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汉语言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自浩繁的古代文化典籍以及诗词歌赋,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多字组合。
金涛编写的《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珍藏本)》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珍藏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金涛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成语是汉语言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自浩繁的古代文化典籍以及诗词歌赋,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多字组合。 金涛编写的《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珍藏本)》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 内容推荐 金涛编写的《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珍藏本)》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珍藏本)》选取了近一千一百多条成语,大多是在当今社会及文化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依据当代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习惯,按照音序进行编排,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词条故事。 书中对所选成语的释义、难字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阅读成语和学习成语的双重作用,使其兼具故事书与工具书的双重效能。 目录 A 爱鹤失众 爱毛反裘 爱屋及乌 安步当车 安居乐业 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安于故俗 按兵不动 按图索骥 暗度陈仓 暗箭伤人 暗送秋波 B 八攻八克 八面威风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拔苗助长 拔山扛鼎 白虹贯日 白驹过隙 白面书生 白首同归 白头如新 白衣苍狗 白云亲舍 百不当 百发百中 百感交集 百闻不如一见 百折不挠 班门弄斧 半部论语 半面之交 半途而废 傍人门户 包藏祸心 抱残守缺 抱蔓摘瓜 抱薪救火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暴虎冯河 杯弓蛇影 背水一战 本来面目 逼上梁山 彼一时,此一时 笔走龙蛇 闭关却扫 筚路蓝缕 髀肉复生 鞭长莫及 标新立异 别开生面 别无长物 别有天地 宾至如归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贵神速 病人膏肓 拨云见日 伯乐相马 博而不精 博闻强识 卜昼卜夜 补阙拾遗 补天浴日 捕风捉影 不辨菽麦 不逞之徒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不耻下问 不得人心 不得要领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寒而栗 不合时宜 不教而诛 不拘小节 不拘一格 不堪回首 不可多得 不可救药 不可同日而语 不伦不类 不名一钱 不念旧恶 不欺暗室 不求甚解 不屈不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识之无 不贪为宝 不忘沟壑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舞之鹤 不修边幅 不学无术 不遗余力 不翼而飞 不远千里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知所措 不知所云 不自量力 不足为意 C 才高八斗 才疏意广 沧海横流 沧海桑田 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 差强人意 豺狼当道 长驱直入 长袖善舞 超群绝伦 车水马龙 车载斗量 