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曹桂芳主编的《课本背后的修养故事(中学版)》是读·品·悟课本背后的故事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围绕中学课本,精心选编了54个修养故事。这些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中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不断登上新的道德境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课本背后的修养故事(中学版)/读品悟课本背后的故事系列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作者 | 高敬//曹桂芳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高敬、曹桂芳主编的《课本背后的修养故事(中学版)》是读·品·悟课本背后的故事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围绕中学课本,精心选编了54个修养故事。这些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让中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不断登上新的道德境界。 内容推荐 修养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内在的美,也是一种简单纯净的心态。修养不会像雨后春笋,在一夜间破土而出,它需要以人为鉴,学习他人的智慧;需要平日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操守。 本书《课本背后的修养故事(中学版)》围绕中学课本而精选的修养故事,让我们在轻松的阅读中,加强人性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不断登上新的道德境界,收获人生最美的果实,迈向属于自己的成功。阅读这些故事,让我们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修养吧! 《课本背后的修养故事(中学版)》由高敬、曹桂芳主编。 目录 第一辑 点燃一个冬天 最后的掌声 感恩 19岁的琴声 圣诞节的礼物 点燃一个冬天 收藏阳光 第二辑 生命是一种责任 最爱是兵 珍藏美丽 查理叔叔 装满爱的银行卡 哥哥的肩,为我撑起一生的天 生命是一种责任 第三辑 静谧中的礼仪 穷人的女儿谢谢您了 静谧中的礼仪 老师的胜利 病房里的感动 深压在心底 第四辑 心上有路 一个陌生男人的来电 心上有路 吹口哨的女人 92颗蚕豆 不计成本 小提琴的力量 第五辑 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 睡在我下铺的兄弟 那年·那月·那狗 赎回你的灵魂 母亲的“报复” 送给继母的生日礼物 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 第六辑 举世无双的珍品 守时就是信誉 特殊考试 阿里的任务 我愿意为你拆一座亭子 诺言 第七辑 我可以供自己上大拳 苦工 弟弟的油炸摊 我可以供自己上大学 小脚奶奶 妈妈的银行存款 第八辑 做一个自律的人 淤泥里开出来的花儿 向17岁半的先生道歉 控制你的脾气 我是小偷 对不起 第九辑 爱的记录 爱的记录 老鞋匠 站在需要你的人的身边 丢失的戒指 让阳光拐个弯儿 第十辑 你是中国人 带缺口的馒头 你是中国人,今天可以坐前排了 郑振铎的“最后一课” 去阿里的路 国歌 试读章节 感 恩 我居住的这座城市多水,因此,常常有救人和被救的故事发生。 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夏季,武汉的某工厂组织青年职工到东湖游泳。就在人们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中嬉戏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有位女工不留神游进了深水区,由于水性不好不慎在深水区溺水,她的一位男同事前去救助,也一并处于险境。 这一幕被一位正在附近水域游泳的小伙子发现了,他带着手里的救生圈,奋力划向了素不相识的落水男女,他的游泳水平也不高,唯一能做的是让那两位溺水者抓住他的救生圈,不至于沉下去,这样可以争取时间被人救起。 可是,一只救生圈承载不了3个青年人的重量,3个人很快一起往下沉,就在生死存亡的这一刻,小伙子做出了一个让这座城市无数市民震惊和崇敬的决定——他果断地松开了自己的双臂。 结局在他松开双臂的同时便成为定格,他青春的身躯悄然沉入湖底,换回那一对素昧平生的年轻人的生命。那年他21岁。 开追悼会的那天,被救起的两位青年哭着跪倒在英雄悲痛欲绝的父母面前,说:“从此我们就是你们的儿子和女儿,我们一生都要报答他的恩情,一生都要像他那样为人……” 岁月如梭。有一天我又听到了一则关于救人的报道,突然想起18年前发生的那则新闻。时过境迁,曾在英雄的父母面前发誓的那对年轻人,18年来他们能否实践当初的诺言?当记者的我,于是萌发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去寻找两位当事人。 