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有心》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男孩安瑞克的眼光,记录了他所上的小学4年级从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到第二年的7月学期结束的这一学年中,他身边发生的感人小故事、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一些劝导性的文字,以及9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有趣的“每月故事”。
《男孩有心》中,没有情节复杂、扣人心弦的故事,有的是令人感动、细腻真实的真情。本书的作者埃德蒙·德·亚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男孩有心(一本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意)埃德蒙·德·亚米契斯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男孩有心》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男孩安瑞克的眼光,记录了他所上的小学4年级从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到第二年的7月学期结束的这一学年中,他身边发生的感人小故事、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一些劝导性的文字,以及9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有趣的“每月故事”。 《男孩有心》中,没有情节复杂、扣人心弦的故事,有的是令人感动、细腻真实的真情。本书的作者埃德蒙·德·亚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人。 内容推荐 《男孩有心》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男孩安瑞克的眼光,记录了他所上的小学4年级从10月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到第二年的7月学期结束的这一学年中,他身边发生的感人小故事、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一些劝导性的文字,以及9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有趣的”每月故事”。 自从19世纪末在意大利出版后这本《男孩有心》就深受各界欢迎,一百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更是走向了世界,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球。本书是意大利著名作家、记者、诗人和旅行家埃德蒙·德·亚米契斯的作品。 目录 10月 开学第1天 我们的老师 意外事故 卡拉布里亚男孩 我的同学们 宽宏大量 我二年级的女老师 在阁楼 爸爸有话说 学校 每月故事帕多瓦的爱国小少年 11月 扫烟囱的孩子 妈妈有话讲 纪念死者的日子/万灵节 我的朋友卡隆 卖炭人和绅士 弟弟的女老师 爸爸有话说 我的母亲 同学卡莱迪 校长先生 士兵 耐利的保护人 班长德罗西 每月故事伦巴第的小哨兵 爸爸有话说 穷人 12月 小商人卡洛非 虚荣的瓦迪尼 第一场雪 小石匠 雪球 学校里的女老师们 看望受伤的老人 每月故事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 有毅力的斯达迪 爸爸有话说 感恩 1月 助理老师 斯达迪的藏书 铁匠的儿子——波列科西 快乐聚会 维克托·伊曼纽尔国王的葬礼纪念日 弗兰迪被赶走 每月故事撒丁小鼓手 爸爸有话说 爱国 嫉妒 弗兰迪的妈妈 妈妈有话讲 希望 2月 颁奖 决心 玩具火车 傲慢 工人负伤 囚犯 每月故事爹爹的看护者 铁匠铺 哈勒奎小丑 狂欢节的最后一天 盲人儿童 病中的老师 爸爸有话说 马路文明 3月 夜校 打架 学生家长 78号犯人 夭折的学童 3月14日前夕 颁奖 吵架 姐姐的话 每月故事血洒罗马涅 病床上的小石匠 爸爸有话说 加富尔伯爵 4月 春天 翁贝托国王 托儿所 体操课 爸爸的老师 大病初愈 爸爸有话说 工人中的朋友 卡隆的母亲 朱赛佩·马志尼 每月故事英勇救人 5月 患佝偻病的孩子 牺牲 火灾 每月故事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寻母记 夏天 爸爸有话说 诗意 聋哑学校 爸爸有话说 加里波第 阅兵 爸爸有话说 意大利 32度 6月 妈妈有话讲 我父亲 郊游 为工人颁奖 过世的女老师 感谢 每月故事海难 7月 妈妈的最后一封信 考试 最后的考试 告别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父亲原谅了我,但我还是很难过。