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上典藏本)/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编著者施耐庵。
施耐庵编著的《水浒传》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最终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贯穿小说始终的,是一种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报国”思想,和具有浓重平民色彩的英雄主义精神。
《水浒传》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水浒传(上典藏本)/中国经典文学名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施耐庵 |
出版社 | 崇文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水浒传(上典藏本)/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编著者施耐庵。 施耐庵编著的《水浒传》是一部经过宋元两代数百年的酝酿、积累而最终完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汉生生死死的悲壮故事,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贯穿小说始终的,是一种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忠君报国”思想,和具有浓重平民色彩的英雄主义精神。 《水浒传》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故事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内容推荐 《水浒传(上典藏本)/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编著者施耐庵。 《水浒传(上典藏本)/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内容提要:北宋末年,朝廷腐败,对外卑躬屈膝,缴纳岁贡;对内横征暴敛,盘剥百姓,一时间民不聊生。许多有血性的好汉被逼无奈,纷纷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他们反抗压迫、替天行道,演绎了一段英雄传奇…… 施耐庵编著的《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是一部描写英雄传奇的典范。 《水浒传》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朝廷招安而失败的全过程。 目录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官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粱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扬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火并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送丧 供人头武二设祭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夜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拼命三火烧祝家店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偷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粱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坐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进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鰍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九十二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第九十七回 陈灌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 第九十八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灌宋江同奏捷 第一百零一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 第一百零二回 王庆因奸吃官司 龚端被打师军犯 第一百零三回 张管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第一百零四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第一百零五回 宋公明避暑疗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一百零六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汩没破坚城 第一百零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一百零八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第一百零九回 王庆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一百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一百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一百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一百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一百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一百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一百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一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一百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一百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试读章节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话说当时汤隆对众头领说道:“小可是祖代打造军器为生。先父因此艺上,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得做延安知寨。先朝曾用这连环甲马取胜,欲破阵时,须用钩镰枪可破。汤隆祖传已有画样在此,若要打造,便可下手。汤隆虽是会打,却不会使。若要会使的人,只除非是我那个姑舅哥哥,会使这钩镰枪法,只有他一个教头,他家祖传习学,不教外人。或是马上,或是步行,都有法则,端的使动,神出鬼没!”说言未了,林冲问道:“莫不是现做金枪班教师徐宁?”汤隆应道:“正是此人。”林冲道:“你不说起,我也忘了。这徐宁的金枪法、钩镰枪法,端的是天下独步。在京师时,多与我相会,较量武艺,彼此相敬相爱。只是如何能够得他上山来?”汤隆道:“徐宁先祖留下一件宝贝,世上无对,乃是镇家之宝。汤隆比时,曾随先父知寨往东京视探姑姑时,多曾见来,是一副雁翎砌就圈金甲。这一副甲,披在身上,又轻又稳,刀剑箭矢,急不能透,人都唤做赛唐猊。多有贵公子要求一见,造次不肯与人看。这副甲,是他的性命,有一个皮匣子盛着,直挂在卧房中梁上。若是先对付得他这副甲来时,不由他不到这里。”吴用道:“若是如此,何难之有?放着有高手弟兄在此,今次却用着鼓上蚤时迁去走一遭。”时迁随即应道:“只怕无此一物在彼,若端的有时,好歹定要取了来。”汤隆道:“你若盗得甲来,我便包办赚他上山。” 宋江问道:“你如何去赚他上山?”汤隆去宋江耳边低低说了数句,宋江笑道:“此计大妙!”吴学究道:“再用得三个人,同上东京走一遭。一个到京收买烟火、药料,并炮内用的药材;两个去取凌统领家老小。”彭圮见了,便起身禀道:“若得一人到颍州取得小弟家眷上山,实拜成全之德。”宋江便道:“团练放心。便请二位修书,小可自教人去。”便唤杨林,可将金银书信,带领伴当,前往颍州取彭圮将军老小。薛永扮作使枪棒卖药的,往东京取凌统领老小。李云扮作客商,同往东京收买烟火、药料等物。乐和随汤隆同行,又挈薛永往来作伴。一面先送时迁下山去了。 次后,且叫汤隆打起一把钩镰枪做样,却教雷横提调监督,原来雷横祖上也是打铁出身。再说汤隆打起钩镰枪样子,教山寨里打军器的照着样子打造,自有雷横提调监督,不在话下。大寨做个送路筵席,当下杨林、薛永、李云、乐和、汤隆辞别下山去了。次日又送戴宗下山,往来探听事情。这段话一时难尽。 这里且说时迁离了梁山泊,身边藏了暗器,诸般行头,在路迤逦来到东京,投个客店安下了。次日踅进城来,寻问金枪班教师徐宁家,有人指点道:“入得班门里,靠东第五家黑角子门便是。”时迁转入班门里,先看了前门;次后踅来,相了后门,见是一带高墙,墙里望见两间小巧楼屋,侧首却是一根戗柱。