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关桢的这本《看五官谈养生》结合五行和中医理论,从五官出发,每一官对应人体的一个脏腑,再从脏腑谈到养生,条理清晰,系统地阐述了养生的智慧和要点。
本书旨在提醒大家积极预防疾病,提早化解潜藏在人体中的隐患,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保健,关注养生,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长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看五官谈养生 |
分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作者 | 沈关桢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沈关桢的这本《看五官谈养生》结合五行和中医理论,从五官出发,每一官对应人体的一个脏腑,再从脏腑谈到养生,条理清晰,系统地阐述了养生的智慧和要点。 本书旨在提醒大家积极预防疾病,提早化解潜藏在人体中的隐患,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保健,关注养生,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长寿。 内容推荐 沈关桢的这本《看五官谈养生》是一部从人体五官(眼、舌、口、鼻、耳)谈到养生的智慧之书。它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将中医的深奥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是最适合中国人的养生书。 《看五官谈养生》依托中医传统养生知识,从人体的五官出发,通过观察五官的表现了解五脏(肝、心、脾、肺、肾)的健康状况并讲解了安全易行的养生原则与最适合的养生方法,还分析了从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中进行防病与治病的方法。 本书是为广大养生人士及养生爱好者量身定制的养生保健大全,尤其适合忙于工作的职场青年和想要健康长寿的中老年人。 目录 序言 如何看五官谈养生 第一章 身体健康生活才更幸福 1.人类的天寿 2.能吃能拉才能健康、长寿 3.自己当医生,防病又治病 4.掌握人体生杀大权的“气血” 5.中医的藏象学说 6.五行传统养生 7.食补之“绿红黄白黑” 8.四气养生有学问 9.五味饮食养生之道 10.十二时辰养生法 11.养生亦有黄金律 12.养生要及早 13.古人养生诗 第二章 目为肝之官肝为藏血和调节血液的仓库 1.目为肝之官 2.近视、眼角发青,这都是肝出问题的表现 3.治疗近视的根本是保证肝经气血充足 4.治疗酒精肝关键是调肝养肝 5.从肝论治高血压病 6.伤肝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愤怒 7.补肝和养肝的方法 8.肝胆没养好,身体就不好 9.肝好,胆才能好 第三章 舌为心之官心为气血运行的发动机 1.舌为心之官 2.舌头是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3.舌卷短是心脏有病的征兆 4.尝不出味道意味着心脏功能可能受损 5.夜里盗汗是阴虚和气虚惹的祸 6.心悸关键是找回心神 7.老人寅时不睡觉容易发作心脏病 8.护好我们的心脏,才能更有“面子” 9.心经是一条生死攸关的经络 10.身怀暖玉,补心养神 11.心和小肠协同工作身体才能健康 12.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 第四章 口为脾之官脾为血的制造者和管理者 1.口为脾之官 2.脾胃相表里,脾胃和身体健康 3.牙龈出血、萎缩是脾胃不好 4.唇黄、脱皮都是得脾病的人出现的症状 5.口臭是胃衰败的表现 6.口腔溃疡多跟脾有关 7.睡觉流口水是脾虚 8.歪嘴巴是脾胃之气被郁所致 9.乳房下垂不是地心引力的作用,是脾的问题 10.得脾病的人要么特瘦,要么特胖 11.湿疹根源在脾,吃吃喝喝就能祛顽疾 12.胃病,食疗才是硬道理 13.轻轻松松养脾胃 第五章 鼻为肺之官肺为气体交换的门户 1.鼻为肺之官 2.流鼻涕是肺的问题 3.喘息鼻张,这就是肺有病的表现症状 4.迎香,让鼻炎不再反复发作 5.多吃冷饮伤肺,也容易得过敏性鼻炎 6.调肺养肝,让您“战痘”成功 7.皮肤过敏跟肺脱不了干系 8.皮肤褶皱找肺治 9.罗锅,肺是“帮凶” 10.打呼噜是肺火旺盛所致 11.哮喘不可怕,肺腧穴就可治 12.太渊穴——肺系统的首席保健大穴 13.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好,大肠才好 14.便秘——肺是“元凶” 第六章 耳为肾之官肾为藏精、主水和纳气的宝库 1.耳为肾之官 2.耳鸣、耳聋,这是肾有病的症状 3.白发、脱发都是肾的问题 4.骨质疏松,补肾是关键 5.肾好,牙才好 6.阳痿、早泄,调养肝肾才是本 7.六味地黄丸适用人群有讲究 8.不孕不育有原因,主要是肾虚惹的祸 9.肾与膀胱相表里,和则身强体健 10.尿结石,肾是元凶 11.