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融合了现代思维的通俗化三十六计。与当今已经出版的其他同类研究成果的书籍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几个不同的特点:把古今中外战争的例子和工商经营的例子结合在一起,并力图使军争与商战结合起来,让它们内涵上具有同一性;简述与夹议结合在一起;每一章的后面部分,都结合现实运用,提出系统的综合性见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悟与谋--三十六计智慧运筹 |
分类 | |
作者 | 寿思华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本融合了现代思维的通俗化三十六计。与当今已经出版的其他同类研究成果的书籍相比,本书具有以下几个不同的特点:把古今中外战争的例子和工商经营的例子结合在一起,并力图使军争与商战结合起来,让它们内涵上具有同一性;简述与夹议结合在一起;每一章的后面部分,都结合现实运用,提出系统的综合性见解;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将三十六计通俗化,献给好动脑子,喜欢学计、设计、用计的读者,让三十六计成为战争指挥者,尤其是现代工商活动的经营管理者所喜欢、所采用的智谋,成为他们应对形势和对手、有益于思考和决策的谋略策略。 目录 绪 论 (总说) 第一章 胜战计之一 瞒天过海——隐蔽意图,突然出击 第二章 胜战计之二 围魏救赵——分散对方,攻其薄弱 第三章 胜战计之三 借刀杀人——明判局势,借力谋胜 第四章 胜战计之四 以逸待劳——以静制动,把握主动 第五章 胜战计之五 趁火打劫——瞄准弱点,迅击成功 第六章 胜战计之六 声东击西——诱其主乱,攻真不备 第七章 敌战计之一 无中生有——由假变真,由虚变实 第八章 敌战计之二 暗度陈仓——示假掩真,用奇取眭 第九章 敌战计之三 隔岸观火——稳坐观察,寻机取翻 第十章 敌战计之四 笑里藏刀——外柔内刚,杀机暗藏 第十一章 敌战计之五 李代桃僵——舍小取大,丢卒保帅 第十二章 敌战计之六 顺手牵羊——善抓机遇,赢取翻益 第十三章 攻战计之一 打草惊蛇——察准实情,指导行动 第十四章 攻战计之二 借尸还魂——用无用者,借以兴事 第十五章 攻战计之三 调虎离山——诱离根本,寻机打击 第十六章 攻战计之四 欲擒故纵——欲以取之,必先纵之 第十七章 攻战计之五 抛砖引玉——以假乱真,弃小获大 第十八章 攻战计之六 擒贼擒王——抓住关键,提纲挈领 第十九章 混战计之一 釜底抽薪——断根堵源,以柔克刚 第二十章 混战计之二 浑水摸鱼——利用混乱,巧取利益 第二十一章 混战计之三金蝉脱壳——以假示真,出奇制胜 第二十二章 混战计之四 关门捉贼——设谋诱导,迫其就范 第二十三章 混战计之五 远交近攻——顿应时势,择优而行 第二十四章 混战计之六 假途伐虢——寻机而入,拓展图强 第二十五章 并战计之一 偷梁换柱——改换其本,迅击取胜 第二十六章 并战计之二 指桑骂槐——巧妙迂回,另辟胜道 第二十七章 并战计之三 假痴不癫——沉着谋划,相机而行 第二十八章 并战计之四 上屋抽梯——诱之以翻,势为必取 第二十九章 并战计之五 树上开花——借助它力,发展自己 第三十章 并战计之六 反客为主 ——循序渐进,争取主动 第三十一章 败战计之一 美人计——攻其弱点,夸其志气 第三十二章 败战计之二 空城计——真真假假,引其错觉 第三十三章 败战计之三 反间计——以假对假,借力打力 第三十四章 败战计之四苦肉计——混淆真假,相机取利 第三十五章 败战计之五连环计——百计迭出,智谋取胜 第三十六章 败战计之六走为上——以退为进,转劣为优 试读章节 第十章 敌战计之四 笑里藏刀——外柔内刚,杀机暗藏 仅从字面上,人们就可知道,这确是一个阴险的、让人防不胜防的、吃人不吐骨的毒计。然而,就军事上来讲,目的在于如何达到制胜,其结论就在制胜上面,其过程、其手段,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能者胜,无能者败;有利者胜,不利者败。因而军争的全过程完全在化不利为有利,有利者更具优势,也就占据了制胜的主动权。如果在军争的过程中,把敌人当成真朋友,将用计当成不仁不义,自己先就落败了。