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人编著的《航母大决战(中途岛海战)》是一部关于战争题材的历史类图书。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两国在太平洋上中途岛进行的一次大决战,此战过后,日军在太平洋上的力量一蹶不振,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本书以回忆录的视角对其做出了解构,鲜活地再现了太平洋上的航母大决战。通过恢弘壮阔的场面描写,细腻深刻的内心独白,独特鲜活的人物个性,还原了冷酷的战争真相,并分析了日本必败的深刻原因,胜利必将属于正义的一方。本书将开启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完整地再现中途岛战役的真实氛围,让读者充分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本书试图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和丰富的历史图片,较为全面、相对客观地勾勒出中途岛战役的全过程,成为读者以古鉴今,以史明智的重要财富。
《航母大决战(中途岛海战)》由兵人编著,讲述了:偷袭珍珠港之后,日本海军倾巢而出,妄图全歼美国海军,其傲慢不可一世,士兵也骄纵万分,埋下了无数隐患。
日本航母的飞行甲板成了“邀请大灾难”降临的地方:一堆堆炸弹放得乱七八糟,高辛烷值油料软管像蛇一样在人们的脚下弯弯曲曲。在美军战机轰炸时,这些都成了取死之道。
经此一役,日军4艘航空母舰沉入海底,实力大减,从此一蹶不振。为了掩饰自己的惨败,日本电台播放了响亮的海军曲,并宣称日本已“成为太平洋上的最强国”。当惨败的舰队疲惫不堪地回到驻地时,东京竟举行灯笼游行以庆祝胜利。
一个赌徒的赌局
英美过于低估了日本。在他们看来,这件手就像被豢乔的家犬狠狠地咬了一下手一样。美国不会甘心,不久就会进军日本。国内民众吵吵嚷嚷,盲目乐观,实为轻佻。倘若传到国外,并非好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东京遭到轰炸,国民的士气会立即低落下来。这样的局面,不能不令人担心。当初,在夏威夷,如果能干掉3艘航空母舰,那就好了。现在想来,实觉遗憾。……与进攻夏威夷的中央机动舰队一样,我也有难言的苦衷:胜了,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一次胜利之战;倘若真的失败了,各种议论、指责、埋怨会同时扑面而来。所以,当时我的心情并不愉快。而现在,海军省上层的那些人却非常得意。老实说,海军上层首脑的水平和见识,远比社会上民众的喧嚣,让我更为担心。
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
1941年12月24日,美国人度过了他们有史以来最为灰暗的圣诞前夜,而与他们隔着太平洋遥遥相望的日本此时却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挂着太阳旗的日军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在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的带领下刚刚班师回朝,他们于12月7日成功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给美国海军以巨大打击,而自己的各参战舰却完好无损,取得了一场胜利。
在日本濑户内海西端的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战列舰上,一位身着日本海军大将军服的长官站在那里。他个子不高,留着干净的平头,有宽宽的肩膀,鼻高口阔,眼睛明亮,他就是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也是日本此次偷袭珍珠港行动的主要策划人。
山本五十六原名高野五十六,生长在一个没落的武士家庭。他出生之时,父亲高野贞吉已经56岁了,他由此而得名。1916年,高野五十六被长冈的一个大户人家看中,收为义子,于是改名山本五十六。
当日本海军还处在初创期的时候,山本五十六就看NT海军航空兵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并且最终成为日本海军航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山本五十六曾担任海军航空队总教官、航空技术本部部长、航空本部长等职,之后成为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值得一提的是,他早年曾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还担任过驻美海军武官,对美国可谓十分了解。
在“长门”号战列舰的舰桥上,这位日本海军大将正在看美国官方公布的轰炸珍珠港的战报,他一看到报告上的数字,便不由得眼前一亮。他原本以为之前日本执行任务的部队所上报的结果难免有夸张成分,没想到,美国人公布的数字竟然大大超过了日军上报的数字。“不得了!”他兴奋地说着,但同时心中也不免有了一些担忧:“美国人敢于说实话,是因为他们有强大的实力,我们千万不能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其实早在20世纪初,日本对外扩张方针就已经确定为“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他们先在1931年发动了九--A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后于1937年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步伐。然而直到1941年,日本仍然无法征服地大物博的中国,且远远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加上1941年7月,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石油、燃料等资源的禁运,日本变得更加被动。日本人当然知道,单靠本国的资源根本无法征服中国,于是便将目光锁定在了战略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尽管东南亚历来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但英法等国已经身陷纳粹德国的铁蹄圈里无暇东顾,于是,摆在日本前进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成了美国。
