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离间、喋血、嗜杀、阴谋、诡辩,一起围观这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剧。
月望东山的《这里曾经是汉朝(4霍光专权)》讲述大汉王朝的风风雨雨,再现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王朝的风起云涌,是难得的白话汉朝历史读物。书中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这里曾经是汉朝(4霍光专权)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月望东山 |
出版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宫斗、离间、喋血、嗜杀、阴谋、诡辩,一起围观这部风起云涌的历史大剧。 月望东山的《这里曾经是汉朝(4霍光专权)》讲述大汉王朝的风风雨雨,再现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王朝的风起云涌,是难得的白话汉朝历史读物。书中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 内容推荐 月望东山的《这里曾经是汉朝(4霍光专权)》是汉朝"是一套全面解读两汉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它全景再现了中国古代第一盛世王朝的勃兴与衰落。 《这里曾经是汉朝(4霍光专权)》是该系列的第四部,书中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扶植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被迫将其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霍光病逝后,他非但没有感恩,反而高悬利剑,霍氏家族生死存亡之命运,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尖浪口。 目录 第一章 短命皇帝 一、考察 二、新天子 三、不乖,就没有糖吃 四、再次寻找接班人 五、苦命孩子的春天 第二章 屠霍记 一、霍氏之祸 二、杀机 三、推手 四、算计 五、磨刀霍霍 六、告别霍时代 第三章 天下计 一、权力是春药 二、心事 三、盖世武将 四、名将之道 五、妒忌 六、没完没了 第四章 官官相斗 一、萧望之 二、江湖敌人 三、人不当官枉少年 四、汉朝制造,天下第一 五、瘟神刘贺 六、高手过招 第五章 多米诺骨牌效应 一、杀意浓 二、铁杆粉丝 三、官劫 四、皇家博弈论 五、铁三角 六、阉人 第六章 倾轧 一、一根邪门的稻草 二、死亡进行曲 三、萧望之之死 四、匈奴这些年 五、找一个挨打的理由 六、玩命的陈汤 七、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第七章 暮歌 一、大师匡衡 二、英雄和群小 三、悲伤的昭君 四、拐点 五、小人也不好做 六、陈汤的弱点 第八章 骚动 一、当死磕成为一种游戏 二、一个不怕死的猛人 三、高尚者的墓志铭 四、卑微的棋子 五、一切势力都是纸老虎 六、致命艳遇 第九章 乱政 一、婆媳问题 二、两只大妖精 三、太后惆怅 四、面试 五、强者的游戏 六、烂人一箩筐 七、传说与真相 第十章 王莽是这样炼成的 一、王莽闯江湖 二、政治事故 三、对手,就在背后 四、傅太后很强悍 五、宫廷拉锯战 六、惊天大案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短命皇帝 一、考察 公元前74年,霍光特别孤独。孤独的原因在于,对手走了,不是对手的也走了,连他的朋友也跟着走了。 这年夏天,四月十七日,刘弗陵崩于未央宫,年仅二十岁。 刘弗陵英年早逝,对霍光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此时,估计刘彻老人家在地下闻知此讯,也是痛彻心扉。什么世道,该走的都走光了,不该崩的却也崩了。 霍光一时真是手足无措。首先,刘弗陵腾出来的空位由谁来坐;其次,属于他的这个时代,汉朝到底走向何方,他心里没底。 不要说后面的问题,仅选任新皇帝,就让他头大了。刘弗陵走了也没关系,可问题在于,他连个儿子都没生。 既然这样,就只能翻开血统谱,看看哪个最合适。 如果按血统论,那非刘胥莫属了。刘胥是刘彻儿子群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目前只有他一个人还在世上瞎混着。 霍光知道世上有一刘胥,但他什么都没说。很快,他召开了一个部长级会议,跟众卿磋商物色新皇帝人选。没想到,在会上果然有人提议立刘胥为皇帝。这时候,霍光想不说话都不行了,他不得不表态。 霍光的意见是,让刘胥当皇帝,肯定不妥。原因很简单,刘彻生前,就特别不喜欢刘胥,因为刘胥整天好玩好斗,不学无术。 事实上,这些原因只是摆在桌面上的话。 霍光不选刘胥,真实原因有二:首先,刘胥本不是什么好货色,德才均无,且已定型,由这样的人做皇帝,那还得了?其次,刘胥和刘旦是同母兄弟,刘旦被霍光整死,难道刘胥上台会放过霍光? 如霍光所料,刘胥的确不是什么好货色。一直以来,刘胥两只眼睛轮流值班,盯住刘弗陵不放。他之所以盯刘弗陵这么紧,是因为他发现了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刘弗陵年纪越来越大,却始终不见女人们替他生出一子。 