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在面对同事、好友、上司、恋人、孩子的要求,面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面对并非必须承担的责任时:或是无法说不;或是答应之后却感到委屈;因为说不冒犯他人,说不之后怕遭埋怨。
本书的特色在于,不是单纯地支招,而是通过一步一步循循善诱的练习题方式帮助读者走出心理误区,摆脱消极心态,树立积极心态,从而达到轻松自如地说不。读者从中将体会到的不仅是说不的方法,更是一个有步骤有系统的心理辅导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50个小练习让你学会说不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作者 | (法)弗朗斯·布雷卡尔 |
出版社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人们往往在面对同事、好友、上司、恋人、孩子的要求,面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面对并非必须承担的责任时:或是无法说不;或是答应之后却感到委屈;因为说不冒犯他人,说不之后怕遭埋怨。 本书的特色在于,不是单纯地支招,而是通过一步一步循循善诱的练习题方式帮助读者走出心理误区,摆脱消极心态,树立积极心态,从而达到轻松自如地说不。读者从中将体会到的不仅是说不的方法,更是一个有步骤有系统的心理辅导过程。 内容推荐 在这本书里,作者采用循序渐进的练习题方式让读者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章节的练习题都从日常生活中的情节入手,让读者回顾自己在每一种情景下的做过的决定,以及做决定时的心理活动,再将答案对号入座,找出自己的心理类型。当读者发现自己的不同心理状态之后,作者便会分析各种心理角色和消极心理的影响,从而帮助读者找到正确的角色,从消极变为积极,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目录 你会说“不”吗? 练习1:你会说“不”吗 第一部分 你是否太过随和 练习2:发现自我状态 练习3:像个孩子 练习4:人物问题 练习5:情景问题 练习6:为何迁就别人 练习7:演个“反叛者”吧! 练习8:做个成人吧 练习9:认识多面人格 练习10:绘制“本我”图 练习11:拒绝迁就 练习12:制定说“不”的计划 练习13:着手说“不” 第二部分 你会为赢得好评而答应帮忙吗 练习14:关于认可的问题 练习15:发现助人为乐的其他理由 练习16:是否应满足别人的期待 练习17:学会改变评价 练习18:帮别人说出心中所愿 练习19:积极地评价自我 练习20:发现自身优点 练习21:为拒绝负责 练习22:说“不”的勇气 练习23:礼物单 第三部分 为拯救别人而答应请求 练习24:你是“救世主”吗 练习25:演完“救世主”又沦为“牺牲者” 练习26:演完“救世主”又成了“迫害者” 练习27:听懂隐含的要求 练习28:抵制隐含的要求 练习29:回绝时切莫充当“迫害者” 练习30:手头没有绝佳的解决方案 练习31:建议另找他人 第四部分 你会听命于哪种“内部信息” 练习32:找出“指挥棒” 练习33:移情者的拒绝 练习34:“实干家”的拒绝 练习35:反叛者的拒绝 练习36:“排头兵”的拒绝 练习37:空想者的拒绝 第五部分 你有怎样的观念 练习38:关于自己你有哪些消极观念 练习39:关于他人你有哪些消极观念 练习40:你有着怎样的人生观 练习41:绘制“观念、行为一览表” 练习43:证据与理由 练习44:学会改变体系 练习45:建立新的方案体系 第六部分 为决定负责 练习46:认识自我 练习47:明确处事限度 练习48:挑选朋友 练习49:“约法三章” 练习50:总结 结论 延伸阅读 试读章节 练习2:发现自我状态 阅读下列日常场景,你会发现自己的多重人格。 假设你要准备一顿十余人的晚餐,圈出下列符合你个性的选项。 1.提前近半个月备好菜单,聚会前一天便下厨,以便客人第二天晚上享用美味佳肴。 2.聚会前的周末打电话给母亲,征求她的意见,请她帮你调整菜单。 3.准备订比萨,心想:“10个人,太多了!” 4.抱怨丈夫筹划此次聚餐,且心中极不情愿。 5.获悉一位好友今晚独自一人,便立即打电话邀他参加聚餐,即便饭菜可能会不够。 6.事先做好预算,看看够不够做一道你最爱的“无花果配半煎熟鹅肝”。 7.想起上次聚会的可怕经历,那次你把羊腿烤焦了,难过得想哭。 8.虽说不是烹饪大师,可你沙定以热情的态度取悦来客,而非完美无缺的菜肴。 9.20年里,每个周末都看着母亲迎来送往。所以,10人的聚餐完全难不倒你。 10.待第一位客人来到后才着手准备菜肴。聚会时,大部分时间你都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 答案分析 1.成人:你很有自知之明,能够有条有理地准备晚餐、款待客人,善于未雨绸缪。 2.儿童:你认为母亲比任何人知道得都多,一旦身处困境便向她求教。 3.儿童:倘若这是你回避麻烦的方式,就请撕掉通讯录吧,包括最亲近的联系人: 成人:如果你采取这一做法,而宾客们也料想到会遭受如此待遇,他们接受邀请时就有心理准备了。 4.儿童:你一贯迁就别人的意愿,想不出断然拒绝聚餐 5.家长:即便有时会感到不平衡,你还是热衷于助人为乐、与人分享。留给自己的时间极少,有忽视自我的倾向。 6.成人:你讲求实际,先明确物质条件,再有条不紊地实现目标。 7.儿童:往日的经历在你心头留下阴影,让你难以重拾自信。 8.成人:你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的强项和弱势。即便聚会不是尽善尽美,你也会带给宾客一个愉快的夜晚。 9.家长:你效仿父母的举止,模仿他们的思考方式、感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时时刻刻都在比较参考。 10.儿童:你不懂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更不懂未雨绸缪。虽说屡屡碰壁,可还是会陷入相同的困境,无力扭转局面。 评价 心理作用分析学认为共有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 ——家长式自我状态:这部分的自我会复制家长的举止,模仿他们的思考方式、感知方式和行为方式。 ——成人式自我状态:这部分的自我让我们的想法、感觉、行为与当时当地的环境相适应。 ——儿童式自我状态:这部分的自我充满了过去的回忆,幸福的、不幸的,愉快的、不快的,甚至是痛苦的都囊括其中。 P8-10 后记 这是练习册的最后一部分了,毋庸置疑,你已确信自己有应对种种状况的不同资质。某些练习对你来说很简单,另外一些则复杂难懂,还有些会造成瓶颈,这不足为奇。人人都有改变自我的能力,可在采取新行动和转变的过程中也难免遭遇禁区。 倘若觉得某些练习难以完成,也无须灰心丧气。世间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无疑,你还需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心。这样才能以宽容,尊敬的态度面对他人。 最后,如果有难以独立解决的难题,应当向专业人士求助,他们会帮你克服心理障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