那么简单,更是利用手机,把自己的脑电波传输给使用者,以彻底控制人的大脑……
如果脑控手机就这样继续发展,那后果是无法想象的。这部科幻小说到了这里,已经进入了高潮,但作家善于结构故事。在“脑控手机”就要失控时,事情的发展出现了转机。女主角姚可玲,即香橙公司的设计师姚可然的妹妹,长得很漂亮,也很可爱,郑应先对她着了魔,拼命追求她,利用“脑控手机”对她和她身边的人做出了许多可怕的、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姚可玲的哥哥姚可然很聪明,知道郑应先不是好东西,一定做了什么坏事,想查一查他。这时候,他的女朋友,也就是香橙市场营销主管林忆贤的真正身份也暴露了,她其实是慧星派的间谍,但却在姚可然的感化下,反戈一击……
小说就是这样一波促着一波,不断进入叙述的高潮,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悬念的世界。到了最后,小说有了鲜明的结局,但读者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科技发展了,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人类不能变成电子技术的附庸,不能为科技所完全左右,这世界最需要的其实是人心,是良知。
黄韦达,1995年生,是真正的“90后”作家。读完了《脑控手机》,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为这部小说的主题,也为黄韦达的创作。这么年轻,又如此有小说才华,而且他笔下的叙述世界充满着活力,有着多重矛盾的设计,还有文字背后的思想逻辑,竟然如此天然而且严密。
写科幻,别人都觉得最需要的是幻想力。其实,最需要的是叙述力,是掌控文字逻辑的能力。再好的文字,再好的故事,没有分明的文字逻辑,那也是一盘散沙。黄韦达这部科幻小说的背后是人性逻辑,他依赖的不是科学逻辑,而是情感线索,是人的理性,是科技难以改变也无法替代的人的善意和良心。因此,读完这部作品,我很受感染,也觉得作家的路子走得正!
最后,祝韦达多写好作品,在科幻小说领域做出一番大成绩来!
2014年初秋于北京
未来的智能手机会有哪些新特色?全息投影、柔性材料、液体金属……够让人眼花缭乱的吧!然而,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场景:你不必用手触摸屏幕,甚至也不用张口说话,只要在大脑中想出你的指令,通过全新的脑电波科技,手机就可帮你执行任务……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可是,如果你认为事情只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黄韦达著的《脑控手机》讲述了香橙公司的设计师姚可然,最近遇到了许多用常理无法解释的事情。妹妹遭遇不测,妹妹的男朋友突然精神失常,就连自己最亲密的女朋友,也惨死家中,而且,警方找不到半点线索……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还要从这部隐藏着惊天阴谋的脑控手机说起……
黄韦达著的《脑控手机》讲述了彗星推出的一款名为创世者的手机震惊世界,因为其采用了全新的脑控技术,在手机上设置了一个感应器,用来感应人脑发出的脑电波,使主人只需在大脑中发出指令,手机即可执行。全世界的人都为之疯狂,以为人类终于完全操控了手机。
殊不知,其实是手机在操控他们。原来彗星公司总裁与生物工程师郑应先有一个秘密的勾当。生物工程师郑应先打着帮助彗星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幌子,借助彗星的资金和设备研究一项更庞大的计划,就是利用手机,把自己的脑电波传输给使用者,以彻底控制人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