如果刘弗陵生不出儿子,那他这个当哥哥的,希望可是大大的。于是乎,刘胥天天祈求苍天闭眼,少管闲事。同时,他还请来女巫,诅咒刘弗陵断子绝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弗陵断了子绝了孙,还崩了命。这下子,刘胥乐坏了。是的,天堂仿佛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就可登堂入室了。 然而,刘胥却不知道,他有当皇帝的机会,却没那个命。霍光犹如拦路虎,让他半步也不得向前。更可怕的是,霍光已将目光锁定了一个新人选,要彻底断了刘胥的野心。 霍光瞄上的人,名叫刘贺。你可以不知道刘贺,但你应该知道昌邑王刘髆,刘贺是刘髆费了不少力气生出来的。如果还不知道刘髆,那也没关系,你肯定知道另外一个与他关系密切的人。那个人,就是李广利。 曾记否,李广利当年出征匈奴,临走前强烈建议刘屈氂丞相,力扶刘髆登太子位。没想到的是,李广利在前线奋战犹酣之际,后面却传来了坏消息。刘屈氂受巫蛊牵连,同时立太子的阴谋又泄露,被拉出去斩了。因此,李广利走投无路,最后投了匈奴。 在那场恐怖事件中,刘彻放过了刘髆。尽管如此,太子之位,彻底与刘髆无缘了。后,刘髆卒,其子刘贺接班,当了昌邑王。 然而,刘胥和刘贺两人,从辈分上说,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而我们知道,汉朝继承皇帝的规矩是嫡长制。没有嫡,就应该立长。霍光要立刘贺,废刘胥,废长立幼,凭什么呀? 的确,这是个头疼的问题。封建王朝,凡是上位者,必须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天下不服。霍光如果不能从理论上解释废长立幼的合理性,贸然迎立刘贺,接下来就算刘胥不闹事,也不知道哪个人会跳出来惹出事端。 事实上,要解决这事,也不是很难。所谓理论,全在嘴上,就看你会不会说。当然,这话不必霍光查经阅典,亲自张嘴。此时,有一宫廷郎官主动给霍光上了一道书,引例论证了废长立幼的合理性。 郎官主动上书,那是胡扯。我认为,这不过是一场戏。霍光是导演,郎官不过是台上蹦的。那郎官引了周事,说了两例废长立幼的故事,最后还总结说,古人都能做的,我们当然能做。只要合适当君王的,哪还管他是长是幼呢? 郎官这道奏疏,霍光仔细看了,并做了批阅,然后转给丞相。田千秋走后,汉朝新换了一位丞相。谁也没想到,这位新丞相竟然是那个胆小怕事的杨敞。 杨敞看了奏疏,啥话都没说,又转众卿传阅。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废长立幼,迎立刘贺。很快,上官皇后下诏书,派少府和中郎将等人,迎昌邑王刘贺进京,准备登基。 刘贺,生于公元前92年,他当昌邑王的时候,不过是个四岁的孩子。刘贺这辈子,说不苦也挺苦的。他有娘生,却没爹养,打小就是一顽童。长大后,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一问题少年。 首先,他不爱读书,特别爱玩,而且玩得还特别疯。哪里好玩,就扑哪里去,简直是玩一行爱一行。除此之外,还特好吃。一个人吃不过瘾,召人陪吃还不过瘾,甚至还跑到厨房见肉就啃,仿佛他前辈子就没吃过肉似的。 其次,这厮还特无礼。作为贵族,两个六艺是必须精研的。第一个六艺,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典籍;另一个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技能。贵族以两个六艺要求子弟,无非就是要将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的贵族接班人,如果命好,说不定还能混个皇帝候选人。 然而,从小缺乏管教的刘贺,简直就是一匹没装过笼头的野马。要才无才,要德无德,简直就是不像话。不像话也没关系,只要自己快乐就行。所以,刘贺丝毫没有愧疚感,该怎么玩还怎么玩,该怎么吃还怎么吃。甚至有时候高兴,还要带一帮人野外赛马,丢命的事都不怕。 刘贺的所作所为,有些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替他着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王吉,一个是龚遂。王吉是昌邑王国的中尉,龚遂是昌邑王国的郎中令。 王吉曾经给刘贺上书,那书写得又臭又长,总结起来却只有一句话:昌邑王您也算成年了,该收心读书了。您现在应该只想两件事:一件是读书,和古之圣贤交流对话;一件是树立远大理想,就算不是以天下为己任,至少也得替自己的将来打算吧。 P2-5 书评(媒体评论) 我追看此书,是因为作者越写越酷,故事越来越刺激;战争场面越来越残酷,宫廷较量越来越激烈;权术越来越黑暗,人性越看越可怕。作者还原历史之功夫,不得不让人击节称赞。 ——天涯网友 霸王别唱 月望东山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打开这令人热血沸腾的历史画卷,用生动明快的语言,演绎这一段曾经沉重得让人感到呼吸困难的历史,读来轻松亲切,让我们觉得历史并不遥远。 ——《说晋天下》作者 昊天牧云 从未读过比这更丰满、好读的白话汉朝史。读得茶饭不思,只因为它的阅读快感一浪接一浪。汉朝历史的多面性和隐秘性,以及其中壮丽、沉痛、残酷的细节与情境,在作者平实、冷静的娓娓叙述中尽皆展现。 ——《历史罪》作者 罗杰 这是一部非常成熟的作品,获得成功理所当然。 ——佚名读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