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资深的保守党政治家,撤切尔夫人的政治哲学被通称为“撤切尔夫人主义”,这种政治哲学包含了选择性地在部分领域减低公共开支、减低直接税、撤销对商业活动的管制、货币主义政策和私有化计划。另外,早在她担任首相以前,由于她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别名至今仍常常被引用。
在对外事务上,她与美国维持了“特别关系”,并与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结成了紧密的盟友。而在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战争,撒切尔夫人调遣英国皇家海军,从阿根廷手上夺回了福克兰群岛。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和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她削减工会的力量,减低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干预,又戏剧性地扩大自置物业,这一切的目的皆为希望建立一个企业化的社会文化。此外,她又有意为英国摆脱福利国家的色彩,而鼓励更具弹性的劳工市场,以希望能够提供更多职位和适应市场状况。但受到八十年代初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撒切尔夫人的政策造成了很严重的失业问题,从而加速英国本土的逆工业化。故此,撤切尔夫人特别不受南韦尔斯、达拉谟郡和约克郡南部一带以及传统采矿地区的欢迎。在1984年6月19日的演讲辞中,撒切尔夫人便指罢工的矿工是“内敌”,必须为自由和民主而将他们击败。
撤切尔夫人在1979年5月4日组成了新一届政府,她被寄予厚望,去扭转英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以及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此外,她对公务员认为她的使命是使英国重建昔日大英帝国的光辉和加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感到很愤怒。相反,她却与1980年新当选美国总统的朗奴·列根建立一种哲学上和心灵上的盟友关系;而对1984年当选加拿大总理的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则建立了较小限度的关系。似乎在当时,保守主义成为了英语国家之间的主要政治哲学。
在1980年5月,在爱尔兰总理查尔斯·豪伊到访英国,与撤切尔夫人谈论北爱尔兰问题的前一天,撒切尔夫人在下议院说:“北爱尔兰的宪制事务,是北爱尔兰人民的事,是本政府的事,也是本议会的事,其它人不应干涉。”
1981年,一批爱尔兰共和军和爱尔兰国民勰放军的囚犯,在北爱尔兰的美斯监狱举行绝食,要求得回5年前被取消的政治犯待遇。其中最先发起绝食的波比·山德士,在绝食几星期前才刚当选为弗马纳及南泰隆选区的下议院议员,但最终因为绝食而死。
撒切尔夫人在绝食发生时一口坚拒恢复该批囚犯的政治犯待遇,并指“罪行就是罪行就是罪行,无关政治。”然而,当再多9个人因绝食而死和在绝食结束后,面对爱尔兰和北爱尔兰边境的日益不和及广泛的地方骚乱,撒切尔夫人的立场终于软化,重新让该批有准军事性质的囚犯得回部分政治犯应有的待遇。这次事件,使爱尔兰共和军乘机作了一次成功的宣传之余,其中由于新芬党在绝食事件提供资金,所以支持度更大幅上升。
此外,撤切尔夫人则继续推行前任工党政府所实行的“阿尔斯太化”,这个政策出自前任工党政府的北爱尔兰事务大臣罗伊·海森,他认为北爱尔兰的统一论者,应该站在前线对抗爱尔兰共和主义。因为这个建议一方面可以减轻英国陆军在北爱尔兰的压力,也一方面提升了阿尔斯太防卫军团和皇家阿尔斯太警察的地位。另外。撤切尔夫人又拒绝使用爱尔兰语称呼天主教在爱尔兰的枢机主教,而用英文称呼他为“费枢机”。
在经济政策上,撒切尔夫人上任后便调高利率以减低货币的供应。她叉喜欢提高间接税的重要性,因而大幅调高增值税至15%,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以上的措施对商业构成了冲击,其中以制造业尤为严重,并使国内的失业人数急增至2百万人。但有趣的是,撒切尔夫人早期施行的税制改革,是建基于米尔顿·佛利民有关货币主义的理论,而不是朗奴‘列根般,采用阿瑟,拉弗和裘德·万尼斯基的“供给面经济学”。总言之,英国在八十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使撒切尔夫人政府的经济政策受到广泛的责难。
面对低迷的经济状况,政治评论员纷纷回想希恩政府当年的“180度掉头”,并猜测撒切尔夫人会照办不误,但撒切尔夫人在1980年的保守党大会上作出了明确答复,她说: “我要对那些正屏气凝神,等待着传媒所讲的180度掉头成真的人说,如果你要掉头便由你,但本小姐绝不掉头。”她的答复在1981年的财政预算案得到落实,纵使有364,名知名学者发公开信,对经济改革表示关注,但税率仍然在经济衰退的中期增加了。结果到了1982年1月,通胀率下降至单位数字,而利率亦随之下降。失业情况则继续恶化,据官方统计数字,当时英国国内失业人数达360万,而很多以其它失业定义作准则的非官方统计,更指失业人数高达500万。但是,泰比勋爵却指。由于有不少在职人士在索取失业补助,所以他怀疑实际的失业人数比300万还要低。
英国的国防开支在撤切尔夫人任内遭到了削减,其中在南大西洋地区,福克兰群岛因此而受到忽视,另外极地巡逻船忍耐号也被迫退役。此外,在移民改革上,不少大英帝国残余属土的人民权益亦受到损害,当中,为防范殖民地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而引发大批港人移入英国。撒切尔夫人先发制人地声明香港市民没有居英权,因而引起了激烈的争议。而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一事,也成为了撒切尔夫人任内最难下决定的外交难题。
在阿根廷,一个不太稳定的军事政权把持了政局,但这个政权因差劲的经济表现而不受广大的国民欢迎,为了增加支持,阿根廷的军政府决定在。1982年4月2日,入侵阿根廷称之为马岛的福克兰群岛,对于英国来说,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遭到的入侵。阿根廷自1830年代以来便声称拥有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因而一直与英国发生纠纷。面对阿根廷人的入侵,撒切尔夫人连忙做出了部署,还指派了英国皇家海军去重夺群岛,遂而爆发了福克兰群岛战争。最后,英国战胜了阿根廷,夺回了群岛,重申主权,使英国国内一时闻因为撤切尔夫人而重燃了爱国热诚,而她的声望亦由谷底反弹。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