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楚国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我们吴国三分之一的城池,若不是近日暴雨连连,我此刻恐怕已是楚兵刀下的亡魂了。米缸已经见了底,再省吃俭用也抵不住飞涨的物价。不但米价上涨,连照明的煤油和蜡烛,生火取暖用的干柴也都涨得离谱。原先带几个铜钱就可以乘马车去赶趟庙会,一天下来付了车费买了日用品再把肚皮吃得滚圆还能有些剩余。如今莫说买东西了,车费都付不起。
这是公元前520年发生的事情,昔日号令天下的周天子已经彻底成了诸侯国的傀儡。后人多称我们这个时代为春秋战国,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几乎每天都有人割地称王,每天都有人战败投降。
中午的时候,雨下得不那么急了,我坐在床上发杲。其实我是想下床做几个俯卧撑的,但是运动会消耗掉体力,补充体力需要粮食,我没有粮食了,所以我只能坐在床上发呆。这时候专诸来找我借米,他告诉我,他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他觉得自己靠喝凉水还能支撑几天。可是他那五十多岁的老母亲已经饿得连睁开眼皮的力气都没有了。我没有说话,把他带到米缸旁边,掀开缸盖让他看。
专诸是我的好朋友,在和平年代,没有天灾的时候,我每天都和他在一起,他的父母也把我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我在他家吃过香喷喷的米饭,啃过油炸的鸡腿。如今这些仿佛是上辈子的事情了。他的父亲已经死了,本来只是感冒了而已,只是因为药价涨得太厉害,两位老人把买药的钱买了米,最后感冒引发心肌炎,不治而亡。
没有米借给专诸,让我感到很愧疚。我告诉他我也好几天没有吃饭了,他说没关系他再到别家看看。我从专诸身上闻到了死亡的味道。临走的时候,他说,如果母亲死了,他就去参军。
我也想过去参军的,虽然我自幼沉迷于诗书,没有和人打过架,更别提杀人了。但是当兵毕竟可以吃饱饭,还有军饷。只不过我住的地方离城甚远,大雨已经彻底摧毁了道路,莫说到战场,就是走到征兵的地方也很困难。而且听说因为下雨的缘故,已经停战了,双方正在谈判。
在家里,没有米,偶尔还可以捉到一些飞禽走兽填补肚子。到了城市里,人情淡薄,饿死街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假如过阵子雨完全停了,地面干得能走路了,我想,参军是我和专诸唯一的出路了。
又过了一阵子,村子里开始有人卖人肉,先是六十个铜钱一斤,后来涨到二百个铜钱半斤。我没有去买,我在家里捉老鼠吃。据说村子里已经没剩多少能动弹的人了,但我每天还是把门关得死死的。饥饿可以使人疯狂,我不去吃别人,也不想被别人吃了。
据说楚国发动这场灭吴的战争,是因为一个叫伍子胥的楚国人逃到了吴国,楚国派人来索要伍子胥,吴国不愿意给,于是就打起来了。
关于伍子胥的事情,在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传遍了吴国。据说他是天下第一谋士,他的父亲是楚国王子的老师,因为被奸臣诬陷,惨遭灭门之祸。伍子胥是伍家唯一的幸存者,他逃离楚国之后,先后去了几个国家,待了一阵儿都觉得不安全,最后就来到了和楚国常有兵戈之争的吴国。P2-4
可能是因为近一年多的时间连续出了五本书的缘故,最近陆续有人来找我咨询出书的问题。昨天和朋友在公园里刚好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跟着说到了写作和文学梦想。所以就在新书的后记里一并谈谈这些事情吧。
我们是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的代表作《失明症漫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作为讨论的起点,进而延伸出一些感想。
通常在我眼里,书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充满智慧的有趣的书,一种是消遣品。读到前一种是运气好,读到后一种就当消磨时光了。最近运气好,遇到的都是充满智慧的书。
我大概是从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喜欢阅读和听评书之类的东西,打算写作是到十四五岁的时候。从读到写的转变要感谢王小波。在他之前我读了大概有几百本国内外有名无名的著作,读的时候都只是读而已。读到王小波的时候,我觉得我好像也有文学才能,也许可以写一写。
王小波虽然流行一时,但是我感觉世人对他还是有很多误解的,觉得他就是黑色幽默调侃,或者描写性之类的。我所理解的王小波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在写作的人,那些黑色幽默的调侃那种对性的描写我觉得都是表面的东西,或者说都是一种掩饰吧。我觉得他骨子里是一个非常纯真的小孩,这从《绿毛水妖》可以看出。而他想写或者说写得比较成功的应该是《寻找无双》那种风格,而不是《黄金时代》。
昨天聊到《失明症漫记》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寻找无双》,同样的荒诞,同样的合理,同样地制造了一个世界,同样地具有讽刺性和批评性。
我当时吧,就是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是想写这样的小说;用荒诞的风格缔造一个世界出来,在那个世界里有各式各样的人,我并不能完全地控制他们,或者说我制造出他们之后,就只是替他们说话而已,他们虽然是一个独立的新的世界,但并不和现在这个世界脱节。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我开始写小说,但是光有想法不行,很多实际的东西跟不上,落笔自己就觉得俗气了,不断删了写,写了删。
家里人发现我在写东西之后,就劝阻我,认为这是一条不务正业的道路。为了让他们理解我,我就开始有意识地想要发表作品。