沉鱼落雁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城狐社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下之盟 乘风破浪 乘龙快婿 乘人之危 乘兴而来 程门立雪 惩前毖后 惩一儆百 痴人说梦 魑魅魍魉 尺璧寸阴 尺寸之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叱咤风云 赤膊上阵 赤地千里 冲锋陷阵 宠辱不惊 出尔反尔 出类拔萃 出奇制胜 出人头地 出言不逊 出淤泥而不染 初出茅庐 初生之犊不畏虎 垂帘听政 春风得意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唇亡齿寒 绰绰有余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可忍,孰不可忍 从善如流 摧枯拉朽 厝火积薪 D 大功毕成 大逆不道 大器晚成 大声疾呼 大失所望 大事不糊涂 大喜过望 大义灭亲 果若木鸡 代人捉刀 待价而沽 箪食壶浆 箪食瓢饮 胆大如斗 弹铗无鱼 当局者迷 当头棒喝 党同伐异 倒屣相迎 倒行逆施 道不拾遗 道合志同 道听途说 得过且过 得陇望蜀 得其所哉 得心应手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德高望重 掉以轻心 东窗事发 东床快婿 东山再起 东施效颦 董宣强项 动辄得咎 洞见症结 独步天下 独当一面 断鹤续凫 断齑画粥 断章取义 对牛弹琴 对症下药 多多益善 多难兴邦 多行不义必自毙 咄咄逼人 咄咄怪事 E 恶贯满盈 尔虞我诈 耳闻不如目见 二桃杀三士 二者必居其一 F 发奸搪伏 发蒙振落 罚不当罪 反求诸己 方寸之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微杜渐 飞沙转石 飞扬跋扈 非驴非马 吠形吠声 分崩离析 分道扬镳 分庭抗礼 分我杯羹 焚书坑儒一 奋不顾身 风吹草动 风马牛不相及 风声鹤唳 风雨同舟一 凤毛麟角 奉公守法 佛头着粪 扶摇直上 釜底抽薪 釜底游鱼 付之一炬 负荆请罪 负隅顽抗‘ 负重致远 妇人之仁 覆巢无完卵 覆水难收 G 改过自新 改弦易辙 干将莫邪 干卿何事 肝肠寸断 肝脑涂地 刚愎自用 高山流水 高屋建瓴 高下在心 高枕无忧 各得其所 各自为政 更上一层楼 工力悉敌 功败垂成 功亏一篑 篝火狐鸣 苟延残喘 狗尾续貂 孤注一掷 顾曲周郎 顾左右而言他 瓜田李下 刮目相看 挂冠而去 挂羊头,卖狗肉 管鲍之交 管中窥豹 归马放牛 鬼斧神工 贵人多忘 过河拆桥 过五关,斩六将 H 骇人听闻 害群之马 邯郸学步 含沙射影 汗流浃背 汗牛充栋 沆瀣一气一 好好先生 好谋无决 好逸恶劳 好整以暇 合浦珠还 何足挂齿 河东狮吼 鹤立鸡群 哄堂大笑 红叶题诗 鸿鹄之志 侯门如海 后顾之忧 后来居上 后起之秀 后生可畏 囫囵吞枣 狐假虎威 怙恶不悛 华而不实 化干戈为玉帛 画饼充饥 画地为牢 画虎类犬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怀璧其罪 黄粱一梦 黄袍加身 挥戈反日 挥汗如雨 回天之力 讳疾忌医 浑金璞玉 祸起萧墙 J 机不可失 鸡虫得失 鸡鸣狗盗 鸡犬不宁 鸡犬升天 激浊扬清 疾风知劲草 集思广益 寄人篱下 家徒四壁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家喻户晓一 价值连城 嫁祸于人 坚壁清野 监守自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见怪不怪 见利忘义 渐人佳境 箭在弦上 江郎才尽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交浅言深 骄兵必败 骄奢淫逸 胶柱鼓瑟 蛟龙得水 狡兔三窟 矫枉过正 脚踏实地 揭竿而起 嗟来之食 结草衔环 捷足先登 竭泽而渔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衣推食 借花献佛 金城汤池 金瓯无缺 金石为开 金屋藏娇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筋疲力尽 锦囊妙计 尽心尽力 尽忠报国 近水楼台 噤若寒蝉 惊弓之鸟 精卫填海 井底之蛙 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 酒池肉林 居安思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举案齐眉 举棋不定 举足轻重 拒人于千里之外 聚蚊成雷 卷土重来 决一雌雄 K 开诚布公 开卷有益 开门揖盗 开天辟地 侃侃而谈 苛政猛于虎 克己奉公 克勤克俭 刻舟求剑 空洞无物 空前绝后 空穴来风 空中楼阁 口蜜腹剑 口若悬河 口无择言 口血未干 夸父逐日 