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王朝(南宋卷3大结局)》(作者:高天流云)讲述的是宋光宗至南宋灭亡的历史。宋光宗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体弱多病,又没有安邦治国之才,而且光宗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宋元(蒙古)联合灭金后,南宋所面临更强大的敌人——元朝。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宋恭宗,灭南宋。后来,南宋光复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后在广东南崖山建立南宋流亡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崖山海战失败后,走投无路的南宋流亡政权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陆秀夫背着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殉国而彻底灭亡。
《官宦王朝(南宋卷3大结局)》由高天流云编著。
《官宦王朝(南宋卷3大结局)》讲述了:
赵昚退位成为太上皇后赵悖即位,妒后李凤娘喜欢搬弄是非,为皇太子妃时就已令宋高宗等对她反感,却为何能够把持朝政,赵昚和赵悖父子关系被其离间,甚至赵悖行动都被其约束?
宋宁宗赵扩由赵汝愚和韩侂胄拥立为帝。赵汝愚出身皇族,韩侂胄是外戚。赵汝愚为相,韩侂胄与赵汝愚不和,图谋排斥赵汝愚。赵汝愚罢相,理学被打压,韩惋胄当政,这其中有多少阴谋诡计和政治博弈?
北宋联金灭辽,结果辽灭了,北宋也灭了。南宋联蒙灭金,结果金灭了,南宋也灭了。唇亡齿寒啊!南宋的这种做法虽然是出了口恶气,但是加速了灭亡,当时南宋统治者是怎么想的?统治者之间又有什么博弈?
南宋,最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第一章梦魇江南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十二月十五日凌晨三时左右的祭天地大典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魔幻表演舞台,在极短的时间内祭台上经历了晴空万里、乌云、大风、火焰、大雨、冰雹、晴空万里的变化。云收雨住之后,台上一片寂静。
唯一的近距离观赏者宋光宗赵惇表情呆呆的。当时人们觉得他是被吓呆了,事后才发现他是被吓疯了。
关于被吓疯的原因,很多事后总结者都认为是他本身的心理承受力实在太弱。这是无解的、先天的,比如他的大哥原皇太子赵愭就是被一群不良重考生隔着轿子“吼”死的。
因此老天爷的近距离错乱型发作,他怎么能承受得住呢?
这一点相信赵惇本人也无话可说,只是会觉得委屈。难道他快五十岁的人是吓大的吗?人家也是正常长大的爷们儿,打雷下雨收衣服每年都见过。
只不过这一次他心里有鬼。
祭祀前一晚,他老婆-南宋皇后李凤娘派人来传话,他的贵妃-他最喜欢的女人黄氏突发暴症死了。对此他心知肚明,以他对李凤娘的了解,黄氏一定是她虐杀的。
之前他随口称赞了一个宫女的手好看,他老婆就能砍下那双手,放在食盒里送给他,让他近距离欣赏。这次趁他没法回宫,那死女人还不乘机除掉情敌?
天色突变,祭坛崩坏,这一定是获罪于天,上帝怪他娶了个恶女人,降下了灾祸!相信每一个生活在古代的人都会这么想,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赵惇被内侍们扶上车驾,赶回皇宫,直接陷入了重度昏迷。这时没有谁知道这次惊吓的后果是什么,以至于处理的办法只是找太医、找太上皇等传统套路。
太上皇赵昚、太皇太后谢氏立即赶了过来。到了之后,二位马上火冒三丈怒不可遏。他们所看到的是:儿子赵惇脸色灰白,神色惊悸地躺在床上,满嘴胡话,陷入了深深的噩梦里不能自拔。
而床边,却没有皇后李凤娘的影子。
这女人哪儿去了,还有比照顾皇上更重要的事吗?!口口声声说她是皇上的结发妻子,却在丈夫重度昏迷的时候玩消失!
赵昚快气疯了,他实在是后悔,当初为什么会千挑万选,给儿子定了这么个老婆……不过这是他老爹赵构越层决定的,他也没法否决啊。
怒火中,李凤娘终于出现。她在一大群太监的簇拥下款款而来,面对太上皇的愤怒,这女人表现得非常镇定。
问病因。
答:皇帝很可能是饮酒过量了。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赵惇酷爱杯中物,喝起来没日没夜,谁劝也不听,包括他父亲、他爷爷。
问为什么消失。
答:去找太医,核对病情,好仔细治疗……赵昚的怒火瞬间再高涨三尺,这混账女人,居然当面撒谎,有皇帝病在后宫,皇后去太医院了解病情的吗?!
