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分类
作者 李炜//张君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包括街巷和地名的传说、历史人物传说、名胜古迹传说、其他传说、俗语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等。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由李炜、张君主编。收录了:《雁荡山传说》、《石天窗与香鱼》、《听诗叟》、《蜡烛峰》、《十八进士洞》、《仙姑洞》、《倒插花瓶》、《北雁荡是从南雁荡飞去的》、《一线天》、《金鸡峰和金鸡桥》等民间故事。

内容推荐

平阳民间故事内容丰富,语言地方色彩浓郁。它通过绘声绘色的口头表述,颂扬勤劳俭朴、正直善良;鞭挞惰情挥霍、损人利己,其民间性是直接而强烈的,呈现了千百年来这里父老乡亲们的传统文化素质。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由李炜、张君主编。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内容涉及多面世相,悠悠千年,其中也有地方史的鸿爪与遗响,耐人探究。尤其是南雁荡山民间传说,如《野人》、《愿齐师徒开山》,再现了当年南雁荡山旧貌,让人走进历史;如《张九成测字》、《倒插花瓶》,展示了南雁荡山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如《蜡烛峰》、《听诗叟》和《十八进士洞》,反映了宋代文化学术盛况对温州地区的影响,补充了史料不足;如《错烧智觉寺》,再现了古刹的景观和宗教活动场面;如《酒井》,为开发南雁荡山经济提供了历史线索;如《流钱岩》、《流米岩》、《玉女峰》等,有利于旅游业的开发。

目录

前言

传说

南雁荡山传说

石天窗与香鱼

听诗叟

蜡烛峰

十八进士洞

仙姑洞

倒插花瓶

北雁荡是从南雁荡飞去的

一线天

金鸡峰和金鸡桥

玉女峰

愿齐师徒开山

应潮潭

朝阳谷

二仙对弈峰,

燠馆凉台一

流米岩

跃鲤滩

五十丈

乌纱石

 南雁野人

地名传说

 国姓岙

 昆阳坡南街红门井

 白石河街的来历

 万全垟缺爿李蝉

 夏姑桥的来历

 江南状元桥

 白马桥的传说

 鹤溪地名由来

“马路”与“叶桥”

 金鸡山

 金鸡浃

 谷堆山

 雷打石和歪头山

 桔坡山的由来

 臣龙山与血盘坑

 白龙河

 万全水牛潭

 金山潭

 棺材岩的由来

 董娘娘和石眼

 钱仓流钱岩

 南麂石斛洞的传说

 南湖的箭洞

 仙人脚印

 猪头岩的传说

 外寺和底寺的传说

 畲客殿的传说

 平塔红龙殿的来历

太保殿传说

杜天官的登科牌坊

夫妻子女榕

人物传说

 陈彦才斗秦桧

 林氏义井

 杨正臣的传说

 蔡必胜的传说

手拔铁钉不怕“煞”

勇夺大坑龙龙珠

带老婆看风景

为民被诛

 陈半耕和“可以观”

 黄体芳来萧江看戏

 黄步树金沙湾杀倭

 小武松和尚远

 赵起的传说

威慑码头霸

山后的毫光

赵大哥还活着

汤肇熙的传说

审畚斗

禁龙舟

审铜板

造文明塔

离任吟诗

白连成的传说

对诗

斗知府

改布告

 麻步孝顺公的传说

 刘秀的传说

渔塘救驾

雾海救主

报国禅寺

 罗隐秀的传说

溪滩上立“王”

