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男孩子叫刘铁山,十四岁,比李大宝大一岁,比陈喜凤大两岁,也是邻居。他从地上爬起来,解释说:“我不是来‘抓对儿’的,是来告诉事儿的。你俩别误会!”
李大宝一听觉得话不对味儿,过去便薅住对方脖领子,要和他支巴。陈喜凤更是不甘落后,上来就给浑小子两个大耳刮子。
刘铁山挨了打,不仅不生气,反倒笑了,连说:“不疼,不疼!一点不疼!”
陈喜凤生气地问:“山驴子,你究竟干啥来了?”
刘铁山:“你爸回来了!在我家和大家伙唠嗑呢!让我来要点烟末。你爱信不信!”
陈喜凤听说爸爸回来了,十分高兴,忙用花手绢包起一包碎黄烟。刘铁山抢过手绢包,就往回跑;陈喜凤藏好枪支,也撵了出去。
陈喜凤来到刘家,果然看见炕上地下都是人,正在“商量”事儿,“商量”什么事儿哪?这可得从头细说说。
陈喜凤的爸爸陈庆林近年来几乎常年在外,不是打猎,就是卖山货,接触面比一般人广。他前几年认识了一个做粮食生意的俄国客商,通过他的搭桥,刘铁山的父亲刘老闷等村民连续几年把粮食都统一集中卖给这个俄国商人,俄国商人再通过绥芬河口岸把粮食运往大西伯利亚。今年是俄罗斯苏维埃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年,日本害怕俄国红色社会主义风暴刮进东北妨碍它实现侵略野心,春天和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急忙签订了一份《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商定双方合作“讨赤”。从四月份到八月份,日本武装干涉军一批又一批从大连、长春,经过哈尔滨,开往中苏、中蒙边界。九月末,三家子村的七辆运粮大马车在牡丹江站被日军截获并没收。众农民哭诉于地方当局,地方当局不仅不予交涉,反而趁火打劫,向八户农民逼索高额罚金(每户三百元),其中包括陈喜凤的父亲陈庆林一户。陈庆林虽然不是种地的,但在出粜粮食过程中起了“对缝”和“保镖”作用,故而也未被放过。
经托人说项,牡丹江税捐局勉强同意在扣押七人不放的情况下,让陈庆林一人出去筹措罚款。陈猎户知道乡亲们都穷掉了底,尤其是刘老闷,妻子患病花钱花得四壁皆空,因而只能自己多想办法,便去了汪清县罗子沟,找老辈的莫逆之友肖德仁老先生,总算借到了一千五百元钱,然后回到三家子,找七户家庭商量继续凑钱,那六家好歹总算又凑上了七百多块,还差点不多,唯独刘老闷家是镚子儿没有,大家都为之着急。这时,那个在炕梢一直在给刘妻马香莲喂汤饭的白净高挑女人回过身来,她叫韩文玉,是李大宝的母亲,说:“我手里有点钱,我回去取来给刘嫂子家垫上。”
她回去不一会儿,就让儿子李大宝把家里的二百元钱送来了(实际那是她娘俩准备出门带的路费)。大家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这时,外边一片嘈杂,并传来打锣人的喊声:“三家子村民男女老少都到场院集中!官家来车了!”
牡丹江税捐局警察和日本干涉军士兵数十人坐着吉普车和运输车,已经风风火火开进了村子。他们拿枪押着六个卖粮农民,六个人都被绑着胳膊。因为原定的交纳罚款期限已到,捐税局的人急不可耐,把人押解过来。意思是:交钱就放人,一把一搂;不交钱或交不够就去家里搜;搜不着再把人带回去。而日本宪兵为什么也要来呢?这是他们要当众斩首一个人,同时还要查一查村里是否还有别的反日通俄分子。他们要斩的人是谁呐?就是刘铁山的父亲刘老闷。
P6-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这是唐代戴叔伦《塞上曲》中的名句,是这位爱国诗人登临国疆边塞目睹烽火狼烟所发视死如归的呐喊。
报效国恩,献身热土,是中华儿女薪火相传的铮铮愿想,是仁人志士九死无悔的挚挚追求,我侪敢不继而承之。
《北疆爱国英雄传——碧水朱颜》始创于2007年初夏,时黑龙江肇源诗友张希民来信称,大庆市为纪念茂兴古驿建立322周年、抢救濒临灭绝的站人文化,现开展一次全国性征联大赛,望予拨冗赐稿。
为不负希民兄的盛情雅意(他本人即是站人后裔,流寓文学作者),我遍阅了卷帙浩繁的历史图书,它们把我带进入一个前所未知的人文环境,让我接触到一群盖世无双的英雄人物,使我饱受了一场刻骨镂心的精神洗礼。我知道,仅用“三千里贡路崎岖,青山长伴忠骨;九百年客商络绎,右道犹存热肠”、“始兴县,古窑震撼千秋颦鼓;金肇州,断堞勾留万壑烽烟”等短句,是不足以宣泄那膨满胸膺的感沛之情的。于是我自讨苦吃,埋下头去,历时三年写出这篇约三十万字的历史剧式的《北疆爱国英雄传》,她虽不足以奠慰那些极尽寒苦,在不可能生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奋斗下去的中原移民、蒙冤流人、屈辱站丁尤其是在雅克萨之战中抛颅洒血无怨无尤的忠勇将士们,但只要能为家乡流寓文学创作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小小作用,心亦甘矣。