这是皇帝生病还是农民工生病?
赵昚怒斥:“你不好好照顾皇帝,使他病到这等地步,完全不顾宗庙社稷之重。”说完这句,他觉得内容不确切。这女人会把宗庙社稷放在心上吗?根本不屑一顾,要威胁就得抓到她的痛处。赵昚临走前扔下了一句狠话:“万一不愈,诛灭你李家!”
赵昚走了,他怒气冲冲地赶回重华宫,想法子治儿子。在他身后,李凤娘露出了阴险的笑容。她当然不是去什么太医院,她有太多的事情要善后。
虐杀黄贵妃满宫皆知,她得压下去,至少不能在这时被太上皇知道。不然老头儿真的怒到暴跳,而她丈夫还在昏迷中,没人挡箭,她就真的危险了。
这时混过去,大事自然化小。
李凤娘是个悍妇、泼妇、没见识的妇、总能把事情搞到最糟糕的地步的妇,可她处理问题时还真是不含糊,第一胆子大,第二看得准,几乎生来就是虐待宋朝官方的料子。
她胆子大,什么事都敢做。
她看得准,知道只要熬过一时,最重视礼仪的宋朝绝不会公开处理她。理由无他,好面子尔,尤其是老公公赵昚,说啥都不会搞出家庭丑闻的。
她安静地坐在皇宫深处,让身边的阉货们全体出动,全力打探这几天宋廷上下内外的动静。处处都得留神,太上皇自然是重中之重,而臣子们也不可小觑。
宋朝的臣子一旦知道了她的所作所为,铁了心犯倔,一定要联名弹劾她,即使不成功,也会搞得她灰头土脸。
阉货们工作认真,很快就有了消息。朝廷上下还是安静的,因为什么内幕都没泄露出去。嗯,看来保密工作还是很到位的。
重华宫方面,太上皇的怒火已经四面八方地暴射,受创最重的是宰相留正。留正,生于公元1129年,现年六十二岁,履历我们不必去关注,正常科考,一步步熬,年过花甲升到宰执。要不怎么说政治家的工作有时就像艺术家一样-一定要长寿才成。
留正的寿命远远没有到头,六十二岁之后还有大把的岁月等着他。这时他站在重华宫里面对太上皇的怒火,表现得非常战栗。P1-3
近六年以来,我只做了一件事——写宋史。时间真的很长了,我居然一直在写一本书。而今,终于完成。这一刻,我真的很累,还没有心情体味久已盼望的轻松。
这套书一共十本,大约三百万字。
这些数字我要回想计算才能得出,因为之前根本不愿去想。想想都烦,都累。却没有半点的成就感、幸福感。
我想:那要等一段时间,才会慢慢地出现吧。
是的,我重视这套书,它不仅是我的心血,更是我的人生。在写它的这几年期间,我恋爱,我失恋,我的父亲去世,我的奶奶去世,我的母亲生病,我去买药,我照顾她,直到她走了……我的爱人来到了我的身边,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每个周末都从一百公里之外的城市来陪我,我恋爱,我卖掉了房子,去她的城市,我买楼,我安家,我结婚。
我在东北的沈阳城开始写它的开头,在中国的最南端海南岛写完它的结尾。
回头望去,这是我的人生之路。
说到宋史,我喜欢读史,从小就是,可从来没想过写历史书。之前我出版过小说,写过剧本,真的从来没有想过我能、我配写历史。
直到某天我走进书店,随意翻了下书架上的历史类书籍。我无意评论他人写的东西,我只是觉得,看了之后我有太多想说的话。
中国的史书写作方式有巨大的缺陷存在,以宋史为例,写宋、辽之间,那么宋与西夏之间就会单独拎出去写。可是三国并立,互联互抑,每一件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都是各方面复杂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像星际间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
怎能分开来写?那样怎能清楚明白地还原历史真相?于是我花了个笨工夫,把所有的事都按时间顺序推进,尽可能地让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还原到本色阶段。
以这种篇幅,做这种事情,让我了解并首次提出了王安石变法的真正目的,那个神秘的产业链条的存在;让我知道了传唱千年的岳飞北伐的真实过程;让我知道了杨再兴为什么一定要在小商河战死,等等。
我喜欢这些,我充满了发现的快乐,这是其他史书里没有的。因为这些,让我满足,让我在以后的时光里,能偶尔翻阅自己写过的东西,并面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