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七年。夏天还没走秋天就来了。
老人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啾啾话真不假,何况秋老虎也已经过了许久。可是汉江边上的周南县仍然花红柳绿桂树飘香气候宜人。高高的天穹,一派青碧如洗。太阳刚刚起来,播撒着舔舐婴儿般的温柔的吻,大地上所有的生物都开始了新的一天。江边小洲里,鹤们伸着长腿和白的黑的长脖子悠闲地捕捉着鱼虾,天上偶有雁阵或野鸭飞过。江岸两边如海的芦苇雪白的芦花在如浪般的轻柔柔地招手;远处,如黛的逶迤群山在阳光下闪耀着七彩的宁静和安谧。
五岁的贺庆生天一亮就自己起了床,因为今天要去鑫州府照相,他有些睡不着,昨夜里就梦着了爸爸。外婆说这是专们给爸爸妈妈照的,一大家子人去城里,必须赶早。外婆把小庆生好好打扮一番,穿上花格子衬衫,新蓝裤子,黑灯心绒单鞋,还把鸡窝般的头发梳得光光。吃点干粮,就叫上姐姐搭了过汉江的渡船向州城走去。
周南县与鑫州城虽是一江之隔,但却因交通不便,出门都得步行。坐渡船过江后,婆孙三人边走边看,抄近道的田畴里水稻早已收割已种上的油菜苗绿油油的一片水灵,土黄色蛇一样的小路倒也平整两边花草丛生。太阳已红得很高了,江岸边一棵碗口粗细的榆树上几个秋蝉在争先恐后的鸣唱。小庆生心痒痒的,溜在外婆后面脱了鞋悄悄爬上树,猛一把就抓住了一只蝉子。外婆不见了孙子,正要着急时,却见庆生已经从树上溜下来,手里的蝉仍哇呜哇呜地叫着。外婆说你个小猴子差点吓死我!小庆生却问外婆:
“外婆我爸爸长的啥样子我见过他吗?”
“见过,你刚生下来就见过。以后还见过一次。”外婆说“只是你那时还太小。”
外婆还说啊你爸爸一个长方脸大高个子,走路爱低着个头,却脾气急。那天天刚亮时爸爸赶回到家里奶奶已经断气你偏偏撵着出生,就靠我和你小舅母经管,幸亏生的顺当。头天天气好啊落日头时满天红霞。都说你个碎崽娃有福气!你爸妈在远处工作,想你们啊才跟家里要张照片。外婆边说边催快走快走,甭让舅舅他们久等。
小庆生认真地听着外婆并不罗嗦的话接着说了句:
“外婆那我们把照片寄去,爸爸就不用回来了?!”
庆生和姐姐的童年都在阳光和梦幻里飘游做着许多五彩的梦。姊妹俩加上小舅家的三个孩子年岁递次,姐姐为大,下来是小舅的大儿子,庆生排第三,后面是两个弟妹。舅舅调市八中教书,就把家从周南县城搬到汉江边这个叫江坎的镇子上。姐弟几个热热闹闹,玩什麽红军捉土匪老鹰叼小鸡小猫钓鱼司马光砸缸等等游戏,吵吵嚷嚷一片童心乐趣。偶尔闹点小矛盾了舅舅便将几个姊妹们叫到一起问清原由,让打别扭的娃娃自己爬到一条大板凳上说打几下,你说打十下打到八下时如果哭了又从头打起。孩子们还真怕这招,据说小舅是从大哥云松那里学来的,大哥当过国民党团长,军阀作风。但听说恰恰如此,才让妈妈和小舅两个弟妹上了学,有了点出息。庆生第一次挨打时偏不趴下,说我爸才能打我,你不能打我。小舅说加打一板。结果加到第五板时庆生害怕还是趴下了。要哭也只能下来在外婆怀里偷偷地哭,外婆向着他姐弟俩,毕竟父母不在跟前啊。其实庆生倒是挺喜欢小舅的,小舅给他买了好多小人书,有《西游记》《七侠五義》《望娘滩》《山海经》等等等等,还常常亲自给小外甥讲些故事。小舅也不偏心,到过年时,每个娃娃都是发十个或二十个五分钱的崭新硬币。
中午,三路照相大军汇集相馆。其实只用不到半小时照相就结束了。
照片是以外婆为核心的小舅一家大姨一家大舅一家共三个家庭组合的全家福。最前排是四个小姊妹,都还在中间坐成一排的外婆大舅母大姨小舅母怀里抱着,西边站着大姨的儿子界生和骑木马的小舅儿子国兴,东边站着庆生;第三排是大舅云松小舅云峰站在两边中间夹着大表姐逢秋二表姐春月,姐姐珍珍脚下垫了两块砖站在最中间,比表姐矮半个头的一张小脸满是灿烂的傻笑。
照片十分清晰,大人们神态安祥小孩们各具情态穿着整齐时鲜,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幸福家庭。是因为小蝉子终于死了还是什麽原由吧,庆生照像时总有些忧郁之态写在了脸上。后来小舅云峰在照片背面给姐姐姐夫写了几句话,说一大家子独缺你俩十分遗憾权且留作纪念吧。
也许冥冥之中真有宿命存在,今后的岁月里贺庆生与不认识的父亲就永远地再也没有机会见面,而这张照片中一个家族的未来,也便随着岁月的风雨巅泊动荡,沉沉浮浮起来。P3-5
读完何振基先生这部长达四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母亲河》,给我留下至深印象和强烈感受的是作品透过复杂纷纭、五彩斑斓的各类场景、各色人物、艺术画面背后的思想力量。无论生活多么复杂、现实如何严峻,包括人际关系的变幻莫测、爱情亲情的嗳昧纠葛、官场争斗的水火难容、市场变化的出人意料、人生命运的起伏跌宕……审视和展示这些生活,对作者来说是严峻的考验。但凡亲历过这几十年生活的人,无论执笔为文,或者是在饭局酒桌,任谁讲述几段生动而叉荒诞的故事都不是难事,关键是谁能避开简单化、表面化的图解,进入事物的深部,给人令人信服的解答。
