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忠谏人生(魏征)/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姜正成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博通经史、学兼文武的家风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修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增加,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史家称誉为“贞观之治”。提起贞观之治,人们便会想到那位不断献纳忠谏,被唐太宗称为一面“镜子”的著名人物——魏征。

魏征是隋末唐初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统治集团的主要谋士。他殚精竭虑辅佐唐太宗17年,不断提醒唐太宗以亡隋为鉴,偃武修文,励精图治。他多次犯颜直谏,纠正或阻止了唐太宗错误行为和主张。为贞观之治的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言论和事迹被载人史册,他与唐太宗的关系也被后世奉为君臣遇合的楷模,传为美谈。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启蒙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的熏陶、先人的遗训,对于一个人素质、品格的形成、智力的开发、学识的奠基和情操的陶冶,等等,都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和一定的客观促进作用。

为了全面地、客观地评价魏征这一历史名人,对其家世及家族成员进行一番考察,是颇有必要的。

魏征的籍贯问题,即“家乡何处,故土安在”这个问题,史书中较普遍的记载是“巨鹿曲城人”,后来迁居到相州内黄。据学者考证,巨鹿曲城即今河北省晋县,相州内黄即今河南省内黄县。由此可得出结论,魏征的祖籍为河北晋县,这个地方在河北省中部偏西,滹沱河流域,德石铁路经过境内。汉置下曲阳县,隋改鼓城县,明入晋州,1913年改晋县。

关于魏征的先世,在《魏书》和《北齐书》中都没有关于他先世事迹的记载,只有唐代李延寿所撰的《北史》卷中有他父亲魏长贤的传,该传称魏长贤是北魏著名史学家魏收的族叔。如果这一说法可靠的话,那么魏收的先世也就等于是魏征的先世了。据魏收的自序中可知:他们的有史可考的祖宗可追溯到汉代的高良侯魏无知,魏无知的儿子叫魏恢,魏恢的儿子魏彦,当过本郡的太守,魏彦的儿子魏悦,曾当过济阴太守,以善政著称。魏悦之子魏子建,曾任太尉从事中郎、东盖州刺史,并在平定甘肃天水、秦安一带的武都、成县一带的氐帅韩祖香的战事中,善用安抚和镇压并重的政策,“前后斩获甚众,威名赫然”,果北魏孝明帝龙颜大悦,“诏子建兼尚书行台,刺史如故,于是威振蜀土,其梁、巴、二益、两秦之事,皆所节度。”后来,返回洛阳,累迁卫尉卿,初右光禄大夫,后历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史称魏子建“出为藩牧,董司山南,居脂膏之中,遇天下多事,正身洁己,不以财利经怀。及归京师,家人衣食,常不周赡,清素之迹,著于终始,性存重慎,不杂交游”,于永熙二年(533年1春去世,终年60岁。

魏收即是魏子建的大儿子,而魏征的父亲魏长贤,与魏子建是族兄弟的关系。长贤的祖父为魏钊,本名显义,字弘理,钊为魏世祖所赐。史称他“雅性俊辨,博涉群书,有当世才,兼资文武,知名梁、楚、淮、泗间。”魏世祖准备征伐江南,闻魏钊之名而特别召见,交谈一番后非常高兴,大为赏识,对魏钊说:“我这次南伐,正是你建功立业之日,希望你好好跟我干,不愁不富贵。”任命他为贴身随从,不离左右。南伐军打到淮南地区,一度南进受阻,许多城池始终攻克不下,魏钊及时进计道:“陛下百万之军,风行电扫,攻城略地,所向无前,虽有智者,莫能为计。然而师次淮南,已经累日,义阳诸城,犹敢拒守,此非不惧亡灭,自谓必可保全也。但陛下卒徒果锐,杀掠尚多,人皆畏威,未甚怀惠,恐一旦降下,妻子不全,所以迟疑,未肯先发。臣请间人城内,见其豪右,宣达圣心,示以诚信,必当大小相率,面缚请罪。陛下拔其英楚,因而任之,此外诸城,可不劳兵而自定。”魏世祖非常赞同这种做法。魏钊于是当夜潜入城中,大搞“统战”宣传工作,结果收效甚著,城中大小欣悦,第二天早晨就开城门投降了北魏。此后往南许多城,纷纷归降。魏世祖对魏钊说:“卿之一言,逾于十万之师。”为表彰魏钊的功劳,授予他义阳太守、陵江将军的职务,不久又升为建忠将军。正当皇帝对他格外看好并准备进一步重用时,魏钊得了风疾,虽然有御医的竭力抢救,但仍死在征途之中,终年64岁。

