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道尔著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之血字的研究》收录两部长篇《血字的研究》和《失踪的新郎》。《血字的研究》讲述了福尔摩斯遇到了两件连续杀人案,指引他的线索,则是出现在谋杀现场墙上用血写成的字“RACHE”。《失踪的新郎》讲述了一天,有个女性委托人找到福尔摩斯,说在她举行婚礼当天,她的丈夫就失踪了,而这天早上到教堂之前,这位新郎还让自己的新娘发誓不管发生什么都一定要对自己不离不弃。所以新娘就认为新郎一定是遇到了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福尔摩斯询问委托人他们的相识过程,发现她竟然不知道新郎的确切住址,他们每次的交谈除了少数的面对面之外都是通过信件,更加诡异的是新郎的信件全部是手打的。在新娘脑海中留下的只有模糊的相貌,不明确的住址,还有失踪前新郎的有着暗示的言语。
《血字的研究》是柯南道尔第一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作品,以华生作为第一人称,讲述一起精心谋划的杀人案。柯南道尔著的《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之血字的研究》除了这部作品外,还收录了《失踪的新郎》。故事离奇、惊险、刺激,情节曲折多变、环环紧扣、惊心动魄、引人入胜。译文充分忠实于原作,装帧设计上力求贴合时下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阅读感受。当您打开本书时,您的心情就会随着情节上下起伏、波动,使您不忍释手。
血字的研究
第一章夏洛克·福尔摩斯
1878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到奈特里进修军医必修课。刚刚修完我的课程,就被派往若桑伯兰第五快枪团任军医助理。第二次阿富汗战争爆发时,我还没有赶到驻扎在印度的部队。当我在孟买上岸时,听说我所属的部队已进入敌境了。以后,我只好跟一群同样掉队的军官往前赶,到了坎大哈,找到我所在的团,开始我的工作。
这次战争使很多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对我来说,它却是一场灾难。我被调到巴克州旅,参加了迈望德战役。不幸的是,在战斗中我被一粒捷泽耳子弹射中,肩胛骨被打碎,伤到了锁骨下面的动脉。勤务兵摩韦把我放在马背上,带回英国阵地,使我免于落到戈吉人的手中。
伤痛加上长期辗转奔波,使我日渐消瘦,身体虚弱不堪,不得不与其他伤员一起被送到一家后方医院——坡舒耳医院。经过一段时间调养,我的身体渐渐恢复,可不幸的事又发生了,我又染上了印度属地的伤寒,昏迷了数月,奄奄一息。最后我终于清醒过来,逐渐痊愈。但由于身体虚弱,被兵船“爱伦提滋号”遣送回国。这样,我在身体极其糟糕的情况下于一个月后到达朴次茅斯,利用政府给的九个月假期调养身体。
我在英国举目无亲,自由得像天空中飘荡着的空气,更像一个无业游民那样逍遥自在。在这种状况下,我去了伦敦,在伦敦河边的一个小公寓里住下,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由于开支过大,经济情况日益窘迫。所以我想了两种办法:一是移居到乡下去,二是改变我的生活方式,节省开支。最后我选择了后者,想离开现在住的公寓,重新开始生活。
就在我做出决定的那一天,在柯莱提利安酒吧前遇到了我在巴茨的助手——小斯坦弗。对于我这么一个孤独的人来说,能在伦敦碰见熟人,简直就是非常高兴的事。虽然原来我们并不是至交,但现在看来我们似乎都很高兴。高兴之余我请他到候车餐厅去吃午饭,于是我们一同乘车前往。
车子正在行驶时,他很吃惊地问我:“华生,你最近干什么了?看你瘦成这个样子。”
我把前段时间的经历简单叙述了一下,话还没说完,候车餐厅到了。
他了解了我的情况以后,同情地说:“可怜的家伙!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呢?”我回答说:“我想找一个价格便宜而又舒服点儿的房子,但不知能否如愿?”
他听了以后,说:“这可真是怪事,今天你是第二个人对我说这样的话了。”
我吃惊地问:“第一个人是谁?”
“是一个在医院化验室工作的人。今天早晨他还在发愁,因为他找的好房子租金太高,他一个人无法负担,想与他人合租还未找到合适的人。”
“太好了,我觉得我就是他要找的人。两个人一起住比一个人好多了。”我说。
小斯坦弗惊奇地望着我,说:“也许你还不知道夏洛克·福尔摩斯吧,不然你是不会和他长期相处的。”
“为什么?难道他人品欠佳吗?”
“不,我不是说他人不好,只不过是头脑有些古怪,他坚持不懈地研究一些科学。据我所知,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
“也许他是一个医生吧?”我说。
“不,我也不知道他在钻研什么。他精于解剖学,又是一流的药剂师,但他好像从没有系统地学过医学。他所钻研的东西非常古怪、离奇,而且他搜集积累了许多稀奇古怪的知识,连他的教授都很吃惊。”
我问:“你从来都没有问过他在研究什么吗?”
