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研究》借鉴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验和大量文献资料,岳顺之同志与淄博市委党校、枣庄市委党校、济宁市委党校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分别到淄博、枣庄、济宁等城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先后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共170多人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发展县域经济中的科技创新支撑研究》、《科技创新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枣庄市经济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济宁市经济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4个分报告。在4个分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综合研究报告。
《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研究》是山东省软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1 RKGB2035)。《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研究》借鉴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验和大量文献资料,岳顺之同志与淄博市委党校、枣庄市委党校、济宁市委党校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分别到淄博、枣庄、济宁等城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先后与相关部门负责人、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共170多人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发展县域经济中的科技创新支撑研究》、《科技创新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枣庄市经济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济宁市经济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4个分报告。在4个分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综合研究报告。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经济新转型的主要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2011年到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资源型城市实现新转型的重要理论依据。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中央和各级政府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指将城市主导产业由现存的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的产业转向其他产业,使城市发展摆脱对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从而规避衰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山东省是一个公认的资源大省,许多资源拥有量排在全国前列,但是,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资源缺乏情况已越来越严重。资源依赖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了深入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我们对淄博、枣庄、济宁3个处于不同转型阶段,都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进行了调查,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或者正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但是资源枯竭是他们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淄博、枣庄、济宁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表现在: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以科技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同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现实问题,这些现实问题主要是:资源性产业比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强度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触目惊心;经济结构转型需要的人才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针对经济转型中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步伐;严格控制超能力过度开采,减缓经济转型的压力;拉长资源型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替代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构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优势;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从3个城市经济新转型的实践来看,科技创新是支撑转型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我们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总报告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部分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衰竭期,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三)处于资源开发盛期的资源型城市,目前正是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
(四)科技创新是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第一推动力
(五)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山东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差异化转型实践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二)资源衰竭型城市加速发展替代产业
(三)处于资源开发盛期的城市拉长产业链条
三、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新转型的主要经验
(一)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
(二)加强园区建设,搭建平台促进经济转型
(三)把握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线,以科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新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四、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经济新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一)长期形成了“靠山吃山”,过分依赖资源发展的思想
(二)资源性产业比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治理欠账大
(四)经济转型升级任务重,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五)经济转型需要的人才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
五、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经济新转型的对策
(一)以观念创新为先导,通过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
(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依托园区建设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三)加快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服务业的改革开放
(四)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力度,改善地区发展环境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产业转型的人才基础
(六)优化经济转型的政策环境,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七)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形成转型发展的合力
分报告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支撑研究
(一)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科技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科技创新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二、科技创新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一)科技创新在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二)科技创新推动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经验
(三)科技创新推动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薄弱环节
(四)科技创新推动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思路
三、枣庄市经济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枣庄市加快经济转型的现实紧迫性
(二)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三)加快枣庄经济转型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四)推进枣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
四、济宁市经济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济宁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
(二)经济转型具备一定的优势,同时仍面临许多问题
(三)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