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行侠仗义说墨家/品读诸子百家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萧鲁阳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守信仰,讲操守,以一种宗教式的献身热情,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现头的生活之流。无私行天下,慷慨助他人,行侠仗义,侠肝义胆;悲天悯人,摩顶放踵,自苦为极,胸怀天下,兴利除害,不遑保居。救民于水火,止国于攻伐。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你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于此,像是墨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共同的历史文化就是共同的生活情趣,追寻历史文化的源头就是祈福共同的愿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和风化俗,俟河之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思考求索的起点,也是我们终生的归愿。

内容推荐

墨子书中,无片简只言涉及“侠”字,却无处不鼓荡着侠的精神,涌现着侠的风云。墨家书中连篇累牍论说义事,倒真是实实在在的义薄云天。

司马迁第一个为任侠(即游侠)作传。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司马迁祖述之,遂成经典用语。后世竟有人以为侠即墨者,其实不甚科学。严格说来,儒侠的提法应在墨侠之先。

以为侠出于墨者,常引用《墨子·经上》的说法:“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经说上》的解说是:“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由此可知,《经上》与《经说上》有些不同。《经上》完全看不出为侠的意思,而《经说上》则已经相当明显了。毕沅注《经上》“任”为任侠,未必得墨子本意。鲁阳以为,倒是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比较正确的诠释。墨家“自苦为极”(庄子语),“为役夫之道”(苟子语),亦即“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即“益所为”。泛爱利而非私斗,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墨家的恢宏与大气,大于也高于秦汉而下的游侠,因此,人说墨家是侠的老祖宗,亦无甚不妥。

今人正义的理念,也源于墨子。墨子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命题,叫做“义者,正也”。正与政通,所以墨子书中也说:“义者,政也。”墨家主张兼爱,“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在墨家理论体系中,又有兼君、兼士之目。墨子主张,义果自天出,天欲义而恶不义,作为兼君、兼士,一言一行,就是顺天之意,“顺天之意者,义之法也”。后来,不是经常有人高揭替天行道的旗帜吗?“替天行道”正是墨家“顺天之意”的同义语。

与儒家不同,儒家“义然后取”,是利己的;墨家主张“义,利也”,则是利他的。将义与利对立起来,是儒家的思维方式,将义与利统一起来,则是墨家的传统。墨家主张,仁,体爱也;义,利也。所以,仁义就是爱利,二者都是付出。但仁义有内外,仁是内在的,义是表现于外的。《孟子》有《告子章》,批评告子的仁内也,义外也,其实批的是墨家。墨子书中有“告子胜为仁”的提法,语焉不详,参《孟子·告子章》,可窥知告子在仁义内外的关系上与墨子是一致的,这才成就了中国哲学内圣外王精神。

管见所及,墨子是第一个强调仁义内外之学的人,其对后世影响的深远,不可轻忽。比如韩非子《解老》:“德者,内也;得者,外也”,就显示着墨家的影子。宋代俞琰说:“德内也,乐外也”,黄伦说:“德内外,刑外也”,黄仲元说:“德内也,威仪言语外也”,甚至范仲淹的“德内也,位外也”,无一不显示着墨家的影响。

墨不言侠,不影响其成为侠之大者。墨子书中通篇言义的确是义薄云天。以行侠仗义说墨家命篇,此亦从众也。一孔之见,容有未当,望方家不吝赐教云。

目录

叙墨

墨翟姓名趣话

墨子一生做了哈

怎样读《墨子》

寻找墨圣读书的轨迹

墨子思想的核心

高远的人本情怀

百家圣人义不一

贤人当国天下治

上下一同天下和

大同源于尚同

信息畅通各得其所

“兼爱”不同于“仁爱”

侵略战争要不得

止楚攻宋

完善主动的防守兵法

万民同乐方为乐

曾侯乙编钟的启示

无限权力归上苍

有鬼神而无宿命

花钱不为民办事者戒

“各尽所能”源于墨家

人不能不劳而获

工资和道义

待客之道

工作何须盛装

“父母官”还是“儿子官”

以人为镜谁首倡

染丝的启示

夫妇节而天地和

你是我来我是你

“杀盗”不是“杀人”

桃树结桃也结李

引你到天涯边思索

丈量宇宙

望气术的绝学

义之大 侠之大

 千秋万代说墨家

试读章节

墨子一生做了啥

现存古籍文献缺乏关于墨子生卒年代的精确文字记载。司马迁在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之中说:“墨子名翟,‘或日并孔子时,或日在其后”’,显见司马迁也不能确定墨子的确切时代,只能照录人言存疑而已。这自然是谨慎之至,持重之至,有科学精神,可也因此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困惑和无限的可供探索的空间。现在所能肯定的是,墨子出生的时候,孔子已是暮年。虽然二人并世时间十分短暂,但总是同时,而墨子主要活动于战国初期,因此,他确实是在孔子后。从出生说,墨子并孔子时;从活动说,在其后。在史迁看来,是不确定的两个“或日”,在我看来,都是对的。墨子的主要活动年代,在孔子之后、孟子之前。

