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如果说这片乌云是由我而起,我就有义务努力把它驱散。他们不可能每天都这样铁青着脸、寡言少语地坐着,而且不管他们脾气能有多坏,他们平常也不至于总是这样愁眉苦脸的。
“真是不可恩议,”我一口气喝完一杯茶,正要接过另一杯的当口,开言说道,“真是不可思议,风俗习惯居然能这样养成我们的兴趣爱好和思想见地。许多人就无法想象,像你,希思克利夫先生,这样过着完全遁世隐居的生活,究竟还能有什么幸福可言;然而,我敢说,生活在你这样一个家庭中间,有你那位贤惠的太太,像吉祥仙子似的对你的全家和你的心灵呵护备至……”
“我贤惠的太太!”他打断我的话头,脸上露出一副凶神恶煞般的冷笑,“她在哪儿——我那位贤惠的太太?”
“我是指希思克利夫太太,你的妻子。”
“噢,是啊——嗯!你指的是,尽管她的肉体已经消逝,她的灵魂还在担当守护天使的职务,呵护着呼啸山庄走好运,是这样吗?”
我自觉失言,想尽力弥补。我本应看得出来,双方年龄悬殊,不大可能是一对夫妇。一位是四十岁上下,正是智力强盛的阶段,男人到了这个年纪,很少会异想天开,以为大姑娘会由于爱情而嫁给他;那种梦是留着安慰我们那垂暮之年的。而那另一位则看来还不到十七岁呢。
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坐在我身边的这个乡巴佬,正端着茶缸喝茶,没洗手就啃面包的,可能就是她丈夫吧;他当然是小希思克利夫了。她这样把自己这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只是因为全然不知世界上还有比他好的人,结果就是将自己活活埋葬!太可惜了——我可得留神,别让她因为我而对自己的婚姻选择懊悔。”
最后这个设想看来像是我有些自以为了不起吧;其实不然,我这位邻座简直可以说是令我作呕。而我凭经验知道,我还算是有点儿魅力的。
“希思克利夫太太是我的儿媳妇。”希思克利夫说。这一下就确证了我的揣测。他一边说,一边转头朝她那个方向很特别地瞅了一眼,充满仇恨的一眼——除非他只是错长了~脸横肉,像其他类似的人那样,从脸上并不能看出他灵魂深处要说的话。
“啊,这就对了——我现在明白了,你真是艳福不浅,拥有这位仁爱为怀的仙女。”我转过身来对我这位邻座说道。
这一下可比刚才更糟了,这位年轻人满脸通红,握紧拳头,分明是一副准备动手打人的架势。不过他好像立刻就恢复了自制,强压着将这通怒火只化作一句冲我而来的伤人恶语,然而我竭力装作没有听见。
“不幸你都没猜中,先生!”我那位房东说,“我们两个人谁都没有特殊的荣幸拥有你说的这位吉祥仙子。她那口子死了。我既然说她是我儿媳妇,那她必该是嫁给了我儿子。”
“那么这位年轻人是——”
“不是我儿子,管保没错!”
希思克利夫又笑了,似乎是说把他认作那头笨熊之父,这玩笑开得未免过于鲁莽了。
“我叫哈顿·恩肖,”那一位吼叫一声,“我还是劝你,对他放尊重点儿!”
“我并没有表示不尊重。”我回了他一句,觉得他通名报姓时那副不可一世的神气十分好笑。
他的眼睛死死瞪着我,我也回瞪着他,可是不想瞪得那么长久,因为我怕弄得忍不住要扇他几个耳光,或者笑出声来。我渐渐明确无误地感觉到,我在这样一些舒畅宜人的家庭成员中动辄得咎。这样一种阴沉沉的气氛不仅压倒、而且抵消了我从四周得到的物质享受;我决心谨言慎行,不要再在这个房顶下面第三次冒失了。
吃喝结束的时候,谁也没有讲一句应酬话,我走到窗前去察看天气。
我看到的景象令人堪忧:黑夜提前降临,狂风怒吼,大雪纷飞,天空与山峦变成混沌一片。
“我想没有向导,现在我是回不了家啦,”我不禁惊呼起来,“路都给埋上了吧,而且即使还露在外面,恐怕也是咫尺难辨。”
P12-13
经典的乐园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标志,古今中外,在书籍的哺育下,人们创造出了灿烂的精神文化。那一部部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粒粒耀眼的明珠。
“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将这些明珠拾缀在一起,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凝聚了前人对社会、时代的洞见,对人生的观察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这套书无疑是献给青少年朋友的最好礼物。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次阅读,都像一次新的探索,都能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当你翻开一本本书,便好似步入了一个个崭新的世界。有时候,你会进入芬芳的花园,享受恬静与美好;有时候,你会走人冒险世界,进行奇妙的探险;有时候,你会开始沉思,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世界名著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的青少年敞开着大门,这座殿堂是最迷人的乐园,你每走出一小步,都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收获奇异的果实。今天,你在希腊观赏蓝天白云下奥林匹斯山众神与人们的生活;明天,你又在中国随着孔子周游列国,感知儒家学说的教诲;你既可以上天揽月,也可以在两万里的海底自在地航行;你会看到丑恶的人性,也会感知最善的温情,这个世界任由你邀游。
这就是伟大的经典,属于每一个阅读者的乐园,永远放射着异彩,永远以历久弥新的魅力吸引着你。一切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都聚集其中,都等待着新的召唤和复苏。这个召唤来自于你,年轻的阅读者,当你的心灵与它共鸣,便能产生新的智慧与力量。
当你看到经典名著的繁多的书目时,不必为难,不必对着它浩若烟海的知识兴叹,可从你喜欢的出发,慢慢走进这个世界。阅读,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从中受到启发,收获思考。
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阅读“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会让你站在巨人们搭建的高梯之上,不断攀登,看得更远!
