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医杜里特的故事》是在欧美盛行近一个世纪而不衰的大型系列童话。全书以毕业于医科大学的杜里特博士为主人公,围绕他和他的一群动物朋友,作者写了十二部长篇童话。
杜里特原来是给人看病的医生,因不喜欢与人交往,改行当了动物医生,常和动物们打交道,一来二去地他竟通晓了鸟类和动物语言。靠这个独特的本领,做了不少不可思议的事情。
本书是一本与《骑鹅旅行行》《爱丽丝漫游奇境》齐名的童话经典,是一部伟大的儿童读物,更是一本带你重回童年时光的好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怪医杜里特的故事(Ⅱ)/弘文文学馆传世经典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休·洛夫廷 |
出版社 | 太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怪医杜里特的故事》是在欧美盛行近一个世纪而不衰的大型系列童话。全书以毕业于医科大学的杜里特博士为主人公,围绕他和他的一群动物朋友,作者写了十二部长篇童话。 杜里特原来是给人看病的医生,因不喜欢与人交往,改行当了动物医生,常和动物们打交道,一来二去地他竟通晓了鸟类和动物语言。靠这个独特的本领,做了不少不可思议的事情。 本书是一本与《骑鹅旅行行》《爱丽丝漫游奇境》齐名的童话经典,是一部伟大的儿童读物,更是一本带你重回童年时光的好书。 内容推荐 杜里特是个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因为懂动物语言。后来就成了动物医生,成了全世界动物界中一呼百应的人物。他有一帮动物朋友,和他一起云游天下。靠着动物们特有的功能,杜里特扶困济危,救人水火。这许多不可思议的奇事,像糖葫芦一样,串起了一个又一个情节曲折,想象丰富的童话故事,妙趣横生,令人爱不释手。 杜里特医生虽然其貌不扬,不善于世俗交际,但通晓动物语言、学识渊博。这样一个小人物,一进入他喜爱的大自然中,到了他的动物朋友中间,就表现出超人的智慧和为帮助弱者而奋不顾身的精神。这样充满爱心、融知识于故事中的杰出作品,在当今纷扰的世界中分外动人、弥足珍贵。 怪医杜里特的形象,在欧美地区家喻户晓。一个世纪以来,这部作品被译成几乎所有的文字出版。语文家们把它作为写作教材,好莱坞多次把它搬上银幕。无比瑰丽的想象力,不动声色的幽默以及作者朴实稚拙的手绘插图,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阅读经历中一段不可替代的美好回忆。 目录 第一章 1 炉边故事会/5 2 路遇老友/8 3 谈判加入马戏团/11 4 悲惨的马戏团演员/14 5 杜里特失望了/18 6 来自阿拉斯加的苏菲/22 7 北极送信人/24 第二章 1 计划逃亡/29 2 深夜出逃/34 3 藏身废花园/38 4 警犬队的头目/44 5 潘彻奇城来的班车/50 6 小餐馆遇险/54 第三章 1 劫路大盗/60 2 奔向海边/63 3 杜里特被捕了/67 4 “夜里转”狐狸/72 5 杜里特牌安全袋/77 第四章 1 回到马戏团/81 2 药品事件/86 3 会说话的马/88 4 又一匹会说话的马/91 5 最后一轮明星演出/93 6 “跑不动”老马立大功/96 7 天堂般的牧场/98 8 马类退休者协会/102 第五章 1 到了曼彻斯特城/106 2 动物话剧/108 3 广告与雕像/111 4 辉煌的成功/115 5 大花朵神秘失踪/118 6 杜里特当了马戏团经理/121 7 马克当了副经理/123 8 马戏团的节日/125 试读章节 1 炉边故事会 这一回,我们要讲的是杜里特参加一个马戏团,并跟着人家到处旅行时所发生的故事。最早的时候,杜里特一点也没想到要干马戏团这一行。他只是打算把双头马推我拉你展览一下,挣一点钱。只要挣下的钱够赔那个水手的船就行了。上次出门时,他借了一个水手的船,后来把船给人家弄沉了。 吐—吐早就说过,杜里特想挣几个钱,那不难——虽说他这个人对钱不钱的不在乎——可是让他把钱存住,那就挺难。嘎卜—嘎卜也常说,自从它认识医生后,医生曾经有那么五六次变得相当富裕。但是,钱越多,他穷得越快。 当然了,嘎卜—嘎卜所理解的财富,那数目字也不会太大。