“没有,他是不会轻易说出实情的,即使在他滔滔不绝的时候。”
我说:“我想见见他。我现在身体不太好,愿意和一个好学而安静的人住在一起。我这辈子再也不愿在吵闹和刺激下生活了。告诉我,我怎样才能见到他?”
我的伙伴回答说:“他现在一定在化验室里。他这人要么就不去,要么就整天在那里工作。如果你愿意,咱们吃完饭一起儿去。”
“太好了!”我说,接下来我们又聊了一些别的事情。
在我们去医院的路上,斯坦弗又给我讲了一些关于那位先生的事情。
他说:“如果你和他相处不好可不要怪我。我只不过在化验室里见过他,稍微了解一些情况。其余的,我一无所知。既然你想这么做,以后我可不负责。”
我说:“如果我们处不好,还可以散伙。”我盯着斯坦弗说道:“斯坦弗,我看,你对这事儿有后顾之忧,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那个人的脾气特别糟糕,还是别的原因?你可以直接说出来。”
他笑一笑说:“要想描述他这个人,很不容易。我看福尔摩斯有点儿机械化,近乎冷血动物。我记得有一次,他让他的朋友尝植物碱,虽然他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想正确了解这种药物的不同效果。说真的,我觉得他自己也可能会把那药一口吞下去。看来他的求知欲还是很强烈的。”P2-5
福尔摩斯这个角色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对于全世界无数的福尔摩斯迷来说,他们丝毫不会怀疑福尔摩斯存在的真实性。自从阿瑟·柯南道尔1887年赋予福尔摩斯生命之后,这个身材瘦削、有着鹰钩鼻、头戴猎帽、肩披风衣、口衔烟斗的人就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福尔摩斯的冷静、智慧和勇气,在悬疑紧凑的故事情节里是最值得玩味的。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推理分析是破案的关键所在。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鉴识科技应运而生,为侦查工作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帮助,但这位神探的博学多闻、耐心细致、追求真理、坚持原则的特质,应该是此书背后所要传达的重要含义。
福尔摩斯这一形象风靡世界100多年,在各个时代始终都是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他独特的衣帽、烟斗,千变万化的乔装掩饰,冷静聪明的头脑,锲而不舍的作风,济弱扶贫但尊重法理的侠义精神,不也正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年轻朋友对“酷”的定义吗?
福尔摩斯虽然是阿瑟·柯南道尔笔下塑造的人物,但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因为他的故事以最有趣、最引人的手法,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引起共鸣:人们都有探索黑暗与未知的好奇,也都有找出真相、伸张正义的向往,人们都希望具备超人智慧,能先知先觉地解决难题,也都希望在零乱纷扰的疑团中抽丝剥茧地理出逻辑。在事实与想象、假设与证据、科学理论与小说创作之间,人们寻觅到了福尔摩斯的影子。希望读者把福尔摩斯的冷静、智慧与勇气带进自己周围的世界。
阿瑟·柯南道尔塑造了福尔摩斯这样一个完美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神探形象,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家喻户晓的侦探小说作家。
阿瑟·柯南道尔(1859—1930)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的皮卡地普拉斯,父亲是政府的一位公务员。青少年时代他在教会学校上学,后于爱丁堡大学学医,188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他因为为英国在布尔战争中的政策进行辩护而被封爵。他自幼喜欢文学,认真阅读爱伦·坡、威尔基·科林斯和法国加波瑞欧的作品,受他们影响很深。
从《血字的研究》开始,柯南道尔一共写了6O个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共分为9部,其中长篇故事4部:《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短篇故事集5部:《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最后的致意》《新探案》。1928年至1929年,英国出版了关于福尔摩斯的短篇故事和长篇故事,所有的故事汇集起来被称为《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在欧美不断再版,有的故事再版有数百次之多。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在中国出版后,引起了广大读者极大的阅读兴趣,亦出现了众多不同版本。单卷本、两卷本、三卷本、四卷本……其中不乏备受读者推崇的版本,但原作60个探案故事在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中呈现,难免文字密集,书本厚重,阅读和携带多有不便。现在,我们将《福尔摩斯探案全集》重新编排,分为13册出版。这个版本对原作篇目顺序做了改动,这样编排的理由,主要是想控制各册书的厚度和重量,从而达到外观精巧、便于携带的目的。
《血字的研究》是柯南道尔第一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作品,以华生作为第一人称,讲述一起精心谋划的杀人案。本书除了这部作品外,还收录了《失踪的新郎》。故事离奇、惊险、刺激,情节曲折多变、环环紧扣、惊心动魄、引人入胜。译文充分忠实于原作,装帧设计上力求贴合时下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的阅读感受。当您打开本书时,您的心情就会随着情节上下起伏、波动,使您不忍释手。
“和柯南道尔所写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相比,没有任何侦探小说曾享有那么大的声誉。”
——毛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