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庭教育是一本故事书
分类
作者 杜慧慧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博学上进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做到这一切,光有爱是不够的,父母还需要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法,这正是本书将要呈现给您的!

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第一天起所在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古今中外成功的家庭教育故事总是被人们传颂,本书集合了数十篇成功的家庭教育故事,并结合“家教心得”加以分析、总结,给读者提出解决的建议。

内容推荐

人类漫长的历史,就是一个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本书中,记载了家庭教育发展过中的每一步,记载了很多寓意深刻的故事,记载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变化,记载了父母们在孩子身上所倾注的每一滴心血……鲁迅先生曾说过:“倘有人作一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希望通过本书能给在教子路上苦苦求索的家长提供一个思路,为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略尽一份绵薄之力。

目录

第一章 给孩子的心灵注入阳光

 孩子,你能行!

 教女儿说“谢谢”

 要健康,不要焦虑!

 爸爸,我要搬家!

 孩子,打开你心灵的大门

 孩子,你为什么忧郁?

 帮孩子走出嫉妒误区

 爱偷东西的孩子

第二章 “情商教育"重于一切

 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唤醒孩子的同情心

 被冤枉的“调皮大王”

 积极乐观的“哈佛女孩”

 幽默也可以“遗传”

 “母爱”启发了贝多芬

 梁启超的“情商”教育

 孩子,控制你的情绪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意志坚强的“神七英雄”

第三章 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

 “自作主张”的女儿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

 爸爸,我要踢球!

 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适当拒绝你的孩子

 女部长的“自强自立”教育

 蔡志忠的“不加施教”法

第四章 多给孩子“逆向关怀”

 街头卖艺的富家子弟

 董建华的“吃苦”教育

 “故意”让孩子去犯错

 “钢琴神童”是这样“炼”成的

 李嘉诚的“无情教育法”

 胆小儿子“荡秋千”

 “哈佛小子”的失败经历

 再也不能这样活

 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用“困难法”培养孩子

 宋丹丹的“理性教子法”

第五章 好习惯是孩子终生的财富

 戒掉爱迟到的毛病

 卡尔·威特的饮食“经”

 “小邋遢”的改变

 “小夜猫子”的故事

 从“机器人”到“小全能”

 催出来的“慢性子”

 拍拍后脑勺

第六章 学习就是游戏

 儿子给妈妈当老师

 “最调皮最笨的学生”

 学习要讲方法

 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

 让孩子的聪明用在正确的地方

 望子成“农”的父亲

第七章 让文明走进孩子心灵

 爱心小天使

 接过“孝顺接力棒”

 “爱管闲事”的小英雄

 人无品格,下笔无方

 妈妈,我不应该撒谎

 诚信的代价

 光荣的“红旗手”

第八章 与人交往的魅力

 我想交朋友

 只说“五句话”

 清晰的规则

 说话注意自己的口气

 生气解决不了问题

 相信孩子能处理好

 学会尊重他人

 一个人的比赛

 不要干涉孩子交朋友

 孩子,你早恋了吗?

试读章节

唤醒孩子的同情心

小杰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条件优越,而他自己也非常优秀,学习成绩排在班级的前几名,而且会弹吉他,篮球打得很棒。在同龄人和父母、老师的眼里,他几乎是一个“完美少年”,但是这个“完美少年”其实并不完美。

小杰有一个表哥,是北京市某大学的学生。放暑假回家后,他带着小杰到郊外旅游。他们乘坐的车开到市中心的时候,发现前面一段路拥挤不堪,很多人在那里吵吵嚷嚷,还有一些警察在维持秩序。这些人堵塞了路面的交通,车一时走不过去。经过打听得知,前面是市政府,某个企业的下岗职工因为不满于企业对自己的“调配”,所以跑到市政府门前来静坐。看着那些拉着横幅,在地上盘腿而坐,忍受着阳光暴晒的人们,表哥忍不住问小杰:“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他想听听“完美少年”对社会现象的见解。没想到这个“完美少年”说:“我觉得这些人都应该被抓起来,拘留。是他们自己没有本事,却跑到政府门前来胡闹,影响交通。”表哥听后很诧异,说:“但是这些人的确是陷入了困境啊。他们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帮助。”小杰却说:“他们的困境跟我没有关系,我只想车快点走,让我早点回家。”

