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授以器,使身与器相习,而能为一致之行动者,是日兵。兵集为群,使兵与力相习,而能为一致之行动者,是日军队。前章言武力之原诸人者,今请与论器。
论器,则第一义当知各国兵器之发达,虽月异而岁不同,而兵器之制式,则不能朝令而暮改也。制式一定,至少必有十年、二十年之经过。何者?财政力有所限制也。如德国之步枪,至今为九十八年式,非不别有完美之新制也。一枪之费,以二十元计,全国步兵以三百万计,一度改良,而六千万掷诸虚牡矣。国家能有多少财力,以供科学家之发明乎?故欧洲各国,其兵器改良,取待敌主义。新式虽定,则备其器材不急易,以待敌之先改,敌改而后起而追及之。盖后改较先改者为利也。进步之极,而方法乃至于退步。况飞机也,潜艇也,机关枪也,其成功虽在近日,其端绪实发明于数十年以前。平日漫不加察,一见人之成功,则骇然却走,或坐而长叹日:“彼非吾之所及也,天下之愚,有过于此者乎?故谓欧人之制器非吾人所可敌者,非也。
第二义,当知新发明各器,其效用虽神奇,而其进路乃极平实也。飞机奇矣,然理则极简。夫左右则犹上下也,舵左则舟可右,尾下则机乃上矣。所难者,则有借夫至轻之质,能生至大之动力者耳。自汽油之制明,而E机之成功乃定,理之当然,无足怪也。蒸汽机为近世器械进步之祖,而水热则盖动,人人能见之,人人能言之也。所患者,人不能于平实处用功耳。故谓今日欧人之器,非吾人所能及者,亦非也。
其三,则当知一器之成,有见于形者,有藏诸质者,皆根于正确之学理,积甚久之研究而始成。望诸空想,不可得也;求诸手艺,不能成也;强为形似,尤不可以自满也。例如一炮,绵药也,钢质也,是其本也。用人之钢,购人之药,而日:我能制炮矣。例若飞机,机油也,发动机也,是其本也。用人之机,购人之油,而日:我能制机矣。供平时之记载则有馀,为战时之实用则不足也。夫一粒之药,一寸之钢,皆经多少心血而始成。不能平心静气以求其本,惊乎其用而茫乎其源,谓器可购而得,可仿而成;即不然,其能一蹴而及者,亦非也。
由前之说,不自馁之说也;由后之说,不自满之说也,夫然后知物质进步者。物质所以进步者,非物质而精神也。夫科学之兴,实对抗于宗教。而当时以发明科学故,致蒙死犯难者,其人盖更仆不能尽。真理所在,宁死不逾,非所谓杀身以成仁者欤?即至近世,鼓舞奖励,无所不用其极。而一艺之成,犹必经无数困难,积之以诚,持之以恒,而始能有济。徐伯林者,普法战役,即以勇名著伯爵也,弃其职以求所谓飞艇者三十年,尽丧其产,政府不惟不助之,且从而干涉之,而卒有成。此其百折不回之志,为何如也,此则成功者耳。其他之不成功而丧失其性命财产。郁郁以死者又何可胜数!呜呼!物质之进步,则精神奋励之征也,庸讵可以持空言以自傲!
兵器之类别,各国不同。今依日本之所分类,则兵器云者:(一)武器,(二)弹药,(三)器具,(四)材料也。举例如附表:(据最近日本士官学校教程):
附武器表(略)
武器之复杂,至今而益甚。若欲详述,势所不能。今姑就两端言:一则关于物质者,一则关于人力者。
就武器之原质言;大别为四类:一日药,二日金,三日革,四日木是也。
药类。凡物质依热或动能,于瞬时间生化学的变化,发多量之热与气者,总名之日爆药。其化学之变化有迟速,而功效因之各异:(一)其迟者,气体逐渐而涨,周之以物,则于涨满后向抵抗力较弱之方面推移之,以求出路。此种推移力,名日抛热力。具有此力之药,多用之于枪炮,若无烟火药之类是也。(二)其速者,则气体之发生亦速,周之以物,则无选择方向之暇,而同时破碎之。此破碎作用,各之日破坏力。具有此力之药,多用之(于)炸弹,若黄色(火药)之类是也。(三)其关[变]化之至速者,则虽空气亦无转移之暇,而著大之抵抗力,其接近之物体,皆遭破碎。此种火药,体虽小而力则大,多用之发火,如雷求之类是也。无烟火药者,以棉花先以硝酸化之而成。棉花以棉花为主,而以酒精及以大液制成者,则日本、法国之制法也。黄色药者,以石炭酸与硝酸作用而成黄色之结晶体,于空中点火,烧而不爆;经冲击摩擦,亦不危险;而急射之,则破碎力甚大。故骑、t兵之炸药及炮弹中之炸药悉用之。雷汞者,以水银、硝酸及酒精化合而成为白色之结晶体,感应极速,故多用之发火,子弹之雷管是也。此药类之大较也(据横井氏著《兵器学》)。
金类。军用金类,以钢为主。钢则从其所含炭质之多少及制造之方法,别为炼钢、熔钢二种。熔钢又别为普通钢、特别钢、铸钢三类。普通钢者,炭质之外,含有少量杂质,以炭质之多少,别为硬钢、软钢等,凡杆、管、线悉用之。特种钢者,则炭质外杂以镍及其他之金类,其性最良,炮身、枪身、炮甲等具悉用之。铸钢者,熔成液体之后,凝诸型内,以其制作甚易,凡不动炮架等用之。要之,钢者,兼有弹性、硬性、勒[韧]性三者之能,故为兵器之主要品。然一旦使用后,不能复熔以为用。故为经济计,除主要品外,苟能以他种较廉之质代之者,则代之。此外,金属如铜,则用之电线;青铜用老齿轮,黄铜用诸药色,白铜用请弹壳,皆各依其本能而适用之也(据最近日本士官学校教程)
草类。革之性柔而坚,故人类借革而兵器乏运用益便。革之属,以牛皮为主。原料之美恶,视饲法、产地、服役之种类、屠杀之时节而异。制革之法,别为四:日植类制法,植物中如槲、合欢、榆、栗等,皆含有一物质日单宁。单宁者,为一种碳、氢、氧之有机化合物,能与皮之胶质相化合而成一耐久性之物质,无论何物,不能化之者也。故以皮浸之单宁水中,厚者五六月,薄者一二月,则革透,而革遂柔软坚韧,适于用矣。日矿物制法,则用格洛姆或明矾、食盐等柔[鞣]之。日油脂制法,则用鱼油、海兽油、牛脑等柔[鞣]之。日混合制法,则合上文诸原料配合而用之者也。要之,皆所以使其刚柔适度,富于弹性而永久不变者也。
木类。木之质轻而不传热,故便于取携受斩削,故易于制造。其材料之良否,视树之种类、成长之迟速以为衡。军用者,要皆取质坚而富于弹勒[韧]两性者。如枪托用胡桃树,车辆用榆柽等类是也。制木之要,首在干燥。干燥有自然法,有人工法。自然法者,置于通风室中,令其白干。若枪托之木,有干至十年以上者。人工法者,或煮或蒸,又有浸之水者。盖干燥者不仅去其水,尤贵去其脂,故先浸水以逐脂,而复煮蒸以去水也。成器后,则施以防腐法,以葆其永久,若漆之类是也。
就武器之人工上言,类别为三:一日制造,二日管理,三日使用。P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