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香港人如何理财/理财周刊系列丛书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姚舜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香港金融市场里的很多投资产品和工具内地没有,有些甚至闻所未闻。作者以多年财经领域报道的经验和知识,用内地人的眼光,对香港理财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股票、基金、窝轮、期货,到购房、养老、求医、出行,一桩桩一件件客观地进行了详细了解和介绍。

本书对有意香港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可以作为了解香港理财市场的入门书,而对香港市场已有一定涉足的投资者来说,则可以更全面了解香港的投资理财生活,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发挥。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香港人的理财理念、理财方式、理财之道等。全书分四大类:银行篇、基金篇、生活篇、其他投资篇。内容有:支票生活多彩、透支积分陷阱、存款货比三家、走马看花香港基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之构成、如何置屋、纳税状况,介绍了香港的各种投资品种等。该书对中国内地人投资理财具有借鉴参考作用。

目录

理财让生活更美好

《理财周刊》创刊八周年系列丛书序

银行篇

 银行没有“免费的午餐”

 存钱也要“货比三家”

 哪些存款拿高息

 尊贵理财有专门账户

 儿童账户花样多

 多彩的支票生活

 积分透支的“陷阱”

 香港购房按揭的N种选择

 按揭与存款挂钩

股票篇

 港股交易按规则办

 股票开户认清中介

 服务收费五花八门

 实时信息有偿提供

 “子子展”买卖谨慎而行

 股票沽空必须有货

 中介风险不能小觑

 新股认购掌握门道

 供股筹资摊薄权益

 股票储蓄积少成多

 恒生指数H股添力

基金篇

 走马观花香港基金

 月供基金零存整取

 基金促销降费为主

 ETF炒遍全球市场

 追踪金价走势的ETF

 水基金挖掘液体黄金

 新能源基金风生水起

 中国基金起蓬头

 罗杰斯叫卖商品基金

 亚洲基金攻守兼备

 农业基金绿色“金矿”

 保证本金的保本基金

 消费基金注重内需

 新兴市场基金获得青睐

 对冲基金另类投资

其他投资篇

 利用REITS玩房产

 四两拨千斤的窝轮

 惊心动魄的牛熊证

 另类窝轮——净价投资证

 指数投资新品一——交易所买卖票据

 用期货对冲风险

 多样的期权工具

 高风险高收益的ELN

 股票挂钩投资的奥秘

 盯着汇率的外币挂钩存款

 爱恨两重天的累股证

 零售债券发行

 香港炒汇攻略

 香港黄金投资九渠道

 五条途径香港炒油

生活篇

 买房手续几步走

 打工仔的养老钱——强积金

 薪俸税分期缴纳

 医院“公私”两重天

 三大支柱保养老

 四通八达的八达通

 请个菲佣多少钱

 650万投资移民香港

附录

 参考资料

 相关网址

后记

试读章节

银行没有“免费的午餐”

王先生2006年底从内地到香港出差,看到同行的人得意地掏出香港当地银行的提款卡,便也起了开个香港户头的念头。他跟着朋友跑到汇丰银行的一个网点,对其中的“运筹理财”颇为心仪,因为可以通过一个银行户头享有储蓄、定期存款、投资、保险等一站式服务,更方便的是,在内地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网上理财服务进行个人财务的管理,比如缴费、转账、买卖投资产品等等。不过,最终王先生还是打了退堂鼓,为什么呢?

原来,该理财服务即使不进行任何操作,月费也是免不了的。当然,根据账上全面理财总值(包括存款、投资产品市值、黄金券、高息投资存款、结构投资存款、人寿保险中的储蓄等)的多寡,会有不同的待遇(过去3个月平均余额在10万港元或以上,可以豁免服务月费;1万到99 999港元,须缴月费20港元;1万港元以下,月费则为80港元),但王先生一盘算,自己目前不可能放10万港元在这个户头上,如果把身边的1万港元放进去,存个一年定期,按当时的利率2.75%计算,一年到手的利息只有275港元,付了月费就只有35港元了,如果存不到1万港元,那就只能眼看着本金被扣减了。算盘如此一打,王先生便打消了开户头的念头。

是汇丰银行设置了很高的门槛吗?非也。其实,从2001年7月开始,香港银行业“免费的午餐”就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收费项目和收费数额的不断增加。香港消委会曾对本地23家银行服务收费进行过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年间“享受银行服务正在变得越来越昂贵”。

香港银行的收费门槛到底有多高呢?