还有一次,表哥到小杰家里吃饭,门口来了一个乞丐,小杰的表哥就给了乞丐一元钱。小杰却说:“这些臭乞丐真讨厌,他们总是来讨饭,把楼道里弄得臭烘烘的。”小杰的表哥很诧异,说:“难道你不觉得他们很可怜吗?”小杰却说:“他们都是一群好吃懒做的懒鬼,没有什么好可怜的。”表哥很吃惊,没想到这个大家眼中的“完美少年”竟然是一个丝毫没有同情心的孩子。

表哥觉得这样发展下去,迟早有一天冷酷会让这个少年吃苦头。于是,表哥决定替小杰的父母来“纠正”这个“完美少年”的冷酷。有一天,表哥又找小杰出去玩。路上,小杰和表哥都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和手机不见了。他们身上分文没有,回不了家了。表哥说,那就向过路人求助吧。他们找了好几个人,问能不能借打电话,但是都遭到了拒绝。没有钱,没有吃的,小杰第一次陷入了困境当中。他们在郊区的一个破屋子里将就了一晚。第二天,经过几番争取,他们终于打通了家里的电话。小杰在人生当中第一次尝到了陷入困境的滋味。

回到家里后,表哥对他说:“现在你对那些静坐的下岗职工,还有乞丐怎么想?”小杰惭愧地低下了头说:“人生的确是有很多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以后再也不会看不起那些人了。”

【家教心得】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处境、遭遇在情感上能激起共鸣,能分担他人的苦、难、忧、愁,并出自内心地在行动上给予应有的慰藉、关心和帮助的道德情感。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说人人都应具有同情心。同情心能导致帮助行为的产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幼儿是社会成员之一,是在社会中成长与发展的,是祖国的未来,从对接班人的素质要求来看,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行为品质是重要的素质之一。

但是现在的孩子,由于物质条件优越,遭受到的挫折较少,渐渐养成了他们骄纵傲慢的性格,他们冷漠、孤傲,缺乏同情心。凡事只考虑自己,不关心别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却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固然学习成绩优秀,体格强健,可是他也很难真正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而他的冷漠、自私则决定了他一生不可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也不可能成就辉煌的事业。而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特殊,在家中所处地位较高,受宠过度,他们不仅心目中只有自己,同时缺乏同情心,不合群,不会关心别人……这些表现不但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无法和他人友好相处,而且也不可能形成群体意识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培养幼儿的同情心,使他们学会同情他人、关心他人。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助人、合作等)打好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

而相反,我们看到那些从小充满爱心的孩子,凡事都替别人考虑,凡事都能想到别人。这样的孩子总是向着有益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即使他们自身能力很有限,可是他们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散发光和热,为社会创造温暖。

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呢?

●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生活质量高了,不缺吃、不缺穿,因此很难体会到别人陷入困难当中的心情,因而很难有同情心。如果父母不多莉用机会去培养,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冷血动物”。如果现实环境当中缺少培养孩子同情心的环境,父母可以创造一个环境让他们体会到困难和绝境之中的心情。比如,可以让他们到野外,培养他们自己生存的能力,让他们感受野地生存的困难。可以带他们到山区,去和那里的孩子同吃同住,让他们体会贫苦地区人们生活的艰辛,或者在平时生活当中,制造一些困难和困境让他们去克服,这些都可以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增长他们对别人的同情心,让他们懂得在关键的时候能够伸出手去帮助别人的道理。

●让孩子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什么东西都是从小自己独占,因此没有了和别人分享的体验,自然也就缺少同情心。作为父母就要尽力去帮助他们纠正这种心理,让孩子们学会和人分享,进而避免产生自私冷酷的心理。比如,经常带孩子到孤儿院、敬老院,让他们把好吃的、好玩的和那些需要的人分享。或者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和食物和别人换着玩,一起分享,孩子感受到和别人分享的乐趣之后,自然就会容易接纳别人,也就能更多地想到别人。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心是人类的情感体验之一,在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都有体现。作为父母,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健全的情感,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文学作品去熏陶他们,让他们具有同情心。比如《雾都孤儿》、《悲惨世界》等这些世界名著,都包含有对底层人生活困境的描写,通过阅读,一定能够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感受到人们生存的痛苦,进而产生对别人和对社会的悲悯之心。

总之,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应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具体、直观、形式多样,多为孩子创造奉献爱心的机会,并注重影响孩子成长的各方面的因素,持之以恒,让爱在孩子心田发芽,茁壮成长,为他们将来成为有同情心的社会成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P40-43

