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秋垣悲歌--轩亭吟别离(宋代文学故事)/快乐读中外文学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范中华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王朝在高度集权化的统治中,虽然社会发展积弱积贫,边患不断,已无复汉唐之雄风,但此时的文学发展却出现了另一番繁荣的景象,其成果虽算不得辉煌却也多姿多彩。

范中华编著的《秋垣悲歌——轩亭吟别离(宋代文学故事)》对这一时期文学硕果中的名家大师,创作成果特别是宋代文学代表作“词”做了写实性的故事描述,真实再现了历史的风貌。

内容推荐

范中华编著的《秋垣悲歌——轩亭吟别离(宋代文学故事)》精选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精彩的故事,用优秀的文学故事浸润青少年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秋垣悲歌——轩亭吟别离(宋代文学故事)》中的这些故事和其中阐释的哲理,让青少年的心灵受到鼓舞和升华,活得更有激情;让青少年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绝望时,从中汲取力量;让青少年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让青少年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共赏隽永不朽的文学魅力,领略震撼灵魂的睿智哲思,让青少年站在世界的起跑线上,轻轻松松阅读,快快乐乐进步!

目录

1.《太平广记》:古小说之大成

2.陈抟:高卧华山的世外高人

3.柳开:倡导古文的先驱

4.效仿白居易的诗人王黄州

5.《唐河店妪传》与宋辽战争

6.魏野:草堂居士传绝唱

7.寇准:富贵宰相愁苦词

8.“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

9.陈亚:以药名入诗词的学士

10.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

11.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12.人缘极好、文才极高的张先

13.宋代名明天下的“神童”晏殊

14.梅尧臣:宋诗的“开山祖师”

15.柳永:奉旨填词柳三变

16.以俗为美、雅俗共济的柳词

17.一代文宗“醉翁”欧阳修

18.欧阳修痛斥高司谏

19.诗文三友:欧阳修与梅、苏

20.司马光:以诚处世,一时名臣

21.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

22.政治家诗人宰相王安石

23.王安石辞官归隐金陵

24.亦友亦敌:王安石与司马光

25.贫病交加的短命诗人王令

26.乌台诗案与文豪被贬

27.文坛三苏:天下闻名大文豪

28.大器晚成文才出众的苏洵

29.文坛巨星碰撞:苏轼与王安石

30.苏轼:诗书双绝,多才多艺

31.晏几道:狂放的“四痴”词人

32.才思敏捷的“苏门四学士”

33.满腹经纶,遭贬被逐的秦少游

34.四才寺院补杜诗的故事

35.貌丑而才高的“贺鬼头”

36.“肥仙”张耒:聪颖风流子

37.张挥出家:写景咏物文才斐然

38.周邦彦:千古词坛领袖

39.多才多艺的微宗皇帝

40.文坛伉俪:李清照和赵明诚

41.岳飞:千古英雄留绝唱

42.薄命才女的“断肠词”

43.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放翁

44.“书癫”陆游:史上最高产诗人

45.刚柔并济,不拘一格稼轩词

46.陈亮:“人中之龙,文中之虎”

47.词人姜夔的合肥之恋

48.继承辛词传统的刘克庄

49.布衣词人吴文英的恋情词

50.浩然正气:文天祥的诗词文

51.咏赞西湖的精美诗词

52.宋代瓦舍与市民文学

53.《碾玉观音》:人与鬼的恋歌

54.《错斩崔宁》:宋最佳本话本

55.话本中的梁山好汉故事

56.《快嘴李翠莲》:反叛的女性

57.讲史话本:梁公九谏武则天

58.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59.《张协状元》:现存最早的剧本

试读章节

柳开:倡导古丈的先写区

柳开,字伸途,大名府人。他是北宋初年著名的散文家,也是继中唐韩愈、柳宗元以后在北宋首倡古文体散文一代文风的先导。

柳开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其父柳承翰,在宋太祖乾德年间,官至监察御史。柳开幼年时便聪慧过人,有大志向,文慕古文,武习弓箭,戏者喜弈棋,且有胆气,为人勇敢。五代后周显德末年,柳开随父在南乐。一夜,柳开与家人在庭院中乘凉,有一个小偷潜入柳家。众人发觉有贼,都吓得不敢作声,躲在一边动也不敢动弹一下。当时,柳开才十三岁,只见他》中进房中,急取长剑,大呼捉贼。那小偷见状,逾墙而逃。柳开追来,举剑便砍,削下小偷的两个脚趾。家人极赞其少年英雄。

