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拜金有道(黄金投资实战入门)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袁林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7年,是我国全民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年。随着深沪股市股指连创新高,两市股民、基民账户也逐月上升,总数突破了1亿元人民币。当年7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和上海黄金交易所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合作开发的个人实物黄金交易系统正式开通,并从即日起在指定的近60家理财网点全面接受个人投资。随着个人投资黄金的政策障碍不复存在,人们的投资目光也延伸到了黄金领域。袁林先生点灯熬油写成的《拜金有道——黄金投资实战入门》一书在此时完成,即将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内容推荐

投资黄金,需要对国际市场、国际事件有非常强的分析把握能力,并了解黄金与其他商品和包括国际主要货币在内的各种投资品的复杂关联性。

黄金投资要以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的,运用高效率、低成本的交易品种,通过市场分析和操作而获利。

对于黄金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价格买入或卖出黄金,而是买入或卖出了多少。

黄金市场必将成为我国除股票、期货、外汇市场之外的第四大金融投资市场。

目录

1 黄金投资概述

 1.1 黄金的基本知识

 1.2 黄金的商品属性及主要用途

 1.3 黄金的金融属性

 1.4 什么是黄金投资

 1.5 为什么要投资黄金

2 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及主要投资品种

 2.1 世界黄金市场的历史沿革

 2.2 全球主要黄金市场

 2.3 世界黄金市场主要投资品种

3 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及主要投资品种

 3.1 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历史

 3.2 中国黄金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3 国内黄金市场主要投资品种

4 影响黄金价格的主要因素

 4.1 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

 4.2 影响黄金价格的其他因素

 4.3 历年国际黄金价格

5 黄金价格走势的技术分析

 5.1 主要技术分析理论及其应用

 5.2 技术指标及其应用

 5.3 黄金技术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6 黄金投资的风险和风险管理

 6.1 市场风险

 6.2 信用风险

 6.3 流动性风险

 6.4 结算风险

 6.5 操作风险

 6.6 法律/政策风险

 6.7 黄金期货交易的风险

7 实战入门

 7.1 纸黄金的资金管理和交易策略

 7.2 黄金期权

 7.3 黄金期货

 7.4 现货延迟交收

8 相关的免费资源

 8.1 黄金投资相关网站

 8.2 经济指标和历史数据

 8.4 CFTC每周持仓报告和部分历史数据

附录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

 附录B 关于规范黄金制品零售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

 附录C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试读章节

2.1 世界黄金市场的历史沿革

2.1.1 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阶段

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然而在19世纪以前,极其稀有的黄金基本上是帝王独占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者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进入19世纪初,淘金者先后在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发现了丰富的金矿资源,使黄金生产力迅速发展。仅19世纪后半叶,人类生产的黄金就超过了之前五千年产量的总和。以黄金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类逐步进入了金本位时期,世界黄金市场的发展也才具备了物质条件。

世界黄金市场的演变可分为市场结构的演变和交易工具的创新,在理论上可归入金融创新的范畴,在时间上也和20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末世界金融市场的创新高潮相吻合。按照市场结构的演变,世界黄金市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5~1968年,西方工业国建立黄金总库,把私人交易的黄金价格和官方美元价格联系起来,据此控制黄金的市场价格。

第二阶段:1968~1972年,放弃黄金总库,建立双重黄金市场。目的是把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黄金交易和私人黄金市场隔离开来。1972年加拿大温尼伯格商品交易所试验黄金期货。

第三阶段:1973~1982年,1973年美元和黄金脱钩,西方主要工业国放弃双重黄金市场,形成统一的国际黄金现货市场。其间美国政府和IMF多次拍卖黄金。1975年美国政府允许私人买卖、储备黄金。为增加黄金市场流动性,1974年COMEX引入黄金期货,1982年引入黄金期权。

第四阶段:1983~1992年,金融自由化的浪潮推动世界黄金市场进一步开放,以伦敦为交易中心,苏黎士为转运中心,联结东京、中国香港、纽约、开普敦等地的世界市场运作模式基本成型。1988年伦敦黄金市场重组,传统封闭的黄金经纪业务逐步向其他金融机构开放。通过黄金银行为中介,黄金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

