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以乾、坤两卦居首,阴阳相交,刚柔互动,由此生出震、巽、坎、离、艮、兑六卦,并进而演变成其他六十二卦,称为父母卦,又是核心的核心。习《易》不知乾、坤,茫然无所得。乾、坤两卦实为学习中华文化的基础与门坎。刘君祖著的《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详解乾、坤两卦的经传全文,帮助读者进入《易经》之门,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智慧,安身立命于波谲云诡的二十一世纪。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刘君祖易解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刘君祖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易》以乾、坤两卦居首,阴阳相交,刚柔互动,由此生出震、巽、坎、离、艮、兑六卦,并进而演变成其他六十二卦,称为父母卦,又是核心的核心。习《易》不知乾、坤,茫然无所得。乾、坤两卦实为学习中华文化的基础与门坎。刘君祖著的《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详解乾、坤两卦的经传全文,帮助读者进入《易经》之门,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智慧,安身立命于波谲云诡的二十一世纪。 内容推荐 乾、坤两卦在《易经》中具有开天辟地的领导意义,被称为天地之卦、父母之卦。刘君祖著的《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详尽阐述乾坤两卦的哲学意涵。作者往往将难解的易理,以生活实例佐证解读;将《易经》义理付诸实践,从易经的角度解释阐说诸如《春秋》《尚书》《礼记》《四书》《孙子兵法》等传统经典,把《易经》和现代知识融合会通,将“易学”生活化与现代化,曾使台湾易学成为一门显学。 目录 自序:天上人间 开天辟地——乾卦 创造力源头在乾、坤 乾为主,坤为从 乾为理,坤为势 乾、坤——易之门 乾、坤与易简之间的关系 《说卦传》说乾、坤 乾为心、坤为物 乾卦卦辞 “元亨利贞”四德俱全 乾卦《彖传》 大哉乾元 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乾卦《彖传》——创世计划书 乾卦《象传》 乾卦六爻详述 六爻的关键词:潜、见、惕、跃、飞、亢 初爻:潜龙勿用 二爻:见龙在田 三爻:终日乾乾 四爻:或跃在渊 五爻:飞龙在天 上爻:亢龙有悔 总论:群龙无首 在天、在渊、在田 “在”当下,“存”未来 《易经》互卦、错卦、综卦的概念 ◎占卦实例:乾卦五爻变——剥卦 ◎易学小教室 厚德载物——坤卦 乾儒坤道 坤卦卦辞 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先天、后天八卦的方位概念(先体、后用) 《易经》四方之应用 坤卦《彖传》 万物资生,品物咸亨 德合无疆、行地无疆、应地无疆 容保民无疆、民说无疆、日进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西南得朋,乃终有庆 垂衣裳而天下治 坤卦《象传》 坤卦六爻详述 初爻:防微杜渐 上爻:山穷水尽 三爻:忍耐为上 四爻:谨言慎行 五爻:无为而治 二爻:循规蹈矩 “六二”中正之道 《易经》的卦气系统 ◎占卦实例:二十世纪末的中国人能从德川家康学到什么? ◎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易学小教室 龙虎风云——解读《文言传》 何谓“文言”? 乾卦《文言传》 和谐互动,政通人和 和谐共存,圆满善终 “元亨利贞”四德俱全 《文言传》的问答体例 遁世无闷 闲邪存其诚 修辞立其诚 上下无常、进退无愧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云从龙,风从虎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再说“元亨利贞” 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重刚而不中,中不在人 大人——《易经》最高的德位 知进退存亡得丧 坤卦《文言传》 柔顺之道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 天地闭,贤人隐 黄中通理,美在其中 阴疑于阳必战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系辞传》论乾、坤 作乐崇德 人文化成 安身致用 生生不息 极数知来 致虚守静 生生之门 制器尚象 道器一贯 建功立业 政治文明 大道之门 悦心研候 试读章节 初爻:防微杜渐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我们看坤卦第一爻“初六”。坤卦一开始是一个节气的概念,呈现自然天象的变化。“履霜,坚冰至”,坤卦是大地的象征,脚踏实地就是“履”。一脚踩下去,发现踩了个透心凉,感觉不舒服。“履”的本意是鞋子,上古时期的乡野草民未必有鞋子,尤其在秋霜时节,光着脚踩在大地上,那个感觉就叫履霜。踩到霜才发现节气变了,照这样下去就是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就是“坚冰至”。冰雪封山,坚冰牢不可破的寒气时节很快就要来到,所以一定要有防微杜渐的思维。人活在天地自然之中,经历四季轮回,一定累积许多经验。“履霜”就是个“机”,看到秋霜的刹那间马上就要想到再过几个月寒气会更严重,大地要结冰了,而且那冰不管怎么捶、怎么敲都化不了,因为冰结得够厚、够坚。履霜时坚冰还没来,但可以推想马上就要来了,所以现在就要做准备。 可见,“坚冰至”是未来,“履霜”是当下。“履霜”的时候就要为未来的“坚冰至”提早防范。景气不好,一个严重的警讯出现,就是“履霜”,这时该怎么办呢?