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传》是国学大师林语堂亲自操刀,再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从侍女到女皇,极致巅峰,一路坎坷,纵横天下五十年,无字碑一座,是非功过任评说。一个集合残忍与智慧的女人,一段承载光荣与梦想的人生,百年和昳文章论,妙语从头评是非,宿疾不因尊者讳,穷源人性入三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武则天传(精)/林语堂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林语堂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武则天传》是国学大师林语堂亲自操刀,再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传奇。从侍女到女皇,极致巅峰,一路坎坷,纵横天下五十年,无字碑一座,是非功过任评说。一个集合残忍与智慧的女人,一段承载光荣与梦想的人生,百年和昳文章论,妙语从头评是非,宿疾不因尊者讳,穷源人性入三分。 内容推荐 《武则天传》是“林语堂文集”之一。 《武则天传》讲述的是武氏于练尽责,头脑清晰,在宫中专管太宗皇帝的衣库,自然非常称职。武氏亭玉立,极其健硕,脸方,下颌秀美,两眉明媚,两鬓微宽,有自知之明,料事如神,治事有方。 她对文学艺术并不十分爱好,她只曾受过普通的教育。皇宫的事情,她很感兴趣,朝廷上例行的公事,她似乎很懂,她对周围的情形也很了然。 只要是专制独裁,无不需要恐怖屠杀。她那肆无忌惮的野心是消灭大唐,建立自己武姓的天下。换句话说,她自己正是那个最大的叛徒,正在策划规模最大的反叛。 世事虽复杂万端,然自古至今似乎有一个万古不变之法存乎其间,乱必返乎治,变终返乎常,天平如日月星辰,虽然一时为云雾所遮,终会否极泰来,得以复其常态。冥冥之中自有天理循环,恶有恶报,正义终得伸张于天下。 武后是个杰出的女人,这个无可否认。除去疯狂热衷于权力,极端自尊自大以外,头脑非常清楚,非常冷静,个性聪敏而坚强。在她生活里最后的十年,性格已渐见宽容,胸襟亦渐见开阔,但对政权仍把持过甚,不得不说是一桩遗憾。 有时候,她的暴乱奢侈,她的刚愎自用,看来甚至滑稽好笑。她爱生活,生活对她一如游戏,是争权夺势的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至死不厌。但是,到了终极,她所选择的游戏,并不很像一个顽强任性固执己见的妇人统治之下的一段正常的历史,倒特别像一出异想天开的荒唐戏。 目录 第一章 亲历者说 第二章 太宗皇帝 第三章 良善青年 第四章 锋芒初露 第五章 脱出樊笼 第六章 大展拳脚 第七章 抢夺后位 第八章 封后受阻 第九章 毁灭之始 第十章 成功加冕 第十一章 书写命运 第十二章 泰然自若 第十三章 清除夙怨 第十四章 元老遇难 第十五章 落寞皇帝 第十六章 二圣临朝 第十七章 泰山封禅 第十八章 前无古人 第十九章 冷静坚忍 第二十章 有所作为 第二十一章 皇储之争 第二十二章 章怀太子 第二十三章 大唐危矣 第二十四章 独揽大权 第二十五章 临朝称制 第二十六章 揭竿而起 第二十七章 逆我者亡 第二十八章 专制独裁 第二十九章 严刑酷法 第三十章 清流之风 第三十一章 万象神宫 第三十二章 风雨欲来 第三十三章 血影泪痕 第三十四章 女主天下 第三十五章 智者旁观 第三十六章 晨光乍现 第三十七章 棋逢对手 第三十八章 星星之火 第三十九章 一出闹剧 第四十章 亢龙有晦 第四十一章 悬而未决 第四十二章 满城风雨 第四十三章 刚正之臣 第四十四章 众矢之的 第四十五章 夕阳西下 武后谋杀表一 武后谋杀表二 武后谋杀表三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太宗皇帝 在大唐贞观廿三年(纪元后649年),在秀丽的终南山里,那苍松绿柏环绕的翠微宫里,先曾祖父太宗皇帝正在含风殿染病在床。那座行宫是祖父的避暑宫殿,和长安有一溪谷相通,溪谷之中,风光佳绝,清流横贯谷中,清澈见底,潺湲成韵,自山峦间泻下,流往长安南郊,南郊近珠江湖一带,别墅山庄,栉比鳞次。终南山再前行,并于峰峦嵯峨的太白山脉。但终南山在长安附近,高出长安约有一千尺,自为一平原,隐僻幽静,别成一天地。终南山这所行宫,构造简单,是一座农庄式的别墅,用一座旧宫殿拆下来的木材建筑。