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编著的《神秘岛》内容介绍:美国南北战争的时候,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趁着偶然的机会用气球逃脱了。他们中途被风暴吹落在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但是他们并没有灰心失望,他们团结互助,以集体的智慧和劳动,克服了重重困难,建立起幸福的生活。他们从赤手空拳一直到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他们挽救了在附近另一孤岛上独居了十二年而失去理智的罪犯(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被流放的罪犯--艾尔通),使他恢复了人性,成为他们忠实的伙伴。这些荒岛上的遇难者虽然什么也不缺,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返回祖国的努力。一天,他们终于登上了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指挥的邓肯号,重新回到了祖国的环抱。这几个遇难者在荒岛上度过的岁月了,不断发现了不可思议的奇迹。每当他们在危急的时候,似乎总有一个神秘的人在援助他们。原来这人就是《海底两万里》一书中的主人公、潜水船鹦鹉螺号的发明者、反抗压迫的战士——尼摩船长。
儒勒·凡尔纳编著的《神秘岛》主要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逃离里士满,中途遭遇风暴被抛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的故事。他们团结互助,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在小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建立起幸福的生活。最后他们登上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指挥的邓肯号游船,重返祖国的怀抱。《神秘岛》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栩栩如生,在惊心动魄的故事中融合着广博的科学知识,同时热情讴歌了人类投身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坚韧不拔、不畏强暴的品质,洋溢着强烈的追求自由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1865年春天,一场从东北方向刮来的骇人飓风令人久久难忘。
3月18日那天,这场风暴已初见端倪。在持续刮了一星期后,大风像一头被激怒的雄狮不停地吼叫。它从北纬35度方向开始肆虐,然后往南斜穿过赤道,一直横扫到南纬40度。大风所到之处,城市、房舍、街道、树木、田地无一幸免,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
被这场飓风一路裹挟的有一只氢气球,这只氢气球现在完全是这场飓风的俘虏。它下面挂有一个悬篮,里面载着5名逃难者和一只叫托普的小狗。
3月25日下午,这只可怜的氢气球被吹送到了广袤的太平洋上空。看情形,它来自非常遥远的地方,在空中飘了不少时间,这场大风已经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带着这个氢气球走了5天。
当悬篮里的遇险者知道下面是一片汪洋大海时,便亳不犹豫地把武器、弹药、粮食,甚至是最有用的东西统统扔掉。他们得尽可能地减轻气球的重量,同时又尽量设法不让气球里的氢气泄漏半点儿。氢气一旦泄漏的话,他们就会永远沉睡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深处。
尽管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防止氢气泄露,但气球在距海面约4500英尺的高空中飘浮几小时后,还是逐渐瘪了下去,降到了离海面约500英尺的地方。此时他们已经毫无办法。唯一能做的便是祈求上帝来拯救他们。
突然,小狗托普“汪!汪汪!”地叫了几声。“快看!托普发现了什么?”一个人大声地喊道。
“陆地!是陆地!”另外一个人用颤抖的声音回答。
不幸的是这时刮来了一阵空气涡流,这阵涡流并没有将气球带向海岸,而是卷裹着气球沿着与海岸平行的方向前行。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唯一获救的希望眼看要破灭了。两分钟后,气球终于脱离了这阵涡流,落在了离海岸约20英尺处的沙滩上。