墨子是鲁阳人,也即楚国人。他的主要活动年代当于楚惠王至楚悼王时。学界多从孙诒让说,即墨子晚年居于鲁阳,并终老鲁阳。按墨子为鲁阳人,晚年回鲁阳,则是叶老归根。鲁山传说墨子晚年自封于山洞中,也有传说墨子葬在大山中,随葬的有其生前发明的车辆器械。然亦莫知其处。晋葛洪在其《神仙传》中说墨子后成地仙,周游五岳,并说墨子受神人《素书》,撰集《五行记》。素书就是写在帛上的书。此书并《五行记》疑即罗其湘教授关于墨家传说秘籍的出处。

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都见于墨子书。吴师人郢,在墨子出生之前二十六年。越灭吴之年,墨子只有十岁。墨子的学生公尚过,到过越国,墨子本人没有到过越国。越王拟聘墨子入越,不果行。事见《墨子·鲁问》。且墨家十大纲领即在此时提出,说明系墨子思想体系成熟时的事情,当即晚年居于鲁阳时所发生的事情。

墨子到过齐国和鲁国。墨子时代,鲁“三桓胜,鲁如小侯”,不是大国,亦非强国,而是惶惶不可终日,救死之不暇,绝不是某些现代学者所吹嘘的那样光辉灿烂。鲁君与墨子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五恐齐之攻我也。可救乎?”用现在的河南话说就是“还有救吗?”墨子游鲁,游齐,以我看都是为了同一件事,就是说服齐国不要攻打鲁国。包括派他的学生胜绰到齐将项子牛身边工作,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可惜胜绰贪禄背义,随项子牛三侵鲁地,墨子只好把胜绰召回。日者说墨子面黑,不能过淄水而北的故事,也应该发生在此时。

墨子到过卫国,卫国在今河南省鹤壁、新乡、安阳、濮阳一带。墨子有两个学生在卫国工作过,一个嫌待遇低,为墨子所批评;一个叫高石子的致禄甚厚,因卫君不纳其言,辞职而回,墨子称之为“背禄向义”,非常难得。

墨子告诉卫国的公良桓子说:卫是小国,处于齐、晋两个大国之间,好像贫家处于富家之间一样。穷人如果学富人的样子消费,那是一定会很快败亡的。现在你家里有豪华车辆好几百辆,用精细饲料喂养的马匹有好几百匹,穿着锦绣衣服的美女好几百人。如果把饰车食马之费与绣衣之资用来养士,那一定可以养千余有用的士人。若有危险,让数百士人居前,数百士人处后,与让数百名美女处前处后,哪个更安全?我以为不若贤士之安呵。这与墨子亲士尚贤的思想是一致的。

“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朝歌属卫,就在今河南的淇县,虽有这样一个典故,也只能说明墨子非乐,未必真有不过淇地的事。墨子到卫,必经朝歌,一定绕道而行吗?恐未必然。

《史记》《汉书》都说墨子曾为宋之大夫,但墨子书中却无丝毫痕迹可寻。墨子自称“无君上之事”的,看来他终生没有做过官,所谓宋大夫的事,恐怕是想当然而已。墨子长途跋涉千里,止楚攻宋,墨家弟子三百为宋守城。墨子从楚归来,赴宋访问,看望弟子,守门人拒而不纳,让墨子淋成落汤鸡,从这些情况看,墨子也不大可能是宋之大夫。墨家弟子曹公子曾仕于宋三年,由贫而富,成了暴发户,但富而不能分人,即所谓富而不义,有违墨家之旨,受到墨子的严厉批评。

《史记·邹阳列传》说:“宋信子罕之计而囚墨翟”,孙诒让是信这件事的,说它发生于宋昭公时。我则以为此事不见于其他文献,且邹阳其时为梁孝王下狱,“恐死而负累”,说墨子狱中上书,耸人听闻,其事或即邹阳所自造,未必可信者也。

墨子事迹,于楚为多。

楚鲁阳文君与墨子有很好的个人关系。鲁阳文君把墨子介绍给楚王说:“墨子北方之贤人,”即墨子是楚国北边的贤人。楚王就是楚惠王。楚惠王以书社之地五里封墨子,墨子不受。《渚宫旧事》说,惠王五十年,墨子献书惠王。《墨子·贵义》篇说:“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以二者比对,也就是献书惠王的意思。《墨子·耕柱》记楚叶公沈诸梁向孔子问政的事,墨子认为叶公“未得其问”,孔子也“未得其对”。《鲁问》篇说至Ⅱ白公胜作乱时,“斧钺钩要(腰),直兵当心”威胁王子间,王子闾不接受白公胜的条件被杀。以上两事说明,墨子对楚国历史了如指掌。

