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红豺(经典爱藏版)(精)/沈石溪动物小说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沈石溪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石溪著的《红豺(经典爱藏版)》介绍:豺和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但在汉字里,却把豺和狼组合成一个词,豺狼豺狼,大家都这么说,好像豺和狼是一对专门合伙干坏事的臭味相投的朋友。这真是大错特错了。

动物行为学有一条定理:两个物种行为和习性越相近,关系就越紧张,争斗就越频繁。在野外,豺和狼由于体型大小比较接近,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排序也比较接近,都是以群体围攻和长途奔袭作为主要狩猎手段,都是以中小型食草动物作为捕食目标,彼此的行为和习性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这两种动物亘古以来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

内容推荐

沈石溪著的《红豺(经典爱藏版)》介绍:豺和狼本是天敌,但红豺火烧云却含辛茹苦地养育仇敌的遗孤——狼崽甜点心。它犹豫过,悔恨过,它无法逾越族群的对立;它仁慈过,割舍过,它无法忽视狼崽的依恋亲昵。刻毒的复仇火焰化成了柔情万端的舐犊情深。为了挽救狼崽甜点心,它与猛兽搏斗,险象环生;为了心中激荡的母爱,它放弃了精心挑选的伴侣;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它用生命为甜点心撑起了最后一片安宁的天。

目录

第一章 家破豺亡

第二章 成功复仇

第三章 餐后甜点

第四章 智斗雪狐

第五章 村寨逃生

第六章 “伟岸”公豺

第七章 “忠诚”公豺

第八章 良缘破碎

第九章 捕猎惊魂

第十章 苦救狼崽

第十一章 雌狼怀春

第十二章 痛失前腿

第十三章 獾口夺食

第十四章 惨遭鹅欺

第十五章 风雨相依

第十六章 雕口救援

第十七章 同归于尽

豺的动物名片

沈石溪作品出版大事记

沈石溪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篇目

试读章节

第一章家破豺亡

滇北高原日曲卡雪山脚下,灌木野草丛中,有一个口小腹大的椭圆形石洞,形状很像弥勒佛的肚子,相传明朝年间有个苦行僧曾在这里面壁十年诵经修行,因此这个石洞也叫大肚佛窟。

一只母豺,将小小的大肚佛窟占为巢穴,产下一雌一雄两只幼豺。也许是受神灵保佑,两只幼豺健壮活泼,出生才五天就睁开了眼睛,第七天就会在石洞里蹒跚爬行。

豺是日曲卡雪山一带常见的中型走兽,当地山民称之为豺狗,因为体毛偏红,也有叫作红狼的。既名豺狗,又名红狼,可见豺的外貌特征,介乎于狗和狼之间,体型比普通土狗稍大些,又比狼要小得多。从动物分类学上说,豺、狗、狼皆为哺乳纲犬科,但狗和狼为犬科犬属,也就是同科同属,彼此血缘关系较近,豺却另成一属,为犬科豺属,完全是另一种动物。

那只刚刚做了妈妈的母豺,体毛浓密,背脊、尾巴和足踵上的毛色泽艳红,走动起来,就像天边的火烧云,因此,它的芳名就叫火烧云。

母豺火烧云今天运气不错,下午外出狩猎,刚到古纳河边,就碰到一只红颊獠与一条大青蛇在进行生死搏斗。红颊獠锐利的牙齿咬住大青蛇的头颈,大青蛇两米多长的身子勒着红颊獠的脖子,在河边沙滩上打滚儿。它不会去帮大青蛇,当然也不会去帮红颊獠,谁输谁赢与它没多大关系,它蹲在河边的一棵树桩上,免费看了一场獠蛇大战的好戏。过了一会儿,大青蛇七寸被咬断,蹦弹了几下,像根烂草绳一样瘫软在地。红颊獠筋疲力尽,趴在沙砾上大口喘息。它从树桩上跳下来,冲着红颊獠啸叫了数声。红颊獠本来就不是豺的对手,又刚刚经过一场激烈的鏖战,元气大伤,哪里还敢接招,委屈地号了两声,夹起尾巴逃之天天。它不费吹灰之力,就白得了一条大青蛇。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大自然中经常上演这样的悲喜剧。

