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逻辑边界及战略调整》一书从理论上分析了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及表现形式,国有经济的合理边界及其确定标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争论、调整依据、结构调整的实质,论证了界定国有经济存在边界的关键是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分析了国有经济存在的领域,认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领域的区分是动态的。
1.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2.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及其表现形式
2.1 国有经济存在的普遍性:一些历史资料的验证
2.2 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2.3 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
2.4 国有经济的表现形式
3.国有经济的合理边界及其确定标准
3.1 国有经济发展的阶段及其合理边界的争论
3.2 分析国有经济合理边界的基础
3.3 国有经济合理边界的逻辑推导
3.4 国有经济合理边界的数理推导
4.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依据
4.1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及其内涵的拓展
4.2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4.3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现实依据
4.4 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实质
5.国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5.1 国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
5.2 国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轨迹及趋势
5.3 国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6.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绩效与存在的问题
6.1 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绩效评价体系
6.2 对我国国有经济战咯调整绩效的评价
6.3 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存在的问题
7.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7.1 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调整的思路
7.2 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调整的对策
7.3 国有经济布局和战略调整的方法和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