为防范日本进犯,美国于1940年4月将太平洋舰队调往夏威夷群岛驻守珍-珠港。后来,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冻结日本人在美国的一切资产,禁止飞机燃料和机器输入日本,进而导致日美NIN之间火药味儿弥漫。
日本为了征服东南亚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准备,他们首先要消除的目标就是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山本五十六派出了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和3艘潜艇组成了阵容堪称豪华的突击队,于1941年12月7日对珍珠港不宣而战,从而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日本人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牢牢控制了西太平洋,“大东亚共荣圈”似乎正在建立,且一发不可收拾。举国上下都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只有少数人清醒地认识到他们将要面对的潜在危机,山本五十六就是其中一个。他知道,日本是个小国,根本没办法同美国打持久战,这也是日本无法征服中国的原因。只有速战速决,才能让他们赢得战争的优势,为此就不能让美国有喘息的时间,必须在其翻身之前结束战争。在偷袭珍珠港取得了胜利之后,山本五十六已经在酝酿他的下一步战略计划了。
自从美国被偷袭之后,山本五十六的担忧一直都在。珍珠港一战,美军的3艘航空母舰“约克城”号、“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由于在外执行任务而躲过了一劫,因此美国人完全可能发动针对日本本土的空袭,这对于日本是无穷的后患。为此,在距日本本土东岸1296.4千米处,山本五十六特别安排了一条舰艇瞭望线防御美军的突袭,同时他也加快了制定第二期方案的步伐。
受命拟订二期作战计划的是山本五十六的得力干将宇垣缠,他是最优秀的日本军官之一,他认为当前日军的主要进攻方向有3个,分别是澳大利亚、印度和夏威夷群岛。宇垣缠素来以“日本海军的战略权威”著称,敢说敢做,按照他的方案,日本可以在1942年6月先拿下中途岛后夺取夏威夷群岛,并与美军舰队进行大决战。
中途岛由于地处太平洋中部而得名。它东南距夏威夷群岛火奴鲁鲁1850千米、西距东京4167千米,由桑德岛、东岛及一系列环礁围成潟湖。其陆地面积仅有6.2平方千米,小得在地图上都难以标注,但其战略地位却不容轻视。它是美军夏威夷群岛西北的前沿阵地,能攻能守,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里更成了美军的航空站,岛上的港口也成了航空母舰编队的基地。
山本五十六对这个方案十分满意,这正是他的风格,不过他觉得与美军舰队的决战越早越好,如果可以,最好是与进攻中途岛同时进行。山本五十六觊觎中途岛已久,他想以此作为下一步攻占夏威夷群岛的跳板,占领了这里,日本就可以利用中途岛岛上的海军和空军基地监视美国人的动静,也可以在美国的太平洋防御圈上打开一个口子,占据战争的主动权。他在梦里都想铲除美国太平洋舰队。只要占领了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将那里据为日本所有,就可以将日本的海上防卫范围东延3704千米,日本就再也不用担心美国的空袭。可是对这样大手笔的方案,山本五十六有多大的把握呢?山本五十六只是有可能取胜。但了解山本五十六的人都知道,他的作风率性大胆,只要有一点点把握,他都愿意赌一把。在珍珠港他赌赢了,在中途岛他已经决定下注了。P2-6
一场世界之战,两大阵营,六大主要战场,60多场重大战役。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这是人类战史前所未有的最强战场。
这场战争中的战争,其战况的激烈与残酷,承载的英勇与哀伤,给后人留下的沉重思索,都是以让它成为经典。
要想真正了解这样一场浩大的战争,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纵观全局,我们应该有一个真切的、务实的视角。
于是我们从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多部由个人撰写的战后回忆录中,选取了一系列战争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形象,借他们曾经“直击”战场的经验、对战争最真切的感触,来告诉世人真正的战争究竟是什么。
在文中,你可以像大多数历经血与火的战场的老兵一样,回忆战场的冰冷,也可以像某位元帅一样思索战况,考虑战局走向,如窥看,如亲历,就像你亲临了战场,拥有了那些遥远、真实而充满硝烟味道的回忆。而无论是哪一个人的回忆和讲述,都是我们观察战争、理解战争的绝佳方式。
在他们的诉说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战机厮杀于不列颠上空,铁甲集群正战于东线冻土,航空母舰对决于中途岛,百万士兵登陆诺曼底,从波兰到马其诺防线,德军坦克的铁蹄践踏了欧洲大部分土地;从不列颠到莫斯科,反法西斯同盟国背水一战挫败法西斯的狂想;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庞大的舰队点燃沸腾的海洋;从斯大林格勒到瓜岛,反法西斯同盟国绝地反击变换攻守的战局;从诺曼底到柏林,东西两线的大军将红旗插上大厦顶端……
直击战争背后的战争,破译真相背后的真相。让我们直击二战,还原战事,再现直宴而充满亲历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