因此,可以认为,军争只有胜败之分,只有智慧的较量,没有用计是否险毒之别。 兵书有道:“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翻译过来就是:你别看敌人言辞谦逊,其实他们是正在加紧备战,做好进攻的准备;没有什么条约和约定就前来媾和的,一定是另有阴谋。这种笑里藏刀的谋略运用,自古就不少,目的都是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其实运用“笑里藏刀”之计者,都是把自己的真实意图、心态埋藏起来,并且藏得深深的,让对手点也察觉不出来,从而完全放松了应有的戒备,然后突然发难,予以致命一击。对手面临突如其来的攻击而毫无戒备,焉有不一败涂地?“卧薪尝胆”典故中,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之侍夫差,确是用此计非常成功的一例。但是后人并没有指责勾践的阴险毒辣,反而多编派夫差的不是。近现代的经济交往与商战中,也不乏这种“笑里藏刀”的例子。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一下这种谋略的施用。 俗话说:唇是枪,舌是剑。笑口里有刀,用笑脸把刀藏起来,这刀就可以用去杀人,也可以用以保护自己。把这作为一计,十分厉害,很难被人识破。为什么?朋友之间,笑容表示友谊;交往之中,笑容表示亲善;老幼之间,笑容则表示仁慈和孝恭。正由于此,一般的,人们都喜欢看到笑容,谁也不愿意看到对方的苦脸或板着的铁脸。笑,能打动人,也能欺骗人。和坤能在乾隆皇帝朝中几十年,贪而不被惩,犯而不受罚,在于其在皇上面前的笑,有时近似于傻笑的笑。你能说笑没有魅力?能说笑不可怕?东汉末年的一代奸雄曹操,可以讲,他是“笑里藏刀”之计最成功的使用者之一。 东汉末年,汉王朝外戚与宦官争夺最高统治权力,以至于在宫廷内公开对阵,宫里宫外,乱砍乱杀,让人心惊胆战。当时宦官势力根深蒂固,宦官人多势众,逐渐得手,掌握了大汉朝纲。后来,小皇帝生母何太后掌朝,外戚重新得势,何太后之兄、大将军何进秘密与何太后商议,秘调边陲守将董卓进京,诛杀宦官。董卓从边陲凉州赶到京城,收吕布为干儿子,并利用吕布高超的武艺,将异己杀的杀,逐的逐,还废了小皇帝,杀了何太后,另立汉献帝,自封宰相,由他一手操纵军政大权。董卓掌权之后,专横跋扈,暴戾恣睢,比起外戚、宦官们,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董卓还戏宫女、陷忠良、杀无辜,犯下滔天罪恶,人人均欲得而诛之。司徒王允再受秘诏,联络袁绍、曹操等密谋杀董卓。曹操向王允献上“笑里藏刀”之计,说:“我有一妙计,叫做笑里藏刀,最近几天我委曲求全,卑躬屈膝,在董卓手下谋得一份差事,并取得了他对我的信任。在暗地我一直寻找机会,想利用他一时疏忽,把他杀掉。无奈他防范太严,无从下手。我听说王司徒有一把七星宝刀,希望您能借给我用用。我带着这把刀进入董卓相府,相机行事,即使我谋刺不成,也虽死无怨。”王允取出宝刀,送给曹操。第二天,曹操带好宝刀,直奔董卓的相府,见到董卓后,他满脸堆笑,向董卓问好。董卓问曹操:“今天为何这么晚才来朝见?”曹操笑着回答:“我的马已经衰弱了,走得太慢,所以来得晚一点,请丞相见谅。”董卓见曹操总是满脸赔笑,从心里喜欢了他,对身旁的吕布说:“我有几匹从凉州带来的好马,脚力很快,你亲自去挑选一匹千里马来赐给孟德。”吕布领令出去选马。董卓与曹操闲聊几句,因肥大身重,不能久坐,便面向里,侧身躺在床上,背正对着曹操。曹操一看,这正是难得的杀贼机会。于是,立即从背后抽出七星宝刀,刚要向董卓砍去……曹操万万没有料到,董卓能从桌边墙上的穿衣镜中看见曹操的一举一动。董卓急转身大声问道:“孟德你要干什么?”此时,吕布也正好挑选马回来,正要进门。曹操见状急忙双手捧着宝刀跪下笑着说:“我最近得了一把宝刀,特来献给丞相,请丞相鉴赏。”接着又笑着说了一大通吹捧奉承董卓的好话。董卓听进耳的是使他浑身舒畅的甜言蜜语,看在眼里的是曹操堆满笑容的脸和那把刀柄上镶嵌着七颗闪闪发光的宝石,锋利无比、价值连城的宝刀,顿时把一切疑虑和戒备都一扫而光,收下刀,带曹操出门看吕布选来的马。曹操便以试马为由,将马牵出相府,骑上,快马加鞭,逃出了京城。 曹操逃出京城,路过中牟县,说服了县令陈宫弃官不做,一起向曹操老家逃去。