序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所生活的环境就是家庭,所接触的人就是父母,家庭和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依靠。父母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莫不影响着孩子。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著名教育学家、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说得十分透彻: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有两个例子可以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深刻影响。

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涅狄格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竟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酒鬼,曾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的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有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家族史,告诉我们: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虽然家庭教育的决定性并不是绝对的,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家庭和父母对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处事为人有很大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和借鉴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中国传统家教的精华是教子做人。中国历代关于家教的家规、家训、家范无一不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内容;历史上的严父慈母也无一不在教子做人方面为世人称颂。

北宋中期包拯针对当时社会的腐败状况,特别重视对后代的品德教育。他晚年请石匠将他立下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在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刻在碑上,将碑镶立于堂屋的东壁,令子孙时时观瞻,严格奉行。

唐太宗晚年预感余日无多,便认真总结历史上各朝特别是隋朝的统治经验,作《帝范》12篇,传授给太子李治。唐太宗还告诫说:“要建立一个国家,成功是很艰难的,破败却很容易;要保持一个稳固的帝位则更难,而要失去它却是很容易。你要千万爱惜,千万谨慎!”

古人不仅把立德作为家教的重点,而且要求子女有自立精神。

北宋丞相王旦,平生不置田宅,他说:“子孙当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清朝画家郑板桥52岁始得子,但他严格要求儿子,提出“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的家教原则。他临终时给儿子留下遗书:“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事业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哲人柏拉图有句名言:“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他主张通过故事、诗歌、戏剧、历史、演说、技艺、音乐来教育青少年,“陶冶心灵”。他认为故事与诗歌的内容能使青少年“既温文又勇敢”、能帮助他们养成“自成克制的美德”。

17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1632—1704)主张对青少年进行“绅士教育”,尤其重视道德教育。他说:“我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家教原则都把教子做人作为重点,这是成功家教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

古代教育还重视言传身教。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位塾师,当时过着“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生活,可是对贫穷的乡亲和邻里,却能“视人之急犹己家,虽至贫再三,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推,忘乎其为屡空也。”少年时的林则徐就亲眼看见父亲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米,全都送给了一贫如洗的三伯林天策,自己一家人只好忍饥挨饿。父亲还事先嘱咐他说:“伯父来,不得说我们没米吃了。”林宾日“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有一次一个土豪想用金钱贿赂林宾日,为其保送文童,遭他拒绝。还有一次一个富户人家想重金聘林宾日去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一想到此人在乡里的劣迹,便一口回绝了。父亲的言行举止,给林则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官场上注意了解民间疾苦,作风廉洁刚直,不与贪官污吏为伍,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颜之推在《彦夏氏家训》中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他提出了“慈而有度,严而有格”的教育原则与方法。蔡衍晃说:“更可恨者,凡子有过,母辄蔽之,父不得而知也。业已知之,则又曲为之解,此慈母之所以多败子也。”指出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不一致,会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家中就会出败子。

毋庸置疑,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子女的教育上怀着美好的愿望,倾注了很多的心血。但是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更新,关于家庭教育的话题和内容越来越多。“家教无定法”,并不是每个家庭教育方法都会成功,更不是每个子女都会成才。选择正确合理的家教方法,才是实施成功家教的前提。

以上举出的事例,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它们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将我们的思维拉进古代,让我们重温故人们家庭教育中的曲折婉转。它们就像教育发展长河中的一颗颗珍珠,启迪着人们的智慧。’警示着人们的行为。这些曾经发生在家庭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幕幕,都是后人值得永远借鉴和敬仰的珍贵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在不断更新、发展,家庭教育故事也在不断地丰富、扩展。

家庭教育的实践无疑就是一本故事书,记载了人们在家庭教育当中的喜怒哀乐,记录着家庭教育发展的每一步。在探索家庭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发生了太多的寓意深刻的故事,包含了太多跌宕起伏的内容。这些内容中有甜蜜,有苦涩;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记载着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反映了父母对孩子所倾注的心血。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演绎,这样的感动,每天都在发生。鲁迅先生曾说过:“倘有人作一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作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的被熏陶下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本书正是结合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特点,集合了多名成功家庭教育者的经历,将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整理出来,编撰成册,让正处在教子之道探索道路上的家长们受到启发,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为达成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略献绵薄之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9: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