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一位教养专家给双胞胎女儿的32份浪漫生活清单)
分类
作者 李伟文//双胞胎AB宝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伟文,台湾公认的教养专家。他用“阅读”这个最省钱的方式教出了两个让全台称羡的女儿,也让很多人发出“做你的孩子真好”的感叹。由他和双胞胎AB宝一起编写的这本《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被誉为少年版《亲爱的安德烈》,台湾教育界齐声推荐。

内容推荐

作者李伟文从生活中、时事、书本、电影里找寻灵感,和他的双胞胎女儿AB宝,一起共读好书、共赏电影、共听音乐……《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共分三部分:爸爸,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家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阅读生活,阅读人生!

全书贯穿80本书,50部电影,以及展览、演出、讲座等,在与孩子共同的阅读中梳理“压力”“自学”“朋友”“付出”“成长”“壮游”“追梦”“志向”“勇气”“气度”等有关孩子学习、成长的命题。

从AB宝姐妹的交换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在考试满档的国中生活中,寻找生命的泉源;考试遇到挫折要怎样重振士气;“为什么要读书?”是怎么解惑的;是什么书及电影让她们彷佛回到外公、奶奶、爸爸的年轻岁月;看了什么演讲影片让她们体会到“失败也是生命的礼物”……

然而伟文爸爸的回信里,娓娓道来的是一段段真实的人生体验、中西方的典范人物故事、多元的阅读建议,温暖而真切,希望孩子领会生命、拓展视野的真情表露无遗。

书中的每一篇都交织着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爸爸宽广视野的生活领悟!

每一篇都是送给孩子的生命礼物!

《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用轻松的亲子阅读化解硬邦邦的家教,通过亲子交换日记把家长的生命感悟传达给孩子。

目录

推荐序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亲子对话与共读——洪世昌(台北市立图书馆馆长)

阅读书,也阅读生活与心灵——冯季梅(台湾“国语”日报社副社长)

读教养,也可以是这么甜美浪漫!——陈美儒(亲子教育家、建国高级中 学资深名师)

伟文这一家人,教养不是谈假的!——薛荷玉(《联合报》教育版记者)

作者序

那些孩子教我的事!——李伟文

埋怨没有用,记住“很棒的事”就对了!——A宝

我很幸福!谢谢大师,也谢谢你们——B宝

妈妈的心声

教养真的可以浪漫吗?——AB宝妈,柯蕴慧

Part. 前言

如何引导孩子进入阅读世界?

学龄前——孩子看不懂没关系,从亲子共读中传递陪伴孩子的“爱”

上学后——让书无所不在,让孩子跟我妈一起爱上阅读!

从阅读到写作——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落实的最佳工具

上网=阅读?!——网络讯息搜寻与阅读书本有什么不一样?

Part.1 爸爸,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学习】投资自己,活出更快乐的未来

【考试】在磨练中找到人生的正解

【放轻松】逛夜市,饮食学问大

【节奏】看画展,听讲座,考试暂时摆一边

【压力】永不止息的考试压力

【自学】阅读达雷尔,吸一口自然的芬芳

【起飞】发榜后的天空

Part.2 家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

【爸爸】我们的美好时光!

【想当年】让家人陷入幸福回忆的老事物

【朋友】朋友是给自己的礼物

Part.3 阅读生活,阅读人生!

【经典】替人生存点美好,存点希望

【付出】每个人心里都住着小王子

【成长】是神话,也是现实人生

【奉献】特蕾莎以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

【壮游】那些为孩子奔走的人

【追梦】五月天,改变世界的摇滚乐

【实践】虽然傻,但是活得兴高采烈

【志向】记者、独行者的时代视野

【挫折】卓别林,在搞笑中深思!

【勇气】比放弃更困难的选择

【价值观】做自己人生的英雄

【真实与虚伪】楚门的世界,真与假的界线

【谎言】真实的与善意的谎言

【倾听自己】不赶时尚做自己

【气度】破解不可能的通天神探

【生命志业】动机不同,态度与品格也不相同

【斗士】失败也是生命的礼物

【正面看待】他不是没教养,只是大脑生病了!

【理想】孔子,一位幽默宽厚的老师

【历史】你愿意生在哪个时代?

【地球的未来】假如人类消失了?

【城市的未来】什么样的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后记 只要有书,我就满足了!——我的阅读之旅——李伟文

跋 一场意外的生命之旅!——李伟文

附录 给孩子的浪漫生活清单

试读章节

我蛮好奇的,不知道为什么你们老师会推荐你们看《爱·生活与学习》?这本书是爸爸读大学时相当畅销的励志书,出版至今将近三十年了吧!