后来妈妈就让我和门房的儿子一起到河边散步。半路上,我们经过一家门口停着辆货车的柴店。我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我转身一看,是同学卡莱迪。他还穿着那套深咖啡色的衣服,戴着那顶猫皮帽。他当时满头大汗,肩上还扛了一大捆柴,但依然乐呵呵的。站在货车上的人一次递给他一捆木柴,他接过木柴,扛进店里,再手脚麻利地把它们摞起来。 “你干什么呢,卡莱迪?”我问他。 “你没看见吗?”他回答,伸出胳膊从那人手里接过木柴。 “我在复习功课呢。” 我笑了。但他看上去一本正经的,不像在开玩笑。抱起满满一抱木柴后,他一边小跑一边说,“动词的变化……动词随着数……随着人称和数……” 然后,他放下木柴,摞整齐,“随着时间……随着动词发生的时间而变化。” 他又跑到货车那儿再抱起一大捆木柴,“……还随动作的语气而变化。” 这是明天语法课的内容。“你说我怎么办呢?”他说。“我得利用一切时间。爸爸有事出门了,妈妈又生病了,卸货的事只好我来做了。同时,还得复习语法课。今天的课真难。我怎么也记不进脑子里。”说着,他又对货车里的人说,“我爸爸说他7点钟回来给你钱。” 货车开走了。“到店里坐坐吧,”卡莱迪邀请道。我走了进去。店面很大,里面堆满了木柴和柴草。旁边挂着秤。 “今天忙死了,真的,”卡莱迪接着说。“我只能断断续续地做功课。我正写词组呢,有人来买柴了。这不,我刚刚开始写,你看吧,那辆货车又到了。今天上午,我已经到威尼斯广场的木柴市场跑了两趟了。我的腿累得都快站不动了,手也肿了。现在要是上画画课,我可就惨了!” 说着,他又开始清扫落在青砖地面上的树叶和干草。 “卡莱迪,那你在哪儿写作业呢?”我问。 “当然不在这儿了,”他说。“过来看看吧。”他领着我走进店后的一间小屋。小屋好像既是厨房也是饭厅,角落里放了一张餐桌,上面放了几本书、习字本和做了一半的作业。“就是这儿。我第二题还没做完呢!‘它可以用来做皮鞋、皮带,还有……皮箱。’”说着,他拿起笔,用那只没受伤的手写起来。 “有人吗?”这时,店里有人喊。是个女的,来买柴的。 “来了,来了!”卡莱迪应道。说着,几步就蹿了出去,称了柴草,拿了钱,跑到角落,在一个破旧的账本上记上账,然后又回来做作业。他说,“看看现在能不能把这道题做完。”他写道“还有旅行包,士兵的背包”。“哦,天哪!咖啡煮开了!”他喊了一声,又飞奔到火炉边,把咖啡壶从火上拿下来。“这是给妈妈煮的咖啡,”他说;“我得学会煮咖啡。等一会儿,我们一起端给她,你就会知道妈妈喝到我煮的咖啡有多开心了。她已经卧床整整一周了……动词的变化!……这个咖啡壶总是烫我的手。除了士兵的背包,我还能再写点什么呢?还得再写几样,我现在想不起来了。去看看我妈妈吧。” 他打开,我们进了另一个小房间。卡莱迪的妈妈躺在一张大床上,头上裹着一块白手帕。 “啊,多好的小少爷!”她妈妈对我说,“你是来探望我这个病人的吗?” 卡莱迪把枕头放在妈妈背后,让她靠着,然后又抻抻床单,拨了拨火,把猫从五斗橱上赶开。 “您还要点别的吗,妈妈?”他问,一边从她手里接过咖啡杯。“那两勺糖浆吃过了吧?等吃完了,我再到药店去买。木柴都已经卸完了。4点钟的时候,我会照您说的那样,把肉放在炉子上炖。等卖黄油的人经过时,我会给她8个索尔多铜币。一切都没问题。您别操心了。” “谢谢你,我的好儿子!”他妈妈说。“走吧,可怜的孩子!……他什么都得操心。” 她一再邀请我吃块方糖。卡莱迪让我看了张小照片——照片上,他爸爸穿着军装,佩戴着1866年他在翁贝托王子麾下英勇作战获得的勋章。他和儿子一模一样,都有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和愉快的笑容。 我们又回到厨房。“我想到了,”卡莱迪说着,又在作业本上加上“还有(举行庆典时)马身上的配饰”。“剩下的作业,我只能晚上做了,今天晚上得熬夜了。你真幸福!有时间学习,还有时间散步!”即便说这话的时候,他依然一副乐呵呵、精神抖擞的样子。他又走到店里,把木柴放在锯架上,开始锯木柴,还说,“这也是上体育课。