胯下之辱 快刀斩乱麻 脍炙人口 旷日持久 困兽犹斗 L 蓝田生玉 揽辔澄清 滥竽充数 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 劳苦功高 劳师袭远 老当益壮 老马识途 老牛舐犊 老生常谈 乐不可支 乐不思蜀 乐此不疲 乐极生悲 离群索居 犁庭扫穴 礼贤下士 李代桃僵 力不从心 厉兵秣马 立锥之地 励精图治 利令智昏 连篇累牍 梁上君子 两败俱伤 两虎相斗 两袖清风 量人为出 量体裁衣 了如指掌 临渴掘井 临难不惧 临深履薄 令人发指 令行禁止 流言蜚语 柳暗花明 漏网之鱼, 庐山真面目 鹿死谁手 罗雀掘鼠 洛阳纸贵 M 马齿徒增 马革裹尸 马首是瞻 买椟还珠 卖剑买牛 满城风雨 芒刺在背 盲人摸象 毛遂自荐 冒天下之大不韪 每况愈下 美轮美奂 门可罗雀 门墙桃李 门庭若市 孟母三迁 靡靡之音 面折廷争 灭此朝食 民不聊生 民以食为天 冥顽不灵 名列前茅 名落孙山 名正言顺 明察秋毫 明目张胆 明哲保身 明珠暗投 模棱两可 摩肩接踵 磨杵成针 莫测高深 莫逆之交 莫予毒也 墨守成规 目不见睫 目不识丁 目光如炬 目无全牛 沐猴而冠 暮夜无知 暮云春树 N 南风不竞一 南柯一梦 南山可移 南辕北辙 难兄难弟 囊萤映雪 脑满肠肥 鸟尽弓藏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牛鼎烹鸡 牛衣对泣 弄巧成拙 怒发冲冠 O 鸥鸟不下 呕心沥血 P 排难解纷 攀龙附凤 盘根错节 旁若无人 抛砖引玉 赔了夫人又折兵 蓬生麻中 鹏程万里 披坚执锐 披荆斩棘 皮里春秋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疲于奔命 匹夫有责 匹夫之勇 贫贱骄人 贫贱之交 平易近人 萍水相逢 破釜沉舟 破镜重圆 剖腹藏珠 扑朔迷离 铺锦列绣 Q 七步之才 七纵七擒 期期艾艾 欺世盗名 蹊田夺牛 齐大非偶 齐人攫金 齐心同力 其貌不扬 奇货可居 歧路亡羊 骑虎难下 骑驴觅驴 旗鼓相当 乞儿向火一 气壮山河 杞人忧天 起死回生 千金买骨 千金一笑 千军万马 千里送鹅毛 千虑一得 千人所指 千万买邻 千岩万壑 千载难逢 前车之鉴 前功尽弃 前倨后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前徒倒戈 前无古人 钱可通神 黔驴技穷 强弩之末 巧夺天工 巧取豪夺 亲痛仇快 秦晋之好 秦镜高悬 勤能补拙 青云直上 轻财好施 倾城倾国 倾筐倒箧 情随事迁 请君入瓮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罄竹难书 穷兵黩武 茕茕孑立 秋风过耳 秋毫无犯 求田问舍 曲高和寡 曲尽其妙 曲突徙薪 趋炎附势 取长补短 取而代之 全无心肝 犬牙交错 雀屏中选 R 让枣推梨 人给家足 人杰地灵 人面兽心 人面桃花 人琴俱亡 人人自危 人死留名 人微权轻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心所向 人言可畏 忍辱负重 任人唯贤 日不暇给 如火如荼 如临大敌 如鸟兽散 如释重负 如鱼得水 如坐针毡 孺子可教 人木三分 人幕之宾 入室操戈 阮囊羞涩 S 塞翁失马 三寸不烂之舌 三分鼎足 三顾茅庐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缄其口 三令五申 三人成虎 三生有幸一 三十六计,走为上 三纸无驴 丧家之狗 丧心病狂 杀敌致果 杀鸡焉用牛刀 杀马毁车 杀人不眨眼 山鸡舞镜 山雨欲来风满楼 姗姗来迟 伤风败俗 上楼去梯 上下其手 上行下效 少见多怪 舍本逐末 舍生取义 身先士卒 身在曹营心在汉 神机妙算 神仙中人 神州陆沉 甚嚣尘上 升堂人室 生花妙笔 生灵涂炭 生死存亡 生吞活剥 声东击西 声名狼藉 声色俱厉 盛气凌人 尸居余气 尸位素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师出无名 师直为壮 十八般武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行俱下 十羊九牧 识时务者为俊杰 实事求是 拾人牙慧 食不甘味 食言而肥 使羊将狼 始作俑者 世外桃源 市无二价 事半功倍 势如破竹 视死如归 视同儿戏 恃才傲物 噬脐莫及 手不释卷 守成不易 守株待兔 首鼠两端 受宠若惊 熟能生巧 束手就擒 束之高阁 树倒猢狲散 数典忘祖 数见不鲜 率马以骥 双管齐下 水滴石穿 水火不相容 水火无交 水深火热 水中捞月 司空见惯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死灰复燃 死有余辜 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面楚歌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素面朝天 