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银汤匙/将将少年文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日)中勘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日本经典的少儿文学名作。《银汤匙》是日本经典文学作家中勘助少年时的真实故事,是日本几代少年的成长必读书。有人甚至说:“少年时没读过《银汤匙》,在情操教育方面有所缺失。”

《银汤匙》与《窗边的小豆豆》共同入选日本教育委员会中小学生推荐读物。

中国教育部及其《未来教育家杂志》,在全国中小学系统探讨及推广“《银汤匙》精读慢读”语文教学法。

《银汤匙》与“奇迹教室”:在日本一家专收复读生的末流中学里,教师桥本武带领学生用《银汤匙》代替语文教材,用三年时间精读,把近三分之二学生送进了日本高学府——东京大学。这间学校一跃变成“东大升学率”连续多年全日本的名校。多年以后,桥本武老师的学生成长为日本政经文教各界的领军人物——东京大学总长、日本高法院事务总长、日本律师联合会事务总长、国会议员、作家……

被称为“奇迹教室”。

内容推荐

玩具盒里的一把银汤匙,引出作者少年时的真实故事。

作者中勘助从小体弱,聪明慧黠。上学以后,作者因为爱唱反调,遇到同学恃强凌弱,被老师视为“问题”学生,连哥哥也对他恨铁不成钢。可他偏偏不惧不恼,敢想敢说。他提出的问题,也许我们今天也不知道答案呢。

作者享受着小伙伴甜蜜的欺负;也因为自己竞能安慰人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和小对手一起撑到完美收官,然后坦白说“其实我很着急”……一般人眼里的“不一样”的小孩逐渐融入大千世界,并走出了独具魅力的真实人生。

这本《银汤匙》让几代读者在字里行间含笑带泪,从中真的了解孩子;其明净细腻的语言更是行云流水。今天,《银汤匙》位居日本经典文学畅销榜第三名,销量超过150万册,成为跨时代的人生经典。

目录

序一:银茶匙(周作人)

序二:夏目先生和我(中勘助)

《银汤匙》与“奇迹教室”

前篇

后篇

试读章节

4

我除了在家之外,每次外出总是紧紧抓住阿姨的背部,虽然她常常抱怨“腰酸啦”“手麻啦”,不过大阿姨肯定不愿让我离开她的身上。直到五岁左右,我还很少有机会站在地上,纵使大阿姨以勒紧带子之类的方法让我站在地上,我仍会觉得地在摇动,心生恐惧地拼命抓住大阿姨的衣袖不放。那时我的胸前经常勒着一条浅蓝色的带子,带子上挂着小铃铛和新胜寺求来的护身符。这是大阿姨想出来的办法,她为避免我受伤或不小心跌落水中,所以为我求来护身符。另外,因为她的视力不好,看不到远处,很害怕我跟她走散而找不到我,所以在我身上挂着小铃铛,希望铃铛声能够帮她立刻找到我。不过,对于一整年几乎都趴在大阿姨背上的我来说,这个小铃铛与护身符根本无用武之地。我的身体过于孱弱以致智能发育太慢,情绪抑郁寡欢,除了大阿姨外,几乎不曾对其他人露出笑容。加上我不仅不敢说话,纵使家人有什么问话,我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有偶尔在心情愉快时才默默地点头而已。怕生又没出息的我,常常一看到陌生人,就把脸埋在大阿姨的背上哭泣。我一身皮包骨,头很大,眼眶凹陷,家人都叫我“光头章鱼、光头章鱼”,不过我总是将自己名字加上“哥儿”,口齿不清地自称是“某某哥儿”。

5

我出生于东京最具神田特色的地区,也就是火灾、打架、醉汉、小偷不断的地方。家附近残留在我孱弱身体的脑海里的,都是些不起眼又狭小的米店、廉价糕饼店、豆腐店、公共澡堂、木材店等矮屋子,只有家对面医生宅邸的黑色墙壁,以及曾经是领主豪宅(我家就在这个宅邸内)的大门才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天气好的时候,大阿姨经常背着我这个紧抓着她的背、好像《一千零一夜》中阿拉丁故事里的妖怪,走路到她老人家走得动又能让我感到愉快的地方。我家屋后的小巷里有一家炒糖豆的工厂,那里的工人身上刺着俱利伽罗龙王图案,裹着兜裆布,缠着头布,边唱歌边煎豆。我害怕那群外貌有如魔鬼的男人,加上炒豆子“哗啦哗啦”的声音仿佛魔音穿过脑子深处,所以很不喜欢那里。每次大阿姨要去这类地方,我就会在她背上想哭,不停地扭动身体,然后默默用手指着自己想去的方向。大阿姨非常了解我这个小妖怪,立刻带我去。

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目前还被保存下来,位于和泉町附近的稻荷神社。一大早,少有人迹的时候,我经常在那里玩,诸如往河中扔石子啦,拉响好像一颗大果实般的铃铛啦。大阿姨会让我坐在干净的石头上或神社的石阶上,然后向稻荷神礼拜。我喜欢听她供奉神明的硬币掉落功德箱时所发出的轻快响声。她无论去拜什么神,首先就是祈求我这个小萝卜头的身体变得健壮。  有一天,大阿姨拉着我的腰带,让我紧抓着木栅眺望河川。我看见一只白色水鸟往返水面上捕鱼,它拍打长而柔软的翅膀、轻盈飞翔的姿态,对多病孱弱的小孩来说,真是难得的画面,因此非常开心。忽然未了一个背着篮子的女人,篮子内放着鸡蛋和面粉做成的点心。我一看到她,立刻紧紧抓住大阿姨的背。女人把篮子放在地上,解下头巾擦一擦脖子上的汗水,一边花言巧语地哄骗我。就在我快从大阿姨背上下来时,她打开了篮子吸引我。那是个好像小金币、香喷喷的面粉做的点心,在她指间转来转去,说道:

P10-13

序言

夏目先生和我

[日]中勘助

我就读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辞职了。也不知是谁打听来的小道消息,说这次的新老师比之前更为严厉。终于到了跟老师见面的日子,那个人就是夏目老师。

我从高中时就有一个听课习惯,喜欢一边看向窗外,眺望着远方的天空,一边听着课。这对我来说是最放松、最愉快的姿势,但老师并不知道这些。他曾满怀疑虑地把目光转向窗外,想知道我到底在看些什么。后来老师说过这样的话:“有人上课老看外面,我以为他没有听讲,其实他却是听了。”我这样听着课,当遇到不理解、难懂的内容时,我几乎是下意识地歪一下头。这时,老师一定会重新加以讲解。老师经常说:“看来有些不好理解……”然后把话再重复讲一遍。那时我跟以前不同,已经习惯坐在后排,但当我不知道老师引用的英文单词而滞笔时,老师总是把拼写特意说一下。有一次老师还说:“这样的单词不会可不行。”我觉得老师是个好老师。

自从老师开始在《朝日新闻》上连载小说,就是从那时开始,我的两三个朋友开始经常出入老师那里。于是,在跟朋友的交谈中,关于老师的话题自然被反复提起,不知不觉我竟也觉得跟老师熟识起来。我曾毫无缘由地托朋友送给老师一个物件,那是一个虽不值钱,却精巧可爱的裸体玩偶。据说这个玩偶入了老师的法眼,老师对它评价很高,专门把它摆放在一处。我大学毕业那年春天,老师第一次胃溃疡发作,我用电报发了慰问信。几天后,得知老师情况良好,我给老师寄了一个虽有几分庸俗,但是色彩斑斓的蝴蝶形的工艺盒子,里面放满了用各种色纸折的东西。老师看了说:“这里面中君亲手做的大概也只有一两个吧。”的确那里面也许只有莲花和鹤是我折的,至今我也只会折这两种而已。

那之后第三年的夏天,我在信州湖畔写完了《银汤匙》的前篇。我把写好的《银汤匙》原稿寄给了老师。我记得第一次是跟安倍一起去的老师的家。老师板着脸端坐着,一副刚起床的模样,然后打量了我一眼,平静地说:“中君一点都没交呀。”

第二次陪我同去的是野上。已经有一位客人比我们先到,在书房坐着,老师面朝书桌,好像在读稿件。我以为那人是来请老师审读稿子的。过了一会儿,老师读完稿件后跟客人一起到客房来了。老师有些突兀地说:“那个不错。”原来是因为我提前知会了要来,老师让客人等在一边,把没有读完的原稿赶着给读完了。我从内心感到惶恐,老师表扬了《银汤匙》,令我感到意外。老师说写法很沉稳,叙述语气把握非常好。当我说文章是不是有些带着稚气的时候,老师流露出自己认为正好相反的语气。老师还说写得很坦诚,老师说《银汤匙》是平面式的,在走马灯式的人物和事件的流转中,主人公的性格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

第二年的春天,我因为稿子的事去了老师那里。《银汤匙》经由老师推荐,已经定于在《朝日新闻》上连载。老师除了对作品提出意见之外,为了我自身着想,提醒了我很多事。听朋友说,在那段时间,老师对于大家对《银汤匙》的各种质疑,一一进行了反驳。我想,或许老师比我自己还要喜欢《银汤匙》。老师还问我是否有意把《银汤匙》出版成书,甚至带着一种对自己是否越格的顾虑,犹豫着表示自己可以为书作序。

《银汤匙》前篇面世后的第二年夏天,我在权山写完了后篇,寄到了老师那里。回京后收到老师来信。里面不仅表扬了我的原稿,居然对我使用了“尊敬”的字眼。

老师还说起,把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写成小说的有《汤姆·布朗》《坏男孩》等,但写的角度跟《银汤匙》都不同。他说,像《银汤匙》这样的作品他从来都没见过。他说,很美。他说,描写很细腻。他还说,很有创意。我想这是我自大学时代以来,第一次听到“创意”一词。老师说,尽管进行了那样的粉饰雕琢,却丝毫不损害其真实性,真是不可思议。

另一次拜访时,老师说《银汤匙》中流露出的我对自然的感情,连他也不是很明白,几乎要认为是经过了粉饰了的。然后问我,那处“回音之峰”的叙景,是否进行过润色。我说,是写生。老师说,很难想象是写生。安倍说,或许以前是那样的罢。老师听了后,说:“别开玩笑了,那里可是我的地盘!”

原来老师对那里很熟悉。我想说:的确,如果是让现在的我来看,我也会不觉得那是写生。但作为一个孩子,当时在我眼中的风景的确是如此的。

我由于自身的性格,没能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样亲近老师,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疏远。但对不喜与人交往的我来说,老师属于我最喜欢的那部分人中的一人。不仅是对我这个人,老师对我的创作态度以及我的作品都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

书评(媒体评论)

“最美语文”“最好的文章范例”

“文字透彻明净,描写细腻,深具独创性。

文字虽非常雕琢却不可思议地无伤于真实。”

——夏目漱石

“现今教育多注全力于建立一种偶像,致忘却真实的生命。”

“为得着把握住了活的心灵之现实相去接触,我想劝大家读这《银汤匙》。”

用今天的话说即是:想真的了解小孩子,我想劝大家读《银汤匙》。

——周作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9:56:41