不过这和‘双臂向前摆’不一样。等爸爸回来时,我想让他看到所有的木柴已经都锯完了,那样他得多高兴呀!不过,糟糕的是,锯完木柴之后,再写T和L时,就会写得弯弯曲曲的像条蛇,老师会批评的。可是怎么办呢?我只好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他,说我得干很多活儿。最重要的是让妈妈赶快好起来。她今天已经好多了,谢天谢地!明早,公鸡一打鸣,我就起来预习语法。啊,又来了一辆送木柴的车!干活儿去了!” 一辆装满木柴的小货车停在了店门口。卡莱迪跑出去和那个人说了几句话,又回来对我说:“我不能陪你了。明天见。你今天来这儿找我真是来得太对了!祝你散步愉快!幸福的家伙!” 他握了握我的手,就跑过去搬木柴了,随后又开始在货车和店里来回小跑着运木柴,猫皮帽下的一张小脸儿红扑扑的像玫瑰似的。他动作麻利,非常敏捷,看着就让人心情愉快。 “幸福的家伙!”他刚刚对我说。哦,不!卡莱迪,不!你才更幸福,因为你既能工作,同时又能坚持学习,因为你能帮父母干活,为他们分忧。因为你比我更好——好一百多倍——还比我勇敢,我亲爱的同学。P42-45 序言 这本书是专门献给1到13岁、正在读小学的男孩子的,或许我们可以给它取名为:“一个意大利市立小学四年级学生记录的一学年里的故事”。说这本书是一个四年级学生写的,并不是说,你现在看到的全都是他的手笔。这个学生勤勤恳恳地每天在作文本上记日记,把他在校内校外看到、想到的全都记了下来,四年级结束时,爸爸把他的日记编成了一本书,尽量保留儿子的原话,不改变他的原意。四年后,这个男孩已经在高中读书了。他看了一遍从前的手稿,根据记忆又增加了一些内容,因为他还牢牢记得那许多人和许多事情。 孩子们,读读这本书吧!希望你们喜欢它,并能从中受益。 ——埃德蒙·德·亚米契斯 后记 自从问世以来,《男孩有心》(又译《爱的教育》)这本书在100多年中已经感动了十几代人。作为一名译者,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能够有幸翻译这样一本感人至深的名著。作为一位母亲,我更加觉得幸运:阅读翻译此书,书中叙及的爱国之心、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手足之情、朋友之谊,不仅让我本人时时感动、惭愧,修正自己在女儿教育中的种种不到之处,还能让女儿有幸早早地阅读此书,使她能早日体悟、珍惜人间之爱,知道感恩,知道承担责任。 《男孩有心》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小男孩安瑞克的眼光,记录了他所上的小学4年级从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到第二年的7月学期结束的这一学年中,他身边发生的感人小故事、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一些劝导性的文字,以及9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有趣的“每月故事”。 在这一年中,安瑞克聆听了老师帕博尼的教诲。帕博尼老师真诚地爱着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不论富贵贫贱,不论成绩优劣。 在这一年中,安瑞克有幸结交了侠义勇敢、正直善良的同学卡隆。卡隆高大魁梧,从不恃强凌弱。当残疾孩子耐利被无赖同学弗兰迪欺侮时,卡隆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当年轻的助教被一群顽皮的少年欺负得无计可施时,卡隆大吼一声,震慑了所有调皮捣蛋的人。当同学卡洛非的雪球误伤他人时,卡隆一面督促卡洛非承担责任,一面勇敢地保护卡洛非不受围观人群的羞辱和责骂。 在这一年中,安瑞克还认识了天资聪颖、英俊潇洒的同学德罗西。德罗西学识渊博、成绩优异。他宽宏大量,对于瓦迪尼等同学的嫉妒毫不在意,而且乐于助人,对于身世可怜的残疾孩子克洛西更是格外友好。 在这一年中,勤奋学习、毅力惊人的斯达迪,精于计算、一门心思赚钱的卡洛非,一边帮助父母操持家务、一边刻苦学习的卡莱迪,顽皮可爱的“兔子脸”小石匠,这些好朋友都从各个不同侧面对安瑞克有所启发、有所促进。 在这一年中,老师在课上宣读的每月故事《帕多瓦的爱国小少年》、《伦巴第的小哨兵》教导安瑞克如何成为一个有爱国情怀的人。《海难》和《英勇救人的小少年》教导他应该做一个高尚的人。《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寻母记》不仅告诉他要体悟、感念父母的爱和辛苦,还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坚韧不拔的人。 