虽死犹生 所向风靡 所向无前 T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泰山北斗 泰山压卵 贪得无厌 贪生怕死 贪天之功 贪小失大 弹冠相庆 谈何容易 谈虎色变 谈笑自若 谈言微中 叹为观止 探骊得珠 探囊取物 唐突西施 螳臂当车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滔滔不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满天下 天高地厚 天花乱坠 天经地义 天罗地网 天马行空 天女散花 天无二日 天下无双 天涯海角 天衣无缝 天真烂漫 天之骄子 贶颜人世 铁石心肠 听人穿鼻 铤而走险 同病相怜 同仇敌忾 同甘共苦 同工异曲 同流合污 同心同德 同舟共济 痛定思痛 痛心疾首 痛饮黄龙 头破血流 投笔从戎 投鞭断流 投袂而起 投鼠忌器 图穷匕见 徒有虚名‘ 土崩瓦解 土龙刍狗 兔死狗烹 推心置腹 退避三舍 豚蹄禳田 唾面自干 唾手可得 W 外强中干 完璧归赵 玩火自焚 玩物丧志 顽石点头 万人之敌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众一心 亡戟得矛 亡命之徒 亡羊补牢 网开三面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惘然若失 妄自尊大 望尘莫及 望梅止渴 望门投止 望洋兴叹 危如累卵 危若朝露 危在旦夕 威武不屈 韦编三绝 为富不仁 为虎作伥 为人说项 为人作嫁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围魏救赵 唯我独尊 唯命是听 未可厚非 未能免俗 未雨绸缪 尾大不掉 畏首畏尾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闻过则喜 闻鸡起舞 闻一知十 刎颈之交 蜗角虚名 我见犹怜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卧薪尝胆 握发吐哺 握椠怀铅 乌合之众 巫山云雨 无出其右 无价之宝 无可奈何 无能为役 无所不容 无所畏惧 无妄之灾 无以复加 吴牛喘月i 吴下阿蒙 梧鼠技穷 五里雾中 五日京兆 五十步笑百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X 惜墨如金 席不暇暖 洗耳恭听 下笔成章 下车泣罪 下马作威 先发制人 先驱蝼蚁 先人为主 先声夺人 先下手为强 相顾失色 相见恨晚 相敬如宾 相濡以沫 相提并论 响遏行云 想当然耳 想入非非 向壁虚构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萧规曹随 跳梁小丑 小鸟依人 小时了了 小巫见大巫 小心翼翼 笑里藏刀 心腹之患 心怀叵测 心血来潮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信誓旦旦 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将就木 行尸走肉 幸灾乐祸 胸有成竹 休戚相关 羞与哙伍 虚有其表 虚与委蛇 虚左以待 徐娘半老 悬梁刺股 削足适履 学富五车 雪泥鸿爪 血流漂杵 睚眦必报 Y 烟霞痼疾 言不二价 言不由衷 言过其实 言人人殊 言听计从 奄奄一息 掩耳盗铃 眼中之钉 偃旗息鼓 扬扬自得 羊裘垂钓 羊质虎皮 仰人鼻息 养虎为患 杳如黄鹤 要言不烦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业精于勤 叶公好龙 曳尾涂中 夜郎自大 夜以继日 一败涂地 一曝十寒 一笔勾销 一不做,二不休 一筹莫展 一代楷模 一饭千金 一傅众咻 一鼓作气 一国三公 一挥而就 一见如故 一箭双雕 一匡天下 一夔已足 一鳞半爪 一毛不拔 一鸣惊人 一木难支 一目十行 一诺千金 一钱不值 一窍不通 一丘之貉 一去不返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身两役 一身是胆 一时之秀 一网打尽 一往情深 一问三不知 一误再误 一厢情愿 一蟹不如一蟹 一蘸一莸 一言九鼎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一衣带水 一意孤行 一字千金 一字之师 依样画葫芦 颐指气使 以暴易暴 以讹传讹 以古非今 以管窥天 以规为琪 以邻为壑 以卵击石 以貌取人 以强凌弱 以身试法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夷制夷 倚马可待 义不容辞 义无反顾 亦步亦趋 异军突起 易如反掌 薏苡明珠 因势利导 引而不发 饮醇自醉 饮鸩止渴 应对如流 英雄无用武之地 迎刃而解 蝇营狗苟 庸人自扰 