时迁看了一回,又去街坊问道:“徐教师在家里么?”人应道:“敢在内里随直未归。”时迁又问道:“不知几时归?”人应道:“直到晚方归来,五更便去内里随班。”时迁叫了相扰,且回客店里来,取了行头,藏在身边,吩咐店小二道:“我今夜多敢是不归,照管房中则个。”小二道:“但放心自去,并不差池。” 时迁再入到城里,买了些晚饭吃了,却踅到金枪班徐宁家,左右看时,没一个好安身去处。看看天色黑了,时迁拱入班门里面。是夜,寒冬天色,却无月光。时迁看见土地庙后一株大柏树,便把两只腿夹定,一节节爬将上去树头顶,骑马儿坐在枝柯上。悄悄望时,只见徐宁归来,望家里去了。又见班里两个人提着灯笼出来关门,把一把锁锁了,各自归家去了。 早听得谯楼禁鼓,却转初更。云寒星斗无光,露散霜花渐白。时迁见班里静悄悄地,却从树上溜将下来,踅到徐宁后门边,从墙上下来,不费半点气力,爬将过去,看里面时,却是个小小院子。时迁伏在厨房外张时,见厨房下灯明,两个丫环兀自收拾未了。时迁却从戗柱上盘到膊风板边,伏做一块儿,张那楼上时,见那金枪手徐宁和娘子对坐炉边向火,怀里抱着一个六七岁孩儿。时迁看那卧房里时,见梁上果然有个大皮匣拴在上面。房门口挂着一副弓箭,一口腰刀。衣架上挂着各色衣服。徐宁口里叫道:“梅香,你来与我折了衣服。”下面一个丫环上来,就侧首春台上先折了一领紫绣圆领,又折一领官绿衬里袄子,并下面五色花绣踢串,一个护项彩色锦帕,一条红绿结子,并手帕一包。另用一个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时迁多看在眼里。 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直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娘子听了,便吩咐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忖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 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环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着了。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看看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起来,便唤丫环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叫道:“阿呀,今夜却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却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环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看时,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这个女使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环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直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伴当吃了饭,背着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梅香点着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槁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环,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 时迁听那两个梅香睡着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么响?”时迁做老鼠叫。丫环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着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门,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一口气奔出城外一到客店门前。此时天色未晓,敲开店门,去房里取出行李,拴束做一担儿挑了;计算还了房钱,出离店肆,投东便走。 行到四十里外,方才去食店里打火做些饭吃,只见一个人也撞将入来。时迁看时,不是别人,却是神行太保戴宗。见时迁已得了物,两个暗暗说了几句话,戴宗道:“我先将甲投山寨去,你与汤隆慢慢地来。”时迁打开皮匣,取出那副雁翎锁子甲来,做一包袱包了。戴宗拴在身上,出了店门,作起神行法,自投梁山泊去了。 P607-610 序言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它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以梁山泊故事为原型,叙述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描写了梁山水泊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具有优秀品质和反抗精神的一系列梁山英雄形象,揭露了从朝廷到州县官吏,整个封建制度残害百姓的罪行,寄托了作者“八方共域,异姓一家”、“有福同享,有祸同当”的社会理想,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水浒传》的流传版本很多,其中以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一回本为主,百回本比较接近原貌,百二十回本中平田虎、王庆事系后人所补,七十回本则是金圣叹腰斩本。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多年来一直众说纷纭,颇有争议,有施耐庵、罗贯中、施罗合著、累积型群众创作等多种说法,但现在一般认为其成书经历了历史记载、民间传说和文人加工三个阶段,最后的编写作者是施耐庵。它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进行艺术性的加工定型,是人民群众智慧和文人创作才华相结合的产物。 施耐庵(1296年~1371年),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生活于元末明初。祖籍泰州海陵县,住在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至当时的兴化县白驹场。曾经中过进士,做过官员,后因与当朝权贵不合,弃官归隐。相传他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在明朝洪武初年,隐居于江阴,以梁山泊故事为原型,著《水浒传》一书。 史上所载的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很少,一些关于他的零星记载,也有颇多矛盾之处。直到20世纪,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一系列资料在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被发现,以及参考《兴化县续志》中的《施耐庵传》、《施耐庵墓志》等文献,才让人们开始了解施耐庵其人。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洗练娴熟的语言特色 中国白话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而《水浒传》在其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唐代与宋代时,在口头叙事文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变文、话本之类,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发轫。但是这类作品多数写得文白相杂、简陋不畅,艺术成就不高。 《水浒传》中的语言属于娴熟的古代白话,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和修改,其主要特点是朴素、洗练、明快、优美,并且带有一定的民间口语特色。这样的语言特色,相对于更早时期《三国演义》文白杂用的语言风格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而《水浒传》熟练运用这样的白话语言,来进行写景、叙事、传神,对书中人物的个性进行了鲜明的张显,在语言艺术方面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比如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那雪正下得紧”一句,鲁迅就称赞它“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因为“紧”字不但写出了风雪之大,而且也隐含了人物紧张的心理感受,烘托了氛围。又如“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郑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而又不落窠臼,通俗易懂,而且用词准确,富有极大的表现力。 另外,作品人物的语言也富于个性化,用丰富多彩的词汇和粗豪泼辣的语言,描绘出生龙活虎的梁山泊英雄形象,或是市井市民活灵活现的性格特征。