然后就开始买一些杂志打算投稿,大概有两年的时间吧,写了很多东西,通过电子邮件和信寄了出去,大概有二十万字左右吧,都没能发表。
那时候正是青春文学蓬勃发展的时候,我当时就在心里想,我是否该坚持下去,我写我想写的那种小说,好像没有地方愿意发表,没地方发表父母就不会支持我写下去。
因为出身寒门,我不可能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我必须得找到其他养活自己的东西,但是我又只爱好读书和写作,不喜欢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
那时候因为写作认识了很多朋友,后来他们都去做其他行业了,渐渐联系就少了,偶尔联系上也得知对方很久不写了。当时我就很担心,如果我去做别的事情了,那么会不会有一天我就彻底忘记当初那个写作的梦想了,彻底被这个庸俗的世界同化了?
既不想干别的,写出来的东西又不被认可发表不了,当时我相当苦闷,就去了很多地方,差不多溜达了大半个中国。通过这一圈的溜达我发现,其实我暂时放弃那个梦想就好了,我写杂志愿意去发的东西,在这些东西里稍微保留一点我自己的梦想就好了,等有一天我能养活自己了,彻底独立了,我再去全身心地投入那个梦里。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就顺利多了,我开始写情情爱爱的故事,因为我本身经历了很多感情上的挫折,所以简单地讲讲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感悟体会,就是一个非常曲折的小说,然后我开始在国内各种畅销杂志发表文章,还拿了一些奖,陆续出了七八本书。
但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太开心,因为我还没有办法让自己去实现最初的那个写作梦。因为虽然在流行文学的写作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赚的钱远远不够用,父母催着结婚,真结婚了又要养活孩子。所以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我才能去全身心地实现那个梦。
但是因为有那个梦想的存在,我其实过得还是很开心的,我知道自己有一天一定可以去写那样一个故事,缔造那样一个世界。我可以一直朝着那个梦想去努力就好了。
所以当我出了书赚到钱的时候,我高兴不是因为这本书或者那些钱,而是因为我觉得我离那个梦想近了一步。
我想有一天,当我可以去全身心地写那个故事的时候,也许我不一定写得出来,不一定能成功,但说不定也能成功。只要能成功地写出那个故事,我想我就会很开心了,是否发表根本不重要。就像王小波开始写作的时候他相信自己有这个才能,我估计他死的时候也坚信自己写的东西有一天会被关注。所以尽管他生前没有受到大的关注,但是我想他是开心的,因为他清楚他在做什么。
我写这些东西不知道看的人是否看明白了,其实主要是想对这些来问我出版问题的人说这些话的。就是说是否发表是否被认可其实没那么重要,关键是自己认可自己,自己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有的人说,我只要出本书这辈子就死而无憾了,我觉得这种人其实不热爱写作。出一本或者出一百本书并不能证明什么,关键是你是否写出了心中的那个故事。
如果有一天我写出了那个故事,我觉得我立刻死了我也是开心的。
所以如果你也是一个为了发表为了出书而犯愁的年轻人,也像过去一直被退稿的我一样,我想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是否真的热爱写作,是否知道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
写作其实能带给人的最主要的是快乐,金钱地位什么的都是非常次要的,而且我觉得不能利用写作来做什么事情,那样肯定会适得其反。你真诚地对待写作,写作才会真诚地对待你。
如果你现在写的东西不被认可,而你又坚信自己是有文学才能的,坚信自己写的东西有一天肯定会被认可,那么你不妨试试用一下我曾经用过的办法。就是写一些现在这个社会上流行的东西,曲线救国,先发表一些可能不是你特别想写的东西。用发表的这些东西来证明你是有文学才能的,来获取一些物质上的东西。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为了挣钱,那我可以干别的啊,我干嘛要写我自己不愿意写的来挣钱呢。其实我当时也想过这些问题,但是放眼周围,我可以做的无非就是经商销售之类的。这些和写作离得太远,我担心搞这些有一天会把我毁掉。
而写作呢,尽管有时候写的东西是我不喜欢的,但是我在写的时候,可以很近的触摸到自己喜欢的那个梦,可以有意的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这样不管过多久,我想我都不会忘记这个梦,只要有机会,我就可以立刻去实现它。
这么多年过去,我写的东西里,对于创造一个世界的梦,在第一本书里尝试过,并没有完全成功,但起码是迈出了一步。在《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中收录的部分短篇里,我也做了一些尝试。这些东西虽然还没有完全成功,但是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心里是欢喜的。我想总有一天,我会写出那种让人看了觉得很新鲜很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只要写出那样的故事,那么其他的就都不重要了,就像那句话——吾诗已成,任天地万物都不能将其化为无形。
最后,说说你刚刚读完的这本书,我在正文里着重写了战国时期人们对情义和名节的重视,对比当下,不得不说现在太多的人灵魂十分扭曲,生活得万分无耻。同样是像春秋战国一样自由自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什么我们的道德沦丧至此?
