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残疾人总统,四次当选,任职长达13年。他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伟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由章正余编著的《罗斯福(上下)(精)》是对罗斯福卓越人生的出色的解读,作者从罗斯福总统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馆,以及其他渠道搜集资料,采访许多相关历史人物,在对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的把握上,对罗斯福的政治生涯和个人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真实地再现罗斯福如何从一个带点贵族气的政坛新手成长为一位臻于完美的政治家的历程。罗斯福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人民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罗斯福建立了福利国家模式,给亿万人们带来希望;把孤立主义美国变成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在他的提倡和支持下,建立联合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美国31位、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林肯齐名。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如公共事业振兴署(WPA)、国家复兴管理局(NRA)和农业调整管理局(AAA)等机构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虽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止,美国的经济仍未能完全复苏,但是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如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田纳西河谷管理局(TVA)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等,仍继续在国家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包括社会安全系统和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NLRB)等等,仍然保留至今。
由章正余编著的《罗斯福(上下)(精)》讲述了他的生平事迹,供读者阅读。
小罗斯福不仅是一个勤奋的读者,而且接受知识很快。有一次,母亲萨拉给他朗读时,他却趴在她的脚旁专心致志地收集邮票。她蓦地合上书本严肃地说:“我想我根本没有必要再给你朗读了,反正你也不听我念。”
罗斯福为了证明母亲责怪错了,就毫不迟疑地逐句复述了母亲朗读过的最后一段。当她表示吃惊时,他说:“妈妈,我要是不能同时至少做两件事,我会为自己害羞的。”
小罗斯福读完通常供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后,就在斯普林伍德藏书丰富的图书馆里找书看。他爱读关于航海和海军的书籍,十几岁时他就读名将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关于海上力量的书。他也喜欢看马克·吐温、基普林和帕克曼的著作,他的求知欲望永难满足。他埋头阅读一份份有插图的《伦敦新闻》,这些新闻向海德公园村展现了不可一世的历代王朝统治下的欧洲的各个壮丽场面。在一个雨天的下午,他母亲发现他正靠在床上一页页地翻阅未经删节的《韦氏大词典》。
小罗斯福也很喜欢摆弄相机和照相,正像一位作家说的,他的脑子就“像一个塞满了闪闪发光、互不相关的各类知识碎片的老鸦巢”。
小罗斯福的丰富知识是从阅读获得的,而他的集邮则由于他的多次出国而丰富起来。
14岁时,他已随同父母八次去欧洲,多次去过英国、法国、荷兰、德国和意大利。随着詹姆斯’罗斯福年老体衰,一家人就更加频繁地去巴特瑙海姆的矿泉疗养院。
1891年,当罗斯福9岁时,他进当地的学校读了6个星期的书,这是他在普通学校里读书的唯一经历。他给一个堂兄写信说:“我与一群米老鼠去上公立小学。我们有德语阅读课、德语听写课、西格弗里德写的历史,还有算术课,我只学到笔算‘14×17’,我很喜欢这门课。”罗斯福对识读地图和军事地形学特别感兴趣,这两门课是当时按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在德国学校中设立的。德国老师评价他是一个“风姿翩翩”、“聪明过人的小家伙”,是“学校里最有名气的小孩之一”。
小罗斯福也比同年龄的大多数孩子到过国内更多的地方。 罗斯福的父亲拥有自己专用的火车车厢因此常带着自己的儿子一同出差视察,远至威斯康星州的北部,那里有他们家的产业。
1892年是詹姆斯·罗斯福官运鼎盛的时期,那时他被任命为纽约派驻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专员。他们一家人从自己的专车上一下来,就有一个非常显眼、全身车夫打扮、带着礼帽、握着长长马鞭的人前来迎接他们。“吉米堂兄,我是你的堂弟克林顿”,这个人说。原来他是罗斯福家族中迁往西部地区的一个支系的成员。现在他是一家马车行的老板,得到政府准许向前来参观博览会的官员提供运输工具。克林顿堂弟执意要爬上驾驶室亲自赶车把亲戚送到旅馆去。一个听过罗斯福讲述这段往事的副官认为,罗斯福的父亲当时要比他尊贵的母亲更对此事感兴趣。
罗斯福5岁时,父亲詹姆斯曾带他到白宫会见自己的好友克利夫兰总统。总统为了报答詹姆斯对民主党的支持,表示要让詹姆斯任驻荷兰的公使,但他谢绝了这项任命。使他大为满意的是,克利夫兰任命了曾给民主党捐过一大笔钱的长子罗西为美国派驻维也纳大使馆的一等秘书;后来,罗西又被派往伦敦担任同样职务。
在小罗斯福的记忆中,这位总统面容憔悴、心情忧郁。当詹姆斯和儿子起身告辞时,克利夫兰摸着这个孩子的头说:“我的小朋友,我要向你表示一个奇怪的祝愿,祝愿你永远别当美国总统。”
克利夫兰总统当时一定没有想到,45年后,正是这个满头金发的大眼睛男孩儿打破了美国历史记录,连任4届总统。
P18-19
1933年3月4日,华盛顿的天空灰蒙蒙的,雨时下时歇,天气寒冷,树上黏附着雨滴凝成的冰粒。这天早上,罗斯福一家驱车前往白宫外面拉斐特广场对面的圣约翰大教堂参加礼拜,专程从格罗顿公学赶来的皮博迪博士主持了仪式。
仪式结束后,他们驱车来到白宫,家里其他成员下车走进大厦.罗斯福则留在车里等候。胡佛总统独自走出来,在白色的高大圆柱映衬下,显得矮小而苍老,疲惫不堪。他把手伸进车同罗斯福握手,脸上挂着凄然的笑容。接着,胡佛上了车,他们都穿着专职的礼服。
到了国会大厦,离任总统便与新任总统分道扬镳了。胡佛走进总统办公室,在那里签署了最后一批法案。然后搬走了属于自己的所有东西,连一片残纸也没留下。
中午,新总统就职典礼即将开始,国会大厦外面黑压压的人群挤满了整个广场。由于寒冷,人们竖起大衣领子,瑟缩着身子,静静地伫立在阴郁灰暗的天空下。几乎没有人讲话。等待检阅的部队排成方阵.气氛庄严肃穆.检阅指挥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命令暗中将机枪对准首都各个战略要地。在他们头顶上,为了悼念几小时前去世的司法部长托马斯·丁·沃尔什参议员,国旗被降至一半。
从国会大厦到讲坛空无一人。
当国会大厦上的大钟敲响12下时,罗斯福在儿子詹姆斯的搀扶下出现了……
在此后的13年里,罗斯福在这样的天气里。在这个讲坛上,又出现了三次。
也就是在罗斯福就任总统前一个月,希特勒当上了德国总理……
1945年4月12日,那个温暖的下午,一个气喘吁吁的广播员打断了电台的连续广播节目,向世人宣布了举世震惊的噩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逝世了。尽管人人都知道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那种刀枪不入、永生不灭的气派却使人难以想象他的死亡。
人们回忆当年聚集在收音机旁倾听他用温柔的声音发表的炉边讲话,回忆着他占据报纸、杂志的面孔,回忆电影院每场必放的他的新闻短片,回忆大萧条年代让自己免于饥饿、免于死亡的新政救济计划……
4月28日,墨索里尼被愤怒的意大利人倒悬于米兰广场。4月30日,希特勒自焚。不久.东条英机被送上绞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