优孟衣冠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犹豫不决 游刃有余 有备无患 有名无实 有恃无恐 有志者事竟成 予取予求 余音绕梁 余勇可贾 鱼目混珠 愚公移山 与狐谋皮 与人为善 玉汝于成 欲盖弥彰 欲加之罪 鹬蚌相争 缘木求鱼 远交近攻 远水不救近火 远走高飞 约法三章 月下老人 越俎代庖 运筹帷幄 运斤成风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Z 载酒问字 凿壁偷光 债台高筑 沾沾自喜 瞻前顾后 朝令夕改 朝三暮四 招摇过市 枕戈待旦 振臂一呼 争先恐后 郑人买履 之乎者也 知彼知己 知难而退 直言不讳 止戈为武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纸上谈兵 纸醉金迷 指鹿为马 趾高气扬 志大才短 志在四方 炙手可热 掷地有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置之度外 中饱私囊 中流砥柱 中流击楫 忠言逆耳 终南捷径 众怒难犯 众叛亲离 众志成城 重蹈覆辙 重于泰山 助纣为虐 铸成大错 专横跋扈 专心致志 庄周梦蝶 壮士解腕 惴惴不安 捉襟见肘 自拔来归 自不量力 自惭形秽 自取其辱 自相矛盾 纵虎归山 走马看花 罪不容诛 作壁上观 作法自毙 坐观成败 坐怀不乱 坐山观虎斗 试读章节 爱鹤失众 【释义】 原意是因为宠爱鹤而失去民心。比喻因小失大。现也用于比喻人不务正业。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二年》。 春秋时期,卫惠公的儿子姬赤继位,为懿公。他不思富国强兵,却特别爱养鹤。鹤苑也不断扩大,甚至侵占了百姓的农田。卫懿公按照毛色、长相、个头大小,将鹤分成几等,派专职官员负责饲养。饲养的要求很高:不仅饲料要新鲜,还在池塘里养着鱼,花园里养着蚱蜢等鹤爱吃的食物。官员们每天按时给鹤“梳洗打扮”,保证每只“仙鹤”羽毛洁净,仪表非凡。到了后来,他甚至给这些鹤加官晋爵,让它们享受俸禄。百姓怨声载道,大臣们纷纷离开,他的兄长也投奔他国。 听说卫懿公好鹤,远在北方的燕国特地送来几十只稀有的灰鹤。卫懿公当时要巡游全国,便下令说:“灰鹤是鹤中珍品。快准备几辆安装大华盖的马车,配上最好的马,让灰鹤陪我一起出巡,这样既能显示卫国的富有,又能让邻国知道卫国的国威有多高,连名贵的灰鹤也有人送来!” 卫懿公四处招摇之时,北方的狄人倾全国的兵力攻打卫国来了。卫懿公知道来者不善,下令国内成年的男子一律上前线打仗。人们当面不敢说,但是背后都在抱怨:“不是说鹤群能显示国威吗?让鹤群披甲上阵好了。它们还享受禄位呢,我们连肚子都吃不饱,哪有力气作战!” 卫懿公亲自率领军队迎战狄人,可是士兵无心恋战,最后在黄河边上吃了大败仗。卫懿公战死沙场,卫国也被狄人灭亡了。 爱毛反裘 【释义】 怕裘衣上的毛受损害,而把裘衣反穿起来。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二》。 魏文侯是战国初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也是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他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任用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抑制赵国,灭掉中山,连败秦、齐、楚诸国,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成为中原的霸主和战国初期的强国。 有一次,魏文侯出游,见路上一个人反穿着一件皮裘(古人穿皮裘以毛朝外为正),背着一捆柴火行走。文侯问他:“你为什么要反穿着皮裘背柴呢?” 那人说:“因为我太爱惜皮裘上的毛了,怕它被磨掉了。”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皮裘上的毛也就失去依托了吗?” 后来有一年,魏国东阳地区交纳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十倍,为此满朝大臣都向魏文侯表示祝贺。但魏文侯却忧心忡忡,说:“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没有增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了十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向国家上缴赋税也是有比例的。这一定是当地官员盘剥得来的。我心里忐忑不安,担心这样下去,国家不会安定,你们为什么要向我祝贺呢?” 魏文侯继续说:“这就像我遇见那个反穿皮裘背柴的人,因为爱惜皮裘的毛,却忘了皮裘的里子更重要。