读古人的事迹,比如担心伍子胥起疑而投河自尽的船家和女子,可以像照镜子一样清楚的照出我们灵魂中卑劣的一面。
为名节而死,为大义而生。因为一直崇尚侠义精神,于是就写了这么一本以侠义精神为主题的书,主要是想讲一下专诸和要离的故事。要写专诸要离,便绕不开伍子胥,因为是伍子胥成就了这两个盖世无双的刺客。读伍子胥的故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过去读过秦琼卖马,杨志卖刀的故事,都不如伍子胥出逃、一路乞讨让入觉得悲凉。
伍子胥不光成就了专诸和要离,还成功的让吴国灭了楚国,结束了以楚晋两国南北为首的春秋时期,让历史进入到了自由到空前绝后的战国。
不过我并不是要写一本严肃的历史教科书,我更喜欢的是可以自由幻想的小说,所以在不违背正史的基础上,在写伍子胥、专诸、要离、孙武这些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人之外,我把很多笔墨花在了鲁班的儿子乐安身上。乐安生在春秋战国,其思想和行为却更接近于现代人,世事洞明却贪生畏死,好大喜功却懒于行动,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沉迷于美景美色。
伍子胥等人围绕在乐安这个活腻了却不想死、野心勃勃却又矛盾重重的人周围,他们一起复仇,攻杀,游乐,行侠仗义,遇到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朋友,缔造了一段又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因为正文严肃正式,所以在正文之外,我又写了一个玩世不恭的番外,用王小波的笔法来写鲁班的弟子泰山和荷叶仙师的故事,可以说是过足了一把黑色幽默的瘾。不过读者能否完全领略这黑色幽默,就不得而知了。很多时候我们创造出一个东西来,要过很久很久才会被人认可。我们需要做的,就只是耐心地等待而已。
有生之年能够把爱好当做职业,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所以我非常希望这种生活方式可以持续下去。在书的最后,再次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读者朋友和为此书出版付出过心血的朋友们!我们下一本书再见!
天涯蝴蝶浪子
2014年4月28日于北京
读古人的事迹,比如担心伍子胥起疑而投河自尽的船家和女子,可以像照镜子一样清楚的照出我们灵魂中卑劣的一面。
为名节而死,为大义而生。作者天涯蝴蝶浪子因为一直崇尚侠义精神,于是就写了这么一本以侠义精神为主题的书——《鲁班的奇书》,主要是想讲一下专诸和要离的故事。要写专诸要离,便绕不开伍子胥,因为是伍子胥成就了这两个盖世无双的刺客。读伍子胥的故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很沉重。过去读过秦琼卖马,杨志卖刀的故事,都不如伍子胥出逃、一路乞讨让入觉得悲凉。
史上最强游侠刺客首次集结,一卷奇书,引来吴楚相争,致使楚国灭亡!天涯蝴蝶浪子继《秦乱》、《三国无双》之后首次剑指战国,天涯蝴蝶浪子编著的《鲁班的奇书》并不是一本严肃的历史教科书,而是一本可以自由幻想的小说,所以作者在不违背正史的基础上,在写伍子胥、专诸、要离、孙武这些侠肝义胆顶天立地的人之外,作者把很多笔墨花在了鲁班的儿子乐安身上。乐安生在春秋战国,其思想和行为却更接近于现代人,世事洞明却贪生畏死,好大喜功却懒于行动,有经天纬地之才却沉迷于美景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