到达城皋,两人又饿又累,就住进了曹操父亲的把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见有客人到,而且是把兄弟的儿子,便连夜外出,说是去村西买酒,要家里准备饭菜招待客人。曹操在客房中休息,忽然隐约听到里屋有磨刀声,又不见有家人出来,于是心中怀疑,怕吕伯奢对他与陈宫使用“笑里藏刀”之计,稳住他们而报官兵捉拿。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与陈宫一起,抽出宝剑,冲进里屋,见人就杀,逢人就砍,将吕家一门八口斩尽杀绝。继而又在路上将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杀掉。其实,杀完吕家一门后,从现场,曹、陈二人就已知是误杀。曹操使用“笑里藏刀”谋杀董卓不成,又怀疑吕伯奢使用此计陷害他们,结果误杀了吕氏一门。从三国典故中,人们可看出曹操的一生,特别善于运用“笑里藏刀”之计。在他的笑中不知有多少人丧于刀剑之下,甚至至死尚不得知其死因。 “笑里藏刀”是极其阴险而毒辣的计谋,在现代商战中尤其需提防和识别,否则就要吃大亏。我国景泰蓝技术的被盗走,就是一个“笑里藏刀”阴谋的实施。景泰蓝,是我国一千多年来工艺美术者智慧的结晶,以它完美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著称于世界,为世界各地群众所喜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景泰蓝更能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走向世界,为我国赢得了声誉和巨大的经济利益。那些来自世界各国的客商,在景泰蓝制作工厂看到景泰蓝的工艺制作是如此之高妙,不由地发出由衷的感叹,更为热心地同我国做景泰蓝产品贸易。景泰蓝制作工艺为我国所独创,也一直为我国所独享。然而,景泰蓝工艺终于迎来了刻骨铭心痛彻的时候。一天,一位被外国收买充当经济间谍的、以代理商面目出现的华侨,来到景泰蓝工厂,这位出卖了灵魂的民族败类,满脸堆笑地向工厂接待人员自我介绍:“我是专门从事经营工艺品的代理商。这次专程回国同贵厂商谈景泰蓝交易。景泰蓝是我们祖先的非凡杰作,我的一生之快事,就是想为祖国尽一点微薄之力。把景泰蓝的精妙向全世界介绍。”听了这位代理商如此“激情”,如此“热情洋溢”的讲话,工厂的人们被感动了。经过短时间的谈判,一个大数额交易的意向书顺利诞生了。随之,这位“代理商”提出了要求:“按以往的经验,如果在广告宣传上对类似景泰蓝这样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加上一些背景材料和制作说明,很利于销售。不知能否让我参观一下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代理商”充满对祖国热爱和对民族奇葩的颂扬的“赤子情”,深深感染和打动了厂方。厂方人员表示“只要有可能,将尽力满足要求”。于是,这位“代理商”立即表示,为能更生动准确地向顾客介绍景泰蓝巧夺天工之高超,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要求参观一下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厂方一点都没有怀疑这位“同胞”、“海外赤子”还会有什么别的目的,安排其在一片友好气氛中参观景泰蓝全部制作工场。“代理商”兴致勃勃地听陪同人员的讲解,并一边感叹制作工艺的精湛,一边对整个制作过程全部拍照。对不清楚之处,还一再询问,陪同的销售人员不厌其烦地一一给予解答。“代理商”心满意足地离厂出境了,不久,标有英文“日本制造”字样的景泰蓝出现在国际市场上,成为中国景泰蓝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结束了中国独享景泰蓝国际市场的历史。就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败类,使用中国古老的计谋,在中国国土上演了一幕可悲的剧目,使中国特种工艺品景泰蓝的技术外泄,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笑里藏刀”,人们往往是经常怀疑对方笑的真实性,但又往往吃笑的亏。笑里藏刀意思是外表和气,内心阴险歹毒。而在真正用计匕,其意只是在用假象来蒙骗对方,而实际在实施自己的阴谋。