根据当年那则报道的线索,我找到被救的两位当事人所在的工厂。毕竟10多年过去了,这家工厂早已停产。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一个知情者,他是那家工厂的一个领导,他从人事部门翻出了这两位工人的档案,告诉我他们已离开工厂多年了。 失望之余,这位热心的领导提供了一条线索:听说那位男青年在外面干得很不错,发大财了,而且发财的过程又是一个很戏剧性的故事。他离开工厂后,揣了点路费南下去广东找工作,半路遇见一起车祸。当时他乘坐的长途车正巧停在路上,有辆小巴士翻在路边,眼看车里的人快不行了,人们都围着看热闹。他拨开人群将伤者送往医院,担心医院不抢救,还将自己的盘缠都垫付了医药费,又守在那里等到伤者醒过来,帮助他和家人取得联系。 行善者必有好报。哪晓得这位伤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香港一家企业的老板。那人苏醒过来得知一位素昧平生的年轻人不但救了自己,还将去找工作的盘缠垫付了医药费,感动得不得了。他拉着年轻人的手激动地要付给他一大笔感恩费,还要让他从此留在自己身边,一生不为衣食发愁。这些都被男青年谢绝了,他说,我救你是因为我也被人救过,那人为我把生命都献出去了。老板听了他的讲述更加感动,无论如何也要报答他。年轻人想了一会儿说,我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本事,留在你身边也不妥。正好我在找工作,你给我介绍一份可以自食其力的工作就行。 后来,他就在老板广东的一家企业里打工,勤奋好学再加上老板的提携,没几年他就创下不小的家业,现在在国外发展。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一段传奇。我感叹之余还是关心他当年的承诺实现了没有。还有那位年轻的女工。厂领导遗憾地说,男青年的情况仅知道这么多。女青年离开工厂后,在家门口守着一个电话亭,听说境遇一直不太好。至于怎么找到他们,厂里实在无能为力了。 这样,我手里仅剩下一个线索,那就是英雄父母的家庭地址。说实话,我一开始不愿意直接拜访这个家庭,是担心两个被救者若没能履行自己的诺言,事隔10多年的这场寻访,会给失去儿子的二老增添更多的痛楚。 时隔数日,我找到了英雄的父母所居住的一个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当紧闭的房门开启后,我看见了两张沧桑却不乏慈祥的面孔。他们将我迎进了儿子当年的住房,10多年来一切都仍按原样摆放着。儿子是在夏天走的,天冷的时候,父母不忘在他床上添床棉被,怕他着凉。 在这间朴素的小房间里,我见到了他们永远21岁的儿子,他是那么英俊,那么阳光。他从黑色的镜框里向我微笑着。 我望着镜框里的小伙子,如果他健在的话,如今已是一位中年男人了,那么这个家还会有一个可爱的男孩或漂亮乖巧的女孩。 我不忍心但还是问了,问了那两位被救者的情况。二老平静地说,他们年年来。男青年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每年的清明节都要赶回来去墓前祭扫,去年还将墓地重新修葺一遍。他还在广州买了一套房子,请二老去住。平日里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回到武汉就来探望。女青年也时常来帮忙做家务,挡都挡不住。 两人10多年来没有间断。 也巧,就在我们谈论那两个被救者时,男青年打来了长途电话,我听见他在电话里喊老人“爸爸妈妈”,而两位老人呼唤他的小名“斌斌”。父亲高兴地说,斌斌又要回来探家了。母亲说,对做父母的来讲,亲生儿子的死,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但是两位年轻人10多年来把我们当亲生父母看待,让我们感到莫大的安慰。 后来,我见到了叫斌斌的男青年。不,如今40多岁的他已不是青年人了。他说那次东湖被救事件影响了他一生,最重要的是教育了他如何做人。他还谈到了英雄的父母,他们从未向他提过任何物质上的要求,倒是十分关心他的人生道路。最近,他在广东捐建了一所学校,想让英雄的品质一代代传下去。 后来,我又根据二老提供的地址,在汉口一条拥挤小巷的一间小房里,见到了当年那位被救的女工。提到10多年前的那件往事,她仍禁不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她说自己活得平平淡淡,很惭愧没有干出一番大事业告慰那位用生命换取她活下来的人。但是,她一直坚持着做一个好人,也教育她的孩子这样做,将来有了孙子,也会如此。虽然守着一个电话亭,生活比较清苦,但她从不多收顾客一分钱,收费的公道在这一带是有口皆碑的。 谈到对英雄父母的孝敬,她又哭起来,觉得自己能报答二老的能力和那位男青年“斌斌”实在无法相比。每次去二老家里只能抢着干点家务,但二老总不忍心让她干,把她冻红的手捂着,还说看见她来就已让他们快乐和舒心,我告诉她,二老说得有道理。 古人虽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可是能从沙漠里捧滴水回赠恩人,也足以证明人心的泉眼并没有堵塞,这滴晶莹的水珠能获得天下人同样的尊敬。 她的窗外就是长江。这座城市多水,每年救人或被救的故事仍在继续。 文/范春歌 P4-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