转世为甘罗

 乾隆帝和万全老女宁客

 陈十四的传说

斗玄坛

卖绡客

 杨文广除妖精

 杨八妹杀妖僧

 林泗爷

 泗州大神

 五显爷的传说

钱仓五显神

慧眼五显爷

 京城隍爷坐钱仓

 萧江三港爷

 缪竹与火神爷

 闽全公与木雕杨五郎

 谢侠逊跟章士钊对诗

 谢侠逊跟周恩来走棋

 苏昧朔代邓拓续诗

 苏步青让轿

 苏渊雷以诗赠人

风物传说

“舞龙灯”的由来

郭庄龙船墩

倒拔龙的传说

白龙祭

二月二吃芥菜饭的由来

庙头二月十六会市的由来

插香球的传说

关门吃年夜饭的来历

“牛眠之敬”的由来

耿王为伲怕草绳

盖头红的由来

雄鸡生红卵

箸勿能乱敲

土地庙里为伲有土地婆

雷神与闪电

“应山脉”的来历

旱烟的由来

药渣倒在家门口

平阳出戏子

坡南皇岙庙出神医

书阁为伲多大力士

麒麟锦

酒井的传说

“白糖嵌芝麻”的传说

动植物传说

 搁工鸟

 老鼠为伲会跟凡人作对

 白鲜虾向蚯蚓借眼睛

 猫为伲吃老鼠

 雄鸡头上两只角借没了

 金牛和银蚕(畲族)

为伲猫吃饭狗吃屎

水潺和鲳鱼

蟛蜞的由来

牛为伲吃草

九凰山池中的螺蛳为伲有股臀

“虾勾弹”见过嘉靖王

“贼裤带”的来历

“狗骨刺”的来历

故事

幻想故事

 宝鼓(畲族)

 阿三得宝

 宝磨

 蛇精与小奶儿

 河死鬼和扳鱼人做朋友

 卖腥鲜行贩碰着鬼

 无头佛

 白思想,白白想

 俩兄弟

 俩兄弟分家

 流东和流西

 天理和良心

 哎哟与庇赦

 一个良心变坏的人

 人心不足蛇吞相

 罾山团鱼精

 梅花鹿讲大话

 大猫吓“漏”

生活故事

井边讲治家

婆婆碗

打劫起因变亲家

两个银角子办三起大事

婆媳和好

良心好总归有出头日

十八代不戴斗笠

杨九的第三个新妇

三兄弟淘金

打虎亲兄弟

买汤圆

粮食胜过金元宝

弟弟帮兄讨工钱

和尚和鞋匠比试

石卓和李甫讲理

智服小气鬼

戏班破奇案

雷公洗冤昭雪

包袱

牧牛姆娶财主奶儿

说谎

老王小李对山歌

媒人嘴

懒人骗吃

白头争

独自人学戏

对对口齿

我连半句也有听着

看“风水”

测“吉”字

两个老女宁客测字

以画代字

自出自,顶好

财主和他的三个家丁

拣奶儿婿

两个先生姆

大夫与轿夫

卖绡客解诗得银

黄岩黄犬吠黄昏

木匠巧对先生

村妇妙对县官

才女答夫

四个老伯比岁数

对诗住店

员外做寿

清和桥对诗

巧食猪脚

河边对唱

书生跟村姑对对联

河沽头对诗

三个奶儿婿

笑话

半爿南瓜

父子讲大话

宰相肚里好撑船

竹也是笋大的

一根扁担困三个人

笨贼

师公怕鬼

有错是青湾宫错

和尚做佛事

高升拜年

无鸡,鸭也可

外婆变外公

今日躲不过了

讲来讲去统对

懒夫懒妻有懒福

婆婆教新妇拜佛

三个叔伯姆

呆大娶亲

呆大借织机

呆大有呆福

学话

统是你叫我学的

傻老公

附录故事家小档案

索引 平阳常用方言对照

后记

试读章节

黄步树金沙湾杀倭

金沙湾是平阳西湾乡的一个村,三面是山,一面靠水。全村人,全靠潮水涨落捕鱼过日子。村里有一个武举人叫黄步树,原是戚继光手下的一员将领。他身材魁梧,蛮力大,十八般武艺件件皆通,会用一把一百二十斤重的大刀。他为人正直,打仗勇猛,立了不少战功,后来退居家乡。