银行收费门槛不低

翻开香港银行的服务项目,真可谓种类繁多,从储蓄、存款、按揭、贷款、转账,到投资、保险、信用卡等等,与之相应的便是非常细致的收费标准,既有根据服务项目设的,也有根据不同币种、不同期限、不同金额设的。不把这些细细看过,还真不敢贸然接受银行的服务。

老百姓平时在银行最常做的事就是把手头的闲钱存在那里。香港的银行通常都会提供储蓄和定期存款服务。不过,要注意了,和内地不同的是,在香港存钱,你可能不但得不到利息,而且还要定期交服务费哦。

目前绝大多数银行设定了最低开户金额,能随时支取的储蓄户口的门槛最低,比如,中银香港开立港元活期储蓄存款户口只需10港元,开立港币支票活期存款户口则最低需要1000港元,而开立港元定期存款户口则需1万港元。

很多银行对低结余账户收取服务费,如中银香港对港币储蓄户口和港币支票户口每月综合平均结余低于5 000港元的每月收取60港元服务月费。

如果所开立户口在一定期间内没有款项进出,该账户便成了不动户口。绝大部分银行对这种户口都实施服务收费,无论是港币户口,还是外币户口。比如汇丰银行规定,户口两年以上未有款项进支且结余不足,按每种货币每6个月收费,其中不足2 000港元收50港元,不足250美元收10美元,等等。

如果结束户口,也可能要遭遇收费。东亚银行规定,开户不足3个月而取消户口,收取100港元(或等值存款货币);中银香港更是要求,如果开户后3个月内结清往来户口,则每个户口要收取150港元。

内地银行柜台每天都进出大量现金,有些银行已规定一定数额下的现金存款必须通过自助存款机,以缓解柜台压力。在香港,大量现金存款或交易业务显然也不受欢迎,耗费更多人力的辅币存款更是如此,对此,大多数银行都会收费。如东亚银行规定,每个客户每天存入港元辅币超过300枚,将收取存入总额的2%(最低50港元),每个客户每天存入港元纸币超过300张或5万港元,将收取存人总额的0.5%(最低50港元)。

以上所述只是最普通服务的收费情况,对支票退票、开银行证明、索取银行户口历史数据记录等更高额的收费就不一一赘述了。

综合服务留住客户

在香港,如果你想投资股票、基金,或者投保,都可以通过银行来实现。过去几年,香港的银行营运成本上升,加之息差缩小、贷款需求下降等因素,都促使银行调高收费,尤其是针对小额户口的收费。与此同时,为了留住客户,满足人们财富管理的需求,银行推出了服务项目不同的综合性理财账户。通过综合性理财账户,资金量越大的客户可以享受越多的服务,费用也会相应降低。银行通过此举,既帮助客户有效地归并账户,从而享受更好的服务,而且吸引客户将在其他机构的存贷款业务转至自身,藉此抓住更能带来效益的客户。

前述王先生看中的汇丰银行“运筹理财”服务,就是将储蓄、定期存款、投资、信贷、保险等集于一身的综合性账户,而如果能维持全面理财总值100万港元或以上,则可以享受“卓越理财”服务——专人理财服务、环球理财服务、度身设计投资服务、度身设计保险服务。后来,汇丰将运筹理财的门槛提高到20万港元,同时推出“明智理财”服务,只要1万港元即可,服务相应也比较少。

获得综合理财服务的门槛不可谓不高。但达到了一定条件,不但可以豁免服务月费,还可以获得额外的优惠。汇丰银行对在该行有卓越理财、运筹理财、“万用户口”、透支、借贷、按揭、单位信托基金、基金月供投资计划、人寿保险计划、定期存款等业务关系的客户豁免低结余账户服务费,“卓越理财”客户更可以获得优惠的定期存款、贷款利率及汇率优惠,而且可以豁免多项服务费用,包括卓越理财信用卡的年费。

……

P3-6

序言

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不仅到香港旅游购物的内地同胞越来越多,想到香港市场淘金的投资者也越来越多。

香港这个自由度比较高的金融市场,确实有着很多吸引人的投资产品和投资工具,只要你想得到,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香港就像一个蕴藏丰富的百宝箱,等着投资者来寻宝。

但是,要寻到宝、赚到钱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全球金融海啸下,许多香港人的财富大幅缩水,甚至远远超过大市,罪魁祸首恰是一些曾被当作宝贝收入囊中的金融衍生产品——雷曼迷你债券、Accumulator(累股权证)等。

