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樊纲、张曙光、杨仲伟等五位中青年学者独立思考、潜心钻研的成果。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假说,试图为分析公有制宏观经济运行过程,构造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尽管这一理论构造不尽成熟和完善,但它毕竟体现了这几位中青年学者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既然是理论探索,就不仅会有新的发现,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和偏差。该书的功过成败及其对经济问题的解释能力和应用价值,都需要经过科学的批判和实践的检验,也请读者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判。
本书从现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关系出发,通过说明宏观经济各主要行为主体的利益目标、行为方式和它们之间的利益矛盾,论证了在改革前后不同经济运行机制下,各种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方式和决定过程,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各种宏观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如总需求膨胀、短缺、通货膨胀、过度增长、结构失调、经济波动、机制变换等发生的原因。本书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概念、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并提供了一个较新的公有制理论的分析结构。
导论:公有制经济的理论实证分析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与现实背景
第二节 理论实证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第三节 经济哲学观与分析角度
第四节 理论基础:发展到今天的现代经济科学
第五节 几点说明与建议
第一篇 模型设定:公有制经济
第一章 公有制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第二章 各行为主体及其利益矛盾
第三章 公有制的两种运行机制
第二篇 总需求分析
第四章 引论:收入分配与需求形成
第五章 消费需求:收入幻觉消费理论
第六章 投资需求Ⅰ:计划投资
第七章 投资需求Ⅱ:兄弟竞争与基层投资
第八章 投资需求Ⅲ:私人利益在公益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第九章 储蓄、利率与投资
第十章 倾向供给与总需求形成
第三篇 经济潜在总供给分析
第十一章 引论:经济效率与经济潜在总供给
第十二章 劳动努力程度
第十三章 资本利用效率Ⅰ:企业资本利用
第十四章 资本利用效率Ⅱ:配置效率
第十五章 创新程序
第四篇 总供求缺口及其弥合
第十六章 引论:总供求缺口
第十七章 被迫储蓄
第十八章 通货膨胀
第十九章 灰市交易与双轨价格制
第二十章 开放模型: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
第五篇 短缺与增长
第二十一章 引论:短缺下的增长与过度增长
第二十二章 资本成本递增、实际补偿不足与资本净增长率下降趋势
第二十三章 过度增长中的“结构恶化”
第二十四章 经济调整
第二十五章 经济调整中的社会博弈
第六篇 机制变换与经济周期
第二十六章 公有制两种经济运行机制的交替变换
第二十七章 机制变换周期说
第二十八章 结束语
第二十九章 参考书目
结束语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