这本书讲得当然很有道理,但是我相信对于正为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搞得头昏脑涨的中学生来说,恐怕还是没办法回答大家“为什么要念书?”“为什么要学物理、化学?”“现在读的很多科目我以后若是都用不到,为什么现在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读?”

记不记得去年我曾拿给你们看的日本作家所写的书《筑梦的手纸屋》以及《圆梦的手纸屋》?还记得这位作家怎么定义“念书”吗?

他认为念书只是一种工具罢了。一般来说,工具的创造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的不便而诞生的。这位作者提醒,我们在生活中会想得到许多东西,甚至只要我们活着,就必须靠别人提供许多东西,若是没有这些人的话,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自在舒适地过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拿东西跟别人“交换”,才能获得衣食住行娱乐种种的必需品。这种“交换”的过程,就是用双方都认为适当的分量,来交换对方拥有的物品中自己想要的。通常我们都习惯用“钱”来当作衡量的标准,但是并非只能用钱来交换,用物品来交换物品,或用抽象的价值来交换物品,也都是可能的。

一般而言,我们到公司上班,就是拿自己所有的,也是公司想要的劳动力和时间,来交换公司拥有的,也是自己想要的“金钱”和“安定”,当然,你付出的成本跟你获得的金钱,要依你们双方都认为适当的分量来议定。

因此,念书可以说是我们为了拥有更多能力可以与别人做更好交换的工具,也就是念书是用来增加未来选择的工具。我想你现在应该可以体会,和高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工作相比,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选择范围应该是大得多的。

几年前,龙应台女士在与她十七八岁的孩子安德烈的信件对谈书《亲爱的安德烈》里,她也提到: “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在目前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有可能是快乐的。同时,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再加上工作不会剥夺我们的生活,我们才会有尊严,而成就感与尊严,不就是快乐与幸福的前提吗?

不过,我想即便你们同意这两位作家的观点,但是有压力的念书还是非常辛苦,也似乎是漫长无止境的过程。的确,我相信即使再喜欢念书的人,在念书的过程中还是会不断遭遇到大大小小的瓶颈,想要渡过这些难关,必须要有坚韧的耐力。因此,念书的过程也可以磨炼我们的耐力,而且当我们超越过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之后,也可以获得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新的挑战。其实,念书除了磨炼耐力与拥有自信之外,还可以训练我们的记忆力,并增进我们的判断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等。

不过,你们或许还会怀疑,在学校学的科目有一些好像以后用不到。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则笑话:有一个傻瓜逛街时肚子饿,他就在路边买了一个面包,吃了之后,还是饿,就买了第二个面包,可是还是饿饿的,就吃了第三个面包,肚子总算饱了,于是他很可惜地说:“早知道只买这第三个面包就好了,前面两个都浪费了,因为前面两个都没办法让我吃饱!”

看了这个笑话,我们会取笑那个傻瓜真是笨啊!不是第三个面包让他饱的,而是累积了前面两个面包的能量,才使得他碰到的第三个面包让他有吃饱的感觉。

“能力”也一样,我们要从基础知识慢慢累积,就像打球反复练一些基本动作一样,你们中学时所读所学的,都还算是认识我们这个世界,包括宇宙万物的自然知识以及人文、艺术、历史、法律、制度等人类架构出的文明成果的最基本知识。

在人生路途上,也许没有机会直接用到这些基本知识,就像第一个、第二个面包没办法达成我们吃饱的目标,但是往后真正用得上的能力(第三个面包)还是必须经由我们的基本能力而发展。

爸爸还可以提供一个方法,假如你们对某一个科目还是觉得很枯燥很乏味时,可以先想一下,这些学问是过去时代中经过哪些人的努力而获得的?他们借由这些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在以后可以用这些知识帮助什么人?要我们运用想象力把硬邦邦的知识跟人连上关系,我们就比较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我总是有种感觉,念书就像是一场无止境的接力赛,我们学习先人传给后世的智慧结晶,就像接下先人传给我们的棒子,我们继续往前跑,再加上我们的心得与收获,然后传给以后的人类。

其实,在地球万物之中,能够通过念书来传承智慧的物种也就只有人类,这种机会是经过无数世代的努力才得来的,只要想到这一点,对于“念书”这个工具,也就充满了感激与珍惜的心情。

爸爸

P24-27

序言

那些孩子教我的事!