墨子与公输盘至少有三次交往。一是止楚攻宋,在郢中斗智斗勇,公输子九攻之,子墨子九拒之。公输子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御有余。二是公输削竹木为鹊,飞三日不下,自以为能。墨子削三寸之木为车辖,载五十石之重,说利民为巧。三是与公输论勾强,墨子用义的勾强胜过公输班兵的勾强。三事都发生在楚国。

《墨子》一书提到鲁阳文君不下十次。鲁阳文君居楚北境,统帅重兵,殆即方城之外之众,可以北向而攻郑,可知其实力相当强大。鲁阳公又可以独立而抗韩军,亦见其部下如罴如虎。当鲁阳文君拟出师进攻郑国的时候,墨子以兼爱非攻的理论,再三劝阻。一则谓之日有窃疾,二则谓之日有如童子之为马,足用而劳,三则告诉鲁阳文君,攻其邻国,杀其人民,取其牛马,书之竹帛,镂之金石,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日莫若我多。鲁阳文君大悟。

墨子止楚攻宋从鲁阳出发。墨家弟子耕柱在楚为官,省吃俭用,节约经费,为墨家提供活动资金。墨子身后,墨家一分为三,有邓陵氏之墨,当即耕柱一派。

综上所述,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墨子生当春秋之末,活动主要在战国前期。孔子去世时,墨子两岁,合乎司马迁说的或日并孔子时,而其主要活动则在孔子身后。

第二,墨子是孔子卒后、孟子生前,代表下层劳动人民利益的一位伟人。墨子博览载籍,出游时,“载书甚多”。墨子熟知古代文献,他讲话著述,一般都是把古书上的记载变成自己的话讲,所以不注意时,会意识不到墨子在引用古文献。墨子书中明引古文献多有与传世不同处,说明墨子看到许多我们今天看不到的文献。也说明墨家学术渊源自成系统,可能有与儒家不同来源。由于汉武帝独尊儒术,墨家被罢黜,历代少有人整理,墨子书赖《正统道藏》得以保存下来,所以墨子书保存原貌较多,很可珍贵,同时这也是墨子书难读的一个原因。

第三,墨家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由墨子自己概括而成,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批判精神。墨行夏道,以绳墨自纠,以自苦为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其核心宗旨。这个思想体系,完成于墨子居于鲁阳时。

第四,墨家有一个极富战斗力的军事团队,有铁的纪律,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慷慨赴义,有勇于献身的精神。

第五,墨家弟子众多,徒属遍天下。墨家学派首领称为巨子。墨家弟子中,楚人为多。墨家巨子对弟子有推荐入仕之权,有考核之权,有召回之权。墨家弟子有义务向本门派提供经费支持。墨家学派家法甚严,“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西汉高祖人关,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当受此影响。

第六,墨家学派曾是显学,“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有一个时期,墨与儒,中分天下。儒之至,孔丘也;墨之至,墨翟也。孟子虽然极力诋毁墨子,但受墨子影响很大。这是个值得重视并研究的现象。

第七,墨家尊天明鬼,看似宗教,并非宗教。墨家要解决的是人世间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对往生和来世的寄托。上天鬼神都是墨子的工具,是墨家用以制约各级统治者的工具。墨家的天志就是民意。

第八,墨家代表下层劳动人民利益,其思想中有许多人民性的东西,发现墨子,弘扬墨学,振兴中华,是一大题目,可做的工作很多,任重而道远。毛泽东说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很有道理。

P7-12

序言

在人欲横流的今天,技术性充斥每个人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空间。科学变成了技术,机器借技术实现了高效率,并制造出堆积如山的批量商品。商品在“惊险的一跳”又一跳之后,终于转化成终极消费,人们的物质生活从来没有如此丰裕。但是,高效且机械的生活节奏又把人变成了社会机器中的零部件,我们成了“单面向的人”。灯红酒绿、酒足饭饱的物欲满足中,难道我们比古人生活得更明智、更宁静、更温情,或者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先秦诸子百家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到底能有一些什么样的现实启迪意义呢?