对母豺火烧云来说,这是获得食物的最佳方式,不劳而获说起来虽然难听,享用起来却特别舒服。特别是对处在哺乳期的母豺来说,再也没有比白捡一顿丰盛的食物更让它高兴的事了。对豺而言,除了老鼠、青蛙和小鸟,任何狩猎都有风险。即使捕捉雪兔,兔子逼急了还会反咬一口,捕捉羚羊的话,弄不好就会被羊角挑伤。哺乳期的母豺要是在狩猎中负了伤,不但自己倒霉,幼豺也跟着遭殃。因此,哺乳期的母豺狩猎时会格外小心谨慎,宁肯捡食已经腐烂的动物尸体,也不去冒险打猎。现在好了,红颊獴替它宰杀了大青蛇,活宰活杀非常新鲜,没冒什么风险,也没损耗体力,就能吃到鲜美爽口、营养丰富的蛇肉,这等好事,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它叼着大青蛇拖回大肚佛窟。不在野外进餐,是有原因的。倘若在古纳河边当场撕食大青蛇,血腥味很有可能会引来嗅觉灵敏的野犬、狼群或金猫等猛兽,从它嘴里将大青蛇抢了去。弱肉强食的大林莽,到处都有想不劳而获的强盗胚子。就算侥幸没遇到抢掠食物的猛兽,成群结队的秃鹫和大嘴乌鸦也会来分一杯羹,闹得它没办法安安心心进食。

小半条大青蛇,就足够母豺火烧云饱餐一顿了。它将吃剩的大半截蛇藏在大肚佛窟石坎后面,以备明后天再吃。两只幼豺出生才一个星期,毫无自我保护意识,也毫无自我防卫能力,哪怕闯进一只紫貂或黄鼬,都能将它们当甜点给吃了。所以,母豺火烧云尽量减少外出狩猎的次数,压缩外出狩猎的时间,换句话说,尽量抽更多的时间待在两只幼豺身边,以减少因它不在巢穴而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日头偏西,斜斜照进大肚佛窟,阴暗的石洞里一片灿烂。日曲卡雪山秋天的阳光,浓艳稠密,带着成熟野果子的香味。母豺火烧云躺在斑驳如玫瑰花瓣的阳光下,将一双小宝贝搂在自己的怀里。鲜美的蛇肉吞进肚子,就好比作坊有了优质原料,奶子胀鼓鼓的,蓄满了芬芳的乳汁,两只幼豺吃得满嘴溢香。大概是营养好的缘故,两个小家伙眼睛才睁开没几天就学会打闹了,你抓我一把,我啃你一口,在妈妈的怀里滚来滚去,发出吱呀吱呀的叫声,在母豺火烧云的耳朵里,这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小夜曲。P9-11

序言

互惠关系中的豺和狼(序)

豺和狼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但在汉字里,却把豺和狼组合成一个词,豺狼豺狼,大家都这么说,好像豺和狼是一对专门合伙干坏事的臭味相投的朋友。这真是大错特错了。

动物行为学有一条定理:两个物种行为和习性越相近,关系就越紧张,争斗就越频繁。在野外,豺和狼由于体型大小比较接近,在大自然食物链中的排序也比较接近,都是以群体围攻和长途奔袭作为主要狩猎手段,都是以中小型食草动物作为捕食目标,彼此的行为和习性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这两种动物亘古以来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

狼一旦发现豺的踪影,便会穷追猛撵,赶尽杀绝。有意思的是,狼找到了豺窝,倘若豺窝里只有幼豺在,狼会把幼豺咬死,但即使饥肠辘辘也不会吃掉幼豺,而是在被咬死的幼豺身上拉屎撒尿,故意留下浓烈的狼的气味。据说这样做更能对豺起到威慑、恐吓和驱逐的作用。而豺如果遇到狼窝,发现了里面没有成年狼陪伴的幼狼,也决不会心慈手软。有意思的是,豺对付幼狼的手段似乎更高明些,它既不会吃掉幼狼,也不会咬死幼狼,而是咬断幼狼的膝盖,造就一只永远站立不起来的残疾狼。这样做的好处是,成年狼会不忍抛弃残疾幼狼,只能耗费心血抚养不可能自立的后代,白白错过新的繁殖机会,若干年后,残疾狼终于死了,成年狼便会怀着悲伤失落的心情远走他乡,这辈子再也不会回到这片带给它惨痛记忆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豺和狼是一对天生的冤家,有狼无豺,有豺无狼,水火不能相容。