跟有孩子的老朋友相聚时,往往聊着聊着不小心就聊成“爸爸经”,有时兴高采烈,有时又互吐苦水。有一次在长庚医院任职的高中好友忽然感叹:“记得我们小时候父母亲好像完全没有时间管我们,我们还不是长得都还不错,那么我们现在究竟需不需要花那么多心力在孩子身上呢?”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的结论是:“需要的,在这个时代若像我们的父母亲那样不管孩子的话,孩子真的会长得不太好。”因为时代的变迁,除了愈来愈复杂,诱惑愈来愈多,竞争也愈来愈剧烈,现在的社会的确不太容易能够安安静静照着自己的步伐,依着自己的速度慢慢学习与成长。

可是,若是必须“管”孩子,又该怎么管?

我看到不计其数的家长“管”得很认真,却管出许多亲子问题,搞不好还真的不如放牛吃草来得好呢!那么“管跟不管”之间,该如何拿捏呢?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讲过一个寓言:在寒冷的冬天里,一群冷得发抖的豪猪挤在一起取暖,它们发觉被彼此的刺扎痛,但是分开之后又觉得冷,在经过无数次的进进退退之后,这些豪猪终于发现了能够彼此取暖,又不致扎痛对方的安全距离。

我相信每个家长当然是爱孩子的,也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努力,可是我们的确也必须在时代变迁与孩子不断成长的蜕变历程中,学习如何与他们相处,学习找到最舒适的方式陪伴他们,就像那群进进退退的豪猪一样。

三年多前,在我双胞胎女儿小学毕业前,我整理了陪伴她们十二年的心得,出版了《教养可以这么浪漫》,获得许多回响,甚至远在中国厦门大学任教的一对夫妻也表示他们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才有勇气决定要生小孩的。

其实陪伴孩子最大的挑战,是他们成长的速度很快,一年两年对为工作而忙碌的大人来说是一眨眼的事,可是对孩子而言,单单一年两年的变化,从外观到内在,几乎是截然不同的生命样貌。

如何找到适当的工具持续陪伴着孩子长大?这本《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就是在我女儿国中念书的三年里,我与她们一起思考与对话的内容。

在与众多爸爸或妈妈的交流中,我发现那些亲子关系不错的家长,大都很享受与孩子互动的过程,甚至会兴高采烈地发表他们从孩子身上学到的东西。

的确,从孩子爬行、学步、童言童语中,我们不只跟着孩子一起回溯生命的成长,还通过孩子的眼光,重新看见我们失落的那个世界。到了孩子进入学校,尤其进入青春期之后,那就更好玩了,不像之前父母亲居于掌控主导孩子生命的角色,慢慢转变成跟孩子对话,甚至可以从孩子身上获得一些启示。

比如说,这些年来,我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生活变得没有规划,虽然还是一样忙碌,可是几乎都是随缘、随性,被机缘推着走,甚至常常逃避一些该做的事,压力大时反而不顾一切地看武侠小说或推理小说。但是B宝的生活始终是按部就班,每天或每周拟好的计划一定确实执行,比如原先预定周日下午爬山,我们看看天色阴沉似乎会下雨,想说就不要出门了,但是B宝是“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一定要做”。她照表操课的执行力与意志力,是身为老爸的我自叹弗如的。

另外,A宝从小就有“大姊头”的架势,非常关心体贴别人,手腕上有一个疤痕是小时候被妹妹咬的,虽然偶尔会展示给朋友看,藉此消遣一下妹妹,但是A宝从小就非常照顾妹妹,也很体贴别人,比如说外婆假日住到山上来看看外孙女,若不巧碰到她们段考或模拟考整天忙着K书没空答理人,A宝往往会在就寝前特意到外婆房间嘀嘀咕咕聊个半小时才上床睡觉。

我也常常在与她们一起看书、看电影或旅行之后的讨论中,有不少的收获,我相信这种亲子心灵交流的时刻不见得会耗费忙碌的大人太多时间,也绝对不必花多少钱,只要我们有心,任何人应该都能做得到,只要我们找到适当的工具与准备适当的情境,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教养可以这么浪漫》与《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这两本书就是我怀抱着野人献曝的心情将我们家庭生活的真实与读者分享。

当然,能够有这本书,全得归功与感谢《联合报》主编康锦卿小姐,因为她邀约AB宝在《联合报》为中学生所出版的《好读周报》里写专栏,每周必须交稿的压力,让AB宝在一般略显苍白的国中生活中,得以探出头来探索这个世界,我也才能够陪伴着她们有了这些父女的对话。

也非常恭喜《好读周报》在2011年8月获得世界报业协会(WAN,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报纸媒体组成的国际性组织)所颁发的特别奖“年轻读者奖”(也是历来台湾唯一获奖的报纸),评审对《好读周报》的评语是:把创新思考应用到帮助年轻读者阅读,在新闻专业报道和读者创作的内容之间,找到难以掌握的平衡,持续关心教育,也帮助学生学习认识及反思新闻,并且协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两年多以来,AB宝的专栏能在这获奖的刊物中代表中学生呈现她们这个阶段年轻人的所思所想,身为父亲的我也“与有荣焉”,也希望这本书对于中学生,以及想了解中学生,或想与中学生对话却不知从何着手的父母师长,提供一点点的帮助,那么,才能弥补我内心的不安!

