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仕政主编的《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在充分掌握第一手文献的基础上,将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划分为集体行为论、资源动员论、政治过程论、框架建构论和新社会运动论等五个主要流派,仔细梳理每个流派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理念,以及由此而来的分析思路、理论假设和概念框架,揭示每个流派的优长、局限以及彼此间的批判和继承关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社会学前沿论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
作者 | 冯仕政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冯仕政主编的《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在充分掌握第一手文献的基础上,将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划分为集体行为论、资源动员论、政治过程论、框架建构论和新社会运动论等五个主要流派,仔细梳理每个流派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理念,以及由此而来的分析思路、理论假设和概念框架,揭示每个流派的优长、局限以及彼此间的批判和继承关系。 内容推荐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运动研究在西方已经成为一个横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历史学、人类学、组织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的专业领域,所形成的理论概念和观点丰富而庞杂。冯仕政主编的《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在充分掌握第一手文献的基础上,将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划分为集体行为论、资源动员论、政治过程论、框架建构论和新社会运动论等五个主要流派,仔细梳理每个流派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理念,以及由此而来的分析思路、理论假设和概念框架,揭示每个流派的优长、局限以及彼此间的批判和继承关系。《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研究》既是对西方社会运动研究成果的全景式检阅,对研究中国当前和历史上的运动、革命、群体性事件、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导论:西方社会运动研究概览/1 第一节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发展脉络/2 一、美国社会运动研究传统的源流/2 二、美国传统下的专业领域名称/7 三、西欧社会运动研究传统的演变/9 四、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知识视野/12 第二节 集体行为的含义及类型/13 一、“集体行为”概念的提出及演变/13 二、集体行为的基本类型/15 三、聚众/17 四、群众/20 第三节 社会运动概念的定义及争议/24 一、社会运动作为集体行为/24 二、社会运动作为政治斗争/26 三、社会运动作为对权威的挑战/30 四、社会运动概念:评论与总结/34 第四节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知识谱系/39 一、研究主题/40 二、理论视角/43 三、本书的组织架构/45 第二章 集体行为论/48 第一节 集体行为论的兴起与分殊/48 一、集体行为论兴起的时代背景/49 二、集体行为论的思想原型/52 三、集体行为论内部的理论分野/56 第二节 符号互动取向的集体行为理论/58 一、勒庞的集体心智理论/59 二、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60 三、特纳和克利安的突生规范理论/61 第三节 结构功能取向的集体行为理论/63 一、斯梅尔塞的值数累加理论/63 二、康豪瑟的群众社会理论/69 第四节 相对剥夺取向的集体行为理论/75 一、戴维斯的J曲线理论/75 二、格尔的相对剥夺理论/77 第五节 集体行为论的衰落与调整/81 一、对集体行为论的挑战和批判/81 二、集体行为论的调整与修正/87 三、集体行为论的回归与最新发展/92 第三章 资源动员论/94 第一节 范式革命与资源动员论的诞生/94 一、资源动员论崛起的时代背景/95 二、奥尔森的挑战/97 三、资源动员论的酝酿与诞生/99 四、理论关切与基本假设/101 第二节 社会运动市场/104 一、运动市场论/104 二、社会运动市场的构成/105 三、运动资源的分类与性质/108 四、资源的配置与社会运动/110 第三节 社会运动组织/113 一、社会运动组织的类型/114 二、社会运动组织的效能/120 三、社会运动组织的领导和领袖/123 四、社会运动组织的演变/127 第四节 社会运动参与及招揽/130 一、社会运动参与的类型/130 二、社会运动参与:回应“奥尔森命题”/132 三、社会运动参与作为一个过程/134 四、关系网络与社会运动参与/138 五、运动参与研究中的其他问题/141 第五节 社会运动业类与部门/142 一、组织间关系与“多组织场域”/143 二、关于社会运动组织间关系的若干命题/145 三、社会运动组织间的结盟/149 四、从资源动员论到政治过程论/151 第四章 政治过程论/153 第一节 政治过程论的兴起与发展/153 一、政治过程论的诞生/154 二、对集体行为论和资源动员论的批判/157 三、麦克亚当的政治过程模型/161 四、政治过程论:从模型到框架/164 第二节 政治机会结构/166 一、概念界定和使用中的机会主义/166 二、政治机会还是政治威胁?/170 三、概念和理论发展的方向/171 第三节 国家政治与社会运动/172 一、重拾国家分析/173 二、国家的开放性与执行力/175 三、国家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177 四、第三世界国家与革命/180 五、国家与社会的交会模型/183 第四节 社会运动作为政治过程/187 一、集体行动的戏码/188 二、民族国家建构与社会运动的兴起/190 三、抗争的策略/192 四、国家对社会运动的镇压与警治/197 五、运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抗争的周期/201 第五节 社会运动的结局及后果/202 一、运动的结局及后果:测量与评价/203 二、策略运用与运动结局/205 三、社会政治环境与运动结局/207 第五章 框架建构论/208 第一节 框架建构论的兴起:议程与背景/208 一、基本概念:框架与集体行动框架/209 二、框架建构论与其他理论视角的比较/211 三、意义与社会运动/213 第二节 框架建构的过程/216 一、框架建构的核心任务/217 二、框架谋划/221 三、框架竞争/225 四、框架言说/228 五、框架扩散与主框架/230 第三节 框架建构的场域/232 一、意识形态/233 二、文化/237 三、社会政治结构/240 四、媒体/242 第四节 框架建构的效果及影响/244 一、集体行动框架的变量特征/245 二、集体行动框架的共鸣度/246 三、框架建构的失败/250 四、存在的问题与研究转向/251 第六章 新社会运动论/25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革命理论/257 一、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257 二、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261 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263 第二节 新社会运动论的兴起与理论议程/266 一、新社会运动论的产生及其背景/266 二、新社会运动论:共识与分歧/268 三、新社会运动之“新”特征/271 四、新社会运动的历史起因/275 五、新社会运动的历史意义/279 六、新社会运动论的理论影响/281 第三节 新社会运动论的代表性理论/283 一、梅鲁奇的信息社会论/283 二、图海纳的程控社会论/290 三、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危机论/298 第七章 结语:反思西方社会运动研究/302 第一节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最新趋势/302 一、从社会运动到“斗争政治”/303 二、文化主义转向/308 三、重拾情感分析/312 第二节 西方社会运动研究的演变规律/315 一、核心关切与基本议程/315 二、范式和流派的变异/319 三、未来的挑战与走向/321 第三节 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运动研究/325 一、科学精神/326 二、历史视野/331 三、中国关怀/336 主要参考文献/339 人名中英对照表/370 重要术语中英对照表/373 后记/37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