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索微观世界的精灵--细菌与人类/科学就在你身边系列/科普图书馆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肖寒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惊鸿一瞥——细菌研究历史

大家都知道,牛奶、葡萄酒、啤酒和许多食品放置过久以后会变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作怪呢?很长时间以来,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公元11822~1895)通过精心的研究,揭示出其中的奥秘,原来是微生物细菌在作怪。下面,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一起开始激动人心的细菌发现之旅。

谁先看到了细菌?

由于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17世纪后期以前,人们并不知道有细菌这样一类生物。17世纪后期,荷兰人列文·虎克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观察了许多微小的生物。一次,他把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吃惊地看到许多小生物。这些小生物呈杆状、螺旋状或球状;有的单个存在,有的几个连在一起。他把发现的小生物绘制成图,寄给英国的皇家学会,发表在学会的会刊上。从此世人知道了这种小生物的存在。但是还不知道,这种小生物就是细菌。

为了表彰和鼓励列文·虎克的研究工作,英国皇家学会吸收他为会员,一个小学徒终于成了著名科学家。从此列文·虎克工作更勤奋了,成果也不断产生。1684年,他通过观察血液,准确地描述了血红细胞。1702年,他在观察轮虫时,偶然发现雨水中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怎么来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做了一个实验:收集开始下雨时的雨水来观察,里面并没有微生物。到了第四天再观察,就有许许多多微生物和灰尘出现在雨水中。由此,列文·虎克得出了一个结论:风能将空气灰尘中的微生物带入水中。以后经过对昆虫、海贝和鳝鱼等的研究,列文·虎克进一步指出:微生物不是从河泥或沙子中产生的,而是和动物一样,有卵、幼虫等完整的繁殖过程。这一有趣的发现使列文·虎:克名扬世界。

想一想 议一议

食物为什么会变质

生活中我们一定见到过这样的现象,本来一碗非常好喝的牛肉汤,你没有喝完,想留着第二天再来喝。当你第二天早上再看到它的时候,这碗牛肉汤已经变得浑浊了。你一定想,糟了,它变质了,不能喝了,好可惜呀。那么你知道它为什么变质吗?

名人介绍:勤劳的看门人———一列文·虎克

列文·虎克,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中年以后在代尔夫特市政厅当了一位看门人。这种工作收入不少且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其他人所磨制的。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其中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竞达270倍。

他是第一个用放大透镜看到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人。尽管他缺少正规的科学训绦,但他对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的细致观察、精确描述和众多的惊人发现,对18世纪和19世纪初期细菌学和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他根据用简单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生物而绘制的图像,今天看来依然是正确的。

细菌——“小棍子”?

后人发现,当年列文·虎克在显微镜下看见的只是干枯木头的一些纤维组织,最早证实细菌的存在的是路易斯·巴斯德。他用曲颈瓶实验指出,细菌是由空气中已有细菌产生的,而不是自行产生的,并研制出“巴氏消毒液”。他还发现细菌可导致疾病。

细菌这个名词最初由德国科学家埃伦伯格在1828年提出,用来指代某种细菌。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小棍子”。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建议使用“原生生物”,包括所有单细胞生物(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

1878年,法国外科医生塞迪悦提出使用“微生物”来描述细菌细胞或者更普遍地用来指微小生物体。P3-5

目录

掀起你的盖头来——细菌基本知识

惊鸿一瞥——细菌研究历史

分布广,种类多——细菌分类

体积小,面积大——细菌形态结构

生长旺,繁殖快——细菌繁殖

吸收多,转化快——细菌代谢

个子小,跑得快——细菌运动

细菌生长六要素——细菌培养

细菌也疯狂——细菌的分布与传播

危害及防御——致病性与免疫性

向左走?向右走?——细菌与毒素

适应强,变异频——细菌的变异

分清你我——细菌分离技术

天使之菌——细菌的用途和危害

变废为宝——细菌污水处理

美味生产者——细菌发酵

肠胃的益友——肠道细菌的益处

偶然中的必然——细菌与抗生素的发明

无处藏身——如何杀菌

化腐朽为神奇——细菌计算机

细菌也有营养——细菌肥料

光明前景——微生物酶

生态系统中的清道夫——分解垃圾的细菌

生物杀虫剂——可以杀虫的细菌

人体到处有细菌——正常菌群对人体有益

灭绝人性的利用——细菌武器

绿色新能源——细菌发电

细菌和石油的缘分——烃氧化菌和石油酵母

水底的能源——甲烷菌

征服之战——细菌与疾病

成双成对——肺炎双球菌

大脑炎症的罪魁祸首——脑膜炎双球菌

与生俱来——大肠埃希菌

鼠疫的祸源——鼠疫杆菌

霍乱的种子——霍乱弧菌

婴幼儿的克星——百日咳

可怕的细菌——炭疽杆菌

此伤风非彼伤风——破伤风与细菌

贫困的疾病——结核

都是细菌惹得祸——食物中毒

细菌明星秀——细菌百态

细菌无处不在——细菌与地球

最小的细菌——纳米细菌的争论

肉眼可能看见的细菌——最大的细菌

土壤中细菌——硝化细菌的自白

沸腾温泉中的精灵——耐热的细菌

冰雪中的“勇士”——最耐冷的细菌

极端环境中永存——不怕盐和酸的细菌

另类细菌——能发光的细菌

细菌老祖宗——最古老的细菌

内容推荐

《探索微观世界的精灵——细菌与人类》由肖寒主编。

《探索微观世界的精灵——细菌与人类》内容简介:

“我们虽然是人,但叫细菌可能更恰当一些。”这句话听起来荒诞,但却是事实:在人体内发现的数百万个细菌,可以填满一个容量是2升左右的水壶。每个人的身体其实都是各种微生物的天然游乐场。人体内细菌有些对我们有益,有些对我们有害。

细菌是一个“豪门望族”,它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也是一把“双刃剑”。让我们沿着历史的印迹,循着科学的历程,一起来了解细菌吧……

编辑推荐

科学赐予人类的最大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

肖寒主编的这本《探索微观世界的精灵——细菌与人类》是“科学就在你身边系列”丛书之一。细菌是一个“豪门望族”,它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也是一把“双刃剑”。让我们沿着历史的印迹,循着科学的历程,一起来了解细菌吧……

本书内容丰富,图片清晰精美,文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读者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使他们更加热爱科学,从而激励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探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4:4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