《抗日女杰红蝴蝶——血雨情澜》(曾被杂志编辑改为《我的妈妈是土匪》)是这样产生的:2010年7月,牡丹江市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编印了一本《牡丹江抗日斗争实录》,书中真实记述了牡丹江人在全国率先开始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的赫赫功绩,描述了“镜泊湖连环战”、“莲花泡战斗”、“石门子战斗”、“七堆火战斗”、“八女投江战斗”等重大征战场景,彰显了杨松、于洪仁、周保中、李荆璞、陈翰章、徐云卿、冷云、王德林、姜墨林等烈士先驱。该书出版后引起了较大反响。该书的一位编者找到我说:还需要搞一部(或几部)反映我区这一题材的电影剧本赖以备用,我们认为你是合适人选。我不能弗违此意,但又着实诚惶诚恐,生怕表达不清、表达不准、表达不新、有失其望。只能勉为其难地表示:(和大家一起)试试看。我煞下心去,遍阅了不知几多的书刊资料,以期找到开启故事的钥匙。在《一个伪满少将的回忆》里,我惊异万分而又心如刀割地读到:“抗日义勇军将领王凤阁一家被捕后,他的五岁女儿(小金子),见宪兵送来大米干饭团子和咸菜,就大声喊‘我不吃亡国奴饭,我不吃满州饭’。”此事有《王凤阁与妻儿一同殉国》目击人更详细的讲述:“一提起王凤阁将军,大家都很尊重,就在我们十几岁学生的心目中,印象也很深,都认为他是了不起的抗日英雄。他被俘后,传出了不少坚贞不屈的故事。他那只有四岁的儿子小金子宁肯该饿,也不吃日本人送来的亡国奴饭。听说日军要杀害这英雄的一家,我们心里极其悲愤,都想去和王凤阁一家见上最后一面。前两辆汽车上,日本兵全副武装,王凤阁在第三辆汽车上。他的妻子和孩子在第四辆汽车上,从她母子二人的脸上看不出悲戚的样子,直至被日本宪兵的战刀砍杀……”
我的构思顷刻成熟了:我要这个孩子在我的作品中活着,用他(或她)那童雅深邃的眼睛昭告世人—那是一场多么伟大的人民战争!
《世界为你而放歌—一跤台金梦》,是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框架,构思于2005年7月北京奥组委征集的奥运口号“同—个世界同—个梦想”公布之后,完成于2006年7月。
《我的母亲是杀手——魑踪剑影》肇端于2004年5月28日,同年6月26日完成。素材来自我们经办的一起命案(《南方周末》“六支假药医死五岁女童”及《谎言误中国》“谎言,攫取了幼小的生命”有详)。
《夕阳天使奇遇记——诚信之歌》是根据2010年7月发生的《口微微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所写,书中的“艾微微”夫妻团聚喜获温馨,而现实生活中的“口微微”却流离失所下落不明,我谨向她送上遥远的祝福,我将永远记住她那裂帛一般的哭声,更希望有朝一日能看见她满面天欢的笑容。
《三闺秀今夜无眠——侠骨幽香》启笔于2012年3月8日,封管于同年4月22日。动力与灵感来自“女人是世界之诗”和“人不应该恐惧死亡,他应该恐惧的是从来未曾真正活过”这两句哲言。
趁本书出版之际,我对以下几位贵人表示由衷的感谢,有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高润虹老师、黑龙江省委政法委的张望朝老师、《章回小说》杂志社的吴琼老师、牡丹江渤海文化研究会的张克老师,没有他们等人的提携、激励和帮助,这本拙作是不会得以顺利出版的。
同时也还忘不了感谢身边的本地老乡:不辞劳苦助我成书的牡丹江大平美术公司的刘辉、鑫磊打字复印社的韩丽霞和作家范福忠等友好。
感谢所有读者朋友,盼得到你们的关注、指正和批评。尺素寸缄,欲言不尽。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俚俚
2012年10月30日于雪城江畔
《北疆故事》由俚俚所著,《北疆故事》介绍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北疆地区呢? 且说早年的东北抗战,被称之为中国革命征程上最为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女杰红蝴蝶》翩翩飞回到那片难忘的历史天空。血雨情澜,让人叹为观止。
二十世纪惊心动魄,中华武术源远流长。《世界为你而放歌》谱写了时如歌一家三代,懿范天下、巅峰对决的悠悠往事。跤台金梦,如愿以偿。
这是一起隐蔽险恶的团伙犯罪,是一场血腥悲凉的骨肉残杀,是一部烽烟万壑的审判画卷,是一曲晌彻云霄的法制颂歌,这即是《我的母亲是杀手》这出戏剧的内容。魑踪剑影,光彩夺目。
展读《夕阳天使奇遇记》,造访诚信达人;披阅《三闺秀今夜无眠》,嗅闻侠骨幽香。
最后,让《北疆爱国英雄传》陪伴您一路同行,奔回可爱的家乡,捧起一泓碧水、濯洗未老朱颜。驰骋远域黑黑土,俯仰边陲上上人。
俚俚所著的《北疆故事》是一本小说集,描写生活在北疆的一群人的传奇故事。
全书分六个部分:抗日女杰红蝴蝶;世界为您而放歌;我的母亲是杀手;夕阳天使奇遇记;三闺秀今夜无眠;北疆爱国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