第五阶段:1993至今,银行和金商推出多样化的场外黄金衍生工具、融资工具。各国央行在管理黄金储备上更积极地利用国际黄金市场。

黄金市场演变至今,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2.1.2 现代世界黄金市场的特点

现代世界黄金市场的运行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黄金市场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按照组织化、公开化程度的高低,世界黄金市场可分为:①从事黄金期货/期权交易的期货交易所。如COMEX、TOCOM、CBOT、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银行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提高了市场流通性,并为黄金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②从事世界性的现货——远期黄金批发业务的市场。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是全球最大的黄金OTC市场,它既是世界现货黄金有形的定价中心,又是联系世界黄金无形市场的最大枢纽。LBMA的会员、跨国矿业公司、黄金经纪商、各国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是这个市场的主要成员。③纽约、苏黎士、东京、中国香港等地的区域性现货市场。特点是以银行、黄金经纪商、综合性财团为市场主体,受各自所在国中央银行的监管,在本地区组织黄金买卖。④黄金主要生产国的黄金市场。如南非的黄金市场,长期以来由国家特许黄金银行和黄金公司专营,最近出现市场自由化的趋势。⑤欠发达地区的黄金市场。如中东迪拜、印度孟买。由当地特许经营权的财团经销黄金,现在进行改革,趋向更加公开的市场。

第二,黄金市场有不同的分工,相互衔接。期货交易所提供的黄金期货、期权交易,提高了整个世界黄金市场的流动性,黄金银行和黄金经纪可以借助这些工具以管理黄金脱离世界货币体系后的价格风险。黄金的现货定价仍然集中在伦敦黄金市场,为生产商、冶炼商、黄金银行之间的大宗现货交易服务。特别是伦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发达的银行业务,为黄金场外衍生交易、融资安排,以及中央银行的黄金操作带来便利。瑞士本身没有黄金供应,但是瑞士具有中立国的传统,以及瑞士独特的银行保密制度,使得瑞士成为世界上最大黄金转运中心,世界矿产黄金的60%直接运人苏黎士市场。瑞士三大银行组成的苏黎士黄金总库负责保存多国官方黄金储备和私人藏金。东京的黄金市场主要为日本的工业和首饰用金服务,中国香港的黄金市场则主要针对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的黄金转运和东南亚首饰业的需要。所以,国际黄金市场本身就是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服务体系,没有特色的孤立市场会被逐步取代。

第三,黄金的实物流向基本上是由官方机构流向私人持有者。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和IMF曾经多次拍卖库存黄金,一些黄金主要被私人机构买入。80年代至90年代中,主要西方工业国的黄金官方储备稳定,几乎没有减少。但90年代后期官方售金活动,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售金活动明显活跃起来。

第四,各类黄金业务相互交叉、渗透。例如,交易所内交易的和场外交易的衍生工具之间的功能界限越来越模糊,两类交易之间的替代性越来越强。场内期货/期权的标准性,通过会员和黄金银行转化成更加灵活多样的场外合约交易;而场外的活跃交易又增强了场内合约的流动性。P35-37

序言

2007年,是我国全民投资理财意识的觉醒年。随着深沪股市股指连创新高,两市股民、基民账户也逐月上升,总数突破了1亿元人民币。当年7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和上海黄金交易所联合宣布:双方共同合作开发的个人实物黄金交易系统正式开通,并从即日起在指定的近60家理财网点全面接受个人投资。随着个人投资黄金的政策障碍不复存在,人们的投资目光也延伸到了黄金领域。袁林先生点灯熬油写成的《拜金有道——黄金投资实战入门》一书在此时完成,即将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对大多数人来说,投资理财的目的,是为了获利,享受生活;最低目标,也是为了战胜通货膨胀,使自己的劳动成果不受侵蚀。要获利,要战胜通货膨胀,在投资时做到“低吸高抛”是前提。但是,说到容易做到难。1994年我手中持有1000股国电电力股票,尽管我对国电电力这家企业相当熟悉,但听了一位同样熟悉该企业朋友的话:“这个股票看来涨不了”。在国电电力股票上市当天快升到18元时,我把手中的国电电力股票全抛了。没想到,此后经过兼并、重组,到2006年底,国电电力每股按照复利计算,当初不到18元的股票,已升至500元以上了。2001年初,在与朋友聊天时,我说,感觉股市要跌了。朋友说,管它股市跌不跌,只要做到“低吸高抛”就行。此后,随着熊市到来,朋友手中股票全数被套。后来因实在坚持不住,只得割肉。到2007年股市再次出现牛市行情后,朋友见到我时又说,如果当时手中的股票不抛的话,坚持到现在就可以获大利了。这两件事说明,投资光知道“低吸高抛”还不够,还得做到吸得合适,抛得及时。当然,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明白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要做到“低吸高抛”,还需会看市场大势,明白市场潮流,借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就是“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看不清大势,认不清潮流,甚至反向操作,高点吸,低点抛,不仅获不了利、战胜不了通货膨胀,还会导致赔本。股票投资是这样,黄金投资也是这样。

