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了,孝顺的您准备好了吗?
老人起夜频繁怎么办?当父母忽然变得很自私你怎么应对?
如何转移父母的负面情绪?怎样恰当关心老人的情感生活?
老人生病急救全攻略……
详解老人现状及问题,360度全面为好儿女支招!
50条建议,253条温馨提示,给亲爱的父母最贴心的关怀。
儿女们,也许你忙于事业,无暇思考如何关爱父母;也许你忙于家庭,无法分身陪伴父母;也许你还注意不到,父母已不是昔日能随时为你挡风遮雨、给你呵护的依靠了;也许你想为父母做些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去做……那么,请带上木瑢编著的《好儿女最该知道的:关爱父母完全手册》这本书,随你翻到哪一页,都可能会有一点提醒让你觉得有用。是时候反哺了,是时候回去为父母做点什么了……
木瑢编著的《好儿女最该知道的:关爱父母完全手册》是一本写给子女的智慧锦囊,是我们孝养双亲时一本较为完备的参考手册。这本书从饮食起居、身体健康、三代关系、婚姻情感、自信心及安全感的建立、负面情绪的转移、生命潜能的开发等方面,详细讲解了老年人的现状、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所需要的支持和解决的办法。
4.帮妈妈洗澡吧
你妈妈现在身体好吗?自己能洗澡吗?
我的妈妈不能自己洗澡已经有好多年了。自从妈妈摔断腿骨后,就不能自己洗澡了,都是由我来帮助妈妈洗澡。开始,妈妈的腿上还有固定夹板,不能随意搬动,我们叫妈妈忍一忍,等到夹板拆除再洗澡。妈妈勉强答应了,可她心中是十分想洗澡的。每天都要问阿姨,今天是几号?还有多少天可以洗澡?因为妈妈是一个极爱干净的人,洗澡以及打扫卫生对她来说是比吃饭睡觉更加重要的事情。她常抱怨:人为什么每天都要吃饭睡觉呢,太浪费时间了。
记得我小时候最怕过星期天,每个星期天几乎都是我的受难日。那是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每周难得的一个休息日,一大早就被妈妈叫醒。若天气好,就得到楼下协助妈妈拴绳晒被,匆匆吃过简单的早饭,就端着脸盆去大院浴室门口排队等开门洗澡。等得心急火燎不说,还要忍受大人插队。就算排在第一,也会毫无悬念地被挤到一边。大门一开,大家端着脸盆为身体作掩护,在浴室门口奋力拼搏,毫无秩序地乱抢,尖叫声、打骂声,乱作一团。没有力气、没有技巧,别想占到水龙头。
浴室的门虽然开了,可也不能保证有水。有时脱得光溜溜的站在水龙头下面,可水就是不来。有人顶不住去穿衣服,水忽然就来了。那就对不起,你占的水龙头算白费了。一个水龙头下四五个人,水忽冷忽热,忽流忽停。没水时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有水时热气腾腾令人窒息。本己十分难过,等到妈妈来了又是一番痛苦。先是问:头发洗干净了吗?多数情况下答日洗了,妈妈把头搬过来闻一闻,说不干净,重洗。接着把洗发粉碾碎(那时没有洗发水,一般用肥皂。妈妈比较时尚,总是托人去上海买五分钱一块的无敌牌洗发粉),在我的头上揉来揉去。这些皆可忍耐,下面的事情就要让我尖叫了。
那时的洗发粉估计碱性十足,洗得倒是干净,只是洗完后涩得不行,头发便不那么容易梳得开。妈妈时间有限,就使劲地梳,我只能使劲地忍,忍不住只能尖叫。面对众人的目光,十分别扭。好不容易过了洗头关,还有搓澡关。妈妈让我用双手撑住墙壁,在我的背上使劲地搓呀搓。也不知那时怎么会那么痛,妈妈一搓,我身子就往下一软,想逃避。但是,逃避是没有出路的。我的胳膊立即遭到妈妈有力一击,耳边传来低沉的不容置疑的命令:挺起来!反抗只能招来更加严厉的指责。于是,我视洗澡为酷刑。
可妈妈就爱洗澡。看着躺在床上的妈妈难过地唉声叹气,我下定决心给妈妈在床上洗澡!说是洗澡,实则擦澡。不过,倒是痛痛快快地给妈妈洗了个头。我和阿姨两人一起,把妈妈的身体轻轻地转了90度,让妈妈的头伸出床边,用准备好的防水布垫在肩下,一手托着妈妈的头,一手抹上洗发水,揉呀揉。当然要在地下放一个接水盆,并且盆的容积要大。然后由阿姨拎着盛有温水的烧水壶缓缓倒下,把头发清干净,就大功告成了。当然,别忘了用电吹风吹干。看着妈妈躺在床上舒服地眯着眼微笑,顿时,幸福感涌上心头!