圆家教育部中小学继续教育教材评审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张蕾
本书是由艾米莉·勃朗特编写的《呼啸山庄》。《呼啸山庄》的故事梗概如下:
在英格兰的北部,有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呼啸山庄”。一天,山庄的主人恩肖从街头领回一个弃儿,并把他收为养子,取名希思克利夫,让他与自己的儿女欣德利和凯瑟琳一起生活。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萌发了爱情,欣德利却十分憎恶他。老恩肖死后,欣德利不仅禁止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接触,还对他百般虐待和侮辱。结果加剧了他对欣德利的恨。也加深了他对凯瑟琳的爱。
一天,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秘密外出,认识了邻近的画眉田庄的小主人埃德加·林顿。这个貌似温文尔雅的富家子弟爱慕凯瑟琳的美貌,向她求婚。为了帮助希思克利夫摆脱哥哥的追害,天真幼稚的凯瑟琳同意嫁给林顿。希思克利夫知道凯瑟琳出嫁的消息,痛不欲生,愤然出走。
数年之后,一位英俊潇洒、神态威严的客人光临林顿家,原来是不知去向的希思克利夫发了财,回到了家乡。他这次回乡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向欣德利和林顿进行报复。
欣德利是个生活放荡的纨绔子弟,酗酒、赌博,肆意挥霍家产,终至穷困潦倒。当看到希思克利夫发财回来,欣德利把剩下的家产抵押给他,沦为他的奴仆。
希思克利夫经常拜访画眉田庄,林顿的妹妹伊莎贝拉对他倾心不已,随他私奔。他把她囚在呼啸山庄并折磨她,以发泄自己强烈的怨愤。
凯瑟琳嫁给林顿以后,看清了丈夫伪善的面目,内心十分悔恨。希思克利夫的衣锦荣归,使凯瑟琳更是悲愧交加,绝望中她病倒了,很快就死去了,留下一个早产的女婴——凯茜。伊莎贝拉趁乱逃出,来到伦敦郊外,不久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林顿·希思克利夫。欣德利在凯瑟琳死后不到半年,酗酒而死,而他的儿子哈顿落人希思克利夫的掌心,希思克利夫在孩子身上进一步实施报复。12年后,伊莎贝拉病死他乡,希思克利夫接回儿子。
光阴荏苒,凯茜已长得亭亭玉立。16岁生日那天,她邂逅了希思克利夫。当希思克利夫知道她就是自己的心上人凯瑟琳和仇人林顿的女儿时,便又产生了新的复仇计划:让凯茜与小希思克利夫结婚,独占林顿家的产业。在林顿先生病危之际,希思克利夫强迫凯茜与他儿子草草成婚。几天之后,林顿先生死去,希思克利夫又成了画眉田庄的主人。小希思克利夫婚后不久也悄然死去,这让凯茜陷入悲恸之中。
这时,哈顿已经23岁了,长得与青年时代的希思克利夫一模一样,尽管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缺乏人间的温暖,但他敦厚忠实,风度翩翩。凯茜对他产生了爱情。这让希思克利夫大为恼怒,他决心拆散这对恋人。然而,当他在仔细观察他们时,昔日的凯瑟琳和他相爱时的情景浮现眼前。此时此刻,他心头的恨消退了,爱复活了,他不忍心再报复。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描写的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不堪受辱和恋爱受挫,外出致富。回来后发现女友凯瑟琳已与地主林顿结婚,继而产生对地主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浪漫的艺术气氛。作品开始曾被人称作是年轻女作家脱离现实的天真幻想,但结合其所描写地区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现象,不久又被评论界给予高度肯定,并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