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训之祖(颜氏家训)/儒学书系/华夏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冯祖贻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颜氏家训》对颜氏后代及中国后世家训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颜氏后代的为人、处世、人格循其家训,是世人的表率。《颜氏家训》为后世家训树立了典范,其重人伦、礼为教本、应世经务、蒙养、传统美德等思想,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本《家训之祖(颜氏家训)》由冯祖贻著,地这本家训进行了解读。

内容推荐

《颜氏家训》是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的读物。《家训之祖(颜氏家训)》由冯祖贻著,将关于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以及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各种历史故事和典故中,结合今天的应用,让家长和孩子都能受到教育。

目录

一 颜之推的家世、经历和写作

 《颜氏家训》的背景

1 南迁世族

2 三为亡国之人

3 写作《颜氏家训》的历史背景

二 《颜氏家训》

 ——家训之祖

1 家庭教育

2 道德教育

3 学习的目的与方法

4 理想人生的度过

5 艺术修养和对家族传统的固守

三 《颜氏家训》的叙事方法和教育方法

1 以儒家经典、格言为出发点

2 以历代圣贤、明达之士作楷模

3 以亲身经历当教材

4 以古今事例供借鉴

四 《颜氏家训》对后世的影响

1 对颜氏后代的影响

2 对后世家训、家范、家诫的影响

试读章节

1.南迁世族

颜之推(531~590后数年),字介,祖籍琅邪郡临沂县(今山东临沂)。九世祖颜含跟随晋元帝司马睿东渡江南。颜之推回忆,同时东渡的有百家,后传百家谱,颜氏应是百家之一。那时的世族,多以“郡望”相标榜,东晋以后的南朝各代,在江南设侨郡、侨县来安置南迁世家大族,在今天的句容附近设琅邪郡,在南京附近设临沂县,颜氏家族就此安顿下来。颜之推实际上是南京人,小地名叫长干里颜家巷。他在《观我生赋》里就说他的家族“去琅邪之迁越,宅金陵之旧章”。

颜含因为是随司马睿南迁的世族成员,所以在东晋很受重用,历任散骑常侍、大司农,因平定苏峻之乱有功拜侍中,封西平县侯。颜含以后的各代,历东晋、宋、齐各朝,均任显职。颜之推的祖父颜见远,因博学有志行,南齐和帝萧宝融在江陵即位(501年),出任治书侍御史兼中丞。一年后梁武帝萧衍受禅改国号为梁,萧宝融被杀,颜见远为之不食数日,忧愤而卒。颜见远之子颜协,自幼博涉群书,尤熟习《周官》(《礼记》中的一篇)、《左传》,并工草隶,年长后被梁武帝之子湘东王萧绎征辟为镇西府咨议参军,因父亲颜见远为梁代南齐而死,“感家门事义,恒辞征辟,游于藩府而已”。

颜之推为颜协之次子(一说第三子),生于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年),此时距颜含率族南迁已有200余年了。

东晋、南朝各代帝王都对世族极其优待,原因是他们都是被世族拥戴而登上帝位的,其中尤以南迁世族最为显达。以时封琅邪王的司马睿南渡之初的情况说起,一开始他们并未得到江南人民的拥护,后来是琅邪大世族王导、王敦等设计,在三月三日上巳节那天,让司马睿乘轿出游建康(今江苏南京)城外,北方世族骑马随从,隆重的仪仗、威严的行列,让江南土著大开眼界,特别是其中“江南之望”的顾荣等人纷纷拜倒在地上,才打下司马睿在江南称帝的基础。以是南迁世族无不“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宋、齐两代还在法律上规定“甲族(世族)以二十登仕,后门(寒门)以过立(三十岁以上)试吏”,保证世家大族在政治上的地位,以是东晋南朝的南迁世家像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无不累代簪缨,他们聚族而居的建康乌衣巷,到了数百年后的唐朝,还成为诗人凭吊的古迹。

颜氏虽不如王氏、谢氏那样显赫,但因祖籍与司马睿原来封地相同,又与王氏同为郡望,得到东晋以后南朝各代照拂自是必然。颜之推在《家训》中反复强调,“吾家风教”“靖侯成规”(靖侯为颜含的谥号),要子孙“终身服膺”,以“绍家世之业”。原因便在他们家是高贵的世族。

颜之推对世族的出身极为看重,还表现在他对北齐时曾任过的官职黄门侍郎非常自豪。他在北齐末年曾出任过平原太守,高于黄门侍郎(太守官俸两千石,黄门侍郎仅六百石),他不大提及;写《家训》时已进人隋朝,他对隋朝的官职“学士”和“内史”也不感兴趣;偏偏要将《家训》署为“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就是因为黄门侍郎、散骑侍郎在南北朝时,官职不高,却是清贵之选,“黄、散之职,故须人门兼美”,不是有学问的高级世族是不能担任此职的。颜之推在梁时任职散骑侍郎,到北齐任职黄门侍郎,以是在《观我生赋》及《家训》中,不说“忝黄散于官谤”,便道“吾近为黄门郎”,无非向人表明,他这个人是“人门兼美”的。从隋到唐,社会上也是重门第的,前代门阀世族仍有较高地位,以是隋和唐代的载籍目录上,也认可了颜之推的“自署”,以是“《颜氏家训》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的记录,就这么一直留传下来。

P3-6

序言

《华夏文库》发凡

毫无疑问,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追求、文化叩问与出版理想。我们不禁要问,在2l世纪初叶,在全球文明交融的今天,在信息文明的发轫初期,作为一个中国出版人,我们正在或者将要追求什么?我们能够成就或奉献什么?我们以何种方式参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进程?在一连串的追问下,于是,有了这套《华夏文库》的出版。

自信才能交融。世界各大文明在坚守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探视其他文化精神内涵的步伐,世界不同文明正在朝着了解、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的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正是与世界各文明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五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正在不断地被其他文明所发现、所挖掘、所认知,汉语言正在生长为世界语言,儒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借助这样一种正在成长着的文化自信、自觉、开放、亲和之力,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眼光全面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向其他各大文明与文化圈正面展示自我,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出版这套文库的目的之一。此其一。

知己才能知彼。身处五千年文化浸润的今天,重新思考我们先人的人生思考、价值思考与哲学思考,找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立命所在、安身所在,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与出版人不得不再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分子,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何优秀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只有熟知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悟明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宣说自己、弘扬自己、光大自己。因此,我们策划组织这套《华夏文库》的初衷,还在于让当下的知识青年全面系统瞭望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全景,并借此能够对更为深广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个比较认知的基础。此其二。

顺势才能有为。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交汇处,信息文明带领我们从读纸时代进入读屏时代,以智能手机屏幕为代表的书籍呈现方式正在与纸质书籍争夺阅读时间与空间。我们正在领悟数字技术,正在以信息文明的视角,去整理、分析和研究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唤醒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在生发和原创着当今时代的文化。由此,我们试图架起一座桥梁——由纸质呈现而数字呈现,由数字呈现而纸质呈现,以多媒介的书籍呈现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四者结合,共同筑成《华夏文库》以奉献给信息文明时代的新读者。此其三。

总之,这是一套——专家大家名家写小书;以最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中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社会文明系列主题与专题;以图文、音视频多媒介呈现的方式,全面介绍与传播中华文明与优秀文化,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主旨是为了让世界与中国共同了解中国的——大型丛书,借此,复兴文化,唤起精神,融人世界。

耿相新

2013年6月27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