这是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洗法。后来,妈妈腿骨长好了,可是又中风了。不过,妈妈可以起床,可以在他人的搀扶下走路。这样我就可以带妈妈去卫生间洗澡。所幸,我家的浴室适合我帮妈妈洗澡。我先把木椅搬进浴室,再去把妈妈搀进浴室。妈妈顺从得像个孩子,十分配合。她还是那样爱干净,还是那样爱用高级洗发水,还是那样一丝不苟,每一个地方都要洗到。触摸着妈妈丰腴光滑的肌肤,看着妈妈脸上的笑意,心中的爱怜竟油然而生。怪不得专家说,触觉是各种感觉官能中最亲密的感觉。
对于儿童来说,如不能常常被抚触,就不能充分地成长和成熟起来。而对于年老的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抚触的需要,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反倒会有上升的趋势。抚触会增加老人的心理安全感。看着妈妈吃力缓慢笨拙的举动,想着妈妈年轻时在我胳膊上迅速有力的一击,我不禁心酸。但每次看着妈妈浴后心满意足的样子,嗅着妈妈发丝上的香气,我开心得意极了。妈妈说,你辛苦了。我说,不辛苦,我一点也不辛苦。
妈妈老了,需要我们帮她洗澡了。你放心让她一个人进浴室洗澡吗?浴室那滑滑的地面,你不担心妈妈滑倒?那令人窒息的热气,你不担心妈妈憋闷?另外,谁给她搓背?帮妈妈洗澡吧,别管你的妈妈是肥胖丰腴还是干瘪枯瘦,别管是生你养你的亲妈,还是被你称为婆婆的他的妈妈,有机会就为她们洗澡吧。你会感受到无限的温馨,你会感觉到幸福就要从心中溢出来!
P33-36
走在路上,看到躺在地上的落叶被吹来的风卷走,落下,又被卷走,又落下。无根,无系,无依,无靠,没有枝的支撑,没有根的供养,孤零零的,无人关心,无人照料地随风卷来卷去……这多像我啊。
妈妈走了,留下我一人,我就成了那片落叶。这一刻,我想,妈妈,您怎么能就这样走了,您怎么忍心让我受这样的苦!
佛说:求不得,恨不能。生老病死,生离死别皆苦。人生皆苦!以我狭隘的认识,我认为佛不留后代,皆是为免除后人之苦,佛是悲观的。极其。
妈妈走了,走得那么突然,那么决绝。如同张爱玲笔下的山茶花,“没有任何征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地,鲁莽地,不负责任地”走了,如此的极端与刚烈,像极了她一生的性格。
妈妈走了十年。十年了,不论我走在路上,还是躺在床上,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妈妈笑吟吟地看着我说的那句话,便泪流满面:“我要是走了,你这孩子就真成孤儿了。”
妈妈走了,我陡然间成了孤儿,有痛不欲生之感。在我未成年时,我的父亲为国捐躯了,少不经事的我在妈妈的呵护下,并没有太多的难过。而丧母之痛,正如季羡林大师所言,则是终身之痛。我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法解除。十年来,我旅游、运动、读书、看碟,与同学朋友聊天,刻意大声地笑,都无济于事。而且这种痛楚是逐步逐步加深的,如同在宣纸上点墨,开始一点,渐渐地晕染开来。正如霍桑在《红字》所说,“在承受痛楚时并不能察觉到其剧烈的程度,反倒是过后延绵的折磨最能使其撕心裂肺”。
我原以为妈妈活在我的心里,永远。永远,我的身体里住着妈妈,我和妈妈可以随时随地时空对话,而妈妈再也不受躯体病痛之扰。而这种臆想却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不过是因为过于留恋妈妈,而抱有的一种幻想。没有了妈妈真真切切的回应,心是那么的痛!就感觉被一把钝锯来来回回地锯,日夜不停地锯。与此同时,心还承受着一种向下拉扯的痛,被扯向无底的深渊。
当你外出归来,家是漆黑的,没有一盏灯为你留着:你说“我回来了”,没有人应着、骂着,“怎么去了那么久”。你拿出好吃的、好看的,却再也看不到妈妈的笑脸;你不能再在床边坐下,握着妈妈的手,搓揉着她的肩,拉妈妈起床,品尝你带回的美食,观看你录回的美景。现在你有了大把的时间去旅游,可以了无牵挂地游荡四方。可就是这个了无牵挂,让你像一个无线的风筝,毫无目的。没有了这一切的旅游,还有什么意思?没有人为你的礼物惊喜,你还买礼物干什么?这真是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没人管。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这种痛难道是上天对我的一种惩罚?惩罚我的不孝,惩罚我的愚钝?
