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在世界的褶皱里苟且偷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茵澄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马茵澄《在世界的褶皱里苟且偷生》是作者历时三年的随笔集,所有文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书中以中国神话为蓝本,讲述关于理想的思考和初衷,内容包括寻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本作品是作者才思的充分展现,其中融入的感情和思想,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年轻人的执着与坚持。

内容推荐

马茵澄《在世界的褶皱里苟且偷生》讲述了:我们沉睡时,幻想在梦中汇集,演绎那些荒谬的情节,消解占据身心的常识。

我们清醒时,在梦中成熟的片段支离破碎,给概念留下完整的线索,没有人能够再次讲述。当我们追根溯源,却发现初始的目标早已远去,难以触及。

我们听见工业的重锤将希冀敲入水泥,我们看见双重世界顺序颠倒,倾倒出各自的情节。

还有那无尽汪洋所包容的想象,大海上时隐时现的仙山,和隐藏在浓雾后的永乐长生。

《在世界的褶皱里苟且偷生》是属于概念的故事,埋藏于本能的故事,它在血管中被简化,又在泪水中被扩展,再顺着表情潸然而下。我们被死亡的榔头打碎,和千千万万的伙伴混合在一起,重回命运的熔炉,在下一世中露出锋芒。

目录

主要人物列表

符号说明

楔子

梦之书 白银世纪

血之书 赤色德国

沙之书 金色荒漠

云之书 空色蓬莱

试读章节

最后两句与前面的歌词气氛不相符,他思前想后,觉得还是朴实的语句最能体现真挚的感情。当然,这是在他尝试了描写乡问风景,却无论如何都不能用几个字精辟概括它们之后得出的结论。

感情能否掩饰歌词的不足呢?他拿不准。不过,这几句低唱让他心里很温暖。女孩只是觉得它好听,却不能理解它的含义吧。如果可以的话,真想告诉她自己对音乐,以及对这首歌的理解。

在这个奇妙的夜晚,被世俗压抑已久的向往再次浮出思维的海面。看来崇高的爱,对艺术的爱,似乎是现实无法抑制的。

手里的袋子沉甸甸的,这重量就像他年轻时拉过的那把大提琴,虽然沉重,但是充满了音乐的养分。等过两年退休了,不如再把它拾起来,重回青春的殿堂。突然,他看见一只手伸进了女孩的口袋,轻轻一提,就把手机偷走,连同那首优美的铃声。他的嗓子像是被塞住一般,因为他身边有两个男人正在恶狠狠地瞪着他,而得手的小偷也在用眼神示意,敢出声就让他等着瞧。

女孩依旧没有察觉,神色凝重地望向窗外。他的汗水顺着下巴滴下来,因为自己的口袋中有动静,身边的男人干脆明抢,把手伸进他的兜里摸索。原本熟稔的歌词忘得精光,但是那熟悉的旋律依旧在他心里播放。他脑海中金黄色的画面逐渐降温,冰冷的感觉占据了指尖脚尖,他一动也不敢动,直到钱包被一只笨手捏住。

“吱——”汽车又一个急刹,这次刹得更猛,前后两头人仰马翻,原来公交车出了故障,他手提袋里的香蕉、苹果撒了一地,他心中暗暗庆幸,因为三个小偷被挤出了老远,根本够不到他,看情形,等车门一开就得赶紧跑。

“你们都下去,一会儿下趟车就来了!”司机在前面大喊,后门缓缓打开,他正准备迅速离开,那女孩却从后面挤上前冲了出去。

下了车,拦下一辆出租……

今天老师拖堂,晚放学整整四十分钟。  她讨厌这个老师,花白的头发长在三十多岁的头上,仿佛衰老的细线操纵着一个没有生机的木偶。老师的课枯燥无趣,却又讲得十分认真尽责,让人感到每分每秒都被无限拉长了。好不容易放学挤上了公交车,又不小心撞到了一个中年人的肩上。

对方大概是个唯唯诺诺的好人吧,道了歉,她却不想离那中年人太近,他的视线像蚊子一样从各个角度围绕着自己,虽无丝毫敌意,但绝对不是无害的。于是,她走到车厢后面去了。

mi so mi re do,re mi so mi re,

mi so mi re do,re mi re do do……

手机铃声响起,她心里一惊。肯定是妈妈打来的,这是妈妈为她设定的特别铃声,名字叫《念故乡》,是为了提醒她,放学立刻回家,只有家才是她的归处。

妈妈对她的管教接近病态,上衣必须有领子,不许穿短裙,裤子必须要过小腿肚,所以在夏季,她也不得不忍受着闷热的天气。短信和电话必须要与话费相符,妈妈偷偷复制了她的通讯录,不允许有任何男生的号码,并且随时对证抽查。还有严格的回家时间,妈妈偏执地为了她的成长费尽心思。

“你爸爸早出晚归,我要是不管着你,你肯定学坏!”

