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David正在院子里练跆拳道里的“太极八章”,他这是在为考级升带做准备——目前他已经拥有了蓝带(4级)准备升级为蓝红带(3级)。他的腿法练得已经相当不错了,不论是360度横踢、横踢接旋风踢还是三飞,都显得像模像样,非常有气势;卧撑夹臂只要8个就算合格,而他能轻松地完成9个;双腿腾空左右分腿拍脚也能做6个以上。据教练介绍,因为年龄小,韧带的发育和锻炼的关系,很多孩子一般要到12岁之后,才能踢出比较合格的动作,而David的动作已经比较到位了。只是,他的太极六章似乎还有些问题。
太极八章是跆拳道的基础。要想升级为蓝红带,须测试前六章的内容,尤其是第六章。David的手刀上段接招、扭身动作以及回旋踢等的动作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就是缺乏“柔软如水”的意境。显然,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要真正领悟跆拳道的哲学思想,要完全达到形体与精神的统一,还需要下大工夫。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Da—vid有潜力、有毅力、有动力,会在技艺和心理素质方面不断获得进步。
太极八章的每一章都有其特别的精神和气质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卦颇有渊源。比如,太极一章,象征八卦中的“乾”,代表天,有刚强之意、招式明朗、节奏分明,演练一章时,要求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阳刚之美;太极二章,象征八卦中的“兑”,代表泽,有外柔内刚之意,演练二章时,要求表现快慢有度,刚柔并济的速度与力量之美;太极六章,则象征八卦中的“坎”,代表水,表示如水般的柔软,平静或奔流不息、勇往直前,不论困难重重,都要坚定、毫不退缩,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而David的缺点就在于,刚强有余而柔软不足。实际上,这正是他个性的真实反映。我和他的妈妈都认为,David这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十分自信;最大的缺点也是过于自信——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自高自大。也难怪,刚满9岁的他,在各方面的表现的确不错:
——他3岁开始练轮滑,从4岁开始就获得了多次各种比赛的冠军;
——冰球多次获奖,已入选温哥华乃至北美最好的少年冰球队之一的A组,表现非常优秀;
——钢琴他现在正弹8级,已有了考级通过的实力,很快会向9级挑战;
——跆拳道已经获得了温哥华赛区蓝带(4级)冠军,正在准备BC的比赛,而且升级为蓝红带(3级)已经指目可待;
——他的英语听说读写已经非常纯熟,目前正在学习法语……
P3-4
一、好的人生规划造就杰出的孩子
自信是David的最大优点,也是最大缺点
无意中我为他起了一个最有“钱途”的名字
我告诉儿子:成功是一种选择而不是机遇
思想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我准备也尝试给儿子设计一套“课题”
我愿意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
你是想成为麻雀,还是想成为雄鹰
做事最忌讳的是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
英雄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击败
一定要学会不断选择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二、我发现,做爸爸比做生意更难
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
母亲生育了男孩,父亲则造就了男孩
多进行换位思考,尽量深入地去理解孩子
爱孩子的艺术也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
营造适合孩子成长的和谐的家教氛围
我和David是父子,也是知心朋友
当我发现David有什么毛病时,会先检讨自己
是男孩,就不能少了阳刚之气
我不想把David调教成别人心目中的乖孩子
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的信息需要解读
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不能粗暴地对待他
否定和贬损性的话,绝不能对孩子说
我不想让孩子成为足以到处显摆的“神童”
三、教孩子轻松愉快地享受温哥华的小学生活
David成了玛丽王后小学的新生
在幼儿园David的英语练得已经相当纯熟了
David喜欢上学的程度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
David和我一起阅读简直是一种享受
法语的发音和语法与英语相比要复杂些
玩可以玩出智慧、玩出天赋
David知道,在时间的安排上要注意灵活性和机动性
必要的强化训练不能少,巧妙的引导更重要
在游戏中纠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
自信心的建立,不是靠口头上的表扬和赏识
让David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老师居然把一堂难懂的科学课变得如此有趣
一个负责任的家长会与老师之间保持沟通
帮助David养成积极大胆发言的习惯
加拿大孩子的假期生活真的是丰富多彩的
放纵、姑息就是一切不良习惯的根源
对孩子的表扬不仅要多,还要具体可信
我总是想方设法去激发David的好胜心
不能任凭孩子的固执行为超出常规
四、男子汉在体育运动能力方面不能不给力
体育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
轮滑是幼儿时期的一项最好的运动
David成为冰球队年龄最小的队员
我希望他通过这项运动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
要始终把高尔夫精神和礼仪放在第一位
David对水的恐惧感完全消除了
逃离困难、躲避风险是懦夫的行为
认准一件事后,就要尽全力去努力
要成为不怕困难、意志力坚强的人
让David主动去锻炼,自愿地去运动
五、教孩子多才多艺,更要善于思考和创造
让特长班成为孩子的享受而不是负担
从陶冶性情的角度,钢琴4级和10级没有区别
我希望绘画有利于培养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孩子经常做“脑力操”以激发灵感
我曾经尝试过很多开发孩子右脑功能的方法
我主要是想培养他用电脑的兴趣和习惯
我提醒David,要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当David提问题的时候,我总是非常高兴
培养孩子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David制作出了一件大人难以想象出的独特作品
孩子需要鼓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
我经常会带着David去加拿大各地旅游
六、把握好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习交往的关键时期