这部长篇小说纵贯了上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下至本世纪前十年整整六十年的历史时段,而这正是共和国艰难曲折地茁壮成长,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正是执政党领航弄潮、艰难前行、走向未来的时代,也是整整两代人生生不息、搏击风云、追逐命运的时代。可喜的是《母亲河》没有回避历史的沉重、改革的艰难、生活的复杂乃至丑恶,而是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直逼现实,以生动的生活图景描绘出真实的社会“倒影”;不随波逐流,不踟蹰于“迷宫”,艺术地展示了这个时代的生活画面,展现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历史趋势。
作者以对祖国大地和用“母亲河”象征的故乡故土的无比的热爱、对中国执政党的无比忠诚和充分信赖、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的由衷自豪和十足的信心,艺术地刻画了两代人几个家庭的坎坷生涯,把家族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较为成功地展示出了一幅中国当代生活的缩略图。这部小说甚至在努力地探求着淹没在当今世风下的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传承,应当是当今为数不多、涉及面广、散发着正能量的可贵作品。
一个历史悠久、出现过强汉盛唐、创造过四大发明、曾在世界上领先一千多年的民族,却在晚清以降,积贫积弱,沦为列强觊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伴着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几十年浴血奋斗,几百万烈士牺牲,新中国终于得以创建。然而,由于国际国内的多种原因,几十年间,运动和斗争、理论和口号占据了中心,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拉开了《母亲河》沉重的帷幕,开启了本书两代2,.--个家庭的悲欢离合。笫一代人物:贺文雍、赵凌芬、秦光明等陆续登场,却无不以悲剧结束人生,展示了历史的曲折与生活的沉重。几十年阶级斗争让国家一穷二白,让人民备感压抑。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犹如打开水闸或尘封的魔匣,五花八门的思潮、形形色色的理论、摸着石头过河、土地承包、国企改制、大学扩招、房价飞涨、股票下跌、集体上访、房地产、暴发户、小三二奶、跑官卖官、纸醉金迷、奸情凶杀……神州大地呈现出让人眼花缭乱、万花筒般的社会万象。 正是在这种改革不断透出生机又举步维艰、目标始终坚定却复杂曲折的社会大背景下,小说的主要人物,也就是三个家庭的第二代:贺庆生、周秀琴、秦岚、贺玲、国强、赵春月,以及黎明、柯明、王志中等纷纷登场亮相,成为社会与生活的主角,在政坛与商界、台前与幕后展开各式各样的拼搏争斗,惊险曲折,惊心动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演了当今中国社会异彩纷呈的活剧。
一部长篇小说,当时代背景与整体框架确定之后,塑造人物就成为了头等大事。换句话说,人物尤其是主人公塑造刻画得成功与否,决定着小说的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说,贺庆生、周秀琴便是贯穿作品始终、也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主人公了。按说,贺庆生出生在一个既有传统道德文化、又不乏革命先烈的大家族,父母又是新中国第一代知识分子、大西北最早的建设者和革命者,那么,他应该有幸福的童年和朝霞般灿烂的前程。岂料,父亲贺文雍,一个对党无比忠诚、对祖国充满挚爱、自愿放弃大城市优裕生活、去荒凉的青海高原开发建设的热血青年干部,仅仅因为心直口快、爱讲真话,被打成右派,流放农场劳改,屈死荒原。母亲被迫改嫁,不料却走入更深的社会灾难,家庭一落千丈、堕入底层。贺庆生自少年起便遭受歧视、经受苦难、忍饥挨饿,中学毕业回乡务农,成了中国社会底层的农民。他必然要经历三种选择:要么顺其自然,随波逐流;要么自暴自弃,走上邪路;再就是经受历练,浴火重生。贺庆生显然选择了后者,而且愈是清醒自觉,这其中有父母的教诲影响,亦有年轻人的自尊自强。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正派做人,诚实劳动,不仅赢得村人敬重,也为自己赢得不止一位乡村姑娘的爱慕,他听从自己心灵的感应与召唤,选择了一位有着“黑黢黢的眼睛,白净整齐的牙齿,身材适中,并不嫌自己家贫”的乡村姑娘周秀琴,不仅成为终身相濡以沫的伴侣,也成为了本书贯穿始终的主人公。
