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它的集中与否会直接影响孩子认知、情感、爆发力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和效率的阳光才能洒满孩子的心田。孩子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中,才能集中注意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高坤编著的《50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专注成就未来》从家庭环境、性格情绪、兴趣技巧、辅助游戏等方面介绍了很多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50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专注成就未来)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高坤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它的集中与否会直接影响孩子认知、情感、爆发力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和效率的阳光才能洒满孩子的心田。孩子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中,才能集中注意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高坤编著的《50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专注成就未来》从家庭环境、性格情绪、兴趣技巧、辅助游戏等方面介绍了很多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 内容推荐 《50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专注成就未来》由高坤编著。 《50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专注成就未来》从家庭环境、性格情绪、兴趣技巧、辅助游戏等方面介绍了很多提升注意力的方法和技巧,旨在引导家长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努力培养优秀的孩子。 目录 第一章 你的孩子注意力集中吗/1 镜头一:“看着我,你再东张西望,看我怎么收拾你!”/3 镜头二:“做事情只有三分钟热度,崩溃!”/8 镜头三:“老师找家长了——因为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15 镜头四:“20分钟能做完的作业,你居然用了一个晚上!”/19 测试:还有什么差表现?揪出来!/24 解读: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听听专家说缘由/28 第二章 提高注意力先要突破父母自设的障碍/33 方法1:孩子就是孩子,不要期望太高/35 方法2:不要总打断孩子,哪怕他只是在看蚂蚁搬家/40 方法3:不要总批评,设身处地对待孩子/45 方法4:不要剥夺孩子玩耍、放松的时间/49 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要从他的兴趣入手/55 方法1:了解并赞赏孩子的兴趣/57 方法2:当孩子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不要打断/62 方法3: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探索、学习/66 方法4:多培养孩子眼前的兴趣/71 方法5:多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兴趣/76 方法6:用问题引导孩子注意/81 方法7:在枯燥的学习中寻找兴趣/85 方法8:成就感最能增强孩子的兴趣/90 第四章 赶走孩子的坏隋绪,避免注意力受“情绪污染”/97 方法1:培养乐观自信的孩子/99 方法2:及时抚慰情绪受伤的孩子/104 方法3:让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109 方法4:孩子做事前请给他—个“收心期”/113 方法5:缓解孩子做事前的焦虑情绪/117 方法6:帮助孩子处理好伙伴关系、师生关系/122 第五章 责任感教育有助于培养注意力/129 方法1:善于给孩子分配任务/131 方法2:把孩子捧为“榜样”/137 方法3:鼓励孩子做计划/142 方法4:鼓励孩子自我管理/148 方法5:让孩子学会帮助他人/152 方法6:让孩子对事件的后果负责/157 第六章 制定孩子可以接受的纪律/163 方法1:和孩子一起做一张“日常事务纪律表”/165 方法2:善于分时段完成任务/170 方法3:分清主次,一次只做—件事/176 方法4:制定最后期限/181 方法5:奖惩两手都要硬/186 第七章 营造好环境培养孩子的注意力/193 方法1:远离一切脏、乱、嘈杂的生活环境/195 方法2:给孩子营造—个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200 方法3:给孩子健全的爱/2Q5 方法4:鼓励孩子与生活习惯好的伙伴玩耍/211 方法5: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和时间/216 方法6: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221 第八章 多感官训练提升孩子的注意力/227 方法1:视觉注意力训练/229 方法2:听觉注意力训练/233 方法3:眼、耳、口协调训练/238 方法4:专注思考力的训练/242 方法5:阅读能力训练/246 方法6:动手能力训练/248 方法7:有意注意训练/251 方法8:注意广度训练/255 方法9:即时注意力训练/259 试读章节 方法2:不要总打断孩子,哪怕他只是在看蚂蚁搬家 问题浮现 倩倩今年8岁了,正是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和好奇的年龄,再加上她生性活泼好动,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总是跑来跑去的。每次妈妈带她去超市,一定得紧紧看着,一个不留神她可能就跑到别的货架前了。为此,倩倩的父母很头疼。 “女儿你说你每天累不累啊?一点芝麻绿豆大的事情你都会感到好奇,妈妈都替你累!”妈妈经常这么说倩倩。 