遗尿、尿失禁,根源在肾 第七章 用最简单的方法治疗复杂的病症 1.一指禅治疗肩周炎 2.一招治痔疮 3.拍两肘——治疗心肺疾病 4.拍两腋——治疗肝胆疾病 5.拍两髀——治疗脾胃疾病 6.拍两胭——治疗一切腰痛 7.养生桩点窍,调八虚 8.头痛医脚,治疗偏头痛的妙方 9.通治妇科疾病的八谬 10.解决前列腺问题的黄金穴 11.后溪穴——治疗一切颈肩腰椎病的大穴 12.列缺穴——落枕、头痛和咳嗽的克星 第八章 生活处处有中医养生贵在坚持 1.苦荞是五谷之王 2.按摩足三里,快速解酒有奇效 3.白天不懂夜的黑,睡觉要顺时 4.养生要应时,不宜多吹空调 5.刚出生的孩子要哭是宣肺 6.一岁孩子多爬就更健康聪明 7.女士穿露脐装易被寒邪侵犯 8.冬天穿裙子,易胖易得关节炎 9.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10.正确泡脚才更养生 11.脚气主要是湿热引起的 12.肠道疾病患者应该知道的事情 13.发烧拿温水擦身体,容易散热 14.汗为心液,运动应微汗为宜 试读章节 我们常说小伙子血气方刚,那这血气到底是什么呢? 气比较玄,看不见也摸不着。它是运行于人体内的一种精微物质,能够激发和推动人体器官的活动,其升降出入贯穿着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气主要有温养机体、抵御外邪入侵和参与新陈代谢等作用。我们体内的气就跟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要是没有空气,人是不能活的。 那什么是血呢?这个就没有气那么玄了。血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流淌于经脉中的血液。比如流鼻血,这鼻血看得见也摸得着。血有调养人体的脏腑、形体、经络和骨窍的作用,同时,血液还是我们进行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盛则人的面色红润有光泽,神清气爽,思维敏捷。血衰则人的皮肤暗淡枯燥、精神恍惚、心神不定。 那么气血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医认为,气血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禀受于先天之精气。就是说我们刚出生时,从父母体内带来的先天之精。第二个是后天之精。这个好理解,就是我们平时吃各种食物所带来的水谷精气和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自然精气。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自然精气是什么,我打个比方,大家就明白了。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闹市区和生活在空气新鲜的田野乡间,哪一个自然精气足?毫无疑问,当然是后者。田野乡间单单含氧量就比闹市区高啊,这就是自然精气。 气与血又是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气能推动血液在全身的运行,而血可以运载气,气血有相互滋生的作用。气虚则血就少,血少则气就虚。 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就是看气血是否充足。 气血充足,人体各个器官都得到了滋养,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也能及时清理排出,身体自然就好了。这就好比人吃饱了饭,有力气干活一样。 气血不足,人体内的许多区域就得不到气血的给养,这样会导致给养跟不上消耗,一些器官就会逐渐衰弱。此外,气血不足也会导致这些区域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垃圾无法及时清理和排除,日积月累就会产生病变,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中风、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及各种慢性病等。 我给大家说一下气血不足有哪些具体症状。 气血不足分开来讲可以分为气虚和血虚。 气虚会导致脏腑功能衰退,使机体抗病能力变差。它主要表现在四肢畏寒怕冷、自汗、疲倦乏力、头晕耳鸣、精神不振、心悸气短和发育迟缓等方面。 血虚主要表现在脸色萎黄、皮肤干燥、指甲干裂、毛发枯燥、头昏眼花、手脚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和精神恍惚等方面。 那么该怎么看出自己是否气血充足呢?这里教大家几个比较简单有效的查看方法。 看头发:如果头发乌黑、浓密、亮丽和柔顺,这就代表气血充足。相反,头发干枯、稀疏、开叉、掉发、发黄和发白等,这就表示气血不足。 看眼睛:我们常说人老珠黄,这个“珠”就是眼白的意思,我们看眼睛也主要是看眼白。如果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示气血不足。如果我们的眼睛随时都可以睁得很大,这表示气血充足。相反,眼袋很大、眼皮沉重和眼睛干涩,这都说明气血不足。 