不过在杜里特医生参与马戏团这段时间里,他的口袋里真的曾经装满了钱。可惜每次都装不了一个礼拜。马上就又是一分钱也没有。简直准确极了,跟钟表一样。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讲故事。 故事就从杜里特家族(它们是吉扑—吉扑狗、嘎卜—嘎卜鸭子、吐—吐猫头鹰、拱卜一拱卜猪、推我拉你双头马和小白鼠)结束了遥远的非洲之行,终于又回到布嘟儿巴城里那所小屋子的时候讲起吧。杜里特的家族很大,每天的吃饭就是一件大事。杜里特呢,他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为了想出个办法把这一伙喂饱,杜里特愁了好几天了。虽说参加马戏团的事马上就要决定,可是就这几天也得吃呀。 亏得嘎卜—嘎卜鸭子想得周全,它早已在航行结束时命令大家把海盗船上剩下的吃食搬回了家里。据它讲,如果吃得省一些,这些东西够这一大家子吃一到两天。 动物们都为了刚刚到家而兴奋不已,这股子高兴劲使它们是暂时顾不上明后天的吃饭问题。只有嘎卜—嘎卜例外,这位好管家径直走向厨房,立刻动手洗碗刷锅做起饭来。医生和别的动物们一起到园子里去,把各处细细察看一番。当他们正一处一处地转悠时,突然听到了嘎卜—嘎卜的开饭铃声——它用勺子不住地敲着一只旧烧锅。 大家立刻争先恐后地往后跑,坐在那度过了多少欢乐时光的厨房里吃上一顿家乡饭,这是期待已久的事了。 “今儿晚上,可是够冷的。该把炉子生上了。”吉扑—吉扑在桌子边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说道,“9月的风,已冷飕飕的。医生,待会儿吃了饭。您还讲故事吗?可有一阵子没这么坐成一圈听您讲故事了。” “要不然,读点书也行,读您写的动物故事书。”拱卜一拱卜说,“您说过要讲那个狐狸偷国王的鹅的故事。” “待会儿再说吧。有时间呢,就讲一个。”医生说,“这些海盗们留下的沙丁鱼,还怪好吃的,好像是法国波尔多那个地方的沙丁鱼——没错,法国味……” 说到这里,来了一个外科患者,医生被叫走了。是一只爪子受伤的黄鼠狼。刚处理完这个患者,又来了临近农场上的一只公鸡,它嗓子疼,对医生说,嗓子全哑了,早晨想高声啼叫,一使劲,发出的声音哑得却像是悄悄话。结果整个农场听不见鸡叫,一早上没人起床。随后又有两只野鸡带了一只瘦得皮包骨的小鸡来看病了,它们说小鸡从生下到现在一直不会吃东西。 医生回来的消息,本地人还不大知道,本地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们却都知道了。这天中午,医生不停地给病号检查呀、诊断呀,还要上绷带等等。一批又一批的动物们耐心地在候诊室里等着呢。 “唉!又是老样子!”嘎卜—嘎卜叹了口气,“真是不得安宁,一回来就是老样子。患者们不分早晚,吵吵嚷嚷来个没完。” 吉扑—吉扑说对了,晚上天气果然很冷。地窖里还有足够的木头,大壁炉里又冒起了让人暖洋洋的熊熊炉火。晚饭后动物们围坐炉边,缠着医生讲故事,哪怕是讲一段也行。 “大家听我说,”医生说,“我们说说马戏团怎么样?咱们得挣点儿钱,赔那个水手的船。这件事该考虑考虑了。到现在,也没找到个可以参加的马戏团。我也想不出个办法来。你们知道,马戏团总是在全国各地到处走。怎么知道他们的去向,向谁打听呢?……” “听!”吐—吐说,“是不是门铃响了?” “怪事!”医生起身开门时说,“这么快就有客人来访?” “说不定呀,又是那个害风湿病的老太太呢。”医生走到门厅时,小白鼠说。 医生先把前厅的蜡烛点上,然后把门打开。在门槛上站着的不是别人,正是卖猫食的马克。 “马克!这是怎么回事?”医生大声说,“请进,请进来吧!可是,你怎么知道我在家呢?” “我凭感觉就知道你回来了,医生!”卖猫食的马克踢踏踢踏走进前厅了,“就在今儿早上,我对我老婆说,‘夏道莎,我怎么觉着医生就要回来了,今儿晚上我去看看。’我这就来了。” “好啊,见到你我很高兴。”医生说,“走,到厨房去,那儿暖和。” 虽说马克只是过来看看,碰上医生真在家,可是他却带着礼物。这些礼品是:一块羊骨头,是给吉扑—吉扑的,一块奶酪,是给小白鼠的;一个萝卜,是给拱卜一拱卜的:还有一束天竺葵花,是送给医生的。等马克舒舒服服地在炉前的安乐椅上坐好了。医生从壁炉台上拿起一个烟丝罐递给马克,让他把烟斗装上。 “你的信,我收到了,就是请麻雀去给你帮忙的那封信。”