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决定要发动太平洋战争,但是为了麻痹对方,以便在战争发起时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日本政府便主动向美国政府开展频繁的外交谈判,提出怎样明确日、美双方对太平洋的利益划分问题。美国领导人以为日本是真的想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这一谈判一直进行了半年之久,日本军国主义就利用这半年时间,进行调兵遣将,做好一系列战前的准备。就在日本于1941年11月初派遣来栖去华盛顿,协助日本驻美大使野村进行谈判还不到一个月,日本舰队就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有趣的是,就在袭击珍珠港的当天,日本使者还在不厌其烦地要求谒见美国国务卿!日本政府这一手,着实是用十分虚假的行为以示人,而在暗地里却是准备干出十分阴险毒辣的事情。虽不见得就是“笑”,但确确实实是藏着“刀”。而这把刀,就直指对手心窝,要把人置于死地。 “笑里藏刀”有许许多多的具体做法。比如有装扮成愚者麻痹敌人的,典型者如罗马的布路·托马斯;对人总是笑容满面的和坤;某些总是满腔热情,滔}舀不绝地介绍某商品精妙之处,其意在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的推销员,等等。 一般地,笑里藏刀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贬义词。但笑却不应该遭贬。微笑是处世的利器,笑给人以温暖、平和、自然、大度、安全、幸福之感。但这笑,必须是真诚的。微笑有助于社交,微笑能够生财(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和气生财”),微笑可以消弭对抗,缓和冲突。从这一意义上说,其实“笑”本身就是一把刀,可直刺人心灵深处。如果笑是真诚的,能让人从心底感到幸福和温暖;如果笑是虚伪的,则真要使人的心滴血了。 因此,在运用和对待“笑里藏刀”计谋上要注意把握几点: 第一,用此计要做到让人确信,破此计需洞察其奸。“笑里藏刀”计谋,其关键在于做出个样子,让人相信不疑。这个“样子”要给人一种肯定的信任感,这样才可能使对手丧失警惕而毫无戒备,就可能将对手玩于股掌之间。要防对手运用“笑里藏刀”计,需要十分注意和仔细观察、分析对手,从细微处洞察其“笑”是真诚的还是假意的,不能无故白白受“笑里藏刀”的祸害,但也不要轻易误会了真诚的笑,错过了合作的机会。因此说,“洞察其奸”是区分和识破“笑里藏刀”的最佳办法。 第二,要善于分析对方之“笑”。“笑里藏刀”计的使用重在采取迷惑、麻痹手段,诱使对手失去戒心,放弃必要的准备。因而,作为对手一方必须分析对方“笑”的目的,认真思考己方同对方所处之关系,要提防什么、准备什么。如上述景泰蓝技术之例,从本质上说,是有关厂家和相关人员,十分缺乏对对手的充分了解,缺乏对自己民族瑰宝保密性的认识和知识,缺乏对对手为何笑的分析,更由于某种可能利益的诱惑,最终上了别人的圈套,遭受了无可弥补的损失,对祖先与后人都是一种罪过。人们一定要懂得,在竞争之中,“笑”不是什么特别廉价的东西,接受“笑”,有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是巨大的代价。 第三,运用“笑里藏刀”之计,要准备好“刀子”。这是使目的达到的关键,没有“刀”,你就白笑了。“刀”是“阴以图之”的工具和手段,也是“备而后动”的必备之物,是用计成功取得效果的依赖。没有“刀”,也会是一事无成。而且,准备刀子也要绝对保密,不能让对手有丝毫的察觉。要防陷入“笑里藏刀”计谋,有必要千方百计侦知对手在“笑”的同时、在“笑”的背后都在做些什么。“笑里藏刀”计要得逞,关键在其暗中策划,积极准备所要做的事,这才是其达到目的的手段。调查对手,将对手背后的活动掌握了,就可能将此计破了,甚至可能来一个将计就计。 第四,要始终有一种不贪小利,不无故占人便宜的平和心态。“笑”不是廉价的,尤其对那些毫无关系或从无交往而言。无论如何,“笑”都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交战双方对手为何无缘无故对你“笑”?