2007年,国际黄金价格从年初启动上涨后,进入8月份后更是发力一路上扬,并在11月8日一度上探到每盎司848美元的高位。从年初最低点每盎司603美元计算,其上涨幅度已超过40%。此后,金价回落并徘徊于每盎司800美元之下。有分析说,2007年国际金价上涨,与同期国际原油在年初每桶50美元上冲到99美元之后回落一样,都是在美元连续贬值,世界性流动性泛滥的通货膨胀背景下产生的。并断言,进入11月后国际金价、油价的回落都只是冲高后的一次技术性调整,长期而言,金价仍处于继续上涨的牛市阶段。

作如此断言,我觉得还为时过早,且所谓“长期”也语焉不详。道理很简单,黄金尽管在人们的心目中仍是财富的象征,但从任何投资品都离不开“物以稀为贵”的供求规律看,今天的黄金地位事实上已大不如前,其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世界范围内金本位货币体系已被纸本位货币体系所取代。在实行金本位货币体系时,各国发行货币都必须与其所拥有的黄金一一对应起来,货币发行的多与少,强与弱,都由发行货币的国家拥有的黄金量的多少所决定。随着纸本位货币体系的确立,一个国家货币发行的多与少,强与弱,就不是由这’个国家拥有的黄金量的多少所决定,而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和管理财政能力来决定。

二是黄金的装饰功能日渐式微。黄金有稀有、价值昂贵、不易变形、易于加工和具有永恒光泽的特点,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在把黄金当作财富象征的同时,也一直把它作饰物的首选。我国东汉曹子建《文选·美女篇》中就有“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的描写。就是说,美女的手上头顶都是金饰。尽管现在民间仍有不少人仍视黄金为饰物首选。但是,随着当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观念的改变,以及出于穿戴方便和安全的考虑,黄金饰品替代物层出不穷,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先富起来的地区,人们的精神状态事实上早已超越了“穿金戴银”的原始阶段。  三是以黄金为原材料的产品范围在日益缩小。随着科学进步和新材料的层出不穷,或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过去许多必须用黄金的某些产品,如某些生活用品、手表和精密机械等,要么已减少对黄金的使用,要么早已不再使用黄金,而改用替代材料了。

由于上面三个因素,特别是第一个因素,从世界范围内来说,人们对黄金的需求,特别是各国政府对黄金的需求已明显减少。因此,伴随着这种需求减少趋势的出现,有人说,在今天的世界上,“金子的神话正在逐渐破灭。”不过,事物总是辩证发展的。虽然,黄金的神话正在破灭,但黄金的保值功能仍然存在。说起来,这也与上面三个因素,特别是第一个因素的存在和变化有关。

过去,当各国还在实行金本位货币机制时,就意味着各国政府,有义务把本国货币兑换成一定数量的黄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国政府必须持有足够多的黄金储备,以确保在货币持有者要求兑换时,有足够的黄金来兑换。由于世界拥有的黄金总量相对固定,黄金产量增加有限,即使发现了新的金矿,但其储量一般也只相当于流通中黄金的一小部分。所以,用黄金或者政府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能保持相对稳定,有些商品的价格甚至会出现下降。在1929年世界经济陷入大萧条前的200多年中,世界之所以没有发生全面通货膨胀,就是因为坚持实行金本位制。

但是,各国政府为了实现总体价格稳定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由于货币数量要保持与黄金等价,政府也丧失了主动控制货币数量的权利。这就意味着在萧条或者金融危机时,政府不能扩大货币供给以刺激经济增长,也不能通过扩大货币供给的方法来拉升下降的价格或者补偿增加的产出,以保持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