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宁,国君的地位也就难以巩固。希望你们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被一点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实质。” 魏文侯的话让众大臣深受启发。 爱屋及乌 【释义】 乌:乌鸦。由于爱某个人而连带地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非常喜爱某人,从而也连带喜爱和他有关的人或物。 【出处】 汉·优胜《尚书大传·牧誓·大战》。 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欲,残暴无道。西方诸侯国的首领姬昌决心推翻商朝统治,积极练兵备战,准备东进,可惜他没有实现愿望就逝世了。姬昌死后,他儿子姬发继位称王,世称周武王。周武王在军师姜尚(太公)及弟弟姬旦(周公)、姬□(召公)的辅佐下,联合其他诸侯,出兵讨伐纣王。双方在牧野交兵。这时纣王已经失尽人心,军队纷纷倒戈,终于大败。周武王的军队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殷商都城朝歌。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因为他感到天下还没有真正安惑而且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臣子也让他头疼。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那些旧臣应该怎么处置呢?” 姜太公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仆从家人。那么,杀尽全部敌对分子,一个也不留下。大王你看怎么样?” 武王认为这样不行。这时召公上前说:“我听人说:有罪的,要杀;无罪的,让他们活。应当把有罪的人都杀死,不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大王你看怎么样?” 武王认为也不行。这时周公上前说道:“我看应当让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君王应不偏爱自己旧时的朋友和亲属,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这样就可以了。”武王听了非常高兴,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天下从此可以安定了。 后来,武王就照周公说的办,善待商朝的官吏和百姓,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来。民心归附,西周也更强大了。 安步当车 【释义】 安:安详,徐缓;当:当做。指从容地缓步行走,就像坐着车一样安适。形容人能安于贫困,自得其乐。现多解作徒步而行。 【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大贤士,名叫颜用。他才华出人,心藏韬略,而且为人特别正直,从不奉迎权势。齐宣王听说了他的大名,便把他召进宫来。 颜周来到宫中,走到殿前台阶处,便不走了。齐宣王看见了很奇怪,唤他道:“颜周,你过来!” 颜周还是站在原地不动,冲齐宣王叫道:“大王,你过来。” 齐宣王的左右侍臣一听颜周竟敢叫齐宣王过去,便齐声斥责颜周道:“你这个人好不懂礼仪,大王是一国之君,而你只是一介草民,怎么可以让大王过去呢,只有你过来才是。” 颜用却不慌不忙地说:“你们这些人说话真是好没见识。我如果照大王的话走过去,那就只能意味着我屈从权势,是一个为人们所不齿的奉迎拍马之人;而大王要是能够屈尊走过来,却能显示出大王礼贤下士的国君风度。现在就是这样两种情况,你们说说,是我仰慕权势好呢。还是大王尊重贤人好呢?” 齐宣王听了颜周的话觉得非常不顺耳,恼怒地问:“那你说说看,到底是一国之君尊贵,还是博学的贤人尊贵?” 颜用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博学的贤人尊贵,大王认为这个问题还用讨论吗?” 齐宣王心里不服,又问:“你说话可有根据?可不能信口开河!” “当然有,”颜周泰然自若地接着说道,“记得前不久,秦国发来数十万大军进攻齐国,他们曾下过这样一道严厉的军令:‘谁敢在柳下惠坟地周围五十步的范围内砍伐树木,处死。’同时,他又下了一道命令:‘能砍掉齐宣王脑袋者,封万户侯,赏千金。’从秦国的军令便可得知,大王,你的头颅还不如贤士柳下惠坟墓周围的树呢,当然更不能与贤士相比了。”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罔,过来!