如阎婆惜语言的刁钻泼辣,王婆语言的老练圆滑,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水浒传》能“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金人瑞《读第五才子书法》),从对话中展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风貌与性格。例如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写到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鲁智深赶来要为林冲打抱不平,这时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而鲁智深则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乌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与鲁智深的两句对话,准确而又鲜明地反映了林冲和鲁智深两人不同的性格和处世态度,而又由此发人深省,联想到两人所处的不同环境:林冲有家有小,处处受人管制,对于命运的压迫只能委曲求全、逆来顺受;而鲁智深则是个一无所有的僧人,没有家小的负累与牵挂,可以尽情行义肝侠胆之事,无所顾忌。 《水浒传》中的语言,都是经过了对民间白话的提炼,而达到这样娴熟的地步,既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又不失通俗与浅易。它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作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这种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白话,不仅为小说本身增添了生动的语言特色,而且依靠这种语言特色,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生动而形象的传奇英雄。 2.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 《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异、超凡出众的英雄人物,从而使这部小说不仅成为梁山起义的全程故事记录,更成为了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说的就是典型形象的塑造。 而典型形象的塑造,恰恰是《水浒传》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水浒传》中写到梁山水泊一百单八将,而全书上上下下写了几百个人物,有一百多个达到了“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语)。其中至少有几十个主要人物,其形象都跃然纸上,活灵活现,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打破了中国叙事文学长久以来的类型化格局,注意到了人物的个性化,善于在行动中刻画人物性格,还注意对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另外,《水浒传》还善于把人物置身于具体的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让人物性格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法,《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总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其行动和语言显示其性格特征。例如在第六十一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中,通过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 在塑造英雄形象的同时,作者并没有对角色进行简单孤立的描摹,而是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在与周围环境和人物的对比落差中,凸显出鲜明的性格特征。例如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事件中,何九叔与郓哥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何九叔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处处预留退步,表现其世故而怯懦的性格;郓哥则好管闲事,反映其年轻好胜、幼稚天真而又打抱不平的性格。 《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在这众多的水浒英雄群像中,有不少性格相近、气质相似的人物,作者却可以将他们写出各不相同的风格来。明代批评家叶昼说过:‘《水浒传》文字,妙绝于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急性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容与堂本《水浒传》第三回回评) 作者或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刻画他们的性格;或采用对比手法,在比照中突出其个性特点,形象地体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对于众多的好形象,作者一方面将其美好的品质和勇猛的形象放大,一方面又使其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细节的真实,使传奇性与现实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人物充满了活力。 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水浒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运用多种手法,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成功地刻画了一系列既生动逼真,又贴近现实生活的英雄形象。 《水浒传》以水泊梁山上的英雄好汉为主要描写对象,又受到中国传统话本等叙事艺术的影响,所以对英雄人物的塑造仍然无法摆脱理想化的“超人”气息。作者在写到这些理想化的英雄时,常常将自己的爱憎感情投入其中,将他们的力量与本事渲染到夸张的地步,超乎现实生活中的常态。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景阳冈徒手打虎、花荣射雁、石秀跳楼等等,都带有一些传奇的色彩,与真正的现实生活有一定差距,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情怀。但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又并不是脱离现实的,这些超凡人物的命运仍然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受到制约或阻碍,他们的生活环境中仍然存在着武大郎、潘金莲、阎婆惜、牛二之类普通平凡的市井细民,而他们本身的命运也与这些人息息相关,即使是掌握再大力量的英雄人物,也无法逃脱社会的桎梏,这也体现了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另外,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也不是一味的简单化处理,而是非常贴近现实人物的心理轨迹的。例如在写到潘金莲挑逗武松一段时,对于市井生活的家常絮语描写得非常贴近现实,对于炭火、帘儿、脱衣换鞋、酒果菜蔬等的描摹,也无不遵循当时社会日常生活的风貌。而武松的心理过程描写,也经历了一开始真心感激嫂子关怀,到有所察觉、顾于哥哥情面不愿发作,直到被逼得忍无可忍,最后的完全爆发,整条情绪的流动线路,都有着合情合理的运行轨迹。小说在现实的情感关系和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充分地展现了武松刚烈、正直、厚道而又虑事周详、善于自制的性格特征。他是拥有浪漫主义英雄的某些特质的,但他植根的社会环境又是现实的。 总之,《水浒传》一方面以重彩浓墨描绘高度夸张、惊心动魄的英雄传奇故事,另一方面也植根于现实,注重传奇故事与现实社会生活的结合,在日常生活细节上精雕细刻,拥有艺术的真实,使《水浒传》实现了传奇性与现实性的巧妙结合,进而实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完美结合,增强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水浒传》高超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使它位列于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对后世的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对国外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曾经流传到日本、朝鲜及欧美诸国,成为世界性的精神财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