这天妈妈下班回家后发现屋里大开着门,倩倩却没在家。 “肯定又是跑哪儿疯去了,连门都忘了锁,真是个不让太人省心的孩子!”妈妈看着屋里乱七八糟的样子,叹了一口气。 “你家倩倩不和我玩,却在后院里跟蚂蚁玩了一下午,她真是个奇怪的孩子。”妈妈正准备做饭的时候,邻居家的妞妞跑过来学着大人的口吻向她“告状”。 听妞妞这么一说,妈妈赶紧跑到后院里,女儿果然一动不动地在地上蹲着。妈妈走上前一看,原来她正围着一群蚂蚁,看蚂蚁搬家呢! “你这孩子不好好在家学习,跑到这儿跟蚂蚁玩起来了,看你浑身都脏成什么样子了,赶紧回家!”妈妈见状忍不住冲女儿喊了起来。 倩倩本来正在专心致志地“研究”她的小蚂蚁,被妈妈这么一喊,吓了一大跳,心脏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妈妈这是干吗?不仅吓了我一大跳,把我的蚂蚁肯定也吓着了!”倩倩非常不满地冲妈妈嚷道。 “一个小蚂蚁你还玩得起劲儿了,真是搞不懂你!赶紧回家换衣服!”妈妈不由分说便把倩倩拖走了。 生活中像倩倩的妈妈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对于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感到不可理解,因此会在孩子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打断其正在进行的事情。家长可能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错误或者幼稚的,但是他们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在家长眼里这些“错误的”、“幼稚的”事情却恰恰是最能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事情。例女Ⅱ案例中倩倩能和小蚂蚁“玩一下午”,说明她对这些蚂蚁很感兴趣,要知道,当孩子对某样东西或者某件事情感兴趣时,注意力的培养是很快的。但是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并且还常常打断孩子。 那么家长经常打断孩子,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和提高会产生哪些负面作用呢? 破坏孩子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培养和提高孩子注意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孩子的眼中,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神秘的,因此他们非常热衷于探索这些神秘的事物。如果家长不理不顾孩子的感受,随意打断孩子正在进行中的“探秘”活动,就会破坏孩子对这些事物的兴趣,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打断孩子的思路:随意打断孩子,在很多父母看来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损失,其实不然。例如当孩子正在自己的房间津津有味地读一本故事书的时候,家长如果在此期间经常随意打断孩子的话,孩子阅读中的思路就会被家长强行打断,注意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时间长了,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也就很难投人到其中了。 影响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大多数的小孩在父母的眼中是比较贪玩的,既然只是玩,那么随意打断孩子也是无大碍的。可是这些家长并不知道,孩子越是玩得起劲儿的时候,越是他注意力集中的时候,这时家长过来随意将其打断,会让孩子觉得非常扫兴,慢慢地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就积极不起来了。试想,孩子做事情不积极了,注意力还能集中起来吗? 孩子难以进人状态:家长随意打断孩子还有一个不好的副作用,就是使孩子难以进入到应该有的状态。例如孩子画画的时候,之前他心里可能已经构思出了一幅图画,在他下笔画的过程中,家长随意打断孩子的话,很可能会破坏孩子之前的构思,并且也无法进入到应该有的状态中去。 注意力提升新策略 无论孩子是在学习、看电视、玩游戏,抑或是剪纸、做手工,哪怕是蹲着玩蚂蚁,家长都要尽量避免打断孩子,让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做的事情当中,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具体来说,家长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有事提前跟孩子交代:很多时候家长打断孩子,只是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如到了吃饭的时间了,孩子却还在玩积木。家长不打断的话,饭菜就凉了;打断的话,孩子又会不高兴,因为他的“房子”马上就搭建好了。遇到类似的情况,家长应该在某件事情快要发生之前,提前通知孩子,让孩子有一定的时间去处理好他自己的事情。比如周末家长要带孩子出去玩耍,可以在起床后就告知孩子,这样他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即使在家做其他的事情也会把握好分寸,自然也就不会出现该出门了,事情还没做完,家长强行将其打断的情况了。这样一来,孩子就能集中注意力完成自己事情的同时,不耽误家长交代过的事情。 事后再纠错:父母之所以经常随意地打断孩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孩子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有了错误,因为急于纠正这些错误,便忍不住打断孩子。例如,孩子正高高兴兴地朗读一篇课文,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孩子不认识的字,于是便念错了。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会打断孩子纠正念错的字的正确读音。家长可能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是在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这种好心的“帮助”打断了孩子的注意力。与其如此,倒不如先让孩子把课文完整地读完,之后家长再一一给其指出读的过程中的错误。