马克说,“后来麻雀去了吧?找到你没有?” “是的,它去了,它帮我干了不少事。我们的船最后离开英格兰西南的德文港时,它飞走了。它很想家,急切地要回到伦敦去。” “这一回,你在老家要待些日子吧?” “这个嘛,很难说。”医生说,“我呢,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里安安静静地住上一段时间,把园子好好收拾收拾,那里边荒得很。可是很不幸,我不得不想办法先搞点钱。” “唉!真是……”马克吹了吹烟斗说,“搞钱,我这辈子一直想搞点钱,可一直也没积下点钱。不过,最近我倒是攒了几个,有25个先令呢。怎么样,这点儿钱帮你的忙,够不?” “马克,你真好!可是,我需要的钱是一大笔呢,我得还许多债。……不过,你还不知道,我现在得了一个特别珍奇的动物,它有两个脑袋,名叫推我拉你。我在非洲丛林的猴子国帮它们治愈了瘟疫,为了感谢我,猴子们把推我拉你给了我。它们的意思,是让我带上它参加马戏团。怎么样?你要不要看看?” “太想看了!”马克说,“听着都觉得好玩!” “它这会儿在园子里。”医生说,“别使劲盯住它看。它还不习惯那么被人看,动不动就不好意思。咱们带上一桶水,就装作是给它送水喝的样子。” 马克由医生陪着从园子里返回厨房时,脸上挂满了兴奋的笑容。 “哎呀,我说杜里特,”他说道,“这一回你要发财了!真的!自从有了这个世界,大概还没有出过这么怪的玩意儿。其实,我早就觉得你应该到马戏团这一类地方去,作为一个唯一精通动物语言的人,那才是你该去的地方。什么时候去?什么时候开始干?” “这不是正商量呢!刚才正说这个事,你来了,也许你能助我一臂之力。我想挑选一个好的马戏团然后参加,也就是说,那里边的人,我得合得来,你明白不?” 马克弯着腰,用烟斗敲敲杜里特的腿。 “你的意思,我全明白。”他说,“就在戈里木布敦那地方,现在就有一个挺不错的马戏团。戈里木布敦这个礼拜恰逢赶集。他们一直要待到星期六。我和夏道莎在第一天公演时就去看了,这个马戏团不算大,但是节目不错,挺精彩。明天我陪你过去,见见马戏团主。谈一谈。怎么样?” “很好,很好!”杜里特说,“不过这件事,暂不要告诉任何人。在推我拉你向公众展出之前,此事须绝对保密!”P5-P8 序言 和许多小读者一样,我小时候也很爱读故事书,凡是能抓到手的,都要看一看。后来学了外语,又能看一点外国书。看得多了,就发现许多故事的情节,都差不了,多少。有些故事出自地球两边的两个民族,内容却惊人的相似!还有人研究这种现象,叫比较文学……然而看故事的人,还是希望情节新鲜,有趣,与众不同……然而这样的好书又不多…… 偶尔得到一本朋友赠书,一下子抓住了我。读后一鼓作气译成中文。以后又多方搜求,竟把同一系列渐渐收齐,多年来边读边译,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怪医杜里特的故事》是在欧美盛行近一个世纪而不衰的大型系列童话。全书以毕业于医科大学的杜里特博士为主人公,围绕他和他的一群动物朋友,作者写了十二部长篇童话。 杜里特原来是给人看病的医生,因不喜欢与人交往,改行当了动物医生,常和动物们打交道,一来二去地他竟通晓了鸟类和动物语言。靠这个独特的本领,做了不少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部童话的最大特点,是情节新鲜有趣。无论是《杜里特的花园》中“Q”教授讲述的那个曲折离奇的“狗生故事”,医生家花园里的不速之客,有几层楼高的“大蛾子”,还是《杜里特在月亮上》的探险中遇到的种种奇事,如大树“不随风”而摇摆——那是它们自己在动!花儿见火而扭开“脸”——那是它们怕光!再如月亮是地球“崩”出去的一大块土,剩下的大洞,水灌进去,成了海。而“崩”出去的那块“土”上幸存的动物和唯一的一个人,发展繁衍成了发达的月球社会。会说悄悄话的藤蔓以及“史前艺术家”那美丽动人的传说,等等,都称得上是作者的“奇想”,真正的“独家情节”,无不表现出作者异常丰富而瑰丽多彩的想象力。我们在欣赏一连串铙有趣味的情节时,起先总是感到有点“瞎编”,可是很快就被带进故事里,忘记了这是童话,这是发生在猪呀、大雁呀之间的事情。读起来很有点像我们的《西游记》,荒诞不经而又那么真实可信。就算你读过很多书,也休想在这里找到“雷同”的故事情节。你们得到的,毫无疑问将是一顿丰盛的精神美餐! 语言生动幽默,是这部童话的又一特点。这一点很合孩子们的口胃。