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杨新民编著的《养生三记》讲的是养生。和一般的养生书籍不同,本书作者既非专家,亦非学者、大师,只是茫茫人海中一个极普通的人。因为从小体弱多病,到医院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不属于医疗对象,故求助于养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岁月里,历尽坎坷,饱经沧桑,始终不肯放弃。于病痛中求索健康之道。古人云:三折肱为良医。长期和病体周旋,反倒成就了独特的人生历程和养生理念,并能写就这样一本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养生三记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杨新民 |
出版社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杨新民编著的《养生三记》讲的是养生。和一般的养生书籍不同,本书作者既非专家,亦非学者、大师,只是茫茫人海中一个极普通的人。因为从小体弱多病,到医院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不属于医疗对象,故求助于养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岁月里,历尽坎坷,饱经沧桑,始终不肯放弃。于病痛中求索健康之道。古人云:三折肱为良医。长期和病体周旋,反倒成就了独特的人生历程和养生理念,并能写就这样一本书。 内容推荐 作者杨新民是一个老哈尔滨人,他以纪实的方式,记述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颐养人生:少年时代体弱多病,引发了对养生保健的爱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本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屡经坎坷,遍尝人世艰辛,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对养生的爱好都始终不渝。这种痴迷。构成了他独特的人生际遇,也促成了《养生三记》的写作。书中第三部分“夜读随笔记”,精选了作者多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七十余篇。它们所探讨的问题,无论对百姓自我养生。还是对专业人士研究,都极其富于启迪性。 《养生三记》于2005年初出版后,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哈尔滨经济广播电台在黄金时段连播此书,《哈尔滨广播电视周报》也根据读者要求进行连载。这本书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2007年春,修订后的本书第二版。在全国的新华书店发行。共进行了四次印刷。 在社会转型时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养生保健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在众多养生保健类图书中。《养生三记》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作者独辟蹊径,把自己独特的人生颐养经历和思索娓娓道来,从更广阔的历史层面上讲述养生之道。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像讲故事一样讲述自己的养生求索历程,寓道于情节之中,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可读性强,容易被读者接受。 本书再版,作者吸纳了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增补。 