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难忘李德全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程麻//林振江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一 中国舞台拉开新的一幕

1.中国舞台和日本观众

关于中国与日本两国之间的关系,终生眷恋与研究中国的日本著名学者竹内实(1923—2013)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

不妨打开地图试看一下。中国大陆的地势是西边高,东边低。东面部分大都是广袤的平原,地势向大海倾斜着。而隔着大海,日本列岛大体排列成为一条弧线,面对着中国的大陆。

要是将中国比作面向东方展示的舞台,那么日本列岛可以被视为观众席。而位于这二者之间的海洋,就像是贵宾席和乐池。

坐在这观众席位上的观众,一直远望着在中国舞台上演的戏剧。那剧目叫做“历史”。这历史对同时代的人而言,其实就是当代史,也便是在陆续不断上演的戏剧。

由于中国历史即意味着世界的历史,演员自然并不缺少可以演出的内容,所以戏剧是多彩的。大约情节模式有一些循环往复,也许会让人觉得有些单调。不过,在观众席上的人们眼里,剧情的发展常常会出入意料之外,因此,它们总是显得那么令人兴趣盎然。(《舞台和观众席——中国研究的视角》,《京大史记》,京都大学创立九十周年纪念协力出版委员会,1988年8月10日)

历史的指针走到了1949年,在隔海的东边观众席上的日本人眼里,西边的中国舞台上出现了既出人意料又令人兴趣盎然的全新景观。这是指:在日本侵华战争失败以后,中国两大派政治力量经历天翻地覆的军事、政治大较量之后,中国共产党最终推翻了中国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中国舞台由此拉开了新的一幕。

对于中国舞台上这一幕崭新的戏剧,有少数与中国人接触密切或者对中国社会实情有亲身体验的日本人,回到日本以后曾对身边人谈论甚至预测过。比如,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竹内实的母亲,1947年归国后,就向亲友们这样转述过:“中国人说,以后是毛泽东的天下了。”据竹内实回忆,这是自己第一次听到“毛泽东”的名字。他猜想,母亲可能是在中国昕过不止一个人的议论,才会有那样的推测。虽然中国平民百姓的舆论难免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但大体上不会错。又过了两年多,中国当真诞生了新的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竹内实当时情不自禁的想法是:果然不出所料。(竹内实:《毛泽东的生涯——调动八亿人民的魅力的源泉·前言》,日本光文社,1972年6月25日)

显而易见,从中国回国并对中国真有切实了解的日本人,毕竟是凤毛麟角,而且当时日本媒体也很难听到这些不会轻易向陌生人倾诉的类似声音,即使个别日本媒体听到过,也未必会对这样的感受与推测完全当真。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历史节点正处于无论是中日两国还是二者背后的国际格局,都尚未稳定,更谈不上定型的时期。比如,日本还处在美军占领之下,日本受美国的推动,正尝试恢复与实施代议性民主制度、再建内阁政府以及重振经济等,从政治家到普通民众,大多数日本人并没有余兴隔海观望中国历史的沧海桑田之变,对中国舞台上景观、剧情的巨大转换还缺少心理的准备。

当然,应该承认日本始终存在着热心日中交流与友好往来的社会群体。像在新中国宣告成立后仅10天,日本有识之士便召开了日中友好协会筹备会议,1950年10月1日,第一个日中友好组织——日中友好协会正式成立。初期共有22个都道府县以及各政党、工会、学术界、文艺界、经济界的人士参加该组织,大会选举参议院前议长、日本社会党元老松本治一郎(1887—1966)为首任会长、中国著名作家鲁迅的知心朋友内山完造(1885一1959)任副会长兼理事长。日中友好协会成立后,立即多方位地展开日中友好和促进两国恢复邦交的活动,影响不断扩大。不过,在这样的热情中,也夹有对中国民众极端憎恶日本军国主义情绪的担忧。如该会会刊《日本与中国》1954年10月11日第1期,刊登过学习院大学教授、记者清水几太郎(1907—1988)参观北京郊区时的观感,他表示:“我们日本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应该同样厌恶战争与热爱和平。尽管不能说有要人们忘记或是使人们忘记这些想法的动向,可日本人会不会重新把枪口对准中国人民呢?”