后记

一场意外的生命之旅!

“女儿是爸爸前辈子的情人”,我相信每个当父亲的人,大概不会否认这句话,看到余光中所写的《我的四个假想敌》应该也会浮起会心的微笑:“对父亲而言,世上再没有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即使你想用急冻术把她久藏,她男友也会骑着骏马或摩托车来把她吻醒。”

如同天下所有的父亲,我给予女儿我所能给的照顾与关心,但是却也多了一丝好奇,偷偷探察这两个与我截然不同的生物。

2008午在她们小学毕业前,我出版了观察报告《教养可以这么浪漫》,想不到引起非常大的回响,除了获得各种奖项与推荐之外,还是当年度台湾各大销售成绩与排名榜前几名,这使得我除了有牙医师与环保志工的身份,又多个教养专家的头衔。

以往十多年,我演讲的题目大多是“生态保育”“环境保护”或“非营利组织发展”。自2008年以后,有关教养主题的邀约急速增加,包括报章杂志专栏,这也使得我得更加仔细地以身边这两个“小生物”为蓝本,去思索、记录孩子与家长的互动,这一本《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是这三年多来的成果。

记得好几年前,有位朋友曾经跟我说:“做你的孩子真好!”当时我颇不以为然地说:“有吗?孩子从出生到现在,身上穿的衣服90%是跟别人要来的二手衣,而且我们从来没有买过玩具给她们,从小到大,所有礼物就是书,只有书,我们也从来不曾请她们吃过大餐,总之,我们几乎没有花钱在她们身上,这样可以说很好命吗?”

说真的,我们是有点刻意地在她们的成长过程用最大众化,或者完全不花钱的方式来教养。读的是公立小学、中学,家里没有保姆,也没有长辈帮忙,我跟我太太都要上班,即便如此,我还是相信只利用公共资源以及最便宜的工具,应该就可以达到我们理想中的教养模式。

我也相信,只要有心,每个父母亲应该都可以使用我们的方法,不必花太多钱,也不必花太多时间,我更认为绝对不必是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父母亲才有能力给孩子理想中的教育资源,即便在此时此刻的台湾,我们也可以做得到。

我利用的主要方法,假日课余参加公益团体,多利用公共资源(如图书馆、文化中心或公园等),平日在家通过阅读、看电影,亲子一起学习与成长。

只要懂得利用,这些工具的效果真的非常好,这本书就是提供给大家参考的例子。

其实从小学中高年级到现在,还有一项工具我还没有介绍,那就是“日剧”。全家一起看日剧一直是我们温馨快乐的幸福时光,我也通过日剧,传递给孩子许多价值观与达成许多教养的目标。

这几年有机会就会推荐一些日剧给身边的朋友,也想把亲子共赏的感动写下来,可惜一方面因为工程浩大(我必须把想推荐的三十多部日剧重看一遍),另一方面这些年事情也真的多,不过内心一直记挂着这件事,因为我们全家从日剧里获得太多,这些美好若没有分享出来,内心总是有点亏欠不安的感觉。

因此,我想我总会提笔的,在不久的将来吧……

书评(媒体评论)

我相信,只要有心,每个父母亲应该都可以做到我们使用的方法,不必花太多钱,也不必花太多时间,我更认为绝对不必是一个高学历高收入的父母亲才有能力给孩子理想中的教育资源。

——李伟文(本书作者)

李医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种带得走的能力,一种能够透过自主阅读而学习与判断思考的能力。

——洪世昌(台北市立图书馆馆长)

深刻感受到伟文隐藏在背后的,是对许多少男少女,面对人生哲理、生命存在意义的潜移默化、暗暗牵引。

——陈梅儒(亲子教育家,台北市立建中资深名师)

李伟文谈教养,不是讲假的,AB宝有礼、开朗、简朴、自律……有这份精神,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

——薛荷玉(《联合报》教育版资深记者)

用“阅读”作为教养手段,使教育理念真正融入生活;伟文与双胞胎女儿AB宝现身说法,让我们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冯季梅(台湾国语日报社副社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