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柳开进士及第。此后,开始一生的宦游生活,历任多处地方官,政绩颇显。

柳开知全州时,全州西部有延洞粟氏,聚集族人作乱,常犯汉民地区,抢掠人口,劫走粮畜。柳开为延洞粟氏族民作了衣带巾帽,选派了三个勇敢善辩的衙吏作为使者去粟氏居处,并让使者转告粟氏族民说:“你们若能归顺,定有厚赏。我会请求朝廷,拨给你们土地,为你们建造房屋,使你们安居乐业。如若不归顺,我就派大军剿灭你们一族。”粟氏听了,既惧于朝廷威力,又疑虑许诺的虚实,于是,便留下两个使者作人质,带着四位头领随一个使者到了全州。柳开命州人鼓乐欢迎,设盛宴款待,赏赐极厚。粟氏确认柳开招安是一片诚心,便携老带幼,归顺了朝廷。柳开果真拨给了粟氏族民土地房屋,并作《时鉴》一篇,刻石立碑,为粟氏族民永诫。全州自此太平无事。

柳开知邠州时,朝廷已经二次征调邠州的百姓,为环州、庆州的边防驻军送运粮草,弄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后来朝廷的转运使又要向百姓征运粮草。百姓们被逼无奈,便聚集了数千人,闯到州衙哭号诉苦。柳开非常同情百姓的疾苦,便给转运使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管辖的邠州距环州不远,据我所知,环州驻军的粮草即使不再运送,也足够四年的使用。邠州的百姓老幼疲惫,车马也缺乏,为什么不停止向环、庆二州运送粮草呢?”转运使不听,柳开就亲自骑快马奔到京城,面见皇上,为民请愿,终于停止了扰民的运送粮草的弊政。邠州百姓为此称颂父母官柳开。

柳开为官清正,为人也豪侠。

柳开在家乡大名府时,有一次在酒馆里饮酒,有一个文士模样的人坐在他身边。从情貌言谈上看,好像有什么为难的事,柳开便搭话询问。那人说,他自从到了北京大名府,生活一直贫困。如今亲人死了,没有钱安葬。他听说大名府知府王祜是个很讲义气的父母官,他想去向王祐求助。柳开听了便问:“安葬你的亲人需要多少钱?”那人回答:“二十万钱就足够了。”于是柳开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总计有白金百余两、钱数万,送给了那人。那人感恩不尽。

柳开在文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高扬复古的旗帜,在北宋文坛中首倡古文体散文。

众所周知,自汉代以后,骈文盛行。这种只追求形式华美而内容空洞的文风,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几个朝代。虽然在中唐时,有韩愈和柳宗元倡导古文,发起了古文运动,但到了晚唐五代,讲究声律对偶的骈文又大盛于文坛,成了一代时文。宋初仍继续着这种不良的文风。

柳开在年轻时便深谙时文之弊。他认为,晚唐五代乃至宋初的时文“文格浅弱”,因而崇尚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于是,他立志追随韩柳,再倡古文,以扭转一代文风。柳开起初名肩愈,字绍元。其含义是:肩负韩愈的使命,努力继承柳宗元。足见柳开的文学思想倾向。柳开成年后,又改名换字,即是传世的名开,字仲途。含义是:要开辟一条散文新路,而这条新路又是孔子仲尼儒道的继续。这表明了柳开“文以载道”的文学意识。然而,柳开的古文主张是与世俗习尚相违背的,尽管他的古文创作曾得到大名府知府王祐的激赏,得到了知名学者杨昭俭、卢多逊的褒奖,获得了与当时的古文家范果齐名的美誉,但也遭到了当时追随杨亿、刘筠,专为骈偶之文的一大批保守文人的责难。

P7-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2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