魏征的祖父叫魏彦,字惠卿,也很博学,善写文章。年轻的时候,赵郡王和广陵王都邀请他去当幕府的秘书长,他都谢绝了。497年,氐帅杨灵珍造反叛魏,河南尹李崇被孝文帝任命为都督陇右诸军事,率兵数万前往镇压。李崇邀请魏彦为镇西参军事。魏彦从前线回来之后,请求当著作郎,希望能够撰写一部《晋书》,以树不朽之业。可是,魏彦不久又被彭城王邀请为秘书,兼知主客郎中,再次进入政界,他的从文之理想终究没有实现。彭城王被杀后,他也退归家乡。北魏孝明帝初年,拜骠骑长史,不久又转为光州刺史,68岁时去世。

魏征祖上几辈人博通经史、学兼文武的显赫才华,直言敢谏、不避艰险的凛然正气,以及编撰国史、树立不朽功业的宏图大愿,等等,自然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P3-5

目录

第一章 从瓦岗军师到开国宰相

 博通经史、学兼文武的家风

 在兵荒马乱中出生

 父亲的言传与身教

 聪明机灵的“小诸葛”

 半耕半读的生活

 云游四方的道士生涯

 投身李密,英雄无用武之地

 陷身窦建德,隐忍待机

 尽心尽力,辅佐李建成

 喋血玄武门,转投秦王

第二章 殚精竭虑,成就贞观之治

 宣慰山东,稳定战后政局

 四面夹击,艰难站稳脚跟

 体制之争,力阻分封之议

 偃革兴文,制定文治总国策

 实行仁政,大力发展经济

 直言敢谏,倡导诤谏之风

 选贤任能,进贤良退不肖

 明德慎罚,以宽仁治天下

 怀之以德,四夷友邻宾服

第三章 千秋金鉴,博得世代英名

 退职让贤,随事诤谏不足

 多次进言,力阻太宗废储

 黯然长逝,留遗表显忠贞

 遇谗仆碑,不白冤终昭雪

序言

事君以谏,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为臣之道的基本要求,是文臣武将应尽的职责。武死战,文死谏,历来被视为忠臣之举。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不乏以诤谏而闻名的诤臣谏士,然而能称得上中国古代诤臣谏士之典范者,当首推唐初名相魏征。

魏征(580—643年),字玄成。魏征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侍中。贞观十七年(643年)病卒于任。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谏言,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诤谏200多事,劝诫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

魏征遵循封建儒家正统,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一个圣明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践行仁义;仅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他把治理国家之需要有刑罚,比作驾车的人之需要有马鞭,马匹尽力跑时,马鞭便没有用处;如果人们的行为都合乎仁义,那么刑罚也就没有用了。但法律或刑罚毕竟是不可少的,他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时代的准绳,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执法时“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而决不可“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否则便不可能求得“人和讼息”。这一点对君主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在进谏时,他总是特别要求太宗率先严格遵守法制以督责臣下。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别强调“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做到“求实”,而不“饰实”,严防狱吏舞文弄法,离开事实去严讯旁求,造成冤滥。他自己每奉诏参与尚书省评理疑难案件,都按照这些思想,着眼于大体,公平执法,依情理处断,做到“人人悦服”。魏征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又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里。

魏征的直言敢谏在贞观之治中曾发挥了极为突出的作用,唐太宗屡屡给予高度评价,在魏征去世后更赞誉他是助君知得失的“人镜”。魏征直言敢谏的精神,始终影响着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君主臣僚,影响着大批的志士仁人,成为千秋金鉴。

内容推荐

魏征字玄成,唐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魏征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任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太宗即位,先任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病卒于任。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诫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忠谏人生(魏征)》以全新的视角对魏征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隋末唐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魏征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忠谏人生(魏征)》由姜正成编著。

编辑推荐

事君以谏,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为臣之道的基本要求,是文臣武将都应尽的职责。武死战,文死谏,历来被视为忠臣之举。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不乏以诤谏而闻名的诤臣谏士,然而能称得上中国古代诤臣谏士之典范者,当首推唐初名相魏征。

姜正成编著的《忠谏人生(魏征)》以全新的视角对魏征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隋末唐初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魏征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