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素兰童心书坊”收集了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系列散文佳作,汇集成《奶奶星》《我的动物朋友》《寄小读者——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遇见美》共4册图书。这4册图书有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点滴回忆;有作者对爱犬从生到死的宠爱与痛惜;也有作者寄语每一位小读者的殷殷期望、美好祝愿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与总结;更有作者在成长历程中遇到的美好事物及对生活感悟。本套丛书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轻松自由的笔调,记录作者成长路上的故事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这套丛书能够给小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更能引发小读者的思考。 笨狼妈妈汤素兰首套人生成长散文集大作家的生活故事,让读者了解作家的童年和成长历程作家对童年、故乡、动物朋友、教育等成长永恒话题的思考。
成长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如同我们的天气并不总是风和日丽。《寄小读者--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汤素兰童心书坊》是汤素兰与读者心与心的交流,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小读者的殷殷关切。全文由多篇文字秀美的散文构成,是作者亲身的感受,寄语孩子美好的祝福,愿每个成长中的少年都相信每朵乌云都镶有金边,心中充满光明和希望。
我们总喜欢把孩子比作祖国的花朵。养花是需要适宜的土壤的。对于孩子来说,他自身所处的环境就是其成长的土壤。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儿童的行为习惯,性格养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其成长的环境中习得的。儿童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实际上就是环境教育,而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一代代父母不遗余力。举例说来,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今有柴静斥巨资自费拍摄《穹顶之下》,呼吁防治大气污染的壮举。
然而,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即便住在蓝天白云之下、高档的学区房内,环境的危机依然存在。因为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包括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
首先从社会环境来说,诚信的缺失和人们行为的失范,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们虽然生活在学校和家庭里,他们会通过手机、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了解生活当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会通过他每天所接触的人群、通过生活中父母、邻居的行为、言谈举止,去了解今天的生活真相。我们一方面教育儿童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另一方面又让孩子时常看到倒地的老人讹诈帮扶他的年轻人的新闻。有的父母在家里让孩子背诵《弟子规》,让他们懂“孝悌”守“谨信”,但电话里谈生意的时候常常张嘴就说假话,甚至因为父母的赡养费兄弟反目。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如何能够要求他成长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呢?即便一个孩子家庭和睦,周围的人际关系良好,但当他走出家庭,看见社会上人与入之间的尔虞我诈,父母精心为他创设的象牙塔也会轰然倒塌。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榜样的。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最早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中国人有非常优良的尊师重教的传统。“天地国亲师”,老师从前是上了神主牌位的。但曾几何时,老师的职业不再受到尊敬。今天的老师地位尤其尴尬,学校和老师成为了无限责任人,一旦学生在学校遇上什么事情,责任首先是学校和老师。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当然应该爱学生,不能像过去的“先生”一样体罚学生,但是,老师也有自己的人格与尊严。全社会都应该形成一种尊师重教的风气,既要对老师的师德严格要求,同时也应该维护教师的人格尊严。只有让老师成为值得孩子尊敬的人,孩子才会热爱学习,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
相比学校和家庭教育而言,今天,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可能更大。据有关方面的调查,我国2600万网络游戏用户中,青少年占到80%,其中游戏成瘾者260万。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曾对广州800多名中学生做过调查,有约40%的学生曾经一次上网时间超过6个小时,一次上网时间超过9个小时的学生占31.8%。而网络中往往充斥着色情和暴力,孩子的年龄小,免疫力低,更容易成为“中毒”者。
可是就拿净化网络环境来说吧,各地政府部门常会用“行动”的方式来“净化网络环境”。每当“行动”的时候就会取缔一批盘踞中小学周边的黑网吧,但“行动”过后,这些网吧又照常营业。
P23-25
少年和他的猫
有一次,我在一所学校和同学们讲完阅读与写作的课正要离开,一个胖乎乎的少年跑过来,急切地跟我说:“笨狼妈妈,我有一只猫,你能替我把它的故事写下来吗?”