不难理解豺和狼之间的敌对情绪,这和同行相妒的道理有点儿相似——资源有限,生存不易,减弱你一分存活机会,就等于增强我一分存活机会。

这就是豺和狼的关系,凶残狠毒得令人发指,奸诈狡猾得令人切齿。这大概就是豺狼之所以比其他食肉猛兽更让人憎恨、让人厌恶的原因吧。

但有一件事情,却改变了我对豺狼的看法。两年前我到坐落在滇北高原的香格里拉野生动物救护站去采风,看到一只母豺和一只母狼被圈在一个露天笼舍里。正值霜降时节,寒风瑟瑟,母豺和母狼蜷缩在背风的角落晒太阳,彼此相距不足一米,却像老朋友似的相安无事。我很惊讶,便打听事情的缘由。管理员告诉我,母狼两只前爪受过伤,指甲全部脱落了,在野外无法抓牢猎物,实在饿极了,便跑到寨子里来偷鸡吃,被村民捉住后送到救护站来。母豺的嘴歪得很厉害,左侧的牙齿全裸露出来了,估计是在与狗熊争食时被熊掌掴歪的,严重影响噬咬能力,也找不到东西吃,半夜三更偷偷溜进救护站来偷狗粮,等于自投罗网成了救护站的居民。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太多了,救护站“人”满为患,不可能给每一种动物都提供单独的居所,便合并同类型,把习性相近的数种动物圈养在同一空间。于是,母狼和母豺便走到一起来了。刚开始时,这两个家伙互相咆哮,狼眼和豺眼里射出仇恨的光,恨不得生吞了对方。但几天后,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按照规定,救护站定时给母狼和母豺投喂大块生牛排,母狼和母豺在进食时都遇到了问题。母狼前爪的指甲已经脱落,无法进行正常撕扯,很难将牛排分解开来;而母豺嘴歪得太厉害了,无法进行正常噬咬,很难将牛排上的肉啃下来。管理员也没发现究竟是母狼还是母豺想出了互相协作撕吃牛排的办法,反正几天以后,母狼和母豺就合作进食了。当管理员将大块牛排扔进栅栏,母豺便用锐利的爪子紧紧攫抓住牛排,母狼便用犀利的狼牙噬咬牛排,各自向相反的方向用力,很快牛排上的肉便成了它们果腹的美食。管理员介绍说,合作确实大有成效。在没有合作前,无论是母狼还是母豺,吃一块牛排都要折腾一个多小时,弄得筋疲力尽不说,还无法把牛排上的肉啃干净。自打进行了合作,一块牛排十几分钟就解决了,而且吃得干干净净,一点儿都不浪费。更让管理员们感到欣慰的是,合作进食不仅解决了吃牛排的难题,母狼和母豺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它们不再用冷冰冰的暗藏杀机的眼光敌视对方,也不再互相咆哮威胁。过了一段时间,它们竟然并排躺在一起晒太阳。有一次母狼不小心被栅栏上的铁丝网划破脊背,母豺还用舌头替母狼舔疗伤口呢。

望着躺在一起晒太阳的瘸子母狼和歪嘴母豺,我突然悟出一个道理:豺与狼绝非是我们想象中的不可调和的世仇宿敌。是的,它们互相敌视并进行着穷凶极恶的争斗,但说到底,是环境迫使它们这么做的。生存空间有限,生存资源有限,唯有杀戮才能获取生存利益,它们当然选择杀戮。用自然选择理论来解释,在一个必须依靠杀戮才能存活的大环境下,越是脾气暴戾者越是心肠歹毒者越能活得潇洒,越是脾气平和者越是心肠温柔者越活得艰辛。久而久之,脾气平和心肠温柔者便被淘汰出局,脾气暴戾心肠歹毒者便会在族群中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假如任由这种现象持续并蔓延,整个世界就会刀光剑影永无宁日。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首要条件就是改善生存环境,修正自然选择机制。假如出现这样的生存环境:越是脾气平和者越是心肠温柔者越能活得潇洒,越是脾气暴戾者越是心肠歹毒者越活得艰辛。久而久之,脾气暴戾心肠歹毒者便被淘汰出局,脾气平和心肠温柔者便会在族群中迅速占据主导地位,世界也就日趋和平安宁。

要想做到这一点,互惠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前提。何谓互惠?就是在给予你好处的同时,我也从你身上得到了实惠。也可以这么解释,利他和利己包含在同一个行为中。就像香格里拉野生动物救护站里的那只母狼和那只母豺,通过合作能给自己带来生存利益,它们就会摒弃前嫌选择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仇恨慢慢消融,友谊慢慢滋生。互惠性质的合作越多,友谊也就越浓;互惠性质的合作越深,友谊也就越重。合作到了互相依赖的程度,想要拆散它们恐怕也不容易了。

我甚至觉得,互惠不仅仅是生物学和经济学名词,而应当提升为一种哲学观念,成为一个政治流派。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就动手写了《红豺》这部长篇动物小说。我其实就想说这么一句话:如此凶悍的豺和狼都能走到一起,我们这些有理性思考能力的人类,还有什么理由彼此仇恨呢?

是为薜。

2010年10月7日写于上海梅陇镇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7: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