颜周,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车)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P1-2 序言 成语是汉语言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自浩繁的古代文化典籍以及诗词歌赋,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多字组合。它有着不同于一般词语的特点:言简意赅,结构严谨,内涵深远,韵律和谐,富于哲理而又形象生动,表现力强。因此,在汉语言中始终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巨大功用。 成语是历史的浓缩,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其内涵极其丰富。凡有来源与出处的成语,追根溯源,往往都有一个历史故事作为背景。无论是盛世华彩,还是乱世风云;无论是慷慨激昂的壮士,还是金戈铁马的将军;无论是封侯拜将的荣耀,还是贬官失意的凄凉……都可以在成语故事中一探其究竟。这些约定俗成的成语故事,可以诱发读者学习历史的兴趣,了解古今风尚习俗的异同,增长历史知识。 具体来讲,成语故事的来源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源自古书中记载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一部分为口头文学),如夸父逐日、补天浴日、此地无银三百两等;二、源自古代典籍中记载或引用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杞人忧天等;三、源自历代史书中所记载的大大小小的历史故事和风云人物,如负荆请罪、城下之盟、破釜沉舟、鸡鸣狗盗等;四、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笔记杂文中的断字成句或轶闻趣事,如人杰地灵、走马观花、鹤立鸡群、洛阳纸贵等;五、源自佛、道等宗教文化,如借花献佛、当头棒喝、天花乱坠等…… 可以说成语故事包罗万象、庞杂宏大,涉及了古代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理想等方方面面面,内容丰富,多角度地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精神信念和处世智慧。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一书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 概括说来,全书有以下特点: 1.收录全面,编排新颖。全书选取了近一千一百多条成语,大多是在当今社会及文化中应用频率较高的。按照当代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习惯,按照音序进行编排,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词条故事。 2.注解详细。书中对所选成语的释义、难字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书阅读成语和学习成语的双重作用,使其兼具故事书与工具书的双重效能。 3.明确成语的出处。一般成语出处都包括了朝代、作者、著作书目等内容,对于没有明确作者(或由不同时期的作者完成的作品)则只保留了书名,如《庄子》、《论语》等。成语典出的相关文字也会在故事的正文中以“(仿宋字体)”标注出来,或者在正文中加以引述,使读者能体会相关古代文字的韵味。 4.大部分的成语故事都是典故故事,以成语的来龙去脉为主线,完整的讲述故事的内容,使读者看完后。对成语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还有一部分成语典出较早,但故事性不强,而其他典籍中出现了针对该成语的、更有代表性的故事,我们则选择后者,使读者对此成语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5.书中还选配了近百幅相关的成语故事插图,由专业的插画作者手绘完成。以画配文,两相对照,更加形象地解释了成语的历史背景。 总之,成语浩繁博大,只靠一本书不可能容纳所有的内容。所以,我们本着去粗存精、古为今用的原则选取了其中的精华,以飨读者。我们希望能帮助读者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特有的内涵,以及历代古人高超的智慧。 编者 2011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