目录 序 代序 自序 卷首语 第一卷 浮生颐养记 引言 钓鱼疗疾记 调息健身记 附1:医疗预防性“深呼吸疗法” 附2:有关医疗预防性深呼吸疗法的问题解答 泡澡人生 哈尔滨最老的泡澡池 我与跑步 血府逐瘀丸 吃鱼油记 经历红茶菌 关于肺结核的记忆 我与酒 M之死的反思 早天的郑军 母亲的冠心病 人生与疾病 和谐生存 养生三要 第二卷 下海求索记 引言 夜半心语 忆昔绞股蓝 蚂蚁情缘 广西老冯 人参茎叶总皂甙 秋梨膏与熊胆酒汁 补氧胶丸 我与蜂产品 阿城蜂场纪行 2010中国蜂业博览会的思索 奇特的产品——“泰一”液 鳄鱼精始末 我与灵芝 第三卷 夜读随笔记 引言 解析陶伟之死 话说大骨棒 换个角度看补钙 血的奇迹 怕痒的奥秘 肥肉可不可以吃 儿童近视与饮食结构 睡方在哪里 善给人以健康 压力与健康 核桃与痰咳病 节食益寿探秘 养生与“麦卡效应” 中年人,不要忽视健康 王小波之死令人痛惜 生命的悲壮 疲倦之谜 肠胃中的秘密 饮鹿血说 吃土奇闻录 闲话药枕 治疗脱发拾趣 吃糠也养生 趣话民间神医 祛病强身喝马奶 漫话宠物疗法 留邪养正 清理猫毛健身操 降脂良药话山楂 生食疗法古今谈 地瓜的保健作用 吃点儿山药 玉米如金 你的心脏就是你的健康 冬吃萝卜 苦瓜让人苦尽甘来 话说替代疗法 午睡好不好 食鸡蛋有益无害 适口者珍 慎防老人摔跤 大脑与健康 人体内的细菌世界 徐迟为何自杀 留住光阴 阑尾是否多余 角色变换利养生 食醋保健谈 美国富人新食尚 重提麦饭石 精神维生素 食蜜与健康 蜂蜜新知:消炎抑菌 蜂产品与风湿病 吃花粉用不用破壁 蜂蜇与健康 震惊日本的预言 狼油治病的思索 猪血是宝 卡西塔斯效应 老人与音乐 自行车与健康 大米走红西方 水之谜 美容嫩肤食肉皮 打嗝奇闻 回归步行 从路遥之死想到的 勤于用脑可延年益寿 人能吃草吗 佳节豪饮应有度 高级美容术:内美容 反思杨迈之死 话说吃奶片治失眠 用大豆治病健身 寻觅蜂蜜酒 健身疗疾森林浴 人类之梦——长生不老 后记 《养生三记》再版感言 祝贺《养生三记》第二版发行 跋语 试读章节 钓鱼疗疾记 在我国古代的养生文化中,垂钓,往往意味着忘形于江湖,意味着颐养身心。我少年时代也有一段钓鱼疗疾的经历。 1958年大跃进,我16岁。那时出于对文学的爱好,读了大量的中外小说。我对于当时那种狂热的政治空气很不适应。学校天天搞活动,到工厂实习啦,深翻地啦,炼钢铁啦,我不愿参加,以后发展到逃学,以至于辍学。 记得有一次看见一片草地,闻见草香,我十分惊讶,原来世界上还有大自然,还有不被政治狂热控制的东西。面对草地,我竟然热泪盈眶。 在那种压抑的心情下,只有图书馆是我的生命绿洲,我当时分别在省图书馆、市图书馆、香坊区文化馆图书馆和轴承厂图书馆借书,书籍宽慰着我的身心。但当时家中子女多,父亲挣钱有限,生活十分困难。父亲身体多病,脾气不好,我经常受到打骂。无奈去姥姥家常住。我孤身一人,心情更加不好,渐渐出现一些精神疾病的征象,有时傻笑不已,心里明白很傻,可是制止不住。 父亲听说这种情况,也很害怕。他叫母亲接我回家,每当我忍不住发笑时,大家都很害怕。父亲单位领导的夫人原来是护士,她认识精神病院的大夫,于是单位派一辆马拉的斗车,由她和母亲陪同,去太平桥的精神病院看病。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沿途的田野、道路都令人生出好心情。 在精神病院,大夫问我几个简单的数学问题,还有一些极简单的判断问题。我说,这些问题你不要问了,我清醒得很,我认为自己什么病也没有,只不过有时看到一些可笑的事情笑起来没完,自己明白这样很傻,想控制,甚至使劲掐自己的肉,也控制不住。大夫也确实看不出什么病来,最后诊断为“早期精神分裂症”,开了一些镇静之类小药。 从这以后,父亲不再敢管我,我成了自由神,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迷恋上了钓鱼。 在哈尔滨东郊,有一处蜿蜒曲折的河套,人称东河套。50年代,那里河水丰足,水面宽阔。在那大自然的怀抱里,我和钓鱼伙伴远离城市的喧嚣,一门心思注意那几把钓竿,可谓心静如水。 有一次我们傍晚时分奔赴东河套,在草莽中穿行时发现前面有一只狼,远远地向这边张望,似乎在守候着我们。当时我们是三个人,都吓坏了。我心想:我命休矣。头脑里迅速浮现出几年来的生活经历。怀念过去那美好的一切。在惊慌中,有人说狼怕响动,我们拼命地敲打鱼竿,边敲边走,拐到向另一个方向,一路上跌跌撞撞,还淌过一个很深的水沟,在黑暗中走了好久,才找到东河套。 那一夜河边蚊子极多,我们用衣服包住头,用一种变了样的声音轻声唠着。有时我独自仰望星空,秋天的夜空,星星多而清晰。那种情景,我觉得很像是屠格涅夫《猎人笔记》里的“白净草原”,远处闪烁的灯光,又使我想到契诃夫小说《亮光》里的情景。 那几年,我到处去钓鱼,有很多有趣的经历。 我虽然没有钓到多少鱼,但在大自然的抚慰下,我的病不知不觉间消失了。我没有用任何药物,甚至精神病院给我的那些镇静药,我也一直没动。但我的确是好了,我健康,愉快,生气勃勃,到图书馆借来许多书,贪婪的读个没完。 但是我那场病,着实把全家人吓坏了。20年以后,我娶妻生子,儿子爱笑,一逗就咯咯笑,我妻子很开心,弟弟妹妹都不高兴,相互间传递眼色。好像很担心似的。因为妻子不知道我曾经得过那种病,她不理解他们看见孩子爱笑,为什么那样怪怪的。 