嘉靖年间,有一群倭寇在福建被戚继光杀败,剩下五百多人往北逃,想在金沙湾落脚。戚继光将军早料到,他派了信差在倭寇来到之前,连夜赶到金沙湾对黄步树讲,一起围歼这一伙强盗。黄步树当即作了安排。

再讲日本海盗五百多个人由一个叫龟田的领队,趁潮平向金沙湾扑来。船靠金沙湾,龟田一看,只见家家户户烟囱上有烟,都在煮饭呢,心里快活,下令停船,全部人马出动,要血洗金沙湾。哪知冲到村里一看,一个人也有。这时手下有人报告讲:“每户人家屋里贵重物事同粮食统空了,庙山脚有几十个人挑着物事向山上逃。”龟田看看停在海湾的船只,喊一声“追”,带头向庙山追去。这一下正好中了黄步树的调虎离山计。十几个村民装起惊慌逃路的样子,一路丢了不少熟鱼熟虾、熟江蟹,还有米粽米糕。这伙强盗肚子正饿,不管三七二十一,捡起就只管往嘴里塞。眼看快要追上村民,只见这帮村民转了几个弯又看不到了。等这伙强盗正想往回走,山路旁边走来四个人,带头的是个道士,手拿尘拂,着道袍,后面跟着三个人,每个人担一担福礼,好像是到哪座庙里祭神。海盗看清楚,围上来。那四个人看看勿对,丢了福礼就逃。一帮倭寇把三担福礼打开,一看,除香烛纸外,有六样菜,还有酒。这一帮人也勿管龟田的叫喊,你争我抢只管吃、只管喝。

等到龟田把队伍整顿好,潮水退了,一只只倭寇的船搁在海滩涂上。黄步树在山上看得清,叫村民赵林吹起海螺。海螺一响,海涂南北冲出二十多个后生,每人一张“滩儿板”,带着兵器,可比箭一色朝倭寇船蹬去。一到船边,二十多个后生儿跳到倭寇船上同倭寇打起来。倭寇死的死、伤的伤,随后又点起火来烧倭船。龟田看到火光急急带领兵马救火。这时节山头战鼓响起,喊杀连天,山腰上飘起一面旗,上面有一个斗大的“戚”字。倭寇只当是又碰上“戚家军”,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再看那些吃过道士福礼的,都倒在地上哇啦哇啦,又叫又吐。原来,福礼中都放了毒药,吃多的都死去了,吃少的也都瘫倒在地上,动也不能动。龟田看这个样子,急得团团转。伏在松林里的村民一齐朝倭寇放箭滚蓓石。黄步树带领人马冲出和龟田刀来刀去,龟田打败就逃。副将来助,被黄举人手起刀落,劈成两爿。杀了倭寇副将后,黄步树冲到倭贼队中,一百二十斤重大刀寒光闪闪,杀敌好比切菜一色。村民们也手拿长矛、鱼叉奋勇杀敌,只杀得倭贼喊爹哭娘。被活捉的倭贼就用绳子一个连一个绑起来,好比一串江蟹。龟田带了几个亲信朝山上跑,黄举人不放过,追过三条溪、四条岭,一直追到龙潭下才把这个魔王劈成几段。他的几个亲兵统举手投降了。

这一仗,黄步树带一百多个村民消灭了五百多个倭寇,立下了大功。金沙湾灭倭寇的事一直在老百姓中流传。黄步树用过的那口大刀现在还插在西湾乡呢。

采录:陈成标

小武松和尚远

早年,平阳白岩上悟峰堂内有一个和尚,法号慧远,人称和尚远。他生得熊腰虎背,力大如牛。自从南少林学武回来后,地方上人统称他为小武松,他亦以小武松自居。

有年春天,有个福建来的打拳武术师,来寻平阳小武松和尚远。想比武、来寻事的。

上悟峰位于白岩山上。这位福建拳师,单只手撑着一把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雨伞,冒雨缓缓从台阶上走上来。上悟峰堂二进三退,和尚远在大殿里已经远远地看这个人走来,手里的雨伞从山下到山上没有换过手。内行人一看就心中有数,今日来的对手非同一般。这人臂力过人,且内功深厚。和尚远不禁警觉起来,肚底便想对策。