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强调规则意识
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
教孩子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Dayid送给了妈妈一份很好的生日礼物
一定要教孩子学会谦让
创造机会,引导孩子积极而得体地与人交往
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孩子更加宽容地对待争执和纠纷
我把培养David的幽默感也列入了教子方案
让他受点委屈,也要培养一诺千金的品质
七、重视动手能力,带领孩子走进生活
我从很早就开始训练他独立生活的能力了
我一向非常重视培养David的动手能力
与其买昂贵的玩具,不如指导他做点什么
让孩子爱上劳动,走到真正的生活中去
可以助人为乐,不能见义勇为
我引导Davidl要自觉采取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
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但是不要迷失了自己
附录 反映David成长的点点滴滴
David的妈妈在汇佳幼儿园家长座谈会上的发言
David的妈妈日记一则
David的“游记”:史丹利公园的游戏
David的一篇小作文: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David的生活日记一则
David的观察日记四则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员来自全世界各地,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也成为加拿大的一个特色。加拿大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是全世界教育经费投入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不仅拥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更是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人生如梦,人生苦短。”身为人父,一生中最应完成的重大事件,总结起来不过区区两件:一是在社会中实现自我,获得事业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引导他步入杰出者的轨道。相比之下,我甚至认为后者更重要。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没有什么比把儿子带到这一世界,然后把他一步步引上发展的道路、直至走向成熟和杰出,更为辉煌的事业了。”为了出色地完成教育孩子这项“辉煌的事业”,我付出了很多的艰辛,也获得了很多回报,感悟到了很多快乐——
David一3岁开始练轮滑,从4岁开始就获得了多次各种比赛的冠军;他在冰球项目上多次获奖,已入选温哥华乃至北美最好的少年冰球队之一的A组,表现非常优秀;他现在正弹钢琴8级,已有了考级通过的实力,很快会向9级挑战;他已经获得了温哥华赛区跆拳道蓝带(4级)冠军,正在准备BC的比赛,而且升级为蓝红带(3级)已经指日可待;他的英语听说读写已经非常纯熟,目前正在学习法语……
自从David出生,我就成为研究和实践教子艺术的“痴迷”者。在加拿大生活的三年多时间里,David迅速地成长了起来。我耳濡目染,接受加拿大文化和教育理念的熏陶,教子的思想突然越来越澄清了。于是,我产生了一种冲动,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所知所学、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作所为,毫无保留地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提高。这就促成了《从来都不会放弃——一个中国男孩在加拿大的成功成长经历》这本书的出版。
在书中,我试图传递出这样的思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生命,家庭的一切,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心灵。
未来的男子汉,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品德高尚的情操、持之以恒的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乐观幽默的性格,是关心社会、尊重他人、善待自己的修养,是善于相处、善于合作的能力。
人的成功取决于人的能力,而人的能力来自于习惯的养成。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在不经意之间影响着孩子的现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很努力地帮助自己的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是陶冶孩子的身心,培养他健全的个性,以便他将来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这是从学校和课本知识中所得不到的。
有人说:“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教师”。孩子的成长、天才的培养,父亲绝不能袖手旁观!
愿本书能在教子方面给您一些有益的启示。
王可珺编著的《从来都不会放弃(一个中国男孩在加拿大的成功成长经历)》讲述了:专家指出: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于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其次是家长对家庭教育规律、原则的把握;再次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好的教育方法来自于教育规律与实际的结合,来自于有正确的教育思想作指导。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爱要及时、适量、得体。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教子不是一味地讲教训、说道理、定规矩、设规范,更不是简单地耳提面命。父母的责任应当是关爱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引导孩子。而这种关爱、鼓励、支持、引导都需要科学的方式和技巧……
愿《从来都不会放弃(一个中国男孩在加拿大的成功成长经历)》能在教子方面给您一些有益的启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生命,家庭的一切,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孩子们的心灵。《从来都不会放弃(一个中国男孩在加拿大的成功成长经历)》是王可珺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所知所学、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作所为,毫无保留地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