人们彼此搀扶着从悬篮里走出来,气球因重量骤减,随着一阵风飞去,很快便消失在空中。
几个人缓过神来后,才发现托普和它的主人都不见了。显然,他们是在气球遭遇涡流时,因接近海面而被跃起的海浪卷走了。四位遇险者大声地呼喊着失踪者的名字,而且他们坚信他一定是在奋力地游向海岸。
故事到这里,我们就有必要交代一下这5位逃难者的身份和名字了。他们既不是专业的气球驾驶员,也不是业余的空中探险旅行爱好者,我相信他们的身份足以让读者们大吃一惊:他们是一群战俘。
这事得从美国南北战争说起,当时里士满是南方联邦的要塞弗吉尼亚的首府。尤里斯·格兰特是北方联盟的一位将军,1865年年初,他率领部队包围了里士满,并打算出其不意地攻占里士满,但是没有成功。更为遗憾的是,格兰特将军手下的几位军官落在了敌军手里,被囚禁在城内。其中最突出的一位是联邦参谋部的赛勒斯·史密斯,他是马萨诸塞州人。在战争期间,政府曾委派他负责当时在战略上极其重要的铁路的管理工作。他是一位地道的北方人,四十五岁左右,头发和胡子都已灰白,但两眼炯炯有神,表情总是很严肃,他显然是一个激进派的学者。他心灵手巧,肌肉显得非常强壮,是一个活动家,同时又是一个思想家。他热情乐观,任何一件事都难不倒他。他见多识广,善于随机应变,在任何紧要关头,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着无限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这三个条件使他永远是自己的主人。他常常引用16世纪奥兰治的威廉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即使已经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也能够承担任务,坚忍不拔。”赛勒斯·史密斯就是勇敢的化身。他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各次战役。自从他在伊利诺斯州自愿投效尤利斯·格兰特麾下以来,曾在巴丢卡、柏尔梦特、匹兹堡埠头等地作战,在围攻科林斯、吉布森港、黑河、差坦诺加、魏尔德涅斯、颇陀马克等地的战役中,始终是勇猛善战的,史密斯有好几百次几乎成为阵亡将士。但是,在这些战斗中,直到在里士满战场上受伤被俘以前,他一直很幸运地平安无事。
与史密斯被俘的同时,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也落到南军手里。就是《纽约先驱报》的通讯记者吉丁·史佩莱,他是奉命跟随北军负责战地报道的。吉丁·史佩莱在英、美新闻采访员当中,也是一位有名的人物,是第一流的记者:他是一位精明强干、体力充沛、办事敏捷、善于开动脑筋的人;他环游过世界各地;他是一个战士,也是一个艺术家;他在谈话时很热情,行动时很坚决,既不怕累,也不害怕危险;他是一位浑身是胆的战地记者,惯于在枪林弹雨中写稿,危险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报道资料。他参加过各次战役,每次都在最前线,一手拿着左轮枪,一手拿着笔记簿;葡萄弹从来也没有使他的铅笔颤抖;他绝不像有些人没话找话说,而总是不厌其烦地发着电报;他的每一篇报道都很简短有力、明确而能够说明要点。此外,他还很幽默。黑河的战事结束以后,决心不惜任何代价独占电报局窗洞的就是他。他在向他的报刊报道了战役的结果以后,接着就拍发圣经的前几章,一共拍了两个钟头之久,虽然花费了两干美元,但《纽约先驱报》却首先登载了这个消息。吉丁·史佩莱身材高大,四十来岁。淡红色的胡须围绕着他的面庞。他体格健壮,能够适应各种气候,好像一根在冷水中淬硬了的钢筋。
吉丁·史佩莱担任《纽约先驱报》的通讯记者已经有十年了。他不但文笔美妙,并且精于绘画,他的通讯和插图大大充实了报刊的内容,他被俘的时候,还正在描写战役和画素描,他的笔记簿中的最后一句是:“一个南军正拿枪对着我,但是……”然而那个南军的兵士并没有打中吉丁。史佩莱,他一向是幸运的,在这次事件中也没有受一点伤。 赛勒斯‘史密斯和吉丁·史佩莱过去只是互闻其名而没有见过面,他们一起被押送到里十满。工程师的创伤很快就痊愈了,在养伤期间他认识了这位通讯记者,他们一见如故。这两个美国人一开始就想找机会逃跑;不久以后,他们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想法——逃回格兰特的军中,为了联邦的统一而继续战斗。虽然他们能够自由地在市镇里溜达,但是里士满戒备严密,逃脱似乎是不可能的。在这期间,史密斯遇到了一个昔日的仆人,他是一个愿意为史密斯竭尽忠诚的人。他是一个黑人勇士,是在工程师家里出生的,他的父母都是奴隶。但是,史密斯在信仰上和道义上都反对奴隶制,因此早就让他自由了。这个曾经当过奴隶的人,虽然得到了自由,还是不愿意离开他的主人。他情愿为他的主人去死,他大约有三十岁,强壮、活泼、聪明、伶俐、和顺,有时还有点儿天真,平时总是一脸高兴,勤恳而诚实。他的名字叫做纳布加尼察,但他已经习惯让人们简称他为纳布了。