福建拳师一进大殿,看到和尚远站在大殿里,就问:“请问远师爷可否求见?”声音洪亮如铜钟。和尚远想,先勿告诉他自个是伲人,看看这个人功夫实底货只那个,也想表现一下自的功夫。于是,他就讲:“我师父去码道办事了。”福建拳师问:“几时能归?”答:“师父几时归我也讲不出。他天天云游四海,讲不出几时走几时归。我想就快会走归,我烧杯茶给你吃。”其实和尚远是想给这人看看自的功夫,故意把这人引进底退屋里来喝茶。

过去烧饭烧茶都是用镬灶烧,烧的是山里的柴草。这时,和尚远生起火来,拿起一根晒干的竹臀,放在灰堂阶上,用手提起竹根拍碎,然后用双手四指把拍碎的竹臀撕开一条条,再往灶洞里送。这拳师看到后,心想徒弟功夫如此,师父当会更好,不免心中吃惊。和尚远好得今天没在家,如果在家,我绝非是他的对手。他连茶也未吃就往外退,讲:“小师兄,我还有事先走了。”这拳师往出走,走到大殿,想想心里勿过念。还想露一手,来一个轻功,纵身一跃,就把一封信放在大殿的正栋上。对和尚远讲:“我有封信放大殿正栋上,等你师父走归你叫他看看。”和尚远看这个人来这一手,心想这人轻功恁好,我若与他比,会吃勿落。这时他也走到大殿正栋柱下,顺手一个反手扳起大柱子,将自己的和尚帽子塞到柱子下面。福建拳师大惊,这和尚儿蛮力真大。他师父先不讲,与和尚儿比我也勿一定吃落,赶紧打起雨伞走。和尚远看到这个人到山脚下了,撑雨伞的手一直没调过,从心里很佩服。如果真打起来,两个人会有输赢的,还会两败俱伤。

有一次,和尚远外出福安教拳,在一个凉亭歇力。有个打草鞋的老人,起来给他敬茶。老人一手端茶杯握成空心拳头状,另一手作拇指扣拢四指散开的掌状。和尚远是出教的,一看就懂,这是想测测自功夫如何。他心想,一个打草鞋老人有伲功夫呢?就一手接茶杯,一手想紧扣老人散开的四指。一回二回扣不拢;第三回还是扣不拢。后来老人讲,你功夫是有的,但你只能在福建上四府教教,下四府就不必去教了。意思是那里拳师更顶门,你还不够格去。

和尚远想想,我的功夫在地方上是算算着的,号称小武松,结果不如一个打草鞋老人。回家后拿铁耙一握,铁齿就断了。他的手指比铁耙齿还要硬,和尚远叹口气,说:“真是功夫呒底箩!”从此以后,和尚远再也有外出教拳了。

讲述:曹高义

记录:李 炜

P104-107

序言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的出版发行,实在是平阳人“上慰祖先,下贻后代”的一大快事。

平阳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线中段,地处长三角经济区,与福建交界;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也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之一、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发县之一。平阳自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建县以来,历代人才辈出,素以物华天宝、文风鼎盛而著称。境内南雁荡山的山水洞壑,可与北雁荡山媲美,尤以五大名洞称奇。在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的一代代父老乡亲,创造着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明。平阳民间故事作为一种精神文明之栽体,也随之一代代积累、一代代传承下来。

平阳民间故事内容丰富,语言地方色彩浓郁。它通过绘声绘色的口头表述,颂扬勤劳俭朴、正直善良;鞭挞惰情挥霍、损人利己,其民间性(即现今所谓的“草根性”)是直接而强烈的,呈现了千百年来这里父老乡亲们的传统文化素质。