当财富蒸发后,很多人怨天尤人,示威请愿,告上法庭。这其问自然有些是由不良销售商误导所致,但投资者是否完全明白自己所投资的是什么,我看未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对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认识也很肤浅。

对投资者来说,赚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先做好功课,先把“宝”里里外外研究清楚,看看是否合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再决定是否装进口袋,这样才会有赚到钱的胜算。

这些年来,包括《香港经济日报》在内的很多香港媒体,以及众多专业人士写了很多文章,出了很多书,对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方面的教育,但对内地投资者来说,可能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姚舜两年前到香港,初对香港金融市场颇感新奇,这里的很多投资产品和工具内地没有,有些甚至闻所未闻。在这两年里,她以多年财经领域报道的经验和知识,用内地人的眼光,对香港理财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股票、基金、窝轮、期货,到购房、养老、求医、出行,一桩桩一件件客观地进行了详细了解和介绍。作为香港人,这些就是我们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而对生活在内地的同胞来说,却是另一种生活,是值得一读的。

如今,她将两年来的文章结集成书,一册在手,对有意香港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可以作为了解香港理财市场的入门书,而对香港市场已有一定涉足的投资者来说,则可以更全面了解香港的投资理财生活,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发挥。

其实,看这本书并不一定只是为了投资香港市场,而是可以作为眺望国际市场的窗口。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连锁反应告诉我们,市场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的。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主席米勒曾经说过,金融市场是受四方八面的风所影响。香港市场作为国际金融市场,受到的影响自然也是四方八面,完全不同于内地相对封闭的市场。了解了这个距离最近的市场,内地投资者便可以感受到一些国际市场的跳动脉搏。

学习,并不断思考,方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我诚意向对香港投资理财有兴趣的人士推荐这本资料详实、内容丰富的书,学习做一个精明成熟的投资者。

石镜泉

《香港经济日报》副社长兼研究部主管

2008年12月于香港

后记

2006年底,因丈夫工作调动,我有幸到了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开始了两年的香港生活。

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金融业非常发达的地区,由于制度不同,交流不多,所以在许多人眼里,包括我本人,香港金融市场戴着一层面纱,神秘莫测。有了这么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岂能不好好探究?

从香港的理财市场、理财产品到理财生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两年里,我总算是学了个七七八八,就像是个小学生,学懂了加减乘除。每周在《理财周刊》“海外理财”栏目发表的文章,可以说是学习后交的作业。

2007年、2008年这两年,对我来说,是一段学习香港理财知识的经历,但这并不是全部。这两年的投资经历对我来说真是刻骨铭心。

就在这两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目睹着、感受着金融市场由天堂跌进了地狱。香港股市2007年被“港股直通车”的憧憬送上了32000点的天堂,在2008年被美国金融海啸刮入10676点的地狱。处于股楼齐涨、资产膨胀的狂喜中的投资者,一觉醒来,发现财富缩水,甚至掉进衍生金融工具的陷阱,身家不保。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也犯下了漠视市场的大错。本以为长期投资理念无错,但现实无情地将其击溃。似乎遥不可及的小概率事件,犹如黑天鹅,在盲目乐观中来到眼前。

历史已经过去,不可能改写,但错误不能重犯。

如何才能不再犯错?只有不断学习,努力钻研,增进智慧,经过实践的磨练,找到科学理性的投资方法。这可以说是我在这两年投资理财生活中的体会和收获。

把两年的作业整理出来,已有了一定厚度。整理过程中发现,短短两年时间里,变化实在不小,政策变了、规则变了、市场价格变了……等书出版的时候,恐怕又有些内容成了历史。

这些文章仅仅是对香港理财市场、理财产品、理财生活全景式的扫描,没有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所以,不妨把这本书当作了解香港市场的“敲门砖”,作为眺望香港市场的一个小窗口。作业中难免会有不恰当、不正确的地方,万望谅解。

在香港的日子里,我要特别感谢香港《经济日报》副社长石镜泉先生,在与他的定期交谈中,我学到了很多,开拓了思路。也感谢他为本书作序。

我还要感谢丈夫,是他的勤奋工作和出众才能,为我带来了在香港生活学习的机会。这两年,我们过得非常快乐幸福。

我更要感谢《理财周刊》总编周虎先生和各位杂志社领导,为我提供了撰写专栏和结集成书的机会。

在此也感谢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亲人和朋友。

姚舜

于2009年1月

香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9: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