诸子百家的思想光芒一旦走进我们的生活,文明古国将不再是一个流行的词汇,而是一种根深永固的自发生长。人不是穿着衣裳会吃饭的猴子,人心需要思想光芒的照亮,有情趣的思想表达是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思想。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科学家的公式和什么哲学体系;有生命力贯注其中的思想,从来且永远不会被体系所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的面貌出现在天空之下,显示出它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在我们心中唤起亲切的回响”(周国平语)。

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寻根是一项祈盼,一种回望,一个根本性的生命情结。

无根之木不长,无源之水不流。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只能是翻个版的西化。

古圣先贤的思考从来都以无形的方式体现在我们的情感、理性和思想、行为方式之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既是我们生活的价值参照,也是我们的生活本身。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在一片桑梓之根部,纵横交错、盘结滋养着的是一派郁郁葱葱的绿色。

寻根就是祭祖,祭祖不若数典。数典的简洁方式是说“家”。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不管是司马谈的“六家”,还是班固的“十家九流”,都标定着民族灵魂深处那骚动而睿智的创造精神。我们这里选定的八家,正是那文明源头的思想灵光。那灵光曾经、正在并将永远照亮我们的生活,滋养我们的中国心。

酒酣耳热之际,你可能和亲朋好友倾诉衷肠,也可能与谈判对手斗智斗勇。即使你身无系于国事负累,心无滞于工商利润,若非实不得已,你也当有家室之事。扶老携幼,面对或温柔体贴或伶俐可爱的妻子儿女,你得负起人生的责任,有所担当,再苦再累,情愿心甘。当此之时,你是儒家。

或清茶一杯,或独酌对月;或忙里偷闲,或静享清福。心事浩茫连广宇,笑看人生无事忙。你厌倦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闹,看破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身退心隐,恬淡寡欲;面对大干世界,反省匆促人生,淡然一笑,气定神闲。生前身后事,流光促此生。于此之际,你是道家。

守信仰,讲操守,以一种宗教式的献身热情,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现实的生活之流。无私行天下,慷慨助他人,行侠仗义,侠肝义胆;悲天悯人,摩顶放踵,自苦为极,胸怀天下,兴利除害,不遑启居。救民于水火,止国于攻伐。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你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于此,你是墨家。

相信实力,巧用资源,运筹帷幄,操控全局。富其国,强其兵,创名牌,抢市场。你以斗争、竞争为乐趣,以权势、财富为追求。你叱咤风云,高高在上,深其机,济其欲,为了养尊处优,你冷峻面对,无情地除掉所有可能的威胁。狮子般的雄心,狐狸般的狡猾;或有铁骨铮铮、刚直不阿之人格。若如此,你是法家。

审时度势,信勇果敢,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既能知己,又会知彼,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当今这个商战烽烟铺天盖地的时代,商场如战场。商战虽不是你死我活,却是盈亏胜负,系于一念之间。若是动能有成,当因其难能而可贵。此时,你是兵家。  你可能以酒会友正在杯觥交错,你可能代表公司正在谈判桌上。当然,你也可能承担着国务活动,正在办外交。人生在世,与人交往不可免,趋利避害是本能。为了达成目的,你思虑再三,夜不成寐,纵横捭阖,分化组合。唇枪舌剑,雄辩滔滔,避重就轻,神出鬼没,谋定而临权,然后一锤定音。当此之时,你是纵横家。

负阴而抱阳,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空间之上下四方大无穷;年年月月春春夏夏,日月替行,昼夜交错,时间之流贯行而大化。人在天中,天在心中,自然生存,随序运化。或喜或怒,或哀或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天有风云变幻,年有春夏秋冬。春花秋月,悦赏天地之德:冬棉夏单,合于四时之序;调饮食,谨动行。这是阴阳家。

说话算数,言词谨严,抽象思辨,以理服人。名学作为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亦以正名实以化天下为己任。此学于后世虽未能得到赓续发展以成形,“白马非马”等非常可怪之论,从今天的逻辑学角度看来,亦大有可观之处、用武之地。惜此学淹没,导致中国理论科学落后,此为大憾。亡羊补牢,此正其时!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目前之中华民族,生机盎然,日化年更,大船掉头,蓄势勃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兹品读八家,襄赞盛举,总而言之曰:

儒家以亲感人,语重心长,用宗法秩序奠定了礼法的基础。

道家以德惠人,美妙玄思,用自由创造滋养着子孙的智慧。

墨家以爱砺人,慷慨高歌,用博大的胸怀践履着侠义的事业。

法家以力治人,舍身殉道,用强硬的铁肩捍卫着文明的尊严。

兵家以智屈人,正气凛然,以审时度势的理性坚守着和平的防线。

纵横家以利动人,巧舌如簧,以趋利避害的智慧维护着理性的生存。

阴阳家以喻醉人,出神入化,以海阔天空的想象抚驱着生命的心痒。

名家以理服人,义正辞严,以周详严谨的言辞勾勒出科技的逻辑网。

共同的历史文化就是共同的生活情趣,追寻历史文化的源头就是祈福共同的愿景。“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和风化俗,俟河之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思考求索的起点,也是我们终生的归愿。此为序。

安继民

庚寅年秋于一方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8: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