P24-27

后记

这本书是在林振江先生的建议与推动下,与我合作撰写的。

我和在北京大学工作多年的林振江先生相识与交往已久。他和中日两国各方面人士多有联系,当了解到日本政治家和新闻媒体再次提起与重新评价李德全率领中国红十字总会代表团首访日本的动向,敏锐觉察出这一史实对当年开拓以及今后提升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价值,希望我协助搜集、解读与李德全有关的中、日文资料,两人合写这部书稿并争取分别在中国和日本出版。为此,我有幸温馨地回顾了李德全、冯玉祥夫妇与日本有关或者日本人感兴趣的诸多故事和细节,深切感受到李德全和中国红十字总会为协助日本侨民、战犯回国付出的诸多努力,以及日本民众和政府对此举的由衷感激。此举堪称中日关系史上难得而美好的一页。无论今后中日两国关系是顺利发展还是难免曲折,李德全的历史功绩与人格力量都将被两国朝野铭记,成为激励两国关系转危为安、顺利前行的正能量。

我和林振江为本书在日本搜集资料期间,幸蒙前首相福田康夫先生盛情邀请,在孙中山生前日本密友梅屋庄吉后人经营的松本楼饭庄会面并共进午餐。席问,福田前首相回顾了他在任期间与中国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友好合作关系,并说曾在那里宴请过胡主席一行。他听到我们介绍写作《日本难忘李德全》一书的设想,非常支持与期待。

本书稿能够如愿如期呈现在读者面前,除应归功于林振江先生与我的全力合作之外,非常感激王效贤、郭平坦等中国前辈不顾年迈接受采访并深情回忆,以及林光江、古市雅子、柿内善弥、新田顺一、马场公彦、王雪萍、宫元健、邹来君等日中诸位朋友在搜集与提供日中文两种资料时的无私帮助,还有李德全后人余华心女士、罗悠真先生的真诚贡献。尤其幸蒙日本朝日新闻社中国总局长古谷浩一先生采访,并在2016年2月24日《朝日新闻》日报刊登本书的写作信息,曾在日中两国引起较大的反响。日本秋田县大馆市花冈矿山的儿玉洋二先生看到《朝日新闻》的报道,特意寄来了李德全等人1957年再访日本时,去花冈祭拜中国遇难劳工的照片等珍贵资料。这些帮助都激励我和林振江先生争分夺秒地投入写作,也大大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最后,应该鸣谢原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先生、公使山本恭司诸先生对本书的关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李炳青女士的紧张与辛苦。我和林振江先生期盼本书能够尽快译为日文,尽早与日本读者见面。

本书承蒙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长松尾康二先生资助出版,特此致谢。

2016年5月末,程麻收笔于北京积水潭桥北

目录

前言 历史镜头回放

 一 日本民间与官方异口同声

 二 李德全初访轰动日本

 三 李德全:中国女领导人风范

 四 冯玉祥、李德全与基督教

 五 冯玉祥和中华民国军阀

上编 李德全在日本外交首“秀”

 一 中国舞台拉开新的一幕

1.中国舞台和日本观众

2.顺理成章与水到渠成

3.“千呼万唤始出来”

 二 新中国代表团轰动日本

1.李德全先声夺人

2.一路轰动一路情

3.干扰与凶险

 三 新中国代表团广结善缘

1.中日红十字会互动

2.日本民众反应强烈

3.接触日本官方与皇室

 四 李德全访日后续效应

1.继续个别回国

2.中日多方位交流

3.日本热议李德全

 五 采访亲历人员记录

1.王效贤访谈录

2.郭平坦访谈录

下编 李德全和冯玉祥

 一 新中国卫生、慈善事业掌门人

1.首任妇女部长之

2.重建红十字总会

3.终生献身公益

 二 冯、李姻缘一线牵

1.冯、李婚姻佳话

2.身兼妻、母、师

3.永葆纯朴本色

 三 冯、李与基督教

1.李德全的基督教信仰

2.“基督将军”冯玉祥

3.宗教和中国现代政治

 四 冯、李与国民党

1.中国现代军阀概说

2.冯玉祥军旅生涯

3.冯玉祥和中国共产党

结论 温故知新与继往开来

 一 温故知新:中日关系的官、民渠道

 二 继往开来:中日关系“正常化”