这样既纠正了孩子的错误,又保证孩子在读课文时的注意力没有被打断。 不催促、不唠叨:有时候当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家长在旁边比孩子还急,一会儿嫌孩子做得不对,一会儿嫌孩子做得慢,总之一个劲儿催促、唠叨孩子,“不是那样的,要这样做”、“做快点”,等等。试想一下,家长这样做的话,孩子还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吗?恐怕心烦还来不及呢。所以在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的时候,不管他的想法好不好,只要没大碍,家长就不要一直在旁边催促、唠叨,尽量让孩子能专心地把一件事做完。 P40-43 序言 “注意”,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也是人们熟知的一种心理活动。孩子在听广播、看电视、写作业的时候,聚精会神、专心致志,面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以及干扰因素不闻不问、视而不见,这就是注意力集中的一种表现。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拖拉拉、不认真,这已经成为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我们知道,孩子学习、做事效率的高低与其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注意力的集中与否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纵观古今,历史上那些成功的人士,大多都是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人,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做什么都全神贯注,能将几乎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精神,所以才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众人当中的璀璨明星。 因此,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使其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便成为众多家长十分关心的一个亲子教育问题。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曾经说过:“天才的培养,首先是注意力的培养。”由此也可以看出,注意力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的事情,效率都会非常高,从而也能促使其更好地发展。反之,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在学习和做事上都会遭受一定的阻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才”,这需要孩子从小养成学习和生活的好习惯,注意力集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它的集中与否会直接影响孩子认知、情感、爆发力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只有打开了孩子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和效率的阳光才能洒满孩子的心田,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学习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做题的时候看错、抄错,在朗读的时候漏读、错读,在写字的时候写错、写串行等,都是其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是孩子的视觉集中、视觉分辨、视觉广度以及视觉协调能力很差所导致。还有些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开小差,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感到一头雾水,也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基于此,从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孩子做事专心、认真的能力,最好是在孩子学龄前就开始,因为这段时期正好是为日后学习做准备的时期,做得好就能为孩子上学后认真学习、听讲打下良好的基础。 既然注意力对孩子如此重要,那么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究竟该如何做,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孩子注意力的目的呢?首先应该从孩子的生活习惯方面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对孩子的品质形成有良好促进作用的小事做起。另外,家长还要注意从多方面引导和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因为兴趣是观察、专心的动力。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一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要马上采取措施。家长还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也可以通过游戏、具体活动等趣味性强的方式来加以训练,争取使孩子从小就养成做事认真、专注、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只有这样,孩子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中,才能专注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王站鹏、王佑灵、陈金生、王立群、石国桥、王海涛、谢荣湘、李星野、齐开霞、苗小刚、张彩玉、李玉宝、张小花、薛莎莎、曹莹、张良钊、黄胜、唐静松、李顺安等人的很大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