太宗皇帝一向作风如此。以大唐一代开国君王之尊,宫殿楼台,决不求其辉煌壮丽。自己居住在隋朝遗下的宫殿里,数处小补加修,已觉称心满意,因为他深知过去数十年中,兵连祸结,庶民饱受涂炭,贫困未苏,大兴土木,必增税收,并非造福百姓。在皇宫之中,他确曾饬建凌烟阁,但那是为了纪念二十四位开国功臣,因为他们多年保驾,东征西战,奠定邦国之基,使百姓重享太平之福。太宗皇帝极重道义,修建凌烟阁,纯粹是感念当年战场上的将士和友人,把诸功臣的肖像绘在凌烟阁上,一则借以庆重臣之功,一则借以志太宗自己的勋劳。 太宗皇帝两个月前染忠痢疾,虽然有时显得轻些,但始终没有完全治好。全身精力似乎都已耗尽,现在虚软亏损已甚。他觉得大去之日已经为期不远了。 太宗皇帝今年五十二岁,不幸身染重病。因为身为武人,虽然年过半百,但素质极健壮,对猛将谋士真是深仁厚泽,为古今所稀有。太宗以天纵英才,领袖群伦,为人直爽而宽厚,臣子有过,必坦诚相告,自己有过,也命臣子力诤直谏。太宗御下,英才贤士,济济一时,刚毅廉直,尽于朝政。仁圣天子一片爱臣之心,文武百官无限敬君之意。不知为了什么,臣子虽众,竟觉得集众才于一身,也不及太宗皇帝之英伟睿智。太宗皇帝在战场之上,不避石矢烟尘之险,曾亲率大军远征高丽,又统帅诸将北征突厥,击溃突厥联军,西方拓边至土耳其斯坦,临近了里海。又曾遣将自北部进攻印度,迫使尼泊尔入贡天朝。太宗为人大公无私,平易近人。虽然虬髯如戟,可以悬弓,看来狰狞可畏,实则仁厚爱民,如保赤子。即此一点爱民之心,就构成了辉映千古的大唐的力量。太宗皇帝深得民心,而人民对大唐皇室的效忠就招致了武氏梦幻的破灭。以上所述正好做本书后文的对照。 太宗一次驾临一所监狱,看见一些已经判决处死的囚犯。他问他们说:“你们是不是愿意看看父母呢?”待决的囚犯狐疑不信。太宗说:“我是你们的皇帝。我放你们回家。回家去看看你们的父母子女吧。明年秋天再来受刑。” 囚犯闻听,真是惊喜万分,都被释还家。次年秋季来临,又回监狱就刑。囚犯以为罪有应得,都乐于就死,无所怨尤。在当年,一个死囚之定谳,要经过地方级三次审判,再上诉最高审判的大理寺,大理寺要与皇家的门下省的代表和中书省的代表共同审判。太宗皇帝之纵囚还家纯系一时的情感,自然不足为训。但是也可以说此等事不可无一,无须有二,正是太宗宽厚仁德的一股子真情。 太宗皇帝既已染病虚弱,于是想到继承大统一事。太子为晋王治,太宗驾崩后,即位为高宗。 在家庭方面,太宗皇帝并不幸运。一个心爱的好公主几年前死去,死时才三十六岁。太宗皇帝的文德长孙皇后真是贤德之至。每逢大臣直谏,触怒了太宗,她总是支持大臣,力陈大臣是忠君爱国,皇上应当察纳忠言。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虽然是太宗的良臣谋士,皇家的肱股,长孙皇后却永不许她兄长掌权太重。当她病势垂危的时候,有人提议要请皇上颁布大赦,借以感动神灵。皇后说:“不可以。这是以我私人之事置于国法之上。人命都由天定。若是行一善而可延长数年寿命的话,我一生从来没做恶事。若是只凭行善不能修得寿数,祈寿又有何用?”临终之时,她遗命葬于山丘足矣,不必广筑陵寝,借以节省民力。她说,埋葬之义,只不过埋秽物,使不暴露于外而已。长孙皇后不愧一个真知灼见的贤德之女。有如此的贤妻在旁,太宗之圣德伟大自不足怪。但不幸正当盛年,长孙皇后就染病逝世。贤德之名后代景仰不衰,也非无故了。长孙皇后死后,太宗震悼万分。大臣劝慰之时,太宗说:“我当然知道,人都不免一死。不过,以前在危难之时,皇后始终在旁扶助,善进忠言,如今失一良友,失一伙伴,悲痛曷已!悲痛曷已!” 长孙皇后死后,太宗竟大异于前,沉溺于女色,但贤德如长孙皇后之女人,终难再遇。嫔妃虽众,太宗始终没再立皇后。随后最年轻的晋阳公主又不幸早亡,年才十二岁,真是伤透了皇上的心。晋阳公主娴雅可爱,在世时总是跟着太宗皇帝,皇帝上朝时她要送到虔化门。晋阳公主与晋王治两小无猜。当时晋王治身为太子,一次晋王要上朝侍观朝仪的时候,她竟至哭泣,以为再不能相见。在公主亡故之后,太宗的多愁善感的个性全显了出来。一个月之内,他常常自己垂泪,不思饮食。臣仆请他照常用膳的时候,他说:“我太爱这个孩子,悲伤无法抑制。究竟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太宗皇帝就是这样的人:对人民公正仁爱;在战场之上英勇无畏,箭法如神,部下骁勇善战,突厥人闻声胆裂;在家里的时候,却温和仁厚。 P4-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