商战之中对手为何无缘无故给你利益?要坚信,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在市场经济下,人们虽不能将真诚的笑拒而不纳,但必要的防备还是合理的。外表温和而暗藏杀机是笑里藏刀的本质。以虚假示人就是笑里藏刀的具体做法,给你小利,让你占便宜,这是其中之意。因而人们不要因有小利可贪,有便宜可得,而忘记保持戒备心理。 第五,在对待战争和市场竞争中,凡事要多留个心眼。“笑里藏刀”计其本质在“信而安之,阴以图之”,所以要想不被解除思想武装,以致被毒手所害,就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有了戒备,以智慧与对手周旋,就能洞察其奸。一定要相信中国古代兵书上所指出的意思:凡是敌人的花言巧语,都会是使用阴谋诡计的表现,即使敌人送给你的是蜜一样甜的东西,但他们一定有阴谋。这里重要的有一条,看他是不是你的敌人,是不是绝对的竞争对手。如果是,我们祖先的训诫就不会错。 P60-65 序言 谋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体现,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竞争(包括军争和商战)制胜的法宝。掌握和成功地运用谋略,就为竞争的胜利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关于指导战争的谋略,多得不可胜数,其内容不仅涉及壮大国家力量,培养和选拔指挥员,训练士卒,决定作战目标和作战的方式方法,还涉及作战前的动员准备、补给,及其战后的休整、补充等。现代社会中,工商经营的谋略,同样是多种多样的,其内容同样涉及增强经济实力,培养、造就和选拔经营管理者,培训员工,决定竞争的目标和竞争的方式方法。此外,还要做好员工的教育动员工作,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搞好供应和销售,以确保生产的连续性;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和内部结构,以永葆企业的活力。战争与工商经营,都有同一道理,那就是需要谋略的指导,需要运用谋略。 古今中外的军争与商战,是同义异形的表象,其实质都是双方进行决胜负的竞争。只不过军争为流血牺牲的“争”战,而商战是不流血的“争”战。然而,我们往更深处思考,商战同样是有牺牲的,其中当然包括了人的生命。特别是国际上的商战,表面上覆盖一层温情脉脉的东西,又是交流,又是合作。但是,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与别人交流和合作?尤其是实力强大的西方国家,何时是为人类而不是为他们自己去加快发展了?既然是竞争,既然是竞争决胜负,就少不了要斗智斗勇。这就需要用谋略,需要活用谋略。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的谋略思想精华,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它曾为指导古往今来的战争发挥过奇效。然而,它能对现代商战发挥同样的奇效吗?这是当今中外人士所思考、所研究的。 古为今用,这在中国是条良训,是极有教益的训诫。国人应当记住它,实践它,善于运用它。坚持下去,必有好处。 中国古代的许多精华、许多创造,事实上已为中国的壮大和强盛作出过贡献。在这同时,中国的许多精华,也为他国借用、套用、活用,甚或是加以改造、发挥、补充、完善、提高,为他们的发展服务。这当中,不仅是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更包括思想精神和思维方式方法。中国要对世界有所贡献,这也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面对竞争,面对舞台更为广阔,更为残酷的竞争,我们先人创造的智慧和取胜办法,当然更可以作为我们参与竞争的武器和手段。应当把三十六计看做一种方法论、一种谋胜术。 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更应将古为今用发扬光大,不断挖掘前人的思想精华。当然,古为今用,不是液郎自大,不是故步自封。