早在20世纪80年代,平阳就组织过民间文艺家在全县范围(含今苍南)内进行民间口头文学作品普查,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间文学资料。这些资料成了今天《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的基础。当年的民间文艺家们,以保护、传承乡土文化为己任,浓浓乡情,无私奉献,实在令人起敬。他们的足迹深入乡镇的街头巷尾和偏僻的古老村落,随身带着笔记本,逐句逐字地实录口头材料;既搜集整理民间故事,也搜集整理民间歌谣、谚语、联语。80年代,平阳的民间口头文学,首次变成了方块字行世。南雁荡山民间传说在报刊上的一系列发表,提高了平阳知名度和美誉度。

平阳民间故事内容涉及多面世相,悠悠千年,其中也有地方史的鸿爪与遗响,耐人探究。尤其是南雁荡山民间传说,如《野人》、《愿齐师徒开山》,再现了当年南雁荡山旧貌,让人走进历史;如《张九成测字》、《倒插花瓶》,展示了南雁荡山某一历史时期的事件;如《蜡烛峰》、《听诗叟》和《十八进士洞》,反映了宋代文化学术盛况对温州地区的影响,补充了史料不足;如《错烧智觉寺》,再现了古刹的景观和宗教活动场面;如《酒井》,为开发南雁荡山经济提供了历史线索;如《流钱岩》、《流米岩》、《玉女峰》等,有利于旅游业的开发。

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这些民间故事好像一盘地地道道的“农家烧”,值得大家喜欢和品味。因而,编者没有“精选”和“精编”,不做过多的加工处理,为的是让人们对本乡本土的民间文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以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莫高在《民俗学与旅游学》中说:“这种民间文化,是各族人民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比较接近生活中自然形态的东西,所以定是一切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是一切文学艺术家的社会科学和保姆。”我国历史上著名作家的传世之作,也多打上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的烙印。平阳民间故事,也将会是平阳文学艺术工作者从事创作的厚笃资源。今天我们这本故事卷带着沧桑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是为创建精神文明社会增添着砖砖瓦瓦。

愿平阳民间故事这朵原生态的人类记忆之花代代飘香!

王中毅(时任平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2011年9月

后记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终于编选完成付印了,我们真的卸下了肩上的重担。

由于平阳县尚未成立民间文艺家协会,省民协、市民协委托我们执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并要求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这一工程。本着对乡土文化的挚爱,出于抢救民间文化的责任感,我们是以保护、抢救的姿态和速度去接受任务的,个中滋味,虽苦亦甘;信任使人感动,勉励使人激奋!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中的民间文学作品,除近年来搜集整理的以外,选用了尚未正式出版的20世纪80年代的《平阳县民间文学三大集成》、最近的《平阳县非物质文化普查成果》和吴道富的《笑林拾叶》等书中的文字资料。民间文学过去以口头形式相传,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如今也是搜集整理者的劳动成果;我们向提供资料的每位相关人员致谢!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将以“物质”的形式,记载着平阳民间故事这种非物质文化,让其继承流传下去,成为雁山鳌水民间凝聚力与亲和力的一种载体、一种精神资源,不亦乐乎!

在《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浙江平阳卷》编选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潘一钢主席的悉心指导,得到县领导的支持,县委副书记、平阳县人民政府县长王中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之作序。我们还得到县委宣传部、新闻信息中心、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平阳文物馆等单位的支持;得到鳌江、萧江、万全、南雁、凤卧、西湾等镇政府(办事处)和中国奋起皮业有限公司、平阳县泰宇房开公司、温州东欧汽配公司、平阳县家家乐房开公司、平阳县安建混凝土有限公司、平阳凌志大酒店、鳌江自来水厂、鳌江镇第二幼儿园等单位的支持和资助;得到我县不少民间文艺家和文化工作者的鼎力相助;得到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知识产权出版社的帮助,他们审读了每一篇稿件,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还得到李珠、彭宇、吴婷婷、李珊珊、陈宗海、王长青、陈志力、郑体亮等同志在编务上的无偿奉献。在此,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欠妥之处,请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11年5月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