“笨狼妈妈还有事,你的猫的故事,你自己写吧。”老师打断这位少年,想把他拉开。
少年挣脱老师的手,靠向我身边:“我自己写不出来。”
于是,少年跟我讲了他的猫的故事。
有一天,少年在家里写作业,他妈妈在厨房里做晚餐。忽然听到一声猫叫。鹕妈以为是少年在学猫叫,没有理睬。“喵呜!”猫又叫了一声。妈妈问少年:“是你在学猫叫吗?”“我没有啊!”少年说于是,妈妈和少年一起寻找,在家里的面台上找到了一只小花猫他们打开窗户,猫跳进房间里。
看到小猫,少年觉得很新奇,弄了小鱼给小猫吃。小猫便留下了。
妈妈并不想养小猫。两天以后,妈妈骑着电动车上班的时候,顺便把小猫送走,扔在马路边。可是等下午妈妈下班回来经过早上扔猫的地方,看到小猫坐在路边朝她喵喵叫。妈妈停下电动车,小猫“噌”地跳上来,稳稳地坐在踏板上,怎么赶也赶不走妈妈只好又把小猫带回了家。
后来妈妈又扔了两次都没能把小猫扔掉.只好把小猫留下了。小猫就成了少年的猫。
我问少年:“你喜欢小猫吗?”
“喜欢啊,当然喜欢啦!”少年大声回答。
“为什么喜欢呢?”
“有了小猫,我在家里就有伙伴了。我做作业的时候,它会陪在我身边。它喜欢玩皮球。它把球踢过来,等着我踢回去,我们俩玩皮球,可好玩了!”少年说。
老师看到少年一直缠着我说话,又过来提醒他:“别耽搁笨狼妈妈的时间啦。有什么故事,你自己写下来吧。”
这一次,少年对老师简直有些愠怒了,“我说了我写不出来呀!”少年又转向我,热切地说:“笨狼妈妈,你一定要把我的小猫的故事写下来啊!”
我答应他:“好的,我一定写下来”
这事过去大半年了,但这个孩子热切的眼神、迫不及待的诉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回。这个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我把他的小猫的故事写下来呢?一定是因为这只小猫对于他童年的生活无比重要。因为小猫带给他乐趣,成为了他的玩伴。同时,这个孩子也许在潜意识里也有担忧:他和小猫相处的美好日子有一天会消失,甚至这段记忆也会消失,只有把它们写下来,才能永远记住,并且可以反复重温。
不记得是哪个作家说过,写作是抵抗遗忘的方式。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站在河边,看到滔滔逝水,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个个日子,犹如滔滔江水奔流,总是后派推着前浪许多精彩的瞬间,许多动人的故事,不及时记录下来,就会如同岸边沙滩上的脚印,江水漫过,了无痕迹。这套散文集里的许多人和事,就是我生活的记录。它们曾真实地发生在我的生活中,出现在我的旅途上。那些师友和亲人,曾见证我的成长,那些美繁和风物,曾使我怡情冶性。
写作也是发现美的过程。原野上的一丛野花,秋日山坡的杏黄枫红,既可以任由它花开叶落,无动于衷,也可以感怀生命,思接千载。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用二颗文学的心去感受,便能如杜甫一般“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能像李白一样“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套散文集里,我试着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试着用眼睛去发现平凡如活中的不平凡。
散文是最自由、最放松的文字,仿佛朋友之间的亲切交谈。作为一个为少年朋友写作的成年人,我除了将自己的故事讲述给读者朋友听之外,同时还会自觉地担负起一个使命:那就是让我的成长经验和人生感悟能成为少年朋友成长的借鉴。因此,在这套散文集里,有些文字是我关于教育与成长的思考,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对少年朋友和家长有所助益。
在最后,我还想对那个胖乎乎的少年说,我虽然没有替你把小猫的故事写下来,但你如果能读到这段文字,我相信你一定会试着自己去写写你的小猫的故事。
(2016年6月27日)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所有的写作应该都来自心灵深处,都是生命的纪录和光阴的故事。只是有的成了诗歌,有的成了小说,有的成了童话,有的成了散文……
我写散文是近年来的事情,尤其是在新浪开通了博客之后。我常会把身边的故事、偶尔的回忆和生活的感触写下来,贴在博客上,久而久之,有了一定的数量,结集出版,于是就成了我的散文集。
我觉得与我的童话相比,我的散文最入的特点就是“真实”。我散文里写的人和事、植物与动物,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虽然是一个长于虚构与幻想的童话作家,可是提起笔来写散文的时候,却总是一五一十认真地描写身边的真实,这也常让我自己觉得惊讶一一散文、小说、诗歌、童话,每一种文体对作家的要求都不一样,文学真神奇。