如果在霜的时候设法除霜,只要用一点点热量就可以处理;等到霜结成坚冰,那就很难对付了,即使有能力对付,也不知要花多少成本。 人生很多事也是如此,从履霜的起点到冻结的坚冰之间有一个过程,一路下滑,这个下滑的势点,我们通常叫拐点,在拐点时就要有动作,不然到后面就会越来越难,形势越来越恶化。所以,有先见之明的人,懂得在“履霜”时,在事情还不很严重的时候当机立断,赶快做危机处理,到坚冰的时候就不会损失那么大。 坤卦“初六”的《象传》解释这一爻时说:“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在寒气刚刚开始凝结为霜的时候就要有所警觉,倘若放任不管,或者做过分乐观的预期,那就会“驯致其道,至坚冰也”,总有一天会碰到完全没办法破冰解冻的局面。“驯至其道”,“道”就是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继续扩大。“驯”就是“顺”的意思,驯兽师能让凶猛的狮子、老虎变得顺服驯良,因为它怕鞭子,那就是“地势坤”的“势”。人在权势形势的逼迫之下非低头不可,这也是坤卦的特性,不然为什么要忍耐呢?“驯”的目的就是让再凶悍的东西都得顺。“驯致其道”,顺着自然节气往下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冷,越来越难以处理;等到“至坚冰”那一步,就没法善后了,所以莫不如在“始凝”的时候早早下手。 坤卦初爻的意象是从节气来的,因为霜降的时间与坤卦所象征的十二消息卦之阴历十月只差一点点,所以坤卦第一爻就取“履霜”的象,不过在海南、台湾讲节气,像在讲天方夜谭,如果到华北等高纬度地区,节气的感觉就比较实在。 “初六”爻变是复卦,发展到“坚冰”就是上爻。“初六”是始,经过始壮究、始壮究两重卦发展成“上六”的乾坤大战、阳刚阴柔之间两败俱伤、双方关系完全冻结的局面,这就是“坚冰至”。就像当今的国际关系、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对立,刚开始没那么严重,可能只是一点小摩擦,像薄薄一层霜,但当时双方谁也不愿道歉“除霜”,累积久了就变成不可化解的“坚冰”世仇。所以人在“履霜”时千万要有大智慧,赶快除霜,不要等到坚冰已至,连神仙也救不了。 P91-93 序言 《汉书?艺文志》称:“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午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六艺”即“六经”,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熏陶教化中国数千年。心神和乐、正言守礼、广听断事,为人生经世致用的恒常德行,皆源于《易经》所揭示推演的自然法则。《易》为群经之首,创作时代最早,影响也最大。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乃至医兵农卜各门技术,都不脱《易经》理气象数的深广范畴。 宋代之后,《四书》的重要性提升,成了知识分子必修的经典。其实,《四书》的根底仍在五经。《中庸》《大学》原来只是《礼记》中的两篇,而《礼记》还只是“三礼”(《周礼》《礼记》《仪礼》)之一,严格讲不算真正的礼经,传述发挥的性质居多。《论语》孟子》为语录体,孔孟因机问答,往往说出结论而省略辩证的过程。学者欲探求其思想真相,必须深入研究《五经》,依经解经,依传解传,才能触类旁通,一以贯之。之所以如此,当然与孔子晚年专心编纂著述、垂教后世有关。所谓删《诗》《书》、订《礼》《乐》、赞《易》、修《春秋》,经过统合处理后,华夏古典思想已呈现崭新的风貌。孟子称孔子集大成,为圣之时者,相当精准掌握了经学的主旨与脉络。子思在《中庸》里总结其祖父的学问体系:“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也点出孔子思想既师法古圣先王,又仰观俯察天地自然,而更有许多创造发明。《易》为《五经》之源,自然法则包容涵摄处理人事的许多道理。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确为讲论中华学术非常重要的特色。 孔子晚年喜《易》,行止坐卧随时翻阅,将竹简翻破多次,这对他学思大成必有帮助。《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以及爻变所成的四千零九十六种变化,息息相关,必须前后反复参照印证,才能通彻义理。《易》以乾、坤两卦居首,阴阳相交,刚柔互动,由此生出震、巽、坎、离、艮、兑六卦,并进而演变成其他六十二卦,称为父母卦,又是核心的核心。习《易》不知乾坤,茫然无所得;读经不知《易》,条理不能贯通;不通五经,无法真懂《四书》。由此看来,乾、坤两卦实为学习中华文化的基础与门坎,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易传》处处称“子曰”,为孔子习《易》通悟的宝贵心得。《说卦传》称:“乾,健也;坤,顺也。”刚健柔顺为乾坤的基本属性,散而为宇宙人生的万象大用,则如:“乾为天,为君,为父,为首,为龙为马为心,为金为玉为圜..坤为地,为众,为母,为腹,为牛为物,为文……”深悟其理,巧妙运用于人生的各各场域中,趋吉避凶,乃至开物成务,必有奇效。 《序卦传》乾先坤后,告诉我们开天辟地的自然秩序;《杂卦传》称“乾刚坤柔”,教我们善体善用以立身行事。《大象传》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人效法天地之道,努力不懈,敬业乐群,清华大学的校训典出于此。《彖传》赞叹:“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更是周严圆融,推演出宇宙最高的道理。《文言传》专论乾坤两卦的处事智慧,诚恳剀切,敦笃务实。《系辞传》首尾多章阐发乾、坤大义,生动精彩,令人寻味不尽。 本书依此架构,细讲详解乾、坤两卦的经传全文,帮助读者进入《易经》之门,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智慧,安身立命于波谲云诡的二十一世纪,精强气壮,福寿无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