纳布听到主人被俘的消息,就亳不犹豫地离开了马萨诸塞来到里士满,凭着他的机智,冒着生命危险,前后二十多次终于潜入了被围的城市。史密斯瞧见纳布时的喜悦和纳布找到主人的高兴,那是难以形容的。纳布虽然能够进入里士满,但要想再溜出去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北军战俘被看守得非常严。要想顺利地逃跑,除非遇到特别的机会!这种机会不但不会送上门来,而且是很难得的。
在这期间,格兰特将军还在继续作战。他以沉重的代价赢得了匹兹堡战役的胜利。然而在里士满战线上,他和巴特莱部队联合进攻还不能取得胜利,因此战俘们想要早日获得释放是没有什么希望的。在这枯燥无味的囚禁生活中,没有一点儿值得记述的事情,通讯记者再也不能忍耐了。他那一向灵活的头脑只想着一件事——怎样能够不惜任何代价逃出里士满。他尝试了几次,但都被不能克服的障碍阻挡住了。如果说战俘急切要逃回格兰特的军中,那么,被围的人也迫切希望和南军取得联系,其中约拿旦·福斯特就是南军中的一个热切希望如此的人。
被俘的北军将士固然不能出城,而南军也同样不能离开,因为他们都被北军包围了。里士满的总督很久没能和李将军取得联系了,他很想把当地的情况告诉李将军,以便迅速得到援兵。于是约拿旦·福斯特就建议利用氢气球越过包围圈,直达南军的兵营。总督批准了这个计划,造了一只氢气球供福斯特使用,另外还派了五个人做他的助手。他们携带了降落时自卫用的武器,并准备了干粮,以备航程延期时食用。气球预计在3月18日起航。起飞必须在夜间进行,还要有和缓的西北风,据飞行员的估计,他们在几个钟头之内就可以到达李将军的军营了。但是,刮的却不是什么和缓的西北风,从18日起它分明已经变成飓风了。风暴很快就猛烈起来,福斯特只好延期动身,因为大家是不能在这种险恶的天气里冒险的。氢气球灌足了气,放在里士满的一个广场上,只等风势稍弱,就要起航。困守在城里的人盼望着暴风缓和的心情是不难想象的。
3月18、19日两天过去了,天气并没有什么转变。拴在地上的气球被狂风猛烈地吹着,冲过来撞过去,甚至要保护这个气球都很困难。19日的夜晚过去了。第二天早上暴风加倍猛烈,气球更不可能起飞了。P1-6
儒勒·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其父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儿子能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并接回了家,父亲严厉的责罚使得凡尔纳暗下决心:“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他的主要成就是一套总名为《在已知和未知世界中的奇妙漫游》的科学幻想和冒险小说。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是其代表作。《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是凡尔纳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其他重要作品还有《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等。
《神秘岛》主要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五名北军俘虏乘坐气球逃离里士满,中途遭遇风暴被抛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的故事。他们团结互助,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过人的毅力,在小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建立起幸福的生活。最后他们登上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指挥的邓肯号游船,重返祖国的怀抱。小说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栩栩如生,在惊心动魄的故事中融合着广博的科学知识,同时热情讴歌了人类投身自然、改造自然的意志和坚韧不拔、不畏强暴的品质,洋溢着强烈的追求自由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相信读者对这部著作充满了期待,让我们赶快一起去领略它的风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