我散文里面这些“真实的故事”,有的是我童年生活的回忆,是我的成长故事,比如《奶奶星》《记号》等一组写我童年与故乡的文章。虽然我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与现在的孩子完全不同,但是我相信它们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依然有阅读的价值。因为文学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开拓视野,了解不同的人生故事,因而增加自己的阅历和对于他人的理解。有些“真实的故事”是我对身边动物们的观察和记录,我相信这些观察和记录应该也能引起小读者们的兴趣。动物是我们的朋友,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有的时候我们会忽略它们的存在,但如果你仔细地观察,细心地体会,你会发现它们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它们身上的许多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我在我家帅狗阿布的身上就学到了许多东西一一善良,忠诚,热爱生活。
如果你问一个作家:你的写作素材来自哪里?作家们十有八九会回答:来自生活。他甚至还会进一步告诉你:生活中不是缺少写作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我的散文素材也来自生活,写的都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然而,触发我提起笔来写作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引发的“感悟”“感触”和“感动”。比如说,我今年夏天去黄河源旅行,头天晚上住在都江堰。我有过敏性鼻炎,但出门时忘记带一种名叫“布地耐德鼻喷剂”的药了。虽然治鼻炎的药有许多种,但对我来说,就这种药最管用。于是那天下午我先生陪着我在都江堰的药店里找这种药,找了七八家药店都没有找到。晚上散步经过一家药店,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药店的工作人员说卖过这种药,不过他们药店也没有,上次有人来买的时候,他们是到另一家药店临时调来的。于是店里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问那家药店还有没有这种药,那家药店说有。这时候已经快晚上九点半了,那家药店是九点半下班,而从这里打车过去,至少要二十分钟。外面正下着瓢泼大雨,出租车很不好打。我们一面请求这边的店员打电话给那边药店的店员务必等着我们,一边到外面去找出租车,但一直到九点半,我们全身淋得透湿,也没有打到出租车。我们想:已经这么晚了,我们还迟迟没有去那家药店,那家药店的店员一定不会愿意再等我们了。我们正想放弃,没想到这时候从药店里冲出一位小个子的男店员,他说他陪我们打车过去取药,因为他有电话,可以随时联系那边药店里的人,让那边久等一会儿。我们好不容易打上车,终于到达了另一个药店。药店已经关门了,只见黑黑的屋檐下面站着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她正拿着药在等我们。我们取上药,除了用言语感谢这位女孩子和陪我们取药的男店员之外,还想给点钱略表心意,但他们坚决拒绝了。在回旅馆的路上,我们一直满怀感动一一虽然大家都说现在社会上人和入之间冷漠,但我们在这样一个雨夜却感到了温暖,得到了陌生人的帮助。正是这点“感悟”“感触”和“感动”促使我要拿起笔来,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写下来。
除了自己的“感悟”“感触”和“感动”之外,促使我记录的还有“发现”。现代生活太匆忙了,因为忙,我们往往会忽略身边的凡人小事,忽略天空的云霞、树上的鸟鸣、草丛中的花香。而美丽与感动往往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东西里面。如果我们能发现它们,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美好,得到更多感动,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多么有意思。所以,当我在树篱上发现一只鸟窝,当我在院子里发现一只迷途的鹳鸟,当我在外出途中发现一山古树,我都会去了解它们后面的故事,并把它们写下来,告诉我亲爱的读者朋友。
写童话的时候常常需要精心构思一一故事如何讲述才更引人人胜。写散文就自由多了。当我写散文的时候,我像在和朋友谈话。我将我的故事讲述给朋友听,态度真诚,自然,语言也不需要过于华丽。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一直都把我的小读者当成朋友,我愿意和亲爱的读者们分享我的成长,我的生活,我的“感悟”“感触”和“感动”。我愿意我的这些文字,带给小读者们温暖,并增进他们对大干世界和芸芸众生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