为什么我不能预见妈妈的病情呢?为什么我不能从死神手里夺回妈妈呢?为什么当初妈妈要我多陪陪她时,我是那么的不经意呢?为什么我有许多许多的话不及时说给她听呢?为什么当初要那样反抗妈妈,让妈妈生气呢?
由于我的愚笨、不开化,猝然间失去了妈妈。这种生命中永远的痛,曾让我意志消沉,徘徊于生死之间。我多么想重回过去,弥补我的过错!只是上天已不再给我这样的机会。但我若只是这般地向读者反反复复地倾诉自己的失母之痛,那我会为自己的自私而感到不安的。痛定思痛,我想把我的追悔和反思写出来,只是为了大家不要再犯我的错,善待我们的父母、长辈。于是,在同学、朋友的激励下我一手捂着伤口,一手用笔蘸着心里流下的血,写下这些文字,把这些追悔、教训、反思与经验集成这本小册子与大家分享,只愿天下所有父母健在的人,能好好地珍惜父母!只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尽情享受子女的爱!
珍惜父母,看护父母,是全方位的。不仅是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健康饮食,更重要的是关怀他们内心的精神生活。
珍惜父母,看护父母,不仅需要爱,同时需要许多的知识。爱,是需要能力的。爱,也是需要学习的。而在这方面,学校目前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从小到大,我们可能学习了无数的知识,在成为父母或将要成为父母时,大多数人可能都要读几本育儿的书,但有几人读过如何照料父母的书?我们这几代人都存在孝道教育缺失的问题,而今,中国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过上了和平稳定相对富裕的生活,到补上这一课的时间了。
所幸,现在大家都意识到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发表了“新二十四孝”。让我们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承接上,并发扬光大。让爱我们一辈子的爸爸、妈妈,健健康康地,舒舒心心地多活几年,享受他们辛劳一辈子所换得的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让我们在阳光下,一手挽着父母,一手牵着儿女,漫步在人生道路上,享受这天伦之乐。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本意。
孝,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爱的能力。孝,是一门学问,而如何尽孝,则是一项需要学习的艺术。行孝能够积福,行孝能够得乐。
儿女们,也许你忙于事业,无暇思考如何关爱父母;也许你忙于家庭,无法分身陪伴父母;也许你还注意不到,父母已不是昔日能随时为你挡风遮雨、给你呵护的依靠了;也许你想为父母做些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去做……那么,请带上这本书,随你翻到哪一页,都可能会有一点提醒让你觉得有用。是时候反哺了,是时候回去为父母做点什么了,我将以我的思考和教训来避免你的追悔莫及。
父母们,也请您把我的书带回家放在儿女的床头,有许多你们还来不及和儿女说的话,或不好意思与不忍心和儿女说的话,我在书里替您说了。如果您的子女爱您,也有能力为您做些什么,也许这本书的一些提示会对他们有所帮助,会避免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思,会给他们更直接有效的建议而避免走弯路。
在此,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妈妈,并祈愿天下的父母能安享天伦,天下的子女能以孝、敬得大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