每当这首《念故乡》响起的时候,强烈的呕吐感就会涌上来,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就让她产生厌恶,清晰的曲调总是不经意地在脑海中盘旋片刻,奇怪的是,这种令人作呕的旋律居然广为流传。故乡,她只有这样一个家,但是不想回去的家还算是故乡吗?

妈妈在电话里不分青红皂白训斥了她一番,她的烦躁愈加累积,双手忍不住开始颤抖,刚才撞到的中年人依旧盯着这边,不过焦点似乎并不在自己身上。

“我知道,我怎么可能是故意的……”应付着妈妈的同时,她发现中年人的嘴唇微微开阖。

而且,从他的喉咙里飘出极其微弱的歌声,也许她只不过是在胡思乱想,但是那歌声越来越响亮,穿透杂音的厚重帷幕,刺进她的耳朵。

妈妈似乎越说越激动,中年人的歌声也愈加强烈,她心烦意乱,一股无名的冲动混合着怒火灼烧着她的理智,她生平第一次挂断妈妈的电话,把手机摔进口袋,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男人视线的焦点又凝聚在这边,很快又收了回去,她庆幸自己穿的是长裤,又把衣服的拉链全部拉上。

突然,汽车猛地停住,力道之大,她左摇右晃才站稳脚跟。待周围的人都站好,男人离自己更近了,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现在似乎发生了交通事故,她一定得抓紧时间离开,要是被跟上就麻烦了。此时,她瞥见男人的口袋,发现他的钱包不知怎么回事露出大半截,就像被谁掏出来还没来得及拿走一样。

“就是现在了。”

她屏住呼吸,等车门一打开,她猛地冲出去,捏住男人钱包的一角拽了出来,夺路而逃。

叛逆的快感让她愉悦,她一口气跑出去几百米,拐进一个小巷子,才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

虽然有些害怕,但是想到世界被牢牢地控制在成年人手中,作为成年人的妈妈整日管教她,她就对另一个成年人实施偷窃来进行报复。

钱包里有一张身份证,还有两张卡,一张五十元和九元零钱,她不想再看见男人那张充满歉意的脸,随手将身份证扔进垃圾箱。P4-7

序言

这是一个我并不知道的故事,每句话都在各自寻找它的后继,然而它们命中注定早在被移到纸上之前便融为一体。

最初的想法是写两个对立而相似的世界,并且以KALIGA为主体来表现“意义无处不在”,让全文脱离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叙述限制,也就是通过赋予同一个角色不同的身份,提高角色之间转换的维度。虽然情节模糊,但故事的构想越来越清晰,我只能在描写的时候去试探它们的动向。在这本书里,比较重要的概念是“颜色”和“碎片”,但是很难为它们下一个标准、完整而不拖沓的定义。

有一种理论名为“六度分割理论”,理论指出:一个人和任何陌生人所间隔的媒介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我们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可以看出,永不止息的社会活动和不断扩展的交际面就像我们从出生就开始编织的大网,网上有我们的血、我们的爱和挣扎。然而,死亡只拉住了一根线,就将我们费尽心思培育的因缘轻易解开。看似一切都这样迅速结束了,可是,子子孙孙却继承了宗亲的血脉,繁衍生息。这个家族不断分割着先祖的基因,就像不断切割一个正方体,它可以趋于无限小,在一个范围内却能保证“存在”,同样,我们的经历和行为是否也可以继承?继承者不仅是亲人,还可以是任何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举起双手,一个人的目的是投降,另一个人则是要把东西放到高处,他们的手臂划过相同的弧度,那么这个动作就相当于被继承了,虽然行为连贯起来很难和其他人重合,可是分解来看,却处处相似。如果用“碎片”指代这种形式,就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由简单的农耕生活到适应科技高速发展,肢体的灵活度却没有太大的改变,那么动作的碎片大概也会继续传递,转世重生。

至于颜色,则是我无法摆脱的一种感觉,数字的颜色、气味的颜色、音乐的颜色……它们交错重叠,给予人非常强烈的精神刺激。我尤其厌恶蓝色的音乐,那些阴郁的音符让血液发凉,并且勾起人轻微的呕吐欲。绿色的音乐则是最挑剔的,一旦加入改编的元素,就会变得做作而平庸。不同的颜色信号完全不能用逻辑去捕捉,有些理论适合计算,但有些理论只符合感受。就像KALIGA的定义,她是一阵猖狂的嘲弄、一个明智的选择,是偏激和片面的指向。正如柏格森所说:“有些事物唯独智能有资格寻找它们,但是,仅凭智能永远无法找到它们;有些事物唯独本能有资格寻找它们,但是,本能永远不去寻找它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