看耳朵:如果耳朵呈现出淡粉红色、有光泽、圆润、肥大、饱满及无斑点和皱纹,这就表示气血充足。相反,如果耳朵颜色暗淡、无光泽、僵硬和变形,这就表示气血不足。 看牙龈:如果您感觉到吃东西时,常会塞牙缝,牙齿缝隙变大,牙龈萎缩,这就表示气血不足。 看皮肤:如果皮肤白里透红,富有光泽和弹性,没有皱纹与斑,这就表示气血充足。相反,如果皮肤粗糙晦暗、缺少水分、没有光泽、出现皱纹和皮肤发黄等,这就表示气血不足。 看手温:如果手在一年四季中都是比较暖和的,这就表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发冷或者出汗,这就表示气血不足。 看指腹:如果手指的指腹饱满,肉厚有弹性,这就表示气血充足。相反,如果指腹比较扁平、薄弱或指尖较细,这就表示气血不足。 看指甲:我们先来看指甲上的半月形。如果手指甲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甲上有半月形,这就说明气血不足。再看手指甲上的纵纹。如果成年人的手指甲上出现纵纹,这就表示气血不足。 看青筋:如果在成年人的食指上能看到青筋,这就表示气血不足。如果在成年人的掌心下方腕横处的纹路较多且深,这也表示气血不足。 看睡眠:如果入睡快,睡得沉,呼吸均匀,睡到自然醒,这就表示气血充足。如果出现失眠,呼吸深重,易惊醒和打呼噜的状况,这就表示气血不足。 看运动:如果您一运动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体力的状况,这就表示气血不足。如果运动后精力充沛、浑身轻松,这就表示气血充足。P8-10 序言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养生之术源远流长,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人们从古至今都在追求养生。 养生的目的是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以及延年益寿。人只要一息尚存,均要养生。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养生这一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灵枢·五阅五使》记载:“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本书结合五行和中医理论,从五官出发,每一官对应人体的一个脏腑,再从脏腑谈到养生,条理清晰,系统地阐述了养生的智慧和要点。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论治。即使是同一种病症,也会因病因与个人体质的不同而不同,这就要求辨证施治,因人论治。本书针对不同体质的不同病症给出了适合的中医治疗方案,使大家能够有针对性地治病防病,健康养生。 在第一章,我简单介绍了中医的相关知识,详细讲解了人的天寿、五色五味饮食及十二时辰养生法等内容,并引用了名医龚廷贤和药王孙思邈等古代名人的养生诗,期望各位读者能从中体会出古人的养生心得和养生智慧。 从第二章到第六章,我从五官出发,详细讲述了五官所对应的各个脏腑,即眼睛对应肝与胆,舌头对应心与小肠,口对应脾与胃,鼻子对应肺与大肠,耳朵对应肾与膀胱。再从脏腑的兴衰谈到出现在身体上的各个病症,并给予中医的解释与治疗方案。在这些章节中我还谈到了季节养生和十二时辰养生,对于人体的五官与脏腑给予了中医养生方案。 在第七章,我从中医经络的角度出发,对应人体的脏腑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病症,结合中医的扎针、艾灸和按摩拍打等手法予以防治。用最简单的手法治疗复杂的疾病,让您不花一分钱就能将一些身体常见的病症治好。同时,这些中医手法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对我们的养生具有积极意义。 在第八章,我从生活出发,对一些常见并实用的养生知识予以阐述,使大家走出某些养生误区。以泡脚为例,我详细介绍了泡脚的好处和禁忌以及正确泡脚的方法,使大家能够真正地从泡脚中获得健康。 书中配有大量人体穴位图片,在此感谢何林苡老师为本书提供图片。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帮助您准确地找到穴位。本书对于专业深奥的中医理论,通过通俗易懂、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进行表述,将各种养生学原理分析得十分清楚,所介绍的养生技巧和饮食调理方法拿来就能用,让人一看就明、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极具借鉴意义。 本书旨在提醒大家积极预防疾病,提早化解潜藏在人体中的隐患,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当出现重症、急症和危症时,请大家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保健,关注养生,让每一个人都能健康、长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