贺庆生命运的根本转变是与共和国同步的,粉碎“四人帮”后父亲错案平反,母亲恢复工作,贺庆生毅然选择了继承父亲遗志,大学毕,11,~1-高原,弃文从政,在石油基地调研、调解牧民纠纷中初现才华,崭露头角。经过高原历练,贺庆生重返家乡,主政东江鼎力革新,坐镇纪委坚决查处腐败,稳妥处理烟厂集体上访。尤其是当上市长后,他尊重实际,锐意进取,大刀阔斧,除旧布新;政治对手却处处设防,利用钢厂凶杀案件,布下坑井,制造伪证,致使险情丛生、迷雾重重。但是不管生活如何眼花缭乱,官场如何复杂多变,金钱美女,充满诱惑,贺庆生却坚守为官做人原则,不亢不卑,既坚守原则,又不乏灵活;既对上级负责,又为群众尽力,在其身上体现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释放出令人信服的正能量。作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以父母的教诲、少年时即开始的苦难、艰苦劳动的历练和底层人民给予的真挚感情为铺垫,使贺庆生这个人物显得血肉丰满、真实可信。
《母亲河》还塑造了周秀琴、秦岚、贺玲、春月、雨晴等一批女性,无不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各有特点,呼之欲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周秀琴在苦难岁月中与贺庆生相识相知,算得上是患难夫妻。她是位标准的传统女性,相夫教子、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安分守己;但当丈夫一路高升,反差拉大,她又本能地对丈夫接近其他女性心存戒备,有时小心得过分,让人忍俊不禁,但又对她爱得真挚无畏心生敬意。
人是社会的产物,亦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理想追求无不与时代息息相关。而秦岚则是由于家族家庭,更由于性格的影响,经历起伏曲折,颇具传奇色彩。流落海外,却不流于媚俗。一生痴情几十年,对庆生深爱不移,最后遁入佛门。让人叹息之余,却又庆幸:这也是—位执着女子的最好归宿了。
相比之下,赵春月则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当然,她首先受益于性格:生性活泼、热情开朗、敢作敢为、泼辣直率。从经营歌舞厅、卖家电到承包钢厂,从戏班学徒到公务员下海再到私营小业主最后到现代企业家,发生在赵春月身上的一系列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国企改革的艰难和民营经济发展的进程。而赵国强的发迹,则恰是一部当代中国农民荡涤改革开放的活剧。
对于作品中几位负面人物如柯明、王志中、黎明等人的塑造没有简单化,没有脱离生活实际,又有一定的提炼与概括,对人物性格、身份、所作所为亦把握得较为准确。这样,也使小说整体迈上了新台阶。由于作者从政多年,对行政部门熟悉了解,深谙其中三昧,每每于朴素真切的描写、精当精彩的评述议论中,就让人对“官场”有了真切的了解、真实的感受。这与那些流行的所谓“官场小说”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说他有意识地模仿雨果,在他认为有必要的时候,进行了大段的政论性评说,这在当今小说中已不多见,虽然可能有失精当,但精辟的议论和思想性却加深了作品的厚重。
诚如作者在封底对全书所作的概括:故事在真实和虚构中徘徊前行,一片挚爱献给母亲、故乡和祖国。读完作品,觉得就此而言,作品已经完全做到。而且,给读者提供的远不止此。伴着阅读的愉悦,让人切实感受到:《母亲河》汇纳百川,波涛涟漪,无限风光;滋红润绿,惠泽故乡,风流儿女,谱写华章。
王蓬,当代作家,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
2013-g 10月
迎来新中国解放的年轻知识分子贺文雍被打成右派,妻子凌芬以柔弱之躯与儿子贺庆生在屈辱和磨难的社会底层中生存。
何振基著的《母亲河》讲述了:贺庆生从坎坷的青少年和美丽的清江走出,一步步踏入仕途,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艰难之路、五光十色的社会迷朦和共和国的巨大变迁;交织着与秀琴、秦岚两个女人一生的爱情波澜,以及官场的跌宕起伏;横牵出堂姐贺玲、表姐春月、表弟国强等几个同代家庭的命运与发展。
两代人几个家庭的恩爱情仇,新时代生活的波澜壮阔,仕途之路的波诡云谲,折射出当今中国的家庭略缩图和时代画卷。
何振基著的《母亲河》讲述了:两代人三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六十年和平环境的守业艰难;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社会万象;执政党领航弄潮的历史画卷。民间和官场生活的真实瞬间;爱恨情仇在当代的绮丽奇观;真实和虚构的故事徘徊前行,家族是社会变迁的历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