序言

两年前,在APEC会议即将于北京举行,时隔约两年半后日中首脑能否实现会谈受到世界瞩目的时候,我从原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委员石川好先生处听说过一个想法。有一位叫李德全的女性,曾经作为中国红十字总会会长率领战后第一个访日代表团,为在中国的日本侨民回国尽过力。靠她的帮助,被扣押在中国的日本B、C级战犯最终回到了日本。为纪念这一功绩,相关人员是否可以在日本战犯当初登上回国之船的天津港,聚集一堂欢迎安倍首相,最好习近平主席也能够到天津迎接安倍首相并且双方紧紧握手,共同进入北京……这样的想法固然属于梦想,要是这样的设想果真实现,那倒可以成为象征双方偃旗息鼓的好舞台。

正是从这时开始,我产生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即使在日中关系困难的时期,李德全访日也是一个日中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正面话题,便由此着手搜集日本的资料。不过,这毕竟属于专门的研究。而且事情已过去了60年,当事人越来越少,它差不多已经成了日中关系史上被人遗忘的话题。我抱着如今不能再让这一曾有开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中关系之功的大事湮没于世的想法,同在日本研究领域有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程麻先生商量,决定日中合作撰写一本书。我在日本接待程麻先生,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访问精通中国问题的日本政治家与学者,征询意见,也曾去国会图书馆和日本赤十字社访问与查找资料。此后又每周与程先生促膝交谈,就当时以及现在的日中关系交换看法,一边磨合日本人与中国人的不同思维方式,一边写作。在与程麻老师合作的过程中,我跟他学到很多东西,度过了深受启发的充实时光。

李德全是在1954年10月30日作为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早宾客在羽田机场踏上日本国土的。当时,战败国日本有很多国民滞留在海外。由于日本和台湾维持着外交关系,还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地日本侨民回国需要中国共产党方面的特别照顾,尤其是被中国收押的日本战犯长期生死不明。

李德全来日本访问时,带来了1000余名日本B、C级战犯的名单。以战犯留守家属为首的相关人士对其抱有极大的期待,但访日行程也伴随着巨大的危险,当时日本存在着反共分子伤害来自新中国的和平使者,或者美国、中国台湾插手抓人、绑架等可能性。然而,李德全那亲切和善的性格,基督教“圣母”般的沉稳风格及其雄辩的VI才,都使日本人对“中共”耳目一新,将整个日本卷入了感动的旋涡。

另外,出生于日本的“日本通”廖承志当时与李德全一同访问了日本,并与日本财政界人士交流意见。特别是他与后来加入鸠山内阁的高碲达之助协商,其后以两人姓名第一个字母命名的“LT贸易”形式开创了El中贸易之路,促成了1972年中El两国邦交正常化。这一切均立足于周恩来总理一贯坚持的“以民促官”的对日方针,也就是在尚无政府间交流时,靠民间力量打破僵局,努力改善日中关系。

现在,我们希望李德全的行迹能在日本更加广为人知,正在策划出版本书的日语版。如果日本和中国两国人民能够彼此传颂李德全访日这一历史性事件,进而激发民间的活力,推动双方共同前进,我们将喜出望外。

林振江

2016年5月

内容推荐

在新中国初期,以李德全女士为首的中国红十字总会曾成功协助滞留大陆的日本侨民和日本战犯回国,并借以开辟了战后中日两国关系的新渠道。当李德全率领中国红十字总会代表团首访及再访日本时,受到了空前热诚的欢迎。堪称中日两国“以民促官”外交进程的动人篇章。在当今国际舞台风云变幻的新时代,日本政界有识之士重提这一历史话题,引发了中日媒体与广大民众的热切关注与兴趣。为此,中日两国学者精诚合作,遍查与搜集历史档案和报刊资料,合力编撰本书以应急需。

程麻、林振江著的《日本难忘李德全》分上、下两编。上编多角度回顾与描述李德全率领中国红十字总会代表团首访以及再访日本的来龙去脉、历史场景以及插曲和花絮。下编梳理与整合李德全的有关资料,生动、细致地刻画其一生曲折而又辉煌的生活、事业历程,包括她青年时代的基督教信仰、与冯玉祥的传奇式婚姻、顽强的抗战意志和感人肺腑的慈善情怀等。

编辑推荐

在筚路蓝缕开创新中国和日本两国关系的诸多先贤身影中,有一位形象温柔可亲身份又有些特殊的女性形象,她就是著名国民党将领冯玉祥的夫人、后来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首任卫生部长兼中国红十字总会会长的李德全女士。这本由程麻、林振江著的《日本难忘李德全》记录了李德全率领中国红十字总会代表团访问日本的来龙去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0: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