杜里特与动物们之间的大量对话,有时活泼风趣,憨态可掬;有时一本正经,煞有介事。读起来令人拍案。翻译中间我常把译稿读给身边的孩子们,他们都很入迷,不时开心大笑。这笑声反过来又催促我不要偷懒,早些把这些精彩的故事翻译出来,奉献给多的家长和孩子。 全篇故事的中心人物,是杜里特医生。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虽然学问渊博、无所不通,却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讨厌金钱与虚荣。可是这样一个不愿意也不善于在世俗社会中交际的小人物,一进入他喜欢的大自然中,到了他的那些朋友们中间,立刻像换了一个人,兴致勃勃、如鱼得水,时时表现出他超人的渊博智慧和为帮助弱者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仿佛所有的飞禽走兽都需要他的照顾,所有的花鸟鱼虫都是他平等相处的朋友。他不是待在“大花园中的小房子”里给一帮动物朋友讲故事,就是带上几个动物朋友“出门去”扶困济危。在杜里特这个人物身上,无疑寄托了作者的某些人生理想。 还值得指出的是,作者通过故事的形式,有意无意地提出了应该珍惜生物品种,保护自然环境的见解以及对人类无节制地浪费自然资源的谴责。生活在四十年代以前的作者,能有这样的想法,不能不令人为他的“预见性”而肃然起敬。 本书作者休·洛夫廷,1886年出生于英国的麦登黑德。青年时代为了外出历险,选择民用工程师为职业,在非洲西部和加拿大修过铁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兵。为了慰藉自己对儿女的思念,在法国的战壕里开始自编自画连环画,寄给家里的孩子,从而产生了《怪医杜里特的故事》。由于作者早年是位工程师,又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所以他的作品知识性极强。在充满了幻想色彩的故事中,涉及到的却是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天文、航海等方面的知识。1919年作者全家移居美国。他的孩子偶然把书稿拿给出版商,于是《怪医杜里特的故事》问世,并获得极大成功。第一部作品三年重版十二次,为出版界中所罕见。作者欲罢不能,索性专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并于1922年获美国“纽伯里”儿童文学奖(NewbaryMedal),成为欧美享有盛誉的作家。杜里特的形象还多次被搬上银幕和荧屏。文学评论家休·威尔普尔称它是“从《爱丽丝漫游奇境》以来最优秀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是一部天才的作品。” 把此书推荐给我的是一位瑞士朋友。他说,“这是我小时候最爱读的书之一,在欧美各国,孩子们对它无人不晓……”在我工作的学校里,常有许多来自欧美国家的教师,一有机会我就和他们谈起这部童话。每当我说到Dr.Dolittle(杜里特医生)这个名字时,无论对方是来自美国英国,还是新西兰澳大利亚;也无论是男女老少,他(她)们的脸上几乎无一例外地立刻就浮现出一种会心的微笑!那情景仿佛是一个中国人在某个遥远的国度里突然被问到了孙悟空猪八戒一样。这部童话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所以,美国洛夫廷童话的翻译与介绍,应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怪医杜里特的故事》这部歌颂真善美的童话,最早却是产生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而如今,它又要以中文的形式,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和北京弘文馆出版策划有限公司鼎力推出。我和喜欢它的读者们,愿意共同向亲自策划此项目的资深出版家王岩女士及以上两家单位,说一声谢谢! 梁家林 2008年春节 写于西安南郊鹿鸣书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