事实上,自从钓鱼治好了我的精神疾病以后,我从来没有再犯过此类疾病,我的儿子自然也更没有事。 现在,当我回首少年时代的那一段经历时,觉得当年真是幸运,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最佳的治病途径。 现在对于精神创伤,抑郁症,有许多新的疗法,自然疗法中有一种宠物疗法,很有效。但以个人的经历而言,我认为钓鱼亦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钓鱼需要到大自然中去,而大自然是一种舒缓精神压力的良药。记得当年我们在广阔的田野中行走,天空低垂,白云堆涌,很像是列维坦笔下的风景画。在阵阵的草香中,什么不愉快的事,什么烦恼,什么忧愁,都一扫而光,这是任何药物都做不到的。 而在钓鱼时,我们只顾盯着水面,猜测鱼儿的动向,头脑、意志、情感……都集中到水面上的鱼漂儿,那时,世界上的一切宠辱、得失、利益……都遗忘到九霄云外,内心达到极度的纯净,这也是任何良药所不能比拟的。 时下,快节奏的生活使人的身心压力增加,出现了所谓疲劳综合征人群。如果你感到有生活压力,疲惫已极,不妨试试钓鱼。 从1965年最后一次在成高子雨夜钓鱼后,四十多年的时光,我再没有沾过钓竿,而当年的东河套,那引起我许多新奇感受的湍急河流,那打着漩涡的宽阔水面,如今已经干涸。附近建起的化工区,原来的田野风光已面目全非。P4-6 序言 养生之举,应该是最容易做的事,不外乎多吃一口、少吃一口,举举手,弯弯腰……在吃喝拉撒睡之时留点心而已;而养生之道,又确是世间最难做的学问,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如何举手,如何投足,却大有讲究,非一般人所能做得好的。有人整天钻研养生保健,报刊书本上怎么说,便照葫芦画水瓢,执著坚忍,常年不怠,可是依然难人其门,难成其果。 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思维方式,非常强调一个“悟”字。这个字,据我理解,它极其深刻地体现了辩证法的精髓。现代科学研究已经细化到了基因水平,基因研究的成果,将会是个性化治疗大行其道的物质基础。在养生领域,“悟”的结果往往是自己认识自己的结果,也是最高水平的成就:因为人要想认清自己是非常困难的。认识了自己,就能把握自己,包括把握自己的健康,调节自己的生命,而把握自己,正是养生领域最需要的个性化特质。 我做过长寿人群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很让人吃惊,很多长寿老人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有特定规律,甚至很多地方超出了理论所限定的内容。例如,大家都认为长寿老人都是少吃荤,多吃素,可我们发现很多老人离开肥肉就不想吃饭;理论告诉我们,戒烟限酒是健康基石,但有些长寿者终生吸烟,终生饮酒;中医告诫人们“服药千裹,莫如独卧”,可很多长寿老人的性能力都很旺盛……如果真的要说长寿的规律,唯有心态好这一点可以算是共同之处。他们每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特点,没有一个雷同。 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要大家都去嗜食肥肉,抽烟酗酒,纵欲无度,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道理,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才是最好的。 杨新民先生撰写的《养生三记》是一本很好的养生参考读物。我觉得大家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当作“启示录”来读。你不一定要邯郸学步般地照着做,但你一定要学会杨新民先生思索问题的方法,让自己给自己当医生。我想,杨先生写这本书的本意或许也在于此。 全国政协委员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导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养生保健学会常务理事 王旭东 2006年春 后记 后记 当本书即将竣稿时,有这样三件事引起我的注意: 第一件事:陆星儿之死。2004年9月4日晚8时30分,女作家陆星儿死于胃癌,时年55岁。在其生命日记《用力呼吸》中,她说:“也许是把生命用的过狠了,活活地把自己累成病。现在想来,真是很对不起生命。”身心俱疲的陆星儿与世长辞,使很多人感到震惊,而我更震惊的是,陆星儿这个大作家,在保护自己的生命方面,却是那么无力。