因此,1929年随着世界陷人大萧条,金本位货币机制的弊病被人所认识,从英国在1931年9月20日迈出废除金本位制第一步,到美国在1971年8月15日宣布废除金本位,此后,虽然各国的货币扩张再也不用受到包括黄金在内的任何限制,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1973年到1974年通货膨胀型石油危机的出现,多数工业化国家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导致的产出下降,刺激产出,促进就业,都无一例外地实施了货币扩张的政策,加上多数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处于前现代化向后现代化转型的初期,结果又引起了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又由于当时的人们,特别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国民仍停留在“穿金戴银”阶段,金饰品需求旺盛,部分产品仍需要黄金作原材料,黄金因为数量相对固定,物以稀为贵的规律依然在起作用。于是,国际黄金价格也就从1971年美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时的每盎司40美元,一路上扬到250美元。1978年,从伊朗伊斯兰革命开始,到1979初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黄金价格又从每盎司250美元涨到了300多美元。等伊朗政局稳定下来,由于伊朗作为主要产油国与美国关系闹僵,又导致了世界石油价格继续上涨。为应对石油价格上涨导致的产出下降,美国等工业化国家不得不继续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在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的同时,也导致了日本等众多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为减缓本国货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和出于保值需要开始抛售美元换黄金,石油生产国定下协议纷纷改用黄金做结算。结果在仅仅一年多时间里,国际黄金价格又从每盎司300多美元飞涨到1980年1月22日的860多美元,创下了迄今为止世界黄金价格的最高点。此后的20年,随着美国经济在以高科技革命为火车头的带动下,成功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国家竞争力的重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国民在节衣缩食的同时减少了对黄金饰品的需求;俄罗斯等国为了偿还外债不断抛售黄金储备和增加原油产量。在所有这些因素的作用下,2000年在国际油价降到每桶10美元左右时,国际黄金价格也从其最高点降到世界进入货币纸本位时代后的最低点,每盎司金价仅为250美元。进入2001年后,随着亚洲国家相继走出金融危机,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增长时期,美国因发动伊拉克战争沉陷战争泥潭,伴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国际黄金价格也重拾升势涨到了目前的高位。

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投资黄金,需要投资者对国际市场、国际事件有非常强的分析把握能力,并了解黄金与其他商品和包括国际主要货币在内的各种投资品的复杂关联性。如,黄金与石油等大宗实物有着紧密的同相关性,同升同降;黄金因为用美元标价,就需要了解黄金与美元的走势关系,也需要了解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汇率走势关系。其中,黄金与美元的走势基本呈反向关联性,美元越贬值,金价就越高;与其他货币的走势则有时是同向,有时则呈反向。如,2000年时美元坚挺,欧元贬值。当年10月1欧元仅相当于0.8272美元。同样购买一盎司黄金,那时付出的欧元就要比美元多。随着美元贬值,欧元升值,到2007年11月7日,1欧元可兑换的美元已达到1.4675。与7年前相比,欧元对美元升值了77%,这时再同样购买一盎司黄金,付出的美元就要比用欧元多得多。黄金与股市的走势关系,有时是同向,有时是反向。同时,黄金短期的价格波动也没有股市那么剧烈。所有这些都需投资者结合国际的大格局、大背景进行长期跟踪、分析、梳理和把握。一般来说,世界大格局大变迁都是10年、20年为一个阶段,黄金因为用美元标价,其对应美元的价格涨跌也都基本维持在10年、20年。

因此,我同意许多专业人士的看法,同股票、国债和存款相比,黄金更适合机构投资者投资。因为,只有财力雄厚的基金、投资公司才可能拥有分工合作的专业化团队,对国际的大格局、大背景和黄金的走势进行长期跟踪、分析、梳理和把握。而个人投资者则很难具有这个实力。但是,个人投资者如果出于保值的目的仍想投资黄金的话,就须在留足日常生活必需的资金后有余资的情况下进行。至于黄金应该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占有多少比例,在投资时如何做到“低吸高抛”?除了要学会看大势,也离不开了解具体的黄金投资知识,更离不开经验。投资黄金知识,好在袁林先生的《拜金有道——黄金投资实战入门》一书中已有详细介绍,不妨一读,相信定会起到开卷有益的作用。投资经验则需要通过投资实践才能获得,需要时间,也需要悟性。用投资大师科斯托拉尼的话说,投资的经验,大部分都是在损失惨重的交易过程中获得的。其道理就像一个人只有在一间黑房子里呆得久了,才能比刚进入不久的人更熟悉里面的环境一样。

谢然浩

2007年1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