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喜欢学习、善于学习的民族,中华民族在坚持古为今用的同时,也在积极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坚持洋为中用,将“洋为中用”与“古为今用”巧妙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路要快得多。先辈们的创造,如果仍有现实意义,子孙们如今去使用它,就会更得心应手。 本书所用的很多例子,在他人的研究中就已使用过,有的简直就是从他人的引用转抄过来。这确实让人不高兴,可能会受到某些人的指责。这里首先向他们致歉。在这同时,又不得不说句实在话,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事例就是这些,大家都用上它,难免就雷同。这也说明这些事例真正有代表意义,经得起人们的推敲,应当让人们引之为经验之谈,可以学习和借鉴。能让人反复引用的,其含金量必高。万望先弓J用者见谅,理解作者的苦心,原谅作者的少知和不敬。再者,本书也是作者在学习研究包括先辈们在内的众多的研究成果的心得体会,如果说有点什么新的东西,也是作者站在众人的肩上,看到了某些本来就存在的东西,不算是作者的创造。 本书与当今已经出版的其他同类研究成果的书籍相比,具有某些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绝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无谓的无中生有,而是一种对未知领域的研究与探索。这种研究与探索,仅仅是作者进行的一种尝试,尚不知有益与否,更不懂能否为读者所接受。这些特点是: 1.把古今中外战争的例子和工商经营的例子结合在一起,并力图使军争与商战结合起来,让它们内涵上具有同一性。每一计中都是这样引用的,并穿插在一起,形成连贯一气的整体。 2.简述与夹议结合在一起。本书的每一章节,在简述战争或工商经营的例子当中,对某些出色的环节、过程和效果进行了科学的议论,力图让读者通过“知事例”和“听议论”,顿悟出某种道理,或得到某种启迪。 3.每一章的后面部分,都结合现实运用,提出系统的综合性见解。这就是在每一章,即每一计中,都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对该计谋的理解、运用、防备所应把握的法则。这只是原则上的东西,是作者的点滴心得体会,目的在于开阔读者的视野,并不是一用就见效的万灵之药,充其量只能成为参考。 4.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每一章均比较短小,且语言简明通俗,故事性强,让人易懂,可以一气读完整章,读完能了解某“计”的轮廓。作者绝不使用生涩之语,不假作姿态,也不稿不懂装懂、神神秘秘。 战争与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历史经验可遵循和借鉴。但是,在其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由于都要达到自己一方的获胜目的,难免存在着意外的诡诈、难测的阴谋。这样一来,智谋便是取胜中重要的砝码了。从这一意义上讲,三十六计就是战争中之将帅者、工商活动中之经营管理者所具备和要运用的重要谋略策略。作者撰写本书,是全然不顾自己见少识浅、不自量力的举动。然而仍倾力潜心研究,就是试图将本书作为三十六计的通俗化读物,献给好动脑子,喜欢学计、设计、用计的读者,让三十六计成为战争指挥者,尤其是现代工商活动的经营管理者所喜欢、所采用的智谋,成为他们应对形势和对手、有益于思考和决策的谋略策略。本书如能有所启迪,或能作抛砖引玉之举,不致成为人之笑柄,愿已足矣!当诚谢所有读者,不敢再有他想,亦不以此沽名钓誉。 撰写本书稿,同样是融入了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管理科学的体会,融入了作者在从事经营管理咨询过程中的见识和体会,能奉献给读者,是作者之大幸。但愿有益于读者,不敢妄有他想。为明心迹,作此短文,是为序。 2003年10月1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