以她的知识水平,钻研一下养生保健,当不成问题。但视写作为生命的星儿认为:“人不能为活而活,写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信念的一部分,更是我生活经历中最宝贵的一部分。”“人不能为活而活”是对的,但面临这样的问题:事业与生命孰轻孰重?轻生命而重事业,或者相反,轻事业而重生命,都各有偏颇。如果失去健康,甚至失去生命,又怎能去干事业呢?刚过50的星儿走了,身后留下一片遗憾,我想,如果有来世,她一定能吸取教训,学会珍爱生命,以便更好地去完成自己心爱的事业。 说到珍爱生命,不能不提到好人傅彪,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件事。在影视作品中,傅彪的“面瓜”形象惹人喜爱,然而,这样一位好人却罹患了肝癌,让人不胜唏嘘。都说好人一生平安,傅彪为何患癌?据媒体披露,能吃能喝,心宽体胖的傅彪,“一直不太注意身体方面的问题”,由于长年拍戏,饮食不规律;又嗜香烟,每日炯不离手;更要命的是他的大酒量,成为肝脏难以承受之累,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的傅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仍处于危险期之中。罹此大难,如能存活下来,相信他会大彻大悟,学会珍爱生命。 第三件事:最近,中国红十字总会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70%以上的市民身患疾病、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教育水平高的社会阶层。据调查,健康问题在白领阶层、高级或中级管理人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是说,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民的健康问题已日益凸现,而首当其冲的,是许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陆星儿、傅彪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面临着事业与健康的矛盾,许多人健康状况堪忧。 这三件事使我认识到,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愈是在快节奏的时代,这个问题就愈是具有迫切性,成为一根绷得最紧的琴弦。洪昭光教授拨动了它,得到了最大的反响。还有一个许燕教授,提出“职业枯竭”的概念,他把职业枯竭定义为“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他的关于“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的报告,反响之大,令人始料未及。许多听众当场发问,久久不愿散去,其后又有电话打爆,问的都是同样一个问题:“我现在的症状跟您说的完全一样,我该找什么样的大夫治疗?” 有病,自然需要去医院治疗;健康问题,就需要自己当大夫了。我们的身体是一部精密的机器,它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但你不懂得呵护它,它将给你带来疾病和不幸。 养生保健是一个千古话题,也是一个永不枯竭的话题,本书从一个侧面谈及了养生保健问题,由于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知识水平十分有限,所谈话题,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很不够,从专业角度上看,恐怕就更是不够格。作者之所以斗胆把它奉献给读者,一个主要原因是希望我的门外之谈,对于当代年轻人,包括许多朋友和我的刚刚步人社会的儿子(一个可爱的傻小子),能有一点小小启示。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头脑中经常浮现出一些身影,他们是一些亲人和英年早逝的朋友,他们的逝去,是我一生中永远的痛,我想,如果他们地下有知,也会赞同我出这本书,去告诫世人珍爱生命。 最后,寄语我的朋友,以及一切年轻有为的时代弄潮儿:在生活的搏击中,要和对于事业的执著一样,爱护你们身体、你们的健康和你们鲜活的生命。 新民于哈尔滨 2014年10月金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