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命的奇迹--青少年自然百科全书/科普珍藏馆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周文敏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从宇宙诞生到地球形成

生命的诞生,生物的起源、进化、繁衍、生活,都在地球之上。要弄清生命如何起源,必须先了解地球如何诞生。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高温高密状态下的原始火球。在能量、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下,原始火球发生了爆炸。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物质的密度也非常大。在大爆炸后,宇宙迅速不断地膨胀,温度随即开始下降。当温度下降到10亿℃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氘、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当温度下降到10000℃以下时,辐射开始减退,宇宙间的气态物质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

人类所处的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星系,它形成于宇宙大爆炸时期,至今已有约145亿岁高龄。它拥有约2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

大约46亿年前,银河系的某个角落发生了超新星爆炸。这次爆炸的震波在星际云中传送,导致银河系密度的不均匀更为严重。因为引力的影响,星际云便朝着密度较浓的部分收缩,开始在收缩中心形成原始太阳。

太阳系的星云就是由气体、冰质物和石质物所组成的。气体占星云总质量的98%,以氢气为主。冰质物主要由碳、氮、氧、硫和氯等的氢化物组成,约占星云总质量的1.5%。石质物主要由钠、镁、铝、钙、铁、镍和铜等的氧化物组成,仅占星云总质量的0.5%。冰质物和石质物的颗粒均很小,一般不超过1mm。星云的范围非常大,只能用1.y.(光年)衡量。普通星云的直径可达101.y.,11.y.=9.46×1015m足见星云之大。当太阳系星云中的氢气由于相互吸引力大于运动产生的离心力时,氢气就会越聚越多。而且相互不断压缩,越压越紧,越压越密,它对外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大,越吸引就越多。另外,由于挤压,致使氢原子发生聚变而形成氦原子,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使温度急速增高,形成了原始的太阳。随着温度的增高及氢原子的不断集中,氢原子发生的聚变越来越多,温度也越来越高,终于形成了真正的太阳。

原始太阳周围的气体往原始太阳上聚集,距离较远的气体则开始绕着原始太阳旋转,形成了圆盘状旋转着的原始太阳系星云。沉积于圆盘赤道面的微尘层后来发生分裂,形成了无数颗微行星。这些微行星借着彼此的引力不断碰撞、合并,逐渐成长。

就在太阳附近星云弥漫、微行星乱撞的环境里,大大小小的星云团与微行星集聚成了一个个球体,其中一个形成我们地球的原始形态一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在刚形成时,温度比较低,并无分层结构,后来由于陨石等物质的轰击、放射性衰变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缩,原始地球的温度逐渐升高,最后成为黏稠的熔融状态。在原始地球旋转和重力的作用下,地球内部的物质开始分异。较重的物质渐渐地聚集到地球的中心部位,形成地核;较轻的物质则悬浮于地球的表层,形成地壳;介于两者之间的物质则构成了地幔。这样原始地球就具备了所谓的层圈结构。原始地壳比较薄弱,而地球内部温度又很高,因此火山频繁活动。从火山口喷出的许多气体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地球内部温度的升高,使内部结晶水汽化。随着地表温度的逐渐下降,气态水凝结、积聚,最终形成洪水一般的降雨,重新落到地面。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大量的降水终于在地面上形成水圈。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演化

“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这是我国古代战国时的思想家尸佼为宇宙所下的定义,与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统一体的观点不谋而合。

作为宇宙中极小一分子的地球,有其空间和时间上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在约46亿年前,距太阳约1.5亿km处就已存在着具有固态外壳的地球实体。地球形成初期,由于引力收缩产生了能量,这个初生天体变得非常炽热,当然谈不上有大气、海洋、花草鸟兽以至于人类存在。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且绕太阳公转,地球的物质就在旋转中发生了分异。

一些重的物质沉到了中心形成地核,根据其物质成分,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由液态铁及一些较轻的元素如硫、硅、氧、钾、氢等所组成,而内核则由刚性很强、在极高温和高压下呈结晶状的固态铁和铁镍合金组成。

地核之上为地幔层,可分为三层。下地幔层厚约2230km,它以硅酸盐、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为主,铬、铁、镍等元素含量很高,温度在1820℃-4400℃,平均密度为5.7g/cm3,大致以固体状态存在。中间为过渡层,厚约300km,其成分是密度较大的简单氧化物。上地幔层厚约640km,温度在400℃-3000℃之间,平均密度约为3.39/cm3,成分主要是由类似橄榄岩的超基性岩组成。

地幔之上为地壳,地壳的厚度不均,大陆区地壳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属双层结构,洋壳只有硅镁层。

此外,在地球上还分异出了水圈和大气圈。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海洋、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包围在地球最外面的一层气体就是大气圈,厚度约为1000km。地球上有了水和空气,给生物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于是在地球上又形成了生物圈。整个人类的社会活动几乎都是在地球表面的生物圈内进行的。