在这一年中,安瑞克亲眼目睹了狂欢节上,女儿走失后,急得差点发疯的一位母亲,感受到一对痛失幼儿的同学父母的痛苦,还有痛失母亲的卡隆的深切的悲伤,参加了受人爱戴的女老师的葬礼,用心阅读了父母和姐姐写给他的饱含亲情的书信。最后,他知道了要为父母分忧,开始发自肺腑地感激温柔慈爱的母亲和严厉高尚的父亲。 在这一年中,安瑞克聆听了老师的教诲、父母的劝诫,感受到了同学间的友爱,欣赏了寒冬瑞雪的美景,经历了炎炎夏日的酷热,体验了乡间远足的快乐,参观了托儿所、残疾人学校,聋哑学校。最终,他成长为一个“有心”的少年,一个知道感恩的少年。 《男孩有心》中,没有情节复杂、扣人心弦的故事,有的是令人感动、细腻真实的真情。阅读此书,如同聆听一位长者和智者的谆谆教导,接受一位兄长的引导和扶助,倾听一位儿童在摸索感悟爱心的过程中发出的真诚心声。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和小安瑞克共同成长,成为一个心中既有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爱,更能理解珍惜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情的人,成为一个举止有度、真正高尚的人。所以,自从1886年在意大利出版后,这本书就深受意大利各界的欢迎。到1904年时,短短十余年中,此书在仅有两三千万人口的意大利就已重印近百次。100多年来,这本书始终畅销不衰,更是走向了世界,目前已有一百多种文字的译本,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球,成为一部最富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 作为一个8岁孩子的母亲,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书中关于亲情的篇章段落。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是沐浴在父母之爱的阳光中成长的。父母之爱如同阳光空气一样博大而无痕,孩子们往往会因其无影无形而不知珍惜,往往直到痛失之后才追悔莫及。生活中不时会听到一些因老师或父母的批评而自暴自弃,甚至自杀的不幸孩子的新闻,我总觉得,这种社会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挫折教育不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孩子们不能真正理解和珍惜父母之爱,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所采取的极端行为的自私性,没有想到痛失孩子之后父母的痛苦。而这些,父母本人的灌输往往会令孩子心生厌烦,但本书中犹如长者的谆谆劝导却能走进他们的心坎。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给女儿读“(如果在母亲逝去后)想起你曾给妈妈带来痛苦的伤心往事,可怜的孩子,你会深深内疚,你将会愿意付出一切去赎罪……你会终生内心有愧。妈妈柔美慈爱的面容,将在你的心里永远带着悲痛和斥责的神情,这会让你的灵魂永受折磨”,女儿泪流满面地对我说,“妈妈,我不让你死,我不让你难过!” 本书的作者埃德蒙·德·亚米契斯(1846—1908)是意大利人。说起意大利,可能大多数孩子想到的是意大利足球、意大利通心粉,知识面广的孩子或许还知道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知道一些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文学和艺术成就。然而很多读者都不知道的是,自从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随后的1000多年中,意大利一直四分五裂,饱受周边大国的争夺和摧残。19世纪时,意大利北方的伦巴第和威尼斯两地被奥地利所占据,意大利中部存在着众多的小公国,它们大都与奥地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意大利中部罗马周围地区存在着教皇国,有法国的驻军保护。意大利南方是两西西里王国,国王来自西班牙的波旁家族。只有西北部的撒丁王国的国王来自意大利本土。19世纪时,随着欧洲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发展,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多次的失败反复,历经1848年一1849年两次反对奥地利斗争的失败,1859年反奥斗争的失败,经过艰辛不易的外交斗争,1861年,意大利王国终于成立,意大利的统一大业基本完成。随后,又经过1866年的战争,意大利才终于彻底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1846年,本书的作者埃德蒙·德·亚米契斯就出生在这个争取国家独立的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在青年时代就矢志从军,为争取祖国的独立、自由和民主而战,曾参加1866年解放意大利的战役。20岁时,他从军校毕业,加入军队,开始写一些弘扬爱国主义的短篇故事,并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意大利军旅生活》。1886年,《男孩有心》出版,为他赢得世界声誉,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 由于本书作于意大利建国初期,书中充满了炙热的爱国情感,多次提及意大利统一进程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并且重点提到了在统一运动中被称为开国三杰的马志尼、加富尔、加里波第,以及被称为“祖国之父”的意大利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这个有点复杂的历史背景,本书特地加了不少相关注释。译者希望,通过阅读本书,尤其是阅读本书的相关注释,孩子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很多关于错综复杂的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历史知识,这也能为孩子们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一些基础。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本书适合9至13岁的少年阅读。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接受能力非常强,他们已经开始独立思考,但还没有进入青春叛逆期。家长们,抓住这个阶段吧,请用高尚的情怀和崇高的思想去感动他们吧,让他们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吧!没有阅读过经典的心灵是粗糙的,没有被感动过的情怀是枯涩的,没有接触过伟大著作的人无法拥有细腻的情感。 孩子们,读者们,读读这本书吧! 杨晓雯 2010年12月圣诞前夕 于南京 书评(媒体评论) 每次握着他的大手时,我都会万分欣喜,他的手就像大人的手一样,我敢肯定,他是那种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人。 ——《我的朋友卡隆》 接连几天,卖菜的女人每次从德罗西身边走过时,都会带着喜爱的神情对他一看再看。 ——《78号犯人》 耐利开始爬了,他很努力,可怜的小东西!他的脸开始发紫。费劲地大口喘着气,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一滴一滴掉下来。 ——《体操课》 今天早上,我们在餐桌边坐下来时,我既感到非常高兴。但同时也非常伤心:在餐巾下面,我发现了一盒颜料,姐姐呢,则发现了一把扇子。 ——《牺牲》 不过打扮得最有趣的是小石匠,他戴了一顶特别大的帽子,看上去就像半截蜡烛顶着一个灯罩。现在再看他在大帽子底下做兔子脸就特别搞笑。 ——《夏天》 说着。他把女儿拉到一个座位上,就问了起来.女儿就一五一十地答,可把她爸爸尔坏了。 ——《聋哑学校》 我二年级的那个红头发老师也和两个炮乒一起走到了人群中。街道上还有一些怀抱孩子的工人妻子,孩子小手拿着爸爸的毕业证,骄傲地向过往人群展示。 ——《为工人颁奖》 可是,现在,我似乎觉得多年以后,每当想起他时。我都会想到他的这个动作,那时,我已经长大成人,他也应该依然健在。我们见面时,我一定要告诉他。他这个动作曾经让我多么感动。那时,我一定要在他满头白发的头上吻一下。 ——《最后的考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