地球各圈层形成之后,也并不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原始大气中主要成分可能是氢气和氦气,通过聚变反应部分转化为重元素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再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甲烷、氨气和水等。后来发生的各种演化过程(特别是长时期的光合作用),使大气圈成分发生了进一步变化,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地球大气圈。最初海洋中也没有这么多盐分,由于河流的搬运作用,把地面上的可溶性盐类带入了海洋。长年累月的贮积,使海水中含盐量越来越多,最终达到了现在的水平。地壳也是一直不断地运动着。近代的地质观测表明,地壳是由“漂浮”在地幔之上的一些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的互相推碰、靠拢以及剧烈碰撞,是一切地壳运动现象的根源。例如古大陆的分裂,大陆漂移,火山爆发和地震活动等,全都是由这些板块的运动所引起。地壳上连绵不断的山脉和纵横交错的河流也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它们都各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

P03-05

目录

第一章 生命起源的地球环境

 从宇宙诞生到地球形成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演化

 地球大气层的生成

 地球水的来源

 孕育生命的摇篮——原始海洋

 地球生物圈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章 生命单元的建构

 原核细胞的形成

 真核细胞的诞生

 细胞重建学说

第三章 多细胞植物的进化

 最古老的植物——藻类植物

 植物的登陆历程

 蕨类植物的诞生

 蕨类植物之王——桫椤

 裸子植物的兴起

 裸子植物活化石——银杏和水杉

 被子植物的繁荣

 消失的植物

 濒临灭绝的植物

 剧毒植物

 最有观赏价值的植物

第四章 解密多细胞动物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腔肠动物

 三胚层动物纵横海底

 贝壳保护下的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的兴旺发达

 寒武纪出现的棘皮动物

 脊椎动物

 最古老的脊椎动物——鱼类

 两栖动物水陆现踪影

 爬行动物登场

 恐龙成为地球霸主

 恐龙灭绝的缘由推测

 远古动物

 珍稀动物

 海洋动物

 天高任鸟飞

 新的统治者——哺乳动物

第五章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之路

 找寻人类的远祖

 南方古猿进化为人

 走出非洲

 能人

 直立人

 智人

 自然灾难是人类进化的催化剂

 吃肉造就了人

 今天的猿猴能否进化成人类

 进化到底是什么

 没有终点的进化之旅

 下一个灭绝的是谁

第六章 生物进化理论争鸣

 人类起源的早期研究

 “不务正业”的科学家

 震动世界的大发现

 前无古人的《物种起源》

 人类的近亲——黑猩猩

 基因,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古人类直立行走的代价

 进化的差异由什么决定

第七章 现代生命科学探秘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工程

 克隆技术

 人工生命

 试管婴儿

 人类器官再造

 生物工程的新兴

第八章 外星上的未知生命探索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体

 太阳系适宜居住带

 银河系适宜居住带

 多元宇宙适宜居住带

 黑洞产生宇宙的理论

 十大可能发现外星生命之地

 地球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外星人存在吗

序言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地球从诞生到现在的46亿年比作人类的1年,那么,在这一“年”中,地球形成于1月,地壳于2月凝结,原古海洋在3月产生;最早的生命诞生于4月,留下化石则已是5月间了;12月“中旬”时,恐龙成为当月的主宰;而灵长类的足迹晚至12月26日才开始出现;作为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人类,则直到这一“年”的12月31日“下午”的6“点”24“分”。方才姗姗来迟。但却恰好赶在“除夕”之日的《新闻联播》之前,成为这一“年”内最具爆炸性的新闻。

从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物起,直到出现人类,一共经过了至少35亿年。如果把物种的演变过程拍成一部电影,用每一分钟来表现5000万年之间的变化,那么从最初的单细胞生物开始,一直看到现代人种出现,我们必须在电影院里坐上1小时10分钟。

由此可知,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很复杂、很漫长的过程。但生物的进化无不是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的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在历史长河中,所有的动物都会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一个非常缓慢而渐进的过程,这在生物学上就叫作进化。众所周知,动物的进化路线是无脊椎动物一脊椎动物,鱼类一两栖动物一爬行动物一哺乳动物;植物进化的路线是藻类植物一蕨类植物一种子植物。生物的进化过程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是环境的变化促使了生物进化和灭绝。

现在生活在世界上的,已知的差不多有140万种不同的生物。这些物种各不相同。假如拿它们现在的照片和50年前同一种植物或动物的照片相比,你看不出有什么不同。但如果把对比的年代拉得更远,远到几亿年前,那么就能很明显地看出现在的植物和动物与它们祖先之间的不同了。因为在这漫长的年代里,大多数物种都经过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每一个物种,几乎都是由某一个另外的物种演变进化而来的。

本书内容包含了地球从诞生到现在,生命,包含人类产生和进化的艰难之路。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悟到生命的伟大,感谢地球母亲给予我们的巨大财富。生命是美好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地球上的每个生灵。

内容推荐

《生命的奇迹——青少年自然百科全书》由周文敏编著:生物的进化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无不经历过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生命的奇迹——青少年自然百科全书》内容介绍了地球从诞生到现在,所有生命的产生和进化的艰难之路,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悟到生命的伟大,感谢地球母亲给予我们的巨大财富。

编辑推荐

《生命的奇迹——青少年自然百科全书》由周文敏编著,内容包含了地球从诞生到现在,生命,包含人类产生和进化的艰难之路。让每个